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温·费雪

生活百科 2023-01-17 13:59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艾德温·费雪

艾德温·费雪EdwinFischer1886年在瑞士巴塞尔出生,1960年在瑞士苏黎士逝世。费雪在巴塞尔音乐院接受音乐教育,后来在柏林史特恩音乐院师从克劳泽(MartinKrause),学成后在该校担任教授(1905-14)。费雪在柏林的这段期间认识了达贝特,他给费雪许多建议并帮助他开展音乐事业。1930年,费雪接替施纳贝尔(ArturSchnabel)成为柏林高等音乐学校校长。除了积极发展钢琴演奏事业并得到国际肯定,费雪也成功的在德国吕别克音乐协会、慕尼黑巴赫协会担任指挥,并在柏林创办乐团。费雪能够演奏所有德国古典、留下不少质量极为优秀的录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艾德温·费雪
  • 国籍瑞士
  • 出生地瑞士巴塞尔
  • 出生日期1886年10月6日
  • 逝世日期1960年
  • 职业钢琴家、柏林高等音乐学校校长
  • 毕业院校柏林史特恩音乐院
  • 代表作品《十二平均律》

人物简介

1886年10月6日出生于巴赛尔的艾德温·费雪,与于包括阿图·施纳贝尔(1882-1951)、阿尔弗雷德·柯尔托(1877-1962)、华尔特·季雪金(1895-1956)和威廉·肯普夫(1895-1991)在内的那个卓越钢琴家世代。巧合地,费雪的好友和同事威廉·福特万格勒也出生于1886年。他们在1920的一场柏林爱乐音乐会首度携手合作,他们的职业生涯也结束于同一年费雪在1954年一次公开演出,福特万格勒于是年过世。“要使他成为音乐神童是多幺容易的一件事,可是我并不想这幺做。”费雪夫人(艾德温·费雪的母亲)常常回忆道。她儿子的才华很早就显露出来,当他的双亲四首连弹时,尚在蹒跚学步的艾德温侧耳倾听,然后敲勒一个键,说“这是G音。”小费雪四岁就开始学习钢琴,第一年,费雪亲自负责儿子的音乐教育,她对他是严峻而从不吝于批评的。1896年,费雪进入巴赛尔音乐学院,追随汉斯·胡博学习。1904年他的父亲过世后,母亲带他前往柏林进修,在那里费雪进入史坦音乐学院就读,并师事于李斯特门生之一的马丁·克劳泽。在其教学生涯早期,费雪有过一次难忘的经验“有一天,一位来自智利的少年来找我,说要演奏给我听,我问他会演奏什幺,他以初生之犊的坦率回答“你想听什幺?我会所有的巴赫。”在听他演奏了数分钟后,这位七岁男孩的独特的才能令我留下深刻印象。后来这个神童成为举世闻名的钢琴家克劳迪奥·阿劳。”费鲁齐奥·布梭尼是令费雪印象最深刻的钢琴家。当费雪问他如何创造出音色时,布梭尼回答“我只有一个秘密当我演奏中强音时,其它人必须重击。”费雪也许视为一一位钢琴家发展出类似音质的一种和极弱音紧密结合的天衣无缝的连奏。艾德温·费雪公开演奏的第一首协奏曲是尤金·达贝特的第二号(E大调作品十二),达贝特深为其演奏所感动,并邀请费雪替代自己来担任其妻歌手赫嫚·芬克的伴奏。费雪自此和达贝特家族结下不解之缘,一次为达贝特夫人伴奏的巡迴演出更令他在经验上获益不少。到1916年为止,费雪已经获得可观的名声;他已经举办过许多的独奏会,并曾多次和尼基许、温加特纳、毕勤、华尔特、孟根堡,还有
艾德温·费雪
福特万格勒等名指挥上,包括了一些键盘协奏曲的演出。在跟勤家艾莉·奈(1882-1968)职业生涯晚年,她回忆道“在鲁比克演出的这些日子,令我想起当年在这个具有历史性的城镇,福特万格勒、赫曼·阿班卓斯和艾德温·费雪演出的灿烂风采。在费雪指挥下,我演出了布拉姆斯降B大调协奏曲;稍会,费雪和我演奏巴哈的两首钢琴协奏曲那是个令人难忘的经验。” 在1930年代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室内管弦乐团,艾德温·费雪所领导的展现了罕见而特别杰出的音乐演奏才能。他继续指挥键盘协奏曲,并灌录了莫扎特和巴赫已出版的协奏曲。费雪管弦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鲁道夫·内尔。费雪管弦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鲁道夫·内尔,愉快地提起一则显示费雪何其乐团之间关係亲密的轶事“在那次巡迴期间人们排定了几首莫扎特协奏曲在不同场次的演奏会中交替演出。有一次艾德温·费雪误奏了另一首协奏曲的第二主题,当他发现自己的错误时大吃一惊,他的命运掌握在上帝手中,然后当他发现乐团随后也以同样的“错误”主题接入时,他眨着蓝色的眼睛。在装饰奏时,费雪以一种即使最锐利的乐评都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的方式尽情挥洒。”人们可以在艾德温·费雪的莫扎特d小调协奏曲K466的演奏中,见到他那独特式的处理。过度工作的事实可以从他忘了为这首协奏曲谱写装饰奏一事得证,但在这份录音中,费雪演奏了自己写的装饰奏。它们是相对地严谨的,费雪自己限制在各个主题的即兴幻想上。
艾德温·费雪作品
费雪演奏的“皇帝”充满了生命力,其引起的兴奋感只能以他对贝多芬乐念的完全投入来解释。他相信一个钢琴家的外在性格和对特定种类音乐的偏爱是相关的,正如他所说的“特定体质的演奏者最适合演奏具有类似体质的作曲家的作品,高大、巨掌、强壮的钢琴家就是同样特质作曲家的最佳诠释者。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演奏者鲁宾斯坦或达贝特是扎实的类型,而李斯特和柯尔托则是杰出的萧邦演奏家。(基本上这是触键上的差别有着柔软手腕和厚实指尖的作曲家创作“厚重”的音乐。自以前开始,作曲家就是为自己创作,他们下意识地发挥他们自身的特质,而且必须用类似的精神去诠释他们的作品。)理斯特的技巧源自于他能够做大幅度伸展的修长手指,这也是为何布梭尼和绍尔会是李斯特的伟大诠释者。贝多芬较接近扎实的那一种类型,他的音乐要求宽广、完全、如歌似的音色,但他不只是宽广的,如果你检视保存于波昂贝多芬之家的石膏手模,你会惊讶于其手指的纤细。”艾德温·费雪属于“扎实”的类型,一张他在钢琴旁的照片显示他有一双肥胖的手掌和较粗的手指。在一些关于贝多芬奏鸣曲演奏的评论中,费雪揭示了他所奉行的哲学“对诠释者来说有两条危险的路径其一为用贝多芬的语言去表达个人的热情,另一是为了让演奏者重现那些载于乐谱的音符和指示,最好的忠告是热爱他和他的作品,然后你必然会成为他的僕人和诠释者,并仍保有自我。你的能量、你的热度和你的爱会引发他的能量、他的精神和他对世人的爱,并是它们发出光芒。”
艾德温·费雪作品
将费雪卓越的舒伯特即兴曲录音归功于阿图·施纳贝尔之不可得,后者是HMV公司当时认定的舒伯特专家。施纳贝尔在1937至1938年间作了一次全美巡迴演出,1938年3月12日(也是费雪完成即兴曲录音的三天后)希特勒併吞了奥地利,于是施纳贝尔留在美国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第二首即兴曲(降E大调)中,艾德温·费雪展现了令人讚叹的连奏,和对于乐曲中段表情丰富的处理。莫扎特的c小调幻想曲K475(1785)提供人们莫扎特非凡的即兴才能的最佳写照,而艾德温?费雪对其结构元素的通盘掌握是随处可见的。他拥有敏感的触键,和使音乐活起来的必要精巧分句。出版商克兰兹在1838年给予贝多芬门生车尔尼所做的四首连弹奏鸣曲“热情”的标题,费雪的解说,提供了演奏者有用的建议,找到正确的速度是很重要的。每一个音符都是意义重大并关联到整阙作品的,任何模稜两可的诠释都会导致严重的错误。演奏的速度不可是因标题引导而陷入的竞速。”费雪自己的演奏充满了戏剧强度和感人热情。

作品简介

现代爱乐者是透过巴赫、莫扎特、贝多芬与舒伯特的录音来认识费雪(《二十世纪伟大钢琴家》第二套费雪专辑的曲目选录后面三位作曲家的作品),虽然他也留下不少韩德尔、海顿、勃拉姆斯、舒曼与福特万格勒作品的优秀录音。以现今的标準来看,费雪演奏的巴赫离现在认为“正确”的标準还太远,不少学院派钢琴家对这些“浪漫主义”的录音都避之唯恐不及。,这些贴在费雪身上的“浪漫”标籤实在把他的艺术过分单纯化,而且没有点到核心。依照费雪的看法,诠释者的任务是
“找出作品原有的特色”,他认为巴赫时期高发展的演奏技巧在二十世纪已经没落,巴赫乐谱上的动态指示、声音记号或速度标示很少,得全演奏者的直觉、学习与自行去揣摩音乐风格。费雪揣摩的方式是全面性研究巴赫的作品,而且不只局限在键盘乐器作品上。 《十二平均律》录音是费雪研究巴赫作品的重要里程碑。这是第一套(多年来也是唯一一套)《十二平均律》全集录音,发行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它仍然称得上本世纪最优秀的录音之一。在旋律线条与微妙的音色变化上,为这套专辑挑选曲目的布兰德尔认为,选出的这几首前奏曲与赋格是他听过最令人兴奋的演出。在费雪诠释的巴赫里,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的个性与色彩,複杂的对位结构明晰,又不流于一般钢琴家在诠释巴赫时,完全仰赖敲击键盘的方式以求各声部的结构清楚。费雪尤其重视音质,很少人能弹出如他一般美丽的最弱音乐句。毫无敲击痕迹的圆滑线乐句有着如宗教般自然安详的气息,这种特色在《十二平均律》第一辑的升C小调、降B小调、B大调前奏曲与赋格,还有F小调、升F小调及B小调赋格可以清楚听见。《十二平均律》第二辑的E大调前奏曲与赋格、升C小调前奏曲、降B大调前奏曲及升B小调前奏曲是费雪音色变换的最好範例。甚至在费雪特意夸大风格的乐曲里,最弱音乐句还是经常在音乐里出现,第二辑的D小调前奏曲第十八小节就是最好的例子,突如其来的动态把乐曲带往令人兴奋却又充满张力的境地。
艾德温·费雪作品演奏现场
费雪诠释的巴赫争议焦点,在于他修改了谱面上的东西。很多地方可以听出费雪为了特彆强调乐曲抑扬顿挫的感觉,在低音部原音差八度处再一次重複音符,最明显的例子(但并不完全具说服力)就是第一辑的B小调前奏曲,费雪的左手在低音差八度地方重複所有音符。另一项改变是他偶尔会用钢琴不同的音域来演奏一些乐句,通常是比原音高八度。他在弹奏《十二平均律》时很少这幺做,幻想曲就不一样了。
在幻想曲想,费雪採用字面上“幻想曲”的意义来诠释,他在变换音域的时候大量运用弹性速度,营造出自带有即兴意味的声音。长久以来,许多人认为费雪是从古典的角度来议释《半音幻想曲与赋格》。他的演出有许多独创特色,最明显的例子是费雪把开始的琶音和弦速度放慢,接着又以完全自由的方式处理和弦。人们可以这幺说,费雪弹奏这首曲子时,没有两次是相同的。《A小调幻想曲》BWV.922是很罕见的作品,甚至现今能找到的录音也不多(布兰德尔几乎是第二位演奏这首乐曲的钢琴家)。在八度音的音域变换中,音乐充满着狂野的感觉,展现出费雪最好的一面。柔美的和弦是他的特点之一,很少人能弹出这样美丽的乐句。在平衡与加重每一和弦的声部上,费雪有超乎常人的能力,他能让音乐传达出更丰富的情感。这首《幻想曲》就出现很多这样的乐句。
《A小调幻想曲与赋格》BWV.904是费雪不受乐谱拘束的另一个例子。除了加重低音域,费雪还特彆强调与扩张开始的和弦动机,产生有如管风琴的声音效果,让作品呈现出不同于一般的宏伟庄严。赋格部分严谨而且对比效果完美,第二段赋格一开始的温和主体乐段令人印象特别深刻。
三首协奏曲展现费雪身为钢琴家与指挥家的功力。费雪也是位颇受敬重的指挥,他在音乐会上以演出莫扎特交响曲或巴赫《布兰登堡协奏曲》最受好评,他也曾经把巴赫《十二平均律》第一辑的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改编成管弦乐曲。或许指挥与改编乐曲的经验让费雪在弹奏这些协奏曲的时候,并不会去特别凸显钢琴部分,钢琴的地至与乐团是平等的,只有在独奏的时候才会特别成为音乐的中心。在其它巴赫录音里,费雪修改了他认为需要更动的部分,通常他会根据乐谱再提高八度来演奏、为强调而重複某些乐句,或加重巴赫原有的和弦,如同布梭尼改编的D小调与F小调协奏曲般的巨幅扩展与延伸键盘乐器部分。虽然这里所收录的协奏曲录音有很多值得讚扬的地方,我还是要特别提一下F小调协奏曲美到就像能够超越时空的慢板乐章。
讚美诗前奏曲《我呼唤你,耶稣基督》是补白巴赫作品的最佳曲目。布梭尼的改编虽然充分利用钢琴的资源特色,相当忠于巴赫原作,也很适合费雪诠释巴赫的风格。
贝多芬的最私人冥想之一降A大调奏鸣曲作品--0(创作逾1821年12月25日)是他晚期奏鸣曲的三部曲(还包含E大调作品1O9和c小调作品---)的中部曲。贝多芬在晚年大两使用赋格和变奏曲式,第一乐章富有柔和的舒情性,追随其后的是具有短曲风格的第二乐章。据阿弗烈德。布伦德尔所说“它反覆无常是异常的,强音标示是变化频繁的,充满猛然的开始和停止。第三乐章是受难曲--一种巴洛克曲式的複合体,咏叙调和赋格交织于其中。”(乐段安排如下(一)宣叙调、(二)哀伤的咏叙调、(三)赋格、(四)咏叙调返回(疲倦的哀调)、(五)赋格降B(六)主调风格的降A大调终曲)〔有意思的是“哀调曲”和巴赫的约翰受难曲中的抒情调“结束了”有一定的类似程度〕费雪在这个乐章展示了他伟大的内省力量。
巨着“演奏会中的钢琴”(稻草人出版公司,1982)的作者乔治·克勒曾在萨尔兹堡追随费雪学习,在关于费雪独奏会的章节中,他写下“艾德温·费雪是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音乐的最佳诠释者之一,他的全世事极易辨识的,此乃基于他对原谱的绝对尊重、他将自己隐藏在演奏的作品底下的能力,以及起表达能力的深度和纯度。费雪的艺术展示了伟大性和简单性,除了他的演奏和作曲之外,再也没有比他“音乐的思维”的这一段文章更能清楚揭示其态度的了“最艰难的学习、最天赋的才能、最刻苦的努力,都是不足的,假使其整个人生没有被指导往达成伟大思维和高贵情感方向。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想法,都在人格上留下记号。每一个最平凡的行为都必须被揖注以清高正直。

个人评价

“什幺是演奏钢琴的天才?即曾经弹奏过一次正确而且富于想像力的音乐。这句话告诉人们该什幺就是什幺。音乐中的想像力也带给人们惊奇与无可改变的现实人们的想像都有可能成真。”布伦德尔在《音乐的思考与回想》(MusicalThoughtsandAfterthoughts)一书中这样形容他的老师费雪。
费雪常被抨击缺乏第一流的演奏技巧。这也是事实,有时候他的手指会不听使唤,节奏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种看法也会限制自己从其它角度来所赏费雪的音乐概念。有时他手指的运动相当吸引人,《半音幻想曲与赋格》平顺流畅(包括节奏与动态)的开始乐段就是无庸辩驳的好证据。在接下来的赋格里,优美的颤音让乐曲有如流动的水,有缺陷的技巧可是无法弹出这样的效果。毫无接缝的圆滑线与浓郁的音色再再证明费雪的演奏技巧,少有钢琴家能弹出这样丰富的内涵。可叹的是,现在所说的“技巧”都意谓着完全炫技,而从费雪的演奏听来,他的技巧可远不只有磅礴的气势而已。
费雪自己曾经表示,很多令人讚赏的效果都是从最简单的步骤做起,这种独到的眼光让他的演出不受拘束而且听来永远不嫌做作,对他来说,分句与歌唱般的音色是演弹奏钢琴最重要的观念。当注意到费雪录音中的错音与不匀称的乐句时,也请不要忽略费雪在音乐中所注入的热情与内涵,这些特色会让所有世代的爱乐者感到喜悦与满足。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