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过对农村社会管理的绩效分析发现,农村存在分化、依附、非均衡的特徵。报告关于农村社会管理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应然化分析,认为农民应该是社会管理的价值归宿、乡镇政府需要进行角色再定位、农村社会的发育和成长应该坚持功能最佳化的方向、农村社区要建设成为村民公共生活的共同体等。
基本介绍
- 书名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管理研究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页数351页
- 开本16
- 品牌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吴新叶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208124108
内容简介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管理研究》作者通过对农村社会管理的绩效分析发现,农村存在分化、依附、非均衡的特徵。报告关于农村社会管理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应然化分析,认为农民应该是社会管理的价值归宿、乡镇政府需要进行角色再定位、农村社会的发育和成长应该坚持功能最佳化的方向、农村社区要建设成为村民公共生活的共同体等。
作者简介
吴新叶,1968年生,安徽灵璧人。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导;兼任上海市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党建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先后主持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其他课题十余项;出版专着四部;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非政府组织”等八个词条;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图书目录
序言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回顾
三、核心概念、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主要观点与不足
第一章回应城市化农村社会管理的时代任务
第一节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管理
一、社会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与途径
二、社会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
第二节城乡一体化下的农村社会管理使命与任务
一、社会管理价值取向的确定
二、国家与社会关係的处理
三、文化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地位
四、建构农村社区建设的共同体
五、社会管理与农村社会功能的开发
第三节农村社会管理的模式及其选择
一、社会管理的两种模式
二、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的模式选择
第二章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结构与机制
第一节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结构的形成
一、城市化路径
二、基层民主管理的路径
三、社会进步的路径
第二节农村社会管理的权力主体及其作用机制
一、执政党农村社会管理的领导者
二、政府农村社会管理的责任主体
第三节农村社会管理的非权力主体及其机制
一、社会组织主体协同的角色定位与作用方式
二、村民主体边缘化境遇及其诉求
三、企业主体
第三章农村社会管理的绩效分析
第一节农村社会管理绩效的衡量指标
一、社会管理绩效的四个衡量维度
二、农村社会管理绩效指标的三级体系
第二节农村社会管理的绩效状况
一、调查问卷描述
二、问卷调查发现
三、三个案例的比较分析
四、问卷与访谈的比较
第三节进一步的讨论
一、政府组织管理绩效的再思考
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绩效再思考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绩效再思考
四、农村社会组织绩效的再讨论
五、农村社区改革的绩效再讨论
第四章国外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美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一、政府作用不可或缺
二、社区参与机制
三、非营利组织机制
四、企业社会责任(CSR)机制
五、美国社会管理经验的启示
第二节欧洲的城市化与农村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一、民主参与是社会管理的实现途径
二、人本关怀的确立
三、动员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套用
五、欧盟经验的启示
第三节巴西的城市化与农村社会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一、城市化对社会秩序的冲击
二、改革民生政策,在农村实施减贫与扶贫项目
三、动员农村妇女群体参与社会管理
四、鼓励邻里组织发展,发挥基层社会的自主作用
五、工人党的执政思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六、巴西农村社会管理的启示
第四节韩国的城市化与农村社会管理的经验启示
一、农村社会管理要体现农民的主体性
二、政府主导作用要有限度,权力边界要清楚
三、动员大企业对农村实行扶持
四、社会组织不可或缺
第五节小结
第五章农村社会管理的绩效改进与体制完善
第一节农村社会管理的绩效改进
一、彰显农村社会管理的公共性
二、维持均衡而广泛的社会性
三、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有效性
四、建设具有公共生活特徵的农村社区共同体
第二节农村社会管理的体制完善
一、创新党的领导方式
二、明确政府负责的权力与责任边界
三、社会协同中的社会组织功能领域与责任
四、村民参与从观念到行动
五、构建立体化的法制保障体系
第六章与展望
第一节村民主体的价值归宿
一、作为参与主体的村民
二、村民主体价值实现的可能障碍
第二节乡镇政府的角色及其定位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倡者与主导者
二、农村新型组织成长的培育者
三、现有制度空间的挖掘者
四、农村公共事务“合意空间”的建构者
第三节农村社会功能的最佳化
一、应对新的社会功能失衡
二、社会功能最佳化的两个路径
第四节农村社区化社会管理的空间转换
一、社区共同体的公共精神
二、社区改革要以村民为原则导向
三、社区的包容性决定着公共生活的质量
四、渐进地改革农村社区中的行政化现象
第五节城乡一体化下的社会管理共生机制及其可能
附录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回顾
三、核心概念、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主要观点与不足
第一章回应城市化农村社会管理的时代任务
第一节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管理
一、社会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与途径
二、社会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
第二节城乡一体化下的农村社会管理使命与任务
一、社会管理价值取向的确定
二、国家与社会关係的处理
三、文化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地位
四、建构农村社区建设的共同体
五、社会管理与农村社会功能的开发
第三节农村社会管理的模式及其选择
一、社会管理的两种模式
二、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的模式选择
第二章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结构与机制
第一节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结构的形成
一、城市化路径
二、基层民主管理的路径
三、社会进步的路径
第二节农村社会管理的权力主体及其作用机制
一、执政党农村社会管理的领导者
二、政府农村社会管理的责任主体
第三节农村社会管理的非权力主体及其机制
一、社会组织主体协同的角色定位与作用方式
二、村民主体边缘化境遇及其诉求
三、企业主体
第三章农村社会管理的绩效分析
第一节农村社会管理绩效的衡量指标
一、社会管理绩效的四个衡量维度
二、农村社会管理绩效指标的三级体系
第二节农村社会管理的绩效状况
一、调查问卷描述
二、问卷调查发现
三、三个案例的比较分析
四、问卷与访谈的比较
第三节进一步的讨论
一、政府组织管理绩效的再思考
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绩效再思考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绩效再思考
四、农村社会组织绩效的再讨论
五、农村社区改革的绩效再讨论
第四章国外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美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一、政府作用不可或缺
二、社区参与机制
三、非营利组织机制
四、企业社会责任(CSR)机制
五、美国社会管理经验的启示
第二节欧洲的城市化与农村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一、民主参与是社会管理的实现途径
二、人本关怀的确立
三、动员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套用
五、欧盟经验的启示
第三节巴西的城市化与农村社会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一、城市化对社会秩序的冲击
二、改革民生政策,在农村实施减贫与扶贫项目
三、动员农村妇女群体参与社会管理
四、鼓励邻里组织发展,发挥基层社会的自主作用
五、工人党的执政思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六、巴西农村社会管理的启示
第四节韩国的城市化与农村社会管理的经验启示
一、农村社会管理要体现农民的主体性
二、政府主导作用要有限度,权力边界要清楚
三、动员大企业对农村实行扶持
四、社会组织不可或缺
第五节小结
第五章农村社会管理的绩效改进与体制完善
第一节农村社会管理的绩效改进
一、彰显农村社会管理的公共性
二、维持均衡而广泛的社会性
三、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有效性
四、建设具有公共生活特徵的农村社区共同体
第二节农村社会管理的体制完善
一、创新党的领导方式
二、明确政府负责的权力与责任边界
三、社会协同中的社会组织功能领域与责任
四、村民参与从观念到行动
五、构建立体化的法制保障体系
第六章与展望
第一节村民主体的价值归宿
一、作为参与主体的村民
二、村民主体价值实现的可能障碍
第二节乡镇政府的角色及其定位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倡者与主导者
二、农村新型组织成长的培育者
三、现有制度空间的挖掘者
四、农村公共事务“合意空间”的建构者
第三节农村社会功能的最佳化
一、应对新的社会功能失衡
二、社会功能最佳化的两个路径
第四节农村社区化社会管理的空间转换
一、社区共同体的公共精神
二、社区改革要以村民为原则导向
三、社区的包容性决定着公共生活的质量
四、渐进地改革农村社区中的行政化现象
第五节城乡一体化下的社会管理共生机制及其可能
附录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