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宋皇城后花园到无边界社区,馒头山背后的故事
《城市秘密》探秘杭州馒头山
感谢馒头山老居民来阿姨、胡阿姨、朱阿姨、姚伯伯、郝阿姨接受采访。
在杭州,馒头山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一段丰富而深远的历史。它不仅仅是杭州地图上的一座山,更是城市发展中一个充满故事的象征。从古代的文献记载到现代的城市改造,这座山的变迁见证了杭州的繁荣与衰落,再生的过程。
从五代十国时期开始,馒头山就是吴越国的治所所在地。关于这座山的由来,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传说。钱塘江波涛汹涌,为了保障百姓安宁,吴越王钱祭拜潮神伍子胥并修建了捍海塘。在清代文献中记录的馒头山位置,与现今我们所知的有所不同。它位于凤凰山东麓回峰处的一个小山头,并非人们常误解的所在位置。这座小山头在南宋时期更是成为皇城的案山,象征着大富大贵,汇聚了众多达官显贵。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市的发展,原本的皇城逐渐衰败。
现今的馒头山社区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居民区,涵盖了近七千居民。这里不仅保留了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气息,更见证了杭州城市发展的轨迹。从建国之初的穷乡僻壤到如今网红地标的蜕变,馒头山背后承载着杭州这座城市的记忆与变迁。这里既有历史遗迹如南宋皇城遗址,又有如梵天寺、金井等历史文化的见证。馒头山的名字也承载着一段历史的记忆,背后有一个悲壮的故事。太平天国时期,围城中的百姓因饥饿而开始吃人时,太平军在凤山门外蒸馒头的场景成为了人们的记忆之一。而现在,这里仅有一座杭州气象站作为坐标点。梵天寺路上的两座高耸的石塔是梵天寺经幢,见证了杭州的历史变迁和梵天寺的辉煌历史。寺中的灵鳗井和金井是历史的见证者,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痕迹。沿着宋城路向上攀登,可以感受到杭州的自然风貌和历史韵味。虽然这条山路陡峭难行但已经修得干净整洁。整个馒头山社区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更多的秘密。▲通往凤凰山的两条道路
▲摄影:章胜贤(旧时的宋城路)
漫步上山,民居逐渐稀少,喧嚣逐渐消散。遮天蔽日的香樟林中,整个南宋皇城遗址仿佛成了馒头山居民的露天后花园。朱阿姨在此居住了七十载,她回忆道,在公社时期的凤凰大队,曾有一支护林组,她的母亲也是其中一员。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仍有一群人心无旁骛地致力于种树。我们才有幸见证这片整齐有序的香樟林,宛如国家森林公园般的气势。
▲(约2013年)骑行爱好者在馒头山的土路上挑战自我,截图来自彩虹的那端
一路上山,美景五步一览,古迹十步一现。最为著名的当属月岩。为了欣赏到中秋夜里,月亮穿过岩洞倒映池中的景象,每年杭州人都兴致勃勃地赶来,感受南宋皇家在御花园赏月的趣味。虽然有人曾幸运地目睹这一奇观,但也有很多人在长时间的等待后未能如愿。去年,馒头山的居民姚伯伯专门前来打卡,却只见到月亮划过池水边沿,迅速消失。关于其原因,有一种说法是90年代重建池子时,工人未能精确计算池子的位置,造成了偏差,因此月亮很难准确倒映在池中。
▲南宋皇宫东起凤山门,西至凤凰山麓,南抵苕帚湾,北达万松岭,方圆九里,月岩位于皇宫御花园。插画出自城市秘密朱小贱
《有眼不识吴山:通往吴山的九条路》中提到,吴山是由二叠纪石灰岩构成,因此多岩洞,容易风化。从附近的圣果寺遗址来看,当年的十八罗汉像和“忠实”题刻如今已部分半截入土。我们是否可以推测,多年来凤凰山的地势变化也是月岩不准的原因之一呢?
圣果寺遗址位于凤凰山和将台山交界之处。该寺始建于隋代,南宋时纳入皇城范围,元明后重新建寺,直至1958年后逐渐消失。《凤凰山圣果寺志》记载,“胜果者,寺山景胜,梵宇僧集,故名。”而圣果寺的兴起则源于唐昭宗乾宁年间,无著文喜禅师在此枯坐岩下,寂定放光,使得寺废顿兴。
▲如今的圣果寺遗址已被保护起来,其中包括被保护起来的十八罗汉石刻照片。
虽然寺院早已不复存在,但每个攀登过凤凰山的人都能见到山崖上巨大的西方三圣浮雕。这三尊佛像出自吴越王钱之手,原本立于千佛阁中。虽然阁已废弃,但圣像依然屹立。尽管面目模糊,仍是浙江现存第二高的佛像。
▲遗憾的是,现在的西方三圣已难以看清。这里也曾是许多杭州人小时候的网红打卡点之一。你是否在这里合过照?欢迎留言分享。
2017年底,圣果寺遗址开始进行考古挖掘,目前仍有围栏封禁。寺院范围之大,“东至笤帚湾大街,南至月岩山冈、钱塘县界,西自慈云岭上、钱塘山界直至北一带山砧,北至本隅四图、孔子书院及官山届”。寺产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是南宋故宫的五六倍!
▲清光绪七年(1881)钱塘丁氏刊本《凤凰山圣果寺志》中的圣果寺图
刚才提到的十八罗汉造像是圣果寺的一大亮点。老居民胡阿姨建议我仔细数这些罗汉,据说只能数出十七个,还有一个藏在难以发现的地方。我尝试寻找,连第十七个都没找到。至于宋高宗为何写下近一米高的“忠实”二字,原因并不明确。一种猜测是这是给驻扎在此的御林军看的;另一种说法是宋高宗在人生困惑之际写下这两个字。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忠实”二字在南宋时期非常流行是很多皇帝夸赞大臣时的最高褒奖。
▲部分罗汉石像和“忠实”摩崖石刻摄影@子夷、城秘王叔
除了梵天寺和圣果寺外,凤凰山一带还曾有过宝华寺、福泉寺等五十多座寺庙。如今仅存的只有栖云寺。从圣果寺出来往将台山方向的山脊走就能看到栖云寺一个四合院式的小寺院。这个寺院也在整修中,门口围满了菜地。
栖云寺原为栖云庵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南宋时地处皇宫外围禁地作为宦官将帅的居所后来成为皇室女眷的佛事场所百花公主也在此出家。尽管明清时期香火兴旺但在几番战火后寺庙遭遇不幸仅留下几间破屋。
▲山门石牌坊。因为给寺庙里的流浪狗一些吃食它们一路“护送”我们几乎快至山脚摄影@尤可
对比一些大寺院的排场和赚钱手段这里的小庙宇虽然空间狭窄却成了许多善男信女心中的净土。其中的缘由离不开住持广忍法师的努力。上世纪八十年代广忍法师将从石屋洞华严塔抢救出来的两尊如来石刻佛像供奉在此四处奔走广结善缘几乎以一己之力重修起这间简朴的小寺。虽然寺庙规模不大但佛像供奉却很周全陆俨少所写的山门匾额“云古寺”、沙孟海所书的“庄严净土”以及赵朴初题字的“大雄宝殿”都静静地悬挂在院内。而广忍法师自己则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经常请善友们在寺中喝茶、吃素斋自己只用一小碟豆腐乳下饭。▲维修前的栖云古寺,现今处于封闭维修状态。摄影:洛桑、阿甲
在遥远的过去,他留下的美谈依旧在人们心中流传。善友林鑫在“天涯”论坛上的一段回忆,情感深沉,让人动容。那是一个孩子,误闯进亮着橘色灯光的栖云寺,见到佛像如同见到救命稻草,参拜。老法师看到后夸赞他心诚,并告诉他“有因就有果,你终有一天会成佛”。这句话在孩子心中种下了种子原来佛并不如皇帝那般高高在上,凡人亦可通过修行成佛。
▲插画展示城市秘密朱小贱
说起梵天寺、胜果寺、栖云寺,它们被一条游步道串联起来,古称为“西湖东南三大寺”,位于馒头山社区。这片富贵祥和之地,元明之后,皇城被毁,逐渐荒芜,成为游民过境之地。那时,这里遍地都是坟墓,盘踞在此的,不再是贵人、文人、僧人,而是死者。
翻开《90年前的杭州民国<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凤山门篇,漫山遍野,皆是坟头。姚伯伯回忆,这一带的农民盖房子时挖到坟墓是常有的事。小孩子最喜欢看这种猎奇的事情,一听说挖到尸体,都会兴奋地跑去围观。有一次,他还看到了一具清朝男尸,虽然皮肉无存,但长发犹在,嘴里还含着一颗夜明珠。
地图上的四明公所最为显眼。1847年,旅居杭州的宁波绅商不忍见穷困同乡客死他乡、停棺难返,于是在凤山门外购地造房,建立了四明同义集,作为寄停、掩埋的场所。四明公所在杭州存续了100多年,其间停灵无数,为无依无靠的异乡人提供了最后的归宿。例如特殊人物“完人”陈布雷,他的灵车抵达南星桥车站时,沿途市民夹道相送。
1951年,四明公所改建为杭州市救济分会火葬场,后更名杭州凤山火葬场,直至1969年搬迁至龙驹坞。此处后用作杭州医药采购供应站中药经营部的仓库,2014年后改造成凤凰公社文化创意园。
解放后,馒头山的人们在新一轮的洗牌、交融中生长。老居民来阿姨的公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最早是复员的老兵,无家无业,到山脚开荒拓土,成为这一带较早的农民。后来铁路公司在此发展建设,他又转为铁路上的一名工人。数次身份的转变,见证了馒头山所跨越的时代变迁。
1907年,浙江第一条铁路“江墅铁路”通车,全长16公里多,途径拱宸、艮山、清泰、南星、闸口五站。从那时起,馒头山就与“南星站”这个名字密不可分,成为异乡人到达杭州后的中转站。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这一带衍生出诸多仓储库房。八十年代末,这里成为客整所,检查、修理及整备列车。标志性的水塔是大资福庙前最显眼的存在,用于调节给水管网中的水量和水压。随着技术革新,水塔已成为时代的记忆。
在六十年代末的六一幼儿园,刘少奇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总是离不开阴森和荒芜。随着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而来,馒头山地区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小小的厂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畜产加工厂、厂和牛奶厂等。虽然这些产业曾短暂腾飞,但最终又迅速外迁,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其中,电焊条厂、东南化工厂、华东医药仓库和仓库等,在转型之后,成为了馒头山社区最富创意的园区。而在这其中,有一个特别的存在,那就是杨连根和他的“天一堂”梨膏糖厂。
在清末民初的杭州街头,有个叫杜宝林的年轻人,他以杭州话独特的说唱形式,给百姓讲述《朝报》,他的言辞诙谐幽默,讽刺时弊。他的其实是一个小热昏艺人,与杨连根同门。在去年的电视剧《觉醒时代》中,周志华还以“天一堂”的梨膏糖为背景,唱出了一段引人深思的旋律。
“天一堂”的历程颇为波折,从望江门到万松岭,最后扎根于梵天寺路。尽管如今吃梨膏糖的人已经不多,但人们对“天一堂”的怀念却从未减少。在梵天寺路48号,每当锣声一响,周围的居民都会聚集过来,听一段先锋锣,随后是荒诞奇闻,最后是长篇连载故事。这种场景让人不禁想起现在的直播带货,但贩卖梨膏糖的杭州本土特色场景恐怕再难见到了。
说到馒头山社区,这里的独特之处让每一个老土著都为之自豪。在这里,城市自下而上的野蛮生长过程与建设者的疏导和梳理相结合,形成了无与伦比的社区魅力。馒头山社区范围广泛,主要包括笤帚湾、凤凰山脚路及凤山新村一带。这个无边界的社区,仿佛是一个开放的后花园,让人不禁想要探索其中的每一个角落。
宋城路虽然不足两米宽,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里的红砖瓦房在周围的环境中显得古朴而独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居民越来越多,房子也越盖越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住宅秩序。在这种秩序下,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和谐与温馨。
门牌的不按顺序、用天井的井水洗衣服、炒着菜和邻居聊天……这种“乱中有序”的住宅秩序让人感受到了这里的生活气息。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模糊界限让人感受到了邻里之间的亲密无间。直到2010年前后,这里的生活还充满了原始的色彩,烧煤炉、倒马桶的生活方式还在延续。
梵天寺路是馒头山社区的一个缩影。这里曾有过群租房聚居的时期,给异乡人提供了一个落脚点。的治理智慧在于尊重城市的自发轨迹,提供支持和服务,使得这里尽管破落却富有生机。这种暧昧的空间孕育着无限的机会和可能,也带来了纠纷和挑战。错落紧凑的民居和富有生活气息的街道构成了馒头山的独特魅力。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认为城市和建筑是一个动态过程像生物新陈代谢一样而馒头山正是这种新陈代谢派的生动印证之一。▲远眺钱江新城之梵天寺周边
居民们有时议论纷纷,谈及馒头山社区的复杂纷繁。这里人口稠密,汇聚了众多的外来者与老土著,矛盾自然层出不穷,有时甚至被人形容为“藏污纳垢”之地。在这片相对狭小的空间里,家家户户都敞开着大门,彼此间或许并无太多的好感,却又共同营造了一种熟悉而真实的社区氛围。那些真正的外来者,尽管身处本地人之中,却仿佛与这里毫无交集,宛如时空交错的两个世界。
深入了解后不难发现,如今的老土著中,他们的祖辈大多曾是异乡漂泊之人。在荒芜的山坡上寻觅一处立足之地,垦荒种地,掘井建屋,历经数十载风雨,终于成为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
▲城市秘密朱小贱的插画场景示意
后续我们将记录馒头山一带的生活故事,探寻那些深藏的记忆。如果你曾在五四职高、六一幼儿园、铁道工人宿舍或少年军校留下足迹和回忆,欢迎分享你的故事和照片。你的故事,我们愿意聆听并分享。对于精彩的分享,我们亦将与你取得联系并酌情酬谢。
生活常识
- 从南宋皇城后花园到无边界社区,馒头山背后的故事
- 小柴胡和布洛芬可以一起吃吗 小柴胡颗粒和布洛芬能同时服用吗
- 哪部分肺癌患者适合内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常用药物科普
- 蒙脱石散对破皮伤口有治疗作用吗 被猫抓了破皮会肚子疼吗
- 小孩打新冠疫苗第二天就咳嗽怎么-接种新冠疫苗前要了解这几件事
-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效果如何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降压药吗
- 思密达蒙脱石散吃了恶心吗 思密达蒙脱石散怎么吃
- 孩子口腔溃疡疼怎么办好 小孩口腔溃疡用蒙脱石散可以吗
- 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
- 日本核废水倒入太平洋
- 没有身份证可以坐高铁吗
- 离婚孩子抚养费
- 过夜茶隔夜茶能喝吗
- 祛痘印的方法 去痘印有效的方法
- 女的第一次 女性的第一次会有哪些症状
- 割包皮水肿 包皮环切术后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