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胆石容易复发
胆石病,一个胆道系统的常见疾病,它包括了胆结石和胆管结石,后者又可分为肝内和肝外结石。这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存储、浓缩和排泄胆汁。如果胆道系统的结构或胆汁的成分有所改变,就会在系统的任何部位形成固体结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胆结石。那么,为什么胆结石容易复发?为什么瘦的人也会得胆结石?下面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目录:
一、为何胆石容易复发
二、瘦的人为什么也得胆结石
三、胆结石什么情况下需要切除胆囊
四、多喝水能预防胆结石吗
五、胆结石对人体的危害
一、胆石为何易复发?
胆囊结石病人经过胆囊切除术后,有时胆石会复发。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当胆囊内有细小结石时,手术中的挤压或胆囊收缩可能会使这些结石进入胆总管。如果这些结石留在胆总管内,可能会导致胆汁排出受阻,引发医学上称为“阻塞性黄疸”的症状。在手术中,我们需要仔细检查胆管内是否有结石存在并取出。手术不规范,如胆囊管留得过长,也是术后复发的原因之一。为了避免复发,手术过程中应该进行胆道镜探查胆管,对存在问题的胆管进行早期内引流术。手术的不规范是胆囊切除术后复发的关键原因。
二、瘦的人为何也会得胆结石?
胆囊结石的发病是多因素影响的。胆汁是一个复杂的含水胶体系统,对实现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包括脂质的排泄。胆汁的形成主要是在肝脏的毛细胆管中进行的。胆汁包含水、电解质和多种脂质溶质,如胆盐、磷脂和胆固醇等。磷脂和胆盐使胆固醇能够溶解在水中,便于从胆道系统流入消化道。如果胆固醇、磷脂和胆盐的比例发生变化,就可能导致胆固醇过饱和并从胆汁溶液中分离出来。这种情况在肝脏分泌过多的胆固醇时尤为常见。过多的胆固醇与胆汁磷脂形成单层薄片,这些薄片在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可以聚集形成多层薄片,最终以胆固醇水合物晶体的形式排出并聚集在胆囊内。当这些晶体与胆囊分泌的粘液凝胶聚集时,就形成了胆囊胆固醇结石。在极少数情况下,如胆道磷脂分泌的遗传性缺陷,结石可能会在胆道的任何部位形成。
肥胖人士更容易患上高胆固醇,这种情况常被称为代谢综合症。由于自然胆汁中排泄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因此患有代谢综合症的人更容易形成胆结石。统计数据表明,这类人群的胆结石发病率是无代谢综合症人群的四倍左右。
尽管瘦的人较少因代谢问题患上胆结石,但他们也可能因其他原因而患病。大致的原因如下:
一些人因为减肥过程过于迅速,大量体内储存的胆固醇集中从胆汁中排出,导致胆汁中胆固醇浓度突然升高并沉淀成胆结石。减肥也需要循序渐进。
胆囊内的胆固醇沉积也可能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引发。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部分胆结石的起始原因。当感到上腹不适时,应及时检查幽门螺杆菌,如有感染应及时清除。
胆囊内的胆汁是不断更新的。当不吃饭时,肝脏产生的胆汁存储在胆囊内并慢慢浓缩。长期不吃早饭会导致夜间浓缩的胆汁无法排出,久而久之小的沉淀物会堆积成结石。长期不吃饭或静脉营养的重病患者也可能出现胆汁淤积并发胆结石。
我们也经常见到,胆囊结构异常可能导致正常胆囊排空受阻,长期下去会导致小的沉淀物堆积成结石。这类情况一般不适合采用保胆取石的治疗方法。
有些药物也能诱发胆囊结石。例如长期使用头孢曲松可能引起胆汁郁积并发结石。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应注意防范胆结石的发生。
许多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合并胆结石,如高雪氏病、地中海贫血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胆囊内胆汁成分变化或胆囊排空障碍,从而引发胆结石。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治疗胆结石仅是治标不治本,还需认真治疗原发疾病。
至于何时需要切除胆囊,对于合并胆囊炎(包括急性或慢性)的胆石症患者,原则上应手术切除胆囊。随着微创手术的普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首选。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由于胆囊周围可能存在水肿和粘连,手术风险较高,因此大多选择在炎症消退后再进行手术。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影像学显示胆囊壁增厚的或伴胆囊萎缩的胆囊结石患者,选择适当时机接受胆囊切除术是明智之举。
多喝水也能预防胆结石。在健康体检中,B超检查是检查消化系统的重要一环。检查前医生会要求患者不要吃饭以免胆囊收缩影响检查效果。但实际上,喝水同样可以使胆囊排空。这提醒我们,即使不能做到营养均衡的早餐,也至少要喝一杯水,以降低胆结石的发生概率。胆结石:胆道系统的隐形挑战
你是否知道,胆道系统的常见病胆结石,是如何在无声无息中对你的身体造成伤害的呢?胆结石,又被称为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一种常见病症。当胆道系统的构造或胆汁成分发生变异时,任何部位都可能形成固体结晶的“胆结石”,甚至可能阻塞胆道,长期刺激可能引发癌症病变。
胆结石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急性胆囊炎。你可能在体位的转动或食用油腻食物后,感受到胆绞痛,这是因为结石阻塞了胆囊管。这种疼痛可能伴随胆囊积脓、坏死、穿孔,甚至引发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
阻塞性黄疸。胆结石有可能自行或经药物治疗后进入胆总管,形成胆总管结石。一旦结石嵌顿,就可能出现胆绞痛、畏寒发热、全身黄染,甚至化脓性感染休克。
胆结石还可能引发胆石性炎。在西欧国家,约40%-75%的炎是由胆石症引起的。而在中国,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0%-80%。许多胆结石合并炎的病例在切除胆囊后,病情便极少复发,这也证实了胆石病与炎的发病确实存在关联。
胆结石还可能引发胆心综合征。胆结石导致的胆囊病变会通过内脏交感神经的兴奋,使心脏冠状动脉痉挛,减少冠状动脉血量,从而导致心绞痛。
胆结石长期存在可能引发胆囊癌。研究表明,约70%-80%的胆囊癌伴有结石,并且胆结石是胆囊癌的一种癌前病变。结石的大小和时间长短都与胆囊癌的发生率密切相关。长期存在的胆结石可能导致胆囊萎缩、钙化,而钙化性胆囊或瓷样胆囊中约有20%-60%的患者可能发展为胆囊癌。
对于胆结石,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防止其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