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氏家谱

生活百科 2023-01-17 13:59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牛氏家谱

牛氏,商汤后裔也。殷微子封于宋,去之日曰为人不可无姓。时日当正午,即以“午”字出头“牛”字为姓,此牛氏命姓之本源。宋微子后代司寇牛父败狄长丘,战死,子孙以王父(祖父)字为氏,故牛父为得姓始祖。战国后期,宋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子孙散亡各地。明初,山西牛氏大部分迁于河南、甘肃、安徽、山东、河北、东北三省等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牛氏家谱
  • 含义商汤后裔也
  • 记载文献《姓解》、《通志·氏族略》等
  • 祖籍商汤

家谱溯源

牛氏家谱宗祠
追溯牛姓起源,是西周宋微子后裔的一支。
微子本名启,因做王子时,封在微(今山东聊城一带,一说在山东微山一带),爵位属子,所以称微子。微子与暴虐无道的纣王,本是亲兄弟,微子为兄,纣王为弟。纣王从小就能说会道,才思敏捷,长大后体格健壮,力大无比,深得其父喜爱。待立太子时,其父和太史等便藉口“立嫡以贵不以长”,把纣立为太子。
纣继承王位后,启便做了他的卿士。纣王残暴奢侈,荒淫无道,微子多次规劝,他都充耳不闻。眼见国家行将灭亡,微子十分痛苦,他“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于是求教朝中三公之一的父师(箕子)。父师说“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微子听了父师的劝告,为保存宗嗣,便毅然离开王宫。传说微子离宫出走时,在正午时分,便将“午”字出头为“牛”字作为姓氏。如河南省济源市南官庄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牛氏家谱·族谱旧序》载“殷商无道,狎侮无常,毒痛四海。其庶兄微子隐而去之,以存宗嗣。去之时,举目过午,以午字出头,因以为姓。此牛姓之所由来也。”,清道光元年(1821年)河南鄢陵牛集《牛氏谱序》、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河南偃师杨村《牛氏家谱·序言》等众多的《牛氏家谱》中,都有类似上述的记载。虽然这种说法目前还查不到原始史料,但牛姓是微子之后,应是毋庸置疑,而春秋时宋国的司寇牛父则是牛姓的得姓始祖。如《唐书·世系表》载“周武王讨商纣,立其子武庚,更封微子为宋公,以奉汤祀。其裔宋司寇牛父之后,以王父字为氏。”“王父”就是祖父。

典籍记载

唐、宋《姓解》、《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典籍均有“宋微子之后,司寇牛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之记载。
清代着名的姓氏研究专家张澍编着的《姓氏寻源》载“牛出陇西,本自殷,周封微子于宋,其裔司寇牛父帅师败狄长丘死之,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牛父在与长狄作战中阵亡之事,在《春秋左传·文公十一年》有详细记载宋微子传至第十二位国君宋武公(前765~前748年在位)时,长狄入侵宋国,宋武公派兄弟司徒皇父率军抵御,司寇牛父为皇父的车右,在长丘(今河南封丘县南)打败了敌人,并俘获了长狄首领缘斯,皇父和司寇牛父等,都不幸战死。

相关解释

牛父是在指挥抗敌的战斗中牺牲的,是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牛父的后代子孙怀念先祖,自然引以自豪。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什幺要以“王父字为氏”,原来这和周代的宗法有关。周制规定,凡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可再称公孙,不得上系诸侯,须另立一新氏。立氏则追溯祖宗,一般以其祖父的字(或名)为氏,这就是“以王父字为氏”的主要原因,这种“祖孙连名制”自然有世代源远流长的深刻含义。
,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牛姓的来源,即保家卫国的英雄牛父,是牛姓的得姓始祖,宋开国君主微子是牛姓的先祖,商汤、契乃至黄帝,则是牛姓的远祖。如今五湖四海的牛姓子孙,既是卫国精英之裔,又是远古帝王之后,和黄帝血脉相连,是炎黄子孙这个伟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变动情况

牛姓部分人曾一度改为辽氏
牛姓部分人曾一度改为辽氏。三国时期司马懿用权术控制了曹魏政权,处处防範别人故伎重演。魏有后军将军牛金,骁勇异常,战功卓着,而且在军中有威望,为司马懿所忌,深怕“牛继马后”,政权丢失,便以毒酒害死了牛金。牛金的儿子牛元定立即避难逃亡,因祖先有名叫宜僚的,随改姓辽氏,历时近300年。到了南北朝末期,一位在北魏王朝官拜侍中的辽允(一说辽允仕周,任工部尚书),通过皇帝赐姓,又恢复了牛姓。《隋书·牛弘传》载“牛弘,本姓氏,父允仕魏,赐姓牛氏”,说的就是这件事。
少数民族的牛姓
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牛姓。明清时云南丽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总中有牛氏,为纳西族。满族中也有牛姓,世居瀋阳。藏、回、彝、白、土家、蒙古、东乡、朝鲜等民族中,也有少数人为牛姓,这些与牛父没有关係。

牛氏族谱

我们牛氏,按照全国姓氏总人口来说,属于总人口比较少的“稀有姓氏”,分布比较广,各地的牛氏都有牛氏家族的世系记载,一般是在《牛氏族谱》中记载的比较全面。“一个中国人,不管他在什幺地方,不管他漂泊多远,编入宗谱,列入门墙,祭先祭祖,託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他最大的心愿。”这段话海外游子体会最深,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会也会越来越深。树长天高,叶落归根,是中华儿女难以解脱的情结;孝顺父母,报本追远,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这情结、这美德,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族谱。有的地方也叫家谱、宗谱、居谱、谱牒、谱序等。
山东省临清市牛张寨《牛氏族谱》

重修家谱

家族之修谱,犹如国家之修史,地方之修志,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也是宗族文化得以流传于世、发扬光大的重要保证。一般修谱的间隔时间为30年。1949年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家谱一直被视为封建遗毒,“文革”期间,列为“四旧”,“横扫”、“火烧”,至今还使一些人谈谱色变。粉碎“四人帮”后,家谱逐步受到重视。其中山东省临清市牛张寨《牛氏族谱》有幸保存了下来,此谱始创于清朝顺治四年,现存光绪年的手抄本一部,有几篇修谱序言详实的记载了本支牛氏家族的祖训和一些特殊历史事实,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一套非常珍贵的家族档案。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发文指出“宗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亟待发掘的一部分”,1995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又刊载了《家谱学待光大》一文,家谱研究从此有了新的起色。
牛张寨《牛氏族谱》光绪年手抄本

牛氏世系谱

家谱是家族的发展史,内容非常丰富,一般都有谱序、谱例、像赞、封赠、恩荣录、名人录、族规、家训、祠堂、坟地,墓誌、墓图,世系、艺文志、字辈谱、义田记、捐资记等等,可以说是家族的百科全书,包罗万象。但其中最首要的内容,是记述家族源流及本宗来拢去脉,而最主要的内容,则是记述“世系”。这是每部家谱的主体,要占全部家谱内容的三分之二以上。这部分内容是家族繁衍发展史,要做到世系相接,长幼有序,人物血缘关係一目了然,清晰明确。在记述方法上有叙述式的,有图表式的,不管哪种方法,都能使每个家族的主要成员(多数是男性及配偶)对号入座,按血缘传承关係,查找清楚。
一个家族,随着时间的前进,不断发展壮大,到一定时候可能枝大叶茂,甚至居住八方,星罗棋布,但有了世系的详细记载,纵然天涯海角,甚至代远宗长,血缘关係也不会乱。正因为如此,历代人们修谱时,都非常注意记载世系。
从现有的资料分析来看,最早的“打锅牛”是指牛弘后裔唐初蒙难打锅的故事,影响广泛的“十八打锅牛”与“打锅牛”并非同属一个支系,此“打锅牛”可能与彼“打锅牛”同为一家牛,但不一定是一个支系。故当前各地牛姓族人在纂修家谱时,千万不要以为凡是传说的“打锅牛”比如“听老人说是打锅牛”就认为与“十八锅牛”同属一支,草率地把自己归于“十八锅牛”后裔,“从而误导后人”。早在隋唐时期,各地区就有成千上万的牛氏先辈繁衍生息,形成了数不清的支系,其中有很多支系会延续下来,,由于种种因素没有留下各支系的详细记载,进而形成了现在牛氏家族的诸多支系无法上系衔接的局面,如果按照个人的好大喜功、攀附名门望族的意愿,强行把一部分找不到当地牛氏祖辈来源证据的支系,冒认其他支系的始祖,这样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后代,这种不合适的做法不可取。
我们“陶山牛氏”在山东临清牛张寨燕翼堂《牛氏族谱》和各种碑刻中没有关于同“18打锅牛”之关係的记载,,我们汉族的各支系牛氏族人,都是黄帝34世孙宋微子的传人,都是出自黄帝44世孙宋司寇牛父一门之后。自两宋以前,牛氏家族就形成了许多支系,并且会延续至今,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俗话说“牛没二牛”,如果从元朝往上数各个支系之间的血缘关係越往上就越近,姓牛的都是一家人,即便是找不到是从哪一朝、哪一代分开的支系都不重要,关键是牛姓宗亲团结一致,继承牛氏家族的光荣传统、弘扬坚强、奋进的牛氏精神,把中华牛氏文化发扬光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十八打锅牛”后代,牛楷十四世孙牛凤山状元,在道光十八年(1838)修汜水《牛氏家谱》时,为做到“宗亲之不可乱”,除详记本支世系外,又遍访其他各地打锅牛的世系,家谱对此是这样记载的

家系分支

牛状元生前採访牛氏部分支系后业情况
济源县石露头以川祖启世(系分锅祖楷祖支系)
济源县南官庄以谌祖启世(系川祖四世孙,分锅祖楷爷之子)
沁阳县紫陵镇聂张村以速报祖启世(系川爷六世孙,分锅祖楷爷之后)
沁阳县感化村以得材祖启世(系川祖四世孙,分锅祖鹏祖三子)
沁阳县牛磨头以拱辰祖启世(系川祖五世孙,分锅祖翼祖之后)
武陟县温村以祥祖启世(系川祖四世孙,分锅祖楷爷长子)
洛阳十里头立射庄以天伦祖启世(系分锅祖炳祖后,不知辈数,有炳墓为凭)
巩县西关以得林祖启世(系分锅祖鹏祖四子子)
南阳唐河县东门内有家庙以亮祖启世(系分锅祖捷祖三子)
陈州府东南四十里牛家集、牛庄、牛滩三个村以大公祖启世(系分锅祖郁祖长子之后)
密县下牛,岗牛、小王庄以分锅祖郁祖启世
鄢陵县牛家集以兴祖启世(系分锅祖子祖孙)
温县牛洼、小黄庄二村以分锅祖鹏祖启世
汜水县穆沟以分锅祖楷祖启世
汜水县明月坡以分锅祖楷祖启世。
牛天麟是沙镇牛家村人,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中进士,任河南武陟县令,后升监察御史。牛府,牛府位于古楼东南不远,具体位置不详,是牛天麟故宅,牛天麟,字文祥,弘治十七年举人,官至大理寺卿。关于明代牛府的牌坊颇多,载于康熙聊城县誌。
以上支系启世情况,皆详查明辩,勒石以志,具有未查清者,待至异日,览者勿忽焉。正是由于这些世系的洋细记载,才使家谱能够发挥出“凝聚血亲”的巨大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家谱这种功能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服务,也要通过宗亲联谊活动,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促进祖国各地的经济建设。
牛氏后代聚集地分布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孟海镇牛集村、牛屯村、牛庄、牛楼村等10000多人
山东兖州新兖镇小马青村600余人
山东省莒县小店镇牛家沟村 800余人
山东莒县寨里河乡牛家沟村500余人
山东单县莱河镇牛庄 1500余人
山东邹城市唐村镇西牛庄村1000余人,
(清末以来,该支牛姓陆续迁出繁衍到张庄镇猪嘴石村,北宿镇茅堂村、贾庄村)
山东临清烟店镇牛张寨大约 2500余人
山东省临清市牛庄大约800人
山东省冠县牛氏大约2100人
山东省高唐县琉璃寺镇西牛村约800余人
山东省滕州市东郭镇屯里村约500余人
山东省滕州市姜屯镇仇庄村约600余人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东都镇东牛村约6000人
山东省莱芜市寨里镇周王许村牛氏大约100人
山东省莱芜市口镇镇三山村牛氏大约200人
山东省莱芜市羊里镇牛氏大约400人
山东聊城市牛家村牛氏大约有500人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位桥镇官牛村约有800人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镇车卧岛村约500人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镇登登口村约400人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镇高架口村约200人
山东省成武县汶上集镇牛老家 牛双楼 牛楼
山东省烟台莱州市沙河镇牛家村
山西定襄县待阳村 3000余人 牛氏祠堂现已改造为学校
甘肃省庄浪县牛家庄、牛家沟、野狐湾牛氏大约2000余人
甘肃甘谷头家村,牛家半卧村等 10000余人
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牛家乡牛家村人数待查
陕西省武功县游风镇牛上村及牛下寸大约500人
河北省馆陶县牛氏大约2200人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牛庄村1500人
河北省广宗县东牛里庄村大约1500人
河北省灵寿县东青同村大约200人
河北省临西县下堡寺牛氏大约500人
河北省邢台县城计头乡道沟村约1000人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北代乡韩家庄约200人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牛王庄约100人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饶阳县交界约200人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约500人
河北省河间市约200人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牛庄村大约有200人
河北省安国市河西村牛氏大约900人
河北省无极县郭庄镇南牛村大约有800人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安山镇牛各庄约有1500人
湖南郴州市栖凤渡镇岭下洞牛家村大约300人
湖南郴州市许家洞镇黄草二组牛家村大约400人
四川省营山县清源乡梨子村大约1000人
宁夏中卫市迎水镇牛滩村大约有2000人
安徽阜阳市枣庄镇牛老庄、牛小庄、牛大庄5000人
安徽阜阳临泉县牛庄、牛小庄、牛土楼、牛小湾、前牛庄,后牛庄等不少于100000人
河南省滑县半坡店乡西老河寨村约有200人
河南省郸城县张念庄、牛老家大约300人
河南省安阳县吕村镇牛寨村人口约2000人
河南省沁阳市紫陵村大约有2500人
河南省安阳县北郭乡张王元村牛姓人口1000余人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王楼乡前牛村 大约2000口人
河南鄢陵县牛集村 大约 5000人 河北沧州大概有10000多人
河南省滑县小铺乡牛家庄 大约1500口人
河南温县 牛庄 1500口人
河南内黄 牛林村 1800口人。
河南淮阳 红山庙 牛庄 大牛营 小牛营村约5000人
湖南省新宁县马头桥镇东塘村 1000余人。
河南南阳市唐河县东王集乡牛庄 600余人。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东牛庄数百余人。

牛氏字辈谱

在所有的家谱中,内容不管如何简略,但字辈谱一定会有。字辈谱也称行辈字、排行、派语、派行诗等。它是用来表明世系的用字,也是为子孙起名时定下的辈序用字。这个字一般放在三字名的中间,也有少数姓名,三字中一个字为辈序字。这种取名方法其他民族少有,是汉民族特有的。字辈谱用字是非常讲究的。一般是先辈人经过精心研究、共同讨论,才确定,勒石以志。字辈谱一般都有用意,有说起。有些谱简直就是一首诗,寓意丰富。如牛弘后裔河南济源市西许村“牛氏家谱”(俗称天官牛)载从37世起,字辈谱如下
前两句述祖荫,祖上择福地而物华天宝,树榜样而人杰地灵。后两句是教子孙,要健身洁心,缅怀宗训,以大智大睿润泽东方,成为国家的栋樑英才。
青芝龙源 林萃田丰
正恆怀宗 慧泽栋英
四川省营山县清源乡梨子村,牛氏家谱
元启俸芝兴,世文大天明,
人能红道远(有德洪先绪),安邦定乾坤.
大落振文慎,恆成立甲叶
上一篇:每逢佳节倍思亲 下一篇:相守红尘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