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峰在《信息化战争形态研究》中提出,宇宙空间、信息空间、心理空间是人类的虚拟领土。他认为,把心理空间从信息空间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作战空间,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心里空间
- 外文名hert space
- 提出人董子峰
简介
第一,心理空间不属于信息空间。心理过程包括感觉、认知、思维、情绪等阶段,信息只是中介要素之一,影响人的心理的因素很多,信息欺骗、信息进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儘管心理战的历史非常悠久,但过去心理作战的手段十分有限,这是心理空间没有独立的原因。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有可能通过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信息的方法及其综合手段,控制或改变人的感知、思维、情绪,或出现暂时性的认知系统、智力系统障碍,或永久性的智力结构变异等,来夺取心理空间。
第二,思维行为化。把心理空间作为独立作战空间的哲学基础是思维行为化,技术基础是机器人等智慧型系统。思维行为化就是把过去只能在人脑思维空间中进行的思维,拿到思维空间以外虚拟空间中进行,如计算机“深蓝”与世界象棋大师的对抗。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把思维从人的思维空间移出来,在人工建构的虚拟空间进行,即让机器的行为替代人的思维,思维即是行为。二是把人的思维空间与机器的思维空间连线在一起,形成新的人-机空间,人控制机器,机器影响人,人机互动。思维行为化意味着人与机器之间存在间性,人与机器可以对话,机器可以代替人去做事,包括战争。美军正在发展类似X-45A这样的无人驾驶战斗飞行器,把它与基于格线(Grid)技术的指挥控制系统相连结,构成网路中心战下的智慧型无人作战系统,即所谓的“未来战斗系统”,这将成为战争双方思维对抗的重要手段,对未来心理战争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
第三,心理空间是否从信息空间中剥离,还要看除了制信息权以外,是否存在其他控制心理空间的手段。也就是说,如果掌握了信息空间的自由使用权,是否一定可以控制心理空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化学的、生物的方法都可以影响心理,这不是制信息权所能完全做到的。本文认为,心理空间是人类“第六边疆”和“第六维战场”,且对前“五维”具有控制和主导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心理空间将会以“场空间”的形式出现,超越陆海空天信“五维”空间,成为人类最大的“虚拟领土”。谁拥有将人类智慧型转化为机器人的智慧型,并率先运用到战场的“心理场制高点”,谁就会拥有更大的战略主动权,“制场权”将由此应运而生。
相关
2001年7月,美国防部在向国会提供的《网路中心战》论证报告中提出,未来战争除了陆、海、空、天、信这“五维”战争空间外,还存在第六维战争空间——认知空间。“网路中心战是战争。要理解网路中心战与普通战争的差异,要理解与网路中心战相关的知道了提高之源,必须注意战争的三个域及其相互关係。这三个域分别是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根据美军的定义,物理域指传统的战争领域,包括陆、海、空、天四维空间;信息域指信息活动的领域,即人们所说的信息空间;认知域指作战人员和支援人员的意识领域。如果从字面是理解,认知只是心理活动的一个方面,不足以反映人类心理过程的全部内涵,把认知域等同于意识域也缺乏心理学依据。但美国国防部在报告中又说“认知域存在于斗争参与者的思想中。它是知觉、感知、理解、信仰和价值观存在的领域,是通过推理做出决策的领域。它是许多战斗和战争胜败实际发生的领域。这个领域是无形因素存在的领域,这些无形因素包括领导才能、士气、凝聚力。训练水平与经验。态势感知和公众舆论。”董子峰认为,美军的“认知域”实际上指的就是心理空间。,以心理空间来表述第六维战争空间比较完整,而且有其历史渊源,因为心理战自古就有。他指出,有一点十分明确,就是作为信息化军事革命的领头羊和网路中心战概念提出者的美国,并没有把信息空间与心理空间混为一谈,儘管表述有所不同,但都承认“第六战争空间”的客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