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室间隔缺损应该做哪些检查?

生活百科 2025-02-24 08:32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通常情况下,常规检查的结果是正常的,例如肺部健康、心内膜状况、血液流动等。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X胸片检查中,儿童房间隔缺损的情况通常呈现正常。对于存在大缺损、分流量大、左心室超容的儿童,胸片会显示心影向左扩张、左心室扩张以及肺野充血。如果肺动脉压力升高,还会出现肺动脉干突出、右心室肥厚以及心尖翘曲等现象。对于双动脉下缺损,由于大量快速分流的血流直接影响肺动脉,肺动脉干也会特别突出。肺血管病变的特点则是肺动脉干及其主支明显增厚,但周围的血管阴影并不明显,甚至会变薄。由于肺循环阻力较高,左右分流量减少,心影可能表现正常。

心电图的检测对于缺损较小的儿童是完全正常的。而对于大型缺损的儿童,会出现深Q波、R波高大、T波高尖等情况,同时左心房增大并伴随着P波变宽。流入部室间隔缺损还会导致电轴左偏。当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增大时,V1呈现rsR波形。右心室压力升高时,右胸导联R波高电压、T波直立。若右心室出道梗阻或肺血管病变严重,心电图可能会呈现出右心室优势图。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能直接显示缺陷位置的检查方式。通过二维超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缺陷的位置。不同的缺陷类型,如流入道的缺陷、膜周缺陷等,都可以在特定的平面上观察到。彩色血流对定位缺陷更有帮助。

无创Doppler超声可以估计肺动脉压力,并运用Bcrnoulli校正公式进行计算。心室的压力阶差可以通过缺陷处血流速度来测定。左房和左房的方向也能提供左右分流的信息。

目前,超声波心动图提供了充足的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信息,因此诊断性心导管检查的使用频率较低。对于中等大小的左右分流,仍需要通过心导管检查来确定室间间隔缺损的大小,以便制定手术计划。对于怀疑肺血管疾病的儿童,可行的心导管检查可以明确肺血管疾病的可逆性。左心导管能够测量心室缺损的数量、大小和位置。

除此之外,CT和MRI检查通常不需要用于单纯的室间隔缺损。为了避免假阳性结果,CT和MRI检查通常需要从两个不同的扫描角度观察室间隔的连续性中断。MRI观察缺损断端是否圆钝也有助于避免误诊。CT造影剂必须注射后进行检查,而MRI自旋回波则主要用于观察室间隔连续性是否中断。如果在梯度回波电影序列中发现异常分流血流,则是诊断室间隔缺陷的可靠依据。

对于室间隔缺损的诊断和治疗,多种检查手段相结合能够提供最准确的结果。从X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无创Doppler超声到心血管造影,每一种检查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从而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在X光的投照长轴斜位下,我们得以一窥心脏内部的构造。当X线与前室间隔相切时,室间隔缺损的几种常见类型膜部缺损、肌部缺损,甚至是最常见的多发性室间隔缺损,都被清晰地展示出来(如图8、9、10所示)。在这一视角,长轴斜位左室造影能够精准地揭示位于流入道的肌部缺损。

值得注意的是,肝锁位左室造影对于显示流入道肌缺损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这种位置能够直接捕捉到室间隔的弧形方向以及前室间隔的倾斜角度。当左房间向右房间分流时,肝锁位置的投影角度使得左房间造影成为最佳选择。这一角度使得右房间的投影头部重叠较少,从而使得左房间的造影剂能够清晰地进入右房间。这个位置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可能共存的膜室间隔肿瘤。

对于漏斗缺损的显示,最佳的位置则是右前斜30°至45°的左室造影。在这个角度下,X线与漏斗室间隔复制相切,可以直接观察到漏斗缺损的迹象。而在左室造影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主动脉瓣脱垂的情况。特别是在右前倾斜投影时,主动脉右冠瓣的动态表现在心室收缩期向前向下移动,突入室间隔缺损形成乳头状突起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主动脉瓣脱垂程度的重要信息。

室间隔缺损的心血管造影通常是在长轴斜位左室造影之后进行升主动脉造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选用猪尾左心造影导管,其头端位于升主动脉。侧位投影是这个过程的首选位置,因为它不仅能更好地显示主动脉瓣的形状,还能有效地揭示动脉导管未关闭的情况。在造影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心导管头端的位置,避免触及主动脉瓣造成关闭不完全的误解。通过快速注入足够的造影剂,我们可以确保主动脉瓣的清晰显示,从而准确判断室间隔缺损伴随主动脉瓣脱垂和关闭不完全的严重程度。

通过精准的投影角度和细致的观察,我们能够深入理解心脏室的缺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