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深入探索实验室的秘密:揭示血钙、磷与甲状旁腺的微妙关系
在医学的海洋中,实验室犹如一个神秘的岛屿,藏匿着无数关于健康和疾病的秘密。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关于血钙、血磷与甲状旁腺之间的关系,为你揭示其中的奥妙。
一进入这个神秘的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血钙的故事。我们知道,血钙的正常范围为2.25~2.75mmol/L,几乎所有的甲亢患者都会出现血钙增加的现象。这是一个特殊的生理现象,因为血钙的增加并非持续稳定,而是间歇性出现,因此需要反复测量。对于PHPT(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而言,血钙的增加伴随着维生素D缺乏、软骨病、肾功能不全、炎等状况。实验室中的生化方法测量的血钙是离子钙和蛋白质结合钙的总和,因此其结果受到血清中白蛋白浓度的影响。血液pH值也会影响血钙的测定值。
接下来是血磷的。血磷的正常值为0.97~1.45mmol/L。PTH(甲状旁腺激素)可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增加肾排磷,这是典型的PHPT血磷减少的原因。但由于饮食、年龄、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只有一半以上的PHPT患者会出现血磷减少。若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血磷可能正常或升高。高血钙和低血磷更是为PHPT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尿钙和尿磷的探测同样重要。我国尿钙的正常值为50~62.5mmol/24h。PTH可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使得甲旁亢的高尿钙较之其他高钙血症所致的高尿钙要轻。尿钙的排泄最好以尿钙清除率/肌酐清除率之比来计算。而对于尿磷,PHPT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降低,尿中磷排出量增加。但如果血磷明显降低,尿中磷排出的绝对值可降低到正常范围,相对值仍然较高。
我们还需关注血中PTH的测定。完整PTH是由84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具有生物活性。由于完整性PTH氨基端片段半衰期短,难以测定,因此一般实验室常采用免疫活性PTH(iPTH)的测定。不同实验室选择的抗体类型不同,数据也不同。iPTH的正常值为100~500pg/ml。甲旁亢时iPTH可能增加或处于正常高限,其相对值明显高于同一血样的血钙值。近年来,敏感放免法用于测量PTH中间片段,大大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
我们还需要关注尿中环磷腺苷(cAMP)和1,25-(OH)2D3的测定。这些指标可以作为甲旁亢的间接诊断依据,配合血钙的测定,为甲旁亢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轻度高血氯性酸中毒中,PTH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直接抑制肾小管对重碳酸盐的重吸收,而低磷血症也会起到同样的抑制作用。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高血氯性酸中毒。相反,非甲状腺机能亢进时的高钙血症则会促进肾小管对重碳酸盐的重吸收,导致低血氯性碱中毒。虽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高氯性酸中毒大多在甲状腺切除术后恢复,但偶尔也会出现在术后前几天,这种状况可能与肾功能恶化、磷酸盐耗尽和骨再矿化有关。
关于血中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及尿中羟脯氨酸的增高,这些都是反映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转换活跃程度的指标,通常与甲旁亢的骨病相平行。这种状况与骨转换率加速有关。
在实验室检测方面,除了常规的血液检测外,还有一些特定的试验能够辅助诊断。例如,低钙试验和避磷试验可以帮助检测PHPT的状况。影像学检查则能够通过X线表现观察骨吸收的状况,对于定位甲状旁腺的位置、数量和大小也有很大的帮助。特殊检查如颈部超声检查、CT扫描、放射性核素检查以及选择性静脉插管采血测试PTH等,都能为手术前的定位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定位诊断和其他检查手段方面,大部分情况下,甲状旁腺的肿大在体检中难以触及。仅在少数情况下,如咽食管连接处或纵隔内存在较大的腺瘤时,我们才能在咽钡检查时发现食管的压痕、气管食管的移位,或在胸片上观察到内纵隔内的明显肿块。偶尔,我们也能在个别患者身上观察到腺瘤包膜的钙化现象。
尽管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肿瘤染色在过去对定位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但它们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包括偏瘫、失明以及脊髓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这些方法已经被更为安全、有效的技术所替代,逐渐趋于不再使用。
在现代医学的进程中,我们不断追求更高的诊断准确性和患者安全性。对于甲状旁腺的问题,我们依靠先进的影像技术和细致的血液检测,以更精准地定位问题所在,为治疗提供明确的方向。我们也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我们对甲状旁腺疾病的理解正在不断加深,不仅依赖于技术的发展,也得益于对疾病本质的深入探索。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提供最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保护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