追随健康生活 对癌症说NO
据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肖文华介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肿瘤密切相关,科学防癌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
癌症是可以被预防的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显示,北京市每年新增癌症患者2万名,每4个死亡者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肖博士说。
也有大量的研究证实,有些癌症与遗传基因有着明确的关系,某一家族存在基因缺陷,在外界环境相同的情况下,该家族的人就比一般人患癌症的几率要高。但这并不是说父母有癌症,其子女就一定会得癌症。大量的研究证实,遗传基因不能单独导致癌症的发生,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于机体存在的易感遗传基因才是导致癌症的发生的关键因素。如果我们能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诱发癌症的外界影响因素,完全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生活方式对
健康影响最直接
人是在不断同外界的交换中而生存的,肖主任介绍,自然界中的各种因素如水、空气、食物、环境等,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其中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最直接。
众所周知,吸烟是导致的罪魁祸首,喝酒是发病的元凶。酒精是蛋白质凝固剂,可以使食道、胃表面的细胞发生凝固,医学上称之为化学性烧伤。表皮细胞受伤后就要脱落,并产生新生细胞,这样的频繁更换,就容易产生癌细胞。
生活中,常见到有的人喜欢吃烟熏、烧烤、油炸食物。长期吃这些食物,正好为苯并吡、亚硝胺、黄曲霉素“三大致癌物”进入人体大开了方便之门。酸菜是我国北方经常食用的食品之一,喜食酸菜的人都知道,酸菜缸内有一层白色的东西,这种东西实际上就是亚硝胺,有很强的致癌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联合专家组认为,饮食在发达国家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约为30%左右;而在发展中国家,则在20%左右。
不治之症
只是一种偏见
“其实癌症和其它疾病一样,也是可以预防的,”肖博士说。长期以来,癌症是不治之症的偏见,使人们步入误区,认为得癌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病因不清无法预防,患者失去与疾病抗争的勇气,医学研究也偏重于治疗方面。大量的研究证实,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于机体存在的易感遗传基因是导致癌症的发生的关键因素。遗传基因无法改变,但后天因素是可以避免、可以改变的,如果针对某个癌症进行预防,把一些明确的有致癌因素的生活习惯改掉,完全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如何才能预防癌症的发生?肖博士提出癌症预防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挡住致癌物质进入体内,这是目前最节约卫生资源和最有效的预防癌症举措;第二层次,对那些具有某种癌症的背景性疾病或癌前状态患者进行早期治疗,阻断其演变过程。第三层次,定期体检,力争早期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