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隶属江苏省,由常州市代管的县级市 ,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与苏、浙、皖三省接壤。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宁杭生态经济带上的重要副中心城市和示範区。位于北纬31°09'-31°41',东经119°08'-119°36',东邻宜兴,西与高淳、溧水毗邻,南与安徽省的广德、郎溪接壤,北接句容、金坛,南北长59.06千米,东西宽45.14千米,土地总面积1535.87平方千米。溧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乾湿冷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温度17.5℃,其中一月份3.2℃,七月份31.1℃。年均降水量1149.7毫米。其中,一月份42.2毫米,七月154.1毫米。大约日照时间,一月份137.6小时,七月份229小时。
溧阳有耕地面积112万亩,林地32.8万亩,河流和湖泊42.6万亩。物产丰富,是着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乡”、“茶叶之乡”,经济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百强县(市)。溧阳文化属吴越文化,溧阳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盛产稻、麦、油、茶、蚕茧、螃蟹、板栗、西瓜、毛竹等。
2016年11月,溧阳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範区。2017年11月,获批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4月,列为全国小康城市百强(县级市)第28名。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投资潜力100强、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範市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溧阳市
- 外文名称Liyang City
- 别名濑江、濑水、平陵、永世、永平
-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 所属地区华东地区
- 下辖地区10镇,1开发区
- 政府驻地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南环路18号
- 电话区号(+86)0519
- 邮政区码213300
- 地理位置江苏省南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
- 面积1535.87平方公里
- 人口76.25万(2017年常住人口)
- 方言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溧阳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南山竹海、御水温泉、瓦屋山宝藏禅寺
- 机场常州奔牛国际机场
- 火车站溧阳站、瓦屋山站(宁杭高铁)
- 车牌代码苏D
- 行政代码320481
- 市树、市花香樟 、桂花
- 特产白芹、白茶、雁来蕈、砂锅鱼头等
- 主要学校溧阳中学,光华中学,南渡中学等
- GDP858.04亿元(2017年)
- 人均GDP11.26万元(2017年,常住人口)
- 可支配收入31833元(2016年,城乡人均)
历史沿革
吴王寿梦元年(前585年),建立吴国。溧阳属吴,此时就有溧阳之名。明弘治《溧阳县誌》“溧阳,吴越时曰固城,曰平陵,秦置溧阳县,历代遂沿其名。”溧阳自秦时建县(前221年)的2200多年以来,建置沿革多次发生重大变化,县城也随之一迁再迁。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后当属秦,其后二年(前221年),秦王称帝,分天下为郡、县,溧阳之为县,境域含今溧阳、高淳与溧水东南部,属会稽郡。楚汉之际,分置彰郡后,溧阳亦随之属彰郡。
西汉元封二年(109年)更名丹阳,县也随之转属丹阳郡,县治在今南渡镇旧县村。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分溧阳县置永平县,上隶扬州丹阳郡。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孙权丹阳郡治于建业县(今南京),此后的丹阳郡,作为统县政区,为今地级南京市最初的前身,溧阳随属。
孙吴黄武元年(222年)废溧阳县建置,以其地一部分闢为屯田,设屯田都尉,招流民在毗陵屯田垦荒,发展经济。;另一部分分置永平县。县治在今天目湖镇古县村。溧阳屯田都尉与永平县仍属丹阳郡,郡治建业。赤乌年间(238—250),吴国设立名为典农校尉的军事性行政机构,溧阳县属丹阳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灭吴,改永平为永世县,废溧阳屯田都尉,复置溧阳县。永世、溧阳同属丹阳郡,郡治建业。永兴元年(304年),又将永世县置平陵县,县治平陵城,即今南渡镇古城村。永世、平陵俱属义兴郡,郡治在阳羡。永世县治仍旧。
南朝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废平陵县,其地分属溧阳、永世二县,俱属丹阳尹。尹治建康。南齐、梁、陈时,溧阳、永世二县,仍属丹阳郡。郡治建康。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析溧阳西北境置溧水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溧阳为溧水县,属蒋州,州治在石头城。大业三年(607年),永世县併入溧阳县,属蒋州。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再废永世县,并划溧水县东部复置溧阳县,县治仍在今旧县村,初属扬州,治所南京。唐武德九年(626年),州废,属宣州。贞观年间(627-649年)分天下为十道,溧阳州属江南道。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改属昇州,治所南京。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将十道改为十五道,溧阳县随州属江南西道。上元元年(760年),改属昇州,二年(761年)州废,还属宣州。光启三年(887年),复属昇州。天复三年(903年年),县治迁至今溧城镇。扬州、蒋州、昇州,治所都在今南京市。自唐末,历梁、唐、晋、汉、周五代迄宋末,隶属虽有更易(北宋属江南东路江宁府,南宋改属建康府等),而溧阳之县名、县治均未改变,隶属治所均在南京。
杨吴武义二年(920年)七月,改昇州为金陵府,溧阳隶之,府治上元(今南京)。后属南唐。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改金陵府为江宁府,溧阳隶之,府治仍是上元(今南京)。
北宋初年,溧阳县仍属江宁府。开宝八年(975年),府改昇州。天禧二年(1018年)复旧。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为建康府,县亦随时转属。整个宋代,溧阳先后属江宁府、昇州、建康府。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溧阳县为溧州。十五年(1278年),改为溧阳府。十六年(1279年),改为溧阳路,二十八年(1291年)复降为县。元贞元年(1295年),溧阳旋复升为州,属江浙行省建康路。天曆二年(1329年),建康路改名为集庆路,溧阳属之。元代,溧阳曾经改为溧州、溧阳府、溧阳路、溧阳县,先后隶属建康路、集庆路。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攻占溧阳,仍沿元旧制,为溧阳州。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克南京,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溧阳州属之,州治仍旧。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溧阳改州为县,隶属应天府。明代的溧阳初为州,后改县,属应天府。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南下攻南明,占南京,改应天府为江宁府,溧阳属之,府治在今南京市。世宗雍正八年(1730年),改属镇江府,府治在今镇江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府制,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溧阳直属江苏省行政公署。
1914年,江苏省划分金陵、苏常等五道,溧阳属金陵道,治所江宁。
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溧阳直隶江苏省。
1935年,江苏省划分十个行政督察区,溧阳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37年冬,日军占领溧阳。苏南地区沦陷后,国民党江苏省政府迁往苏北,设江南行署。
1941年,江南行署将所辖各县划为3个行政督察区,溧阳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5年10月,新四军奉命北撤后,国民党政府接管溧阳,恢复原有的行政区划,溧阳仍属江苏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溧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归属苏南行政公署武进行政分区。
1949年11月,改属常州专区。
1953年,撤常州专区,溧阳属镇江专区。
1958年,镇江专区改名常州专区,次年复名,溧阳仍属之。
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溧阳归属常州市。
199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溧阳县,设立溧阳市(县级),由江苏省直辖,实行计画单列,但仍暂由常州市代管。
行政区划
2014年,溧阳下辖10个镇(区)江苏省经济开发区(溧城镇)、江苏省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天目湖镇)、埭头镇、上黄镇、溧阳市南山景区(戴埠镇)、别桥镇、竹箦镇、上兴镇、南渡镇、社渚镇。溧阳行政区划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溧阳地处江苏省南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位于北纬31°09'-31°41',东经119°08'-119°36',东邻宜兴,西与高淳、溧水毗邻,南与安徽省的广德、郎溪接壤,北接句容、金坛。
地形
溧阳境内有低山、丘陵、平原圩区等多种地貌类型,地势南、西、北三面较高,腹部与东部较平。南部为低山区,山势较为陡峭;西北部为丘陵区,岗峦起伏连绵;腹部自西向东地势平坦,为平原圩区。
气候
溧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乾湿冷暖,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5℃,月平均气温一月份2.7℃,七月份28.1℃。全年无霜期250天,降水量1152.1毫米,日照时间1992.5小时,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溧阳市域面积15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2万亩,林地32.8万亩。南山竹海——石门尖
水资源
溧阳属太湖水系,位于太湖湖西水网区,境内河网纵横,库塘星罗棋布。溧阳有水域面积42.6万亩。乾河主要由南河、中河、北河、丹金溧漕河、溧戴河、竹箦河、赵村河。库容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有2座,分别是沙河水库、大溪水库,且水质一直保持国家II级饮用水标準。溧阳市区
矿产资源
溧阳境内有石灰岩、方解石、磁石、膨润土、粘土、硅灰石、石英岩、石英砂岩、大理岩、建筑砂、煤炭等,其中已探明的贮量,石灰石10亿吨,方解石、大理石均在1亿吨以上,陶土等工业粘土7000万吨,瓷石3000万吨。
人口
截至2015年末,溧阳户籍人口达79.60万人,比上年增加0.22万人。总户数26.25万户,人口自然增长率4.67‰。常住人口76.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4.89万人,城市化率59%。常州溧阳——三省交界
2017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9.10万,比上年减少0.85万人,其中,男39.8万人,女39.3万人。总户数26.22万户。人口自然增长率-7.8‰。新登记暂住人口5.73万人,出租屋11543户,同比分别上升808%和128%,暂住人口新登记率列常州第一。常住人口76.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91万人,城市化率60.21%,比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
经济
综述
2012年,溧阳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1.15亿元,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
2011年增长11.5%,人均GDP达到73763元(按常住人口),按平均汇率折算达11685美元。常州溧阳对外交通规划图
2017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850亿大关,达858.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人均GDP达到11.26万元(按常住人口),比上年增加0.73万元。从三次产业完成情况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0.65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17.06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3亿元,增长11.3%。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全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5.9∶48.6∶45.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5.3%,总量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6.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年末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0806户,注册资本 354.1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6.7%、50.1% 。其中新增各类企业 2254 户,注册资本341.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9.58%、51.5% ;新增个体工商户 8485户,同比增长42.9%。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年末城镇化率达60.2%,比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11年,累计吸引“三资”43.9亿元投入农业开发,溧阳高效农业总面积达52.8万亩、高标準农田达40万亩。水稻单产实现“六连增”。
第二产业
2011年,溧阳完成工业纳税销售收入1267.8亿元,是2007年的2.4倍,纳税销售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从54家增加到121家,其中,申特钢铁、上上电缆、新时代控股、金峰水泥等4家企业纳税销售收入超百亿,华朋集团等7家企业纳税超亿元。累计实施总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38个,完成工业投入764.4亿元,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江苏绿成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只、省着名商标17只、省名牌产品31只。建筑业取得新业绩。2011年,溧阳完成建筑业施工总产值375.7亿元,实现劳务收入116.5亿元,均为2007年的2.8倍。实现“鲁班奖”和“国优工程”零的突破,被命名为江苏省“建筑强市”。
第三产业
2011年,溧阳累计新增私营企业2980家,个体工商户12952户,新增注册资本276.8亿元。完成服务业增加值575.6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9.4亿元,年均各增长18.3%。累计投入旅游开发50亿元,2011年溧阳接待游客90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6.4亿元。
社会
教育
2012年,溧阳市中等专业学校三期主体工程全部完工,第二实验国小改扩建工程竣工投运,中国小校舍安全工程按规划有序实施。
卫生
2012年,别桥卫生院、社渚卫生院迁建和竹箦卫生院扩建项目相继完工并投运;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提高到每人45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
文体
2012年,继续开展“文化三送”活动,市图书馆、文化馆和镇文体站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启动了城市“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新增全民健身设施72处,基本形成了以市体育中心、人民广场等为核心的“八大健身圈”。
社会保障
2012年,溧阳五保供养率达100%、集中供养率达72%。慈善救助水平不断提高,溧阳慈善基金规模达到2.55亿元,全年安排各项慈善救助金1200万元,惠及困难民众2.8万人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速推进,启动了市福利中心建设,完成了颐和康复中心和后颐老年公寓建设工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实现市、镇、村三级全覆盖;积极促进和扩大就业,全年新增就业118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2%;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年新建廉租房100套、完成廉租实物配租100套、租赁补贴200户、新建公租房700套。
交通
宁杭高铁、宁杭高速、扬溧高速、常溧高速、104国道、239省道、241省道、芜太运河贯穿溧阳全境,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68千米。
方言
溧阳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
地方特产
溧阳特产有砂锅鱼头、碧影红裙、群鱼献花、剁椒鱼头、红扒鱼头、古法烙白玉、椒盐白壳虾、蒜姜乌沙片、板栗湖心鸭等。
风景名胜
2012年,溧阳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天目湖旅游节暨第十二届中国溧阳茶叶节并荣获中国“最具创新价值民族节庆”称号。“中国养生长寿宴烹饪大赛暨第八届天目湖美食节”、第七届南山竹海登山节、首届曹山杨梅节等一系列特色旅游节庆活动成功举办,促成3个投资5亿元的旅游项目成功签约。全年接待游客10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5亿元。天目湖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省级预验收,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範区进入试点行列。荣膺“2012中国最佳节庆旅游目的地”。
甓桥淳化阁帖
别桥(旧称甓溪渡、甓桥)的虞氏宗祠堂壁上,书有《淳化阁帖》,临摹了许多宋代以前的名家、名人书法作品。名胜古蹟还有高静园等。有新建的环护城河公园。“高静御石”正对高静园大门。高静园的园名就因“高静石”而得之。高静园一角
古村沙涨
沙涨村坐落在溧阳市溧城镇北郊。村子不大,方圆约一公里,村里住着170多户、600多人口。
1998年,沙涨村被列入“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沙涨村升级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溧阳夏庄为中国史氏发祥地。
天目湖
天目湖距离溧阳市区仅8公里。区内坐落着沙河、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素有“江南明珠”之称,因属天目山余脉,故名“天目湖”。
南山竹海
南山竹海度假区位于溧阳南部山区,是国家5A级景区,一个集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景点。
瓦屋山
瓦屋山,地处溧阳、句容两市的交界处,又与金坛、溧水相连,其北通道教圣地茅山,南临绿色仙境天目湖,是104国道与宁杭高速公路之要冲。溧阳宝藏禅寺
宝藏禅寺
宝藏禅寺坐落于瓦屋山山顶,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原名“华藏寺”、“报恩寺”,有“小九华”之称。现重建的宝藏禅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观音殿、三圣殿、地藏殿钟楼等。逢农曆七月三十庙会。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位于溧阳市前马镇水西村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西距宁杭高速公路2公里,南距溧阳市区20公里,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史和军事史上都有重要地位的地方。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成立,陈毅、粟裕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认真贯彻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开闢了茅山抗日根据地。1982年4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该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粟裕将军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题词。1984年11月,旧址恢复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粟裕将军的部分骨灰安放于此。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中华曙猿
1995年5月,经过十余年中外科学家联合考察和严密论证,在溧阳市上黄镇夏林村水母山上发现的距今大约4500万年的大量古动物化石证明,人类的发祥地在中国。上黄在远古时期是森林茂密、草丰鱼肥的古动物乐园,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灵长类动物的摇篮。这些古动物化石,是新生代中始新世中期动物遗骸,已经发现63种、分11个目的哺乳动物。中华曙猿的发现地上黄水母山已被列为重点保护遗蹟。溧阳中华曙猿
跳幡神
溧阳社渚镇的傩文化是溧阳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是苏南地区为数不多的活态傩文化遗存,在长三角地区也相当罕见。傩(núo,音同挪),即假面跳神,是原始狩猎、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原始宗教祭祀的产物,有着约3000年的历史,广泛流传于我国黄河以南的农村。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跳幡神
历史名人
溧阳地胜明士多,从东汉起,历史上曾出过状元马世俊及进士185名,现代有中科院院士8名。
古代名人另有溧阳侯史崇,状元马世俊,宰相史贻直,马一龙,任兰枝等。
近代现代出了很多科学家,如经济学家狄超白,院士蔡邦华、彭少逸、翟中和、沈学础、吴云东、程顺和、史轶蘩等。
现代女作家菡子,生态学家蔡晓明,美术教育家姜丹书,文史学家缪钺,经济史家史全生,物理学家沈致远,戏曲史家蒋星煜,版画家陈晓南,航天专家朱森元,光学专家庄松林,水产学家史群,诗人叶千华,作家蔡葵,学者王小锡,书法家虞晓勇,电缆事业的创始人之一葛和林,新针灸学的开拓者朱琏,科学家吴柯,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等。
城市荣誉
溧阳有“国家生态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範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省级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2017年工业百强县(市)。
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41)。
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範市县。
友好城市
义大利瓦莱西亚市、日本白山市、美国福基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联合市、荷兰莱瓦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