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是指本县(市)境内,户籍地在乡村,进入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或外县(市)进入本县(市)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进城务工人员的主体是农籍工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进城务工人员
- 外文名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ities
词目释义
所谓“进城务工人员”,实际是指本县(市)境内,户籍地在乡村,进入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或外县(市)进入本县(市)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
社会总量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其中,外出进城务工人员16821万人,比上年增加211万人,增长1.3%;本地进城务工人员10574万人,增加290万人,增长2.8%。2010年以来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速持续回落(详见下图)。
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1.0、0.5、1.5和0.5个百分点。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人数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1、0.4、1.3和0.4个百分点。近三年本地进城务工人员人数增速也在逐年回落,但增长速度快于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增长速度。
按输出地分,东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10664万人,比上年增加210万人,增长2.0%,东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38.9%;中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9446万人,比上年增加111万人,增长1.2%,中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34.5%;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7285万人,比上年增加180万人,增长2.5%,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26.6%。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增长速度分别比东部、中部地区高出0.5和1.3个百分点。
2016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出进城务工人员16884万人,增长0.4%;本地进城务工人员10863万人,增长2.7%。
2017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2817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外出进城务工人员16934万人,增长0.3%;本地进城务工人员11237万人,增长3.4%。
建筑行业
建筑工人
指从事建筑工作的工人。八十年代的建筑工人指在建筑公司工作的正式工人和临时工人。随着企业改革,部分建筑工人转业分流,部分人员成为建筑包工头、大学生。建筑工人也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讨薪
一起发生在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办的建筑工人向开发商集体讨薪事件也引发人们对房地产业界生态另一面的思考。岁末年终,辛苦一年,房地产行业被称作年终奖最有盼头的行业之一。可是进城务工人员的集体讨薪却让人们对房地产商不解。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春节前是进城务工人员讨薪的高峰期,如今这种情况已悄然转变,进城务工人员不再“讨”声依旧,有关进城务工人员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的维权行为和纠纷案件越来越多。
李克强总理11月29日考察江苏南通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出生产车间后,总理被工人们层层“包围”。获知该公司有1.5万员工,70%以上是进城务工人员,李克强关心地问大家来自哪里,过年回不回家,并叮嘱企业负责人一定要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总理说,进城务工人员这个称号值得所有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尊重。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是广大进城务工人员起早贪黑、千辛万苦干出来的。
李克强总理11月29日考察江苏南通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出生产车间后,总理被工人们层层“包围”。获知该公司有1.5万员工,70%以上是进城务工人员,李克强关心地问大家来自哪里,过年回不回家,并叮嘱企业负责人一定要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总理说,进城务工人员这个称号值得所有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尊重。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是广大进城务工人员起早贪黑、千辛万苦干出来的。
新生一代
“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在进城务工人员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幺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城市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準备。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徵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进城务工人员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占总量近半。调查显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达到12528万人,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46.6%,占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65.5%,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正在逐渐成为农村外出务工大军中的主力。
就业优势
单纯热情,爱岗敬业,有吃苦耐劳精神;遵纪守法,小心谨慎,相对便于管理。容易稳定;薪资要求简单,对生活要求不高。
爱心人士
【人民网访谈聚焦十八大】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建议政府拿出更多的匹配政策善待进城务工人员
11月05日上午,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三农问题专家陈里博士做客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誌社与人民网联合主办的“聚焦十八大·改革与民生”名家访谈第三场,以“新时期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思考”为题,与网友进行线上交流。陈里指出实现进城务工人员由农村到城市的顺畅流转,中国才能彻底破解城乡二元化结构。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一个最大的新生事物是涌现了2.7亿多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是改革开放的伴生物,是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进城务工人员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进城务工人员暴雨之夜最可爱的人
“7.21”暴雨当晚,在京港澳高速受灾最严重的南岗洼路段,这些个民工兄弟用30个救生圈、麻绳救了170多名危在旦夕的游客,当获救者自发凑钱近万元向他们表示感谢时,他们拒收了,有网友评论道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脊樑,中国良心!
施工队长杜金荣41岁,江苏盐城市盐都区薛舍村人,暴雨当天,杜金荣挨个民工宿舍敲门,组织大家去救援,叫出100多人,随后,一直负责救援的协调工作,比如救援物资支持、被救人员安置等等,44个小时未睡觉。
施工队长杜金荣41岁,江苏盐城市盐都区薛舍村人,暴雨当天,杜金荣挨个民工宿舍敲门,组织大家去救援,叫出100多人,随后,一直负责救援的协调工作,比如救援物资支持、被救人员安置等等,44个小时未睡觉。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变身”科技小候鸟
2013年8月14日,中山边防支队开展“科技小候鸟”活动,边防官兵组织驻地50余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走进气象科普馆、博物馆参观各种航空气象模型以及海洋生物标本,学习气象科技知识、海洋知识。
居住情况
(一)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仍是以僱主或单位提供住宿为主
以受僱形式从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在单位宿舍中居住的占32.3%,在工地或工棚居住的占10.4%,在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占6.1%,与他人合租住房的占19.7%,独立租赁住房的占13.5%,有13.8%的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在乡镇以外从业但每天回家居住,仅有0.6%的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在务工地自购房。从近几年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居住情况的变化看,呈现出与他人合租住房比重上升、独立租赁住房比重下降的趋势,另一明显变化态势是务工地自购房比重下降、乡外从业回家居住比重上升。
(二)四成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僱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
从外出受僱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负担看,49.5%的进城务工人员由僱主或单位提供免费住宿;9.2%的进城务工人员僱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但有住房补贴;41.3%的进城务工人员僱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与上年相比,由僱主或单位提供免费住宿的比重下降了0.4个百分点;不提供住宿,但有住房补贴的比重提高了0.4个百分点。
社会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问题是指中国大陆由于居民进入城市参与经济活动后涉及的一系列权益保障的总称。
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问题,在政策研究界、学术界有几种观点一是部分学者的观点,让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住下来,“三农”问题将不存在。二是国研中心研究报告的观点,创造将进城务工人员转化为稳定的城市产业工人和市民的制度环境。
进城务工人员问题在建国后三四十年前表现得尚不明显,但到了改革开放以及建立市场经济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矛盾就日渐突出。当致富成为人们第一需求和追求目标时,城市人占有各种政策的抉择领导地位、占有意识领先的统治地位、占有生产资料转化成货币的掌控权等等,当处在两眼墨黑最封闭的乡村的居民进城务工时,自然会对他们製造出许多政策的限制,强加给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赋予一些带有歧视性的概念、名词。
再说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方面,城市制定外来劳动力分类目录,把髒乱差工作留给民工。进城务工人员从事行业的基本特点是体力要求较高的房地建筑工、城市清洁和环境保护的操作工种、绿化养护的苗木工、居民家中的钟点工或保姆、厨师、服务员等髒、累、险、差工种。出现这些限制和歧视的主要原因是意识问题。因为意识的误区,导致制定政策的错位。
其一,在决策者眼里,因为存在城市居民与进城务工人员的利益之争,即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就业,加剧城市居民的就业矛盾,城市政府的政策趋向与城市居民的利益趋向一致。
其二,政府害怕“城市病”,从而试图将农民圈在农村。
其三,中国各大城市存在“隐性超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入必然使城市的“超城市化”进一步加剧,城市治理成本大幅加大。
其四,城市劳动力失业给城市政府带来的成本十分巨大,而农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最多也只是回家种田,政府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入。
其五,城里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一方面源自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由于出身形成的尊卑贵贱观念;另一方面则是一部分城里人认为进城务工人员抢他们的饭碗而产生的反感和仇视。
这些原因虽是城市限制进城务工人员进入数量、工种限制等歧视性政策的直接理由,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歧视也有一些其他深层的政治、经济等综合因素。
地域分布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监测调查报告》,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42.6%;中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31.4%;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26.0%。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农村户籍劳动力中进城务工人员占54.9%,其中,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占20.2%,本地进城务工人员占34.7%;中部地区农村户籍劳动力中进城务工人员占37.2%,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占24.3%,本地进城务工人员占12.9%;西部地区农村户籍劳动力中进城务工人员占28.7%,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占19.2%,本地进城务工人员占9.5%。东部地区本地进城务工人员比例高,而中西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的比例高。
在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中,在省内流动的进城务工人员8689万人,比上年增加299万人,增长3.6%,占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53.2%;跨省流动的进城务工人员7647万人,比上年增加174万人,增长2.3%,占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46.8%。在省外务工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83.7%的外出进城务工人员省内流动,其中在乡外县内占32%,县外省内占51.7%,跨省流动的仅占16.3%。中、西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则是以跨省流动为主,分别占66.2%和56.6%。
从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的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占10%,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占20.1%,在地级市务工的占34.9%,在县级市务工的占23.6%,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务工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在地级市务工的进城务工人员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在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中,7739万人跨省流动,8871万人省内流动,分别占外出进城务工人员的46.6%和53.4%。东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以省内流动为主,中西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以跨省流动为主。
东部地区跨省流出进城务工人员882万人,72.6%仍在东部地区省际间流动;中部地区跨省流出进城务工人员4017万人,89.9%流向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跨省流出进城务工人员2840万人,82.7%流向东部地区。在跨省流动进城务工人员中,流向东部地区6602万人,占85.3%;流向中西部地区1068万人,占13.8%。
跨省流动进城务工人员主要流入大中城市。省内流动进城务工人员主要流入小城镇。
跨省流动进城务工人员主要流入大中城市。省内流动进城务工人员主要流入小城镇。
性别比例
(一)进城务工人员以男性为主,年轻进城务工人员比重逐年下降
分性别看,男性进城务工人员占66.4%,女性占33.6%;分年龄段看,进城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 16-20岁占4.9%, 21-30岁占31.9%,31-40岁占22.5%,41-50岁占25.6%,50岁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占15.1%。调查资料显示,40岁以下进城务工人员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2年的59.3%,进城务工人员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7.3岁。
(二)进城务工人员以国中文化程度为主,青年进城务工人员和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在进城务工人员中,文盲占1.5%,国小文化程度占14.3%,国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13.3%,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和年轻进城务工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26.5%和36.4%。外出进城务工人员的受教育水平高于本地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受教育水平又明显高于非进城务工人员。与上年相比,30岁以下年轻进城务工人员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增加2.4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组进城务工人员。
(三)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占多数,青年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低
在进城务工人员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7%,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5.6%,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占69.2%。青年进城务工人员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要高于年长的进城务工人员,年长的进城务工人员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要高于青年进城务工人员,年龄层次越低,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也越低。
收入情况
(一)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增速回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收入趋同
(二)在大中城市务工的进城务工人员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三)不同行业收入水平差别较大,住宿餐饮业和服务业平均收入水平较低
(四)中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在东部地区务工收入结余少
(五)农民工80后超半数月均收入3721元
权益保障
(一)拖欠工资状况继续改善
外出受僱进城务工人员,被僱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占0.5%,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被拖欠工资的占1.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被僱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进城务工人员比例逐年下降,解决和遏制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拖欠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二)进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契约状况改善不明显
外出受僱进城务工人员与僱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契约的占43.9%,与上年基本持平,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与僱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契约的比例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改善。分行业看,2012年未与进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契约的比例,建筑业为75.1%,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製造业为48.8%,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服务业为60.8%,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为62.4%,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为59.9%,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三)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仍然较低
僱主或单位为进城务工人员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4.3%、24%、16.9%、8.4%和6.1%,分别比上年提高0.4、0.4、0.2、0.4和0.5个百分点。从近五年调查数据看,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参保率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而“五险”中参保率相对较高的工伤保险没有明显提高。
(四)中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参保比例低于东部地区
从输入地看,不同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状况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中西部地区的进城务工人员参保比例比较接近,落后于在东部地区务工的进城务工人员,2012年中部地区各项保险参保率的提高幅度略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
(五)不同行业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
从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从事的主要行业看,製造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参保情况相对较好,而建筑行业、住宿餐饮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僱主或单位为其缴纳各项保险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行业。2012年製造业各项参保比例的提高快于其他各行业。
重要档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的通知国办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进城务工人员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直接关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国内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加上元旦、春节临近,相当数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开始集中返乡,给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工作部署,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做好当前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採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
採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进城务工人员就业门路。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成长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困,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增强吸纳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的能力。发挥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对稳定就业的导向作用,儘可能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要引导其与进城务工人员开展集体协商,採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组织培训等办法,儘量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防止出现大规模集中裁员现象;在有关部门指导下,依託市场机制发展各类培训就业服务组织,多渠道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积极培育劳务品牌,建设劳务基地,形成示範效应,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劳务输出。灾后重建、农田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儘量多招用因企业关停或减产裁员而失去工作的进城务工人员。
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
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的投入,改进培训方式,扩大培训效果。各有关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要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画、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画、星火科技培训、雨露计画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要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择业竞争能力;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新开工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的适应能力;围绕回乡创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
大力支持返乡创业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抓紧制定扶持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引导掌握了一定技能、积累了一定资金的进城务工人员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地方人民政府要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创业门槛,给予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更大的支持。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闢进城务工人员创业“绿色通道”。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二三产业、生态农业和县域中小企业。做好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工作,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产品支持力度,提供符合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继续加大进城务工人员银行卡特色服务推广力度。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属于政府贴息的项目要按照规定给予财政贴息,帮助其解决创业资金困难。
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努力创造有利于进城务工人员稳定就业的良好环境,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保障权益。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强工资保证金账户管理,强化工资支付监控,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发放。制定应急预案,避免和及时处理因欠薪问题导致的各种突发事件。建立劳动保障、建设、公安、工商、金融、工会等有关部门对企业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行为的联动防控机制,及时掌握企业拖欠工资的情况。企业关闭破产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对恶意欠薪逃匿的业主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要妥善处理进城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本着“快立、快办、快结、办好”的原则,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係明确的进城务工人员。
劳动争议案件,儘可能採取简易程式处理,对小额劳动报酬争议案件实行终局裁决。凡符合先予执行条件的案件要依法先予执行。
做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按照国家政策认真做好返乡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对在输入地受工伤的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输出地劳动保障部门要主动与进城务工人员输入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协调,保障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工伤保险权益。抓紧制定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关係异地转移与接续办法。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公共服务体系,做好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各项公共服务。及时妥善安排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并享受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有关待遇,学校不得以任何藉口拒绝接收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情况列入当地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其看病就医问题。加强返乡进城务工人员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做好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的衔接。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进城务工人员输入地和输出地计画生育管理服务机构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返家属的计画生育服务工作。做好进城务工人员返乡的管理服务工作。
切实保障返乡土地承包权益
进城务工人员是流动在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耕地仍然是他们的基本保障。违法流转的进城务工人员承包地,进城务工人员要求退还的要坚决退还;因长期占用不能退还的,要负责安排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对依据口头协定等方式进行短期流转且进城务工人员要求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原则上应退还进城务工人员。长期流转又有流转契约的,可依法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有纠纷的,可通过法律程式解决。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农村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也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返乡进城务工人员的土地流转收益。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国务院办公厅
二00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十件实事
全国进城务工人员工作座谈会提出为进城务工人员办十件实事,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会议讲话中强调,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工作关键是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好落实,使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能够给进城务工人员带来实惠。他指出,围绕进城务工人员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要着力抓好十件实事。
第一件实事继续清理和防止工资拖欠,全面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要加大对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用人单位的依法处罚力度。
第二件实事指导各地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準,
好开心的进城务工人员
所有地区(除西藏外)都要在年内实施小时最低工资制度,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合理增长。
第三件实事制定和推行劳动契约範本,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契约的指导和监督,重点抓好进城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採掘、建筑、加工等行业的监督检查。
第四件实事指导和监督企业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和单位要限期整改。
第五件实事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劳动权益,严厉查处损害未成年工权益和介绍、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
第六件实事推动进城务工人员输入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普遍向进城务工人员开放,免费提供政策谘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第七件实事完成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计画,对煤炭等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安全培训。
第八件实事加快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工伤保险,採掘、建筑等高风险行业要全面推行。实现大中型煤矿进城务工人员全部参加工伤保险。,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大病医疗保险和探索养老保障办法。
第九件实事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输入地要以全日制公办中国小为主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入学,并免除借读费。
第十件实事做好进城务工人员计画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将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纳入传染病预防控制和计画免疫範围。
实名制度
进京进城务工人员也有“一卡通”。在规範企业行为,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来源的,北京市建委于2007年正式推行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实名制卡制度。2007年将由市政府拨付1600万元为进城务工人员免费发放60万张实名制卡,占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60%—70%。实名制管理卡记录了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的身份证、上岗证、劳动契约和是否通过安全培训等信息;记录了进城务工人员每天门禁考勤、完成工作量和应得工资等工作信息;这些信息每个月在工地进行公示,使每个人的工作一目了然,工资的结算清晰、透明。实名制卡还具备普通银行卡全部的金融功能,进城务工人员可以用它存钱取钱和刷卡消费。企业通过实名制卡可以实现对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的跟蹤管理,还可以对企业用工成本进行汇总分析。实名制卡还可以延伸到为进城务工人员购买各项保险和火车票、缴纳电话费等服务功能。
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正因为户口问题的不合理性、行业划分的误区、成分身份
的划分,导致社会认识上的误区,再加上一些地方政策上的失误,社会上对人自然形成了三六九等,农民的身份成了终身制,在社会处于“草根”阶层,被看成是愚昧落后的象徵,所以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终于表现出了一些不可调和的社会问题,农村的三农问题也出现了。可以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户籍划分的不合理性、农民身份的界定和其不变性,是中国出现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出现进城务工人员问题的主要原因。既然如此,这部《农民权益法》如果把农民进行身份界定,等于给三农问题,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问题的解决雪上加霜,不仅保护不了所界定的农民,而且又会伤害亿万农村劳动力(即人们所说的农民)的自尊心。公安部正在全国推广的进一步户改方案,消除城乡户籍差别是大势所趋,尤其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一些省份明显加快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广东就借鉴湖北经验,加快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农业人口比例较低的珠三角地区,将消除城乡户籍差别。陕西、山东、辽宁、福建等省份,也开始着手建立城乡统一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农村人口正在逐步享受国民待遇,这已是大势所趋。既然大家都是国民了,都是居民了,没有了等级非农业与农业之分,统一为居民,那幺根据户口本上的户籍划分农民和非农民。不是一种以科学发展的眼光,而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
户籍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户口迁移必定会变为户口登记制。从试点地区看,“合法固定的住所”与“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是户改过程中对户口迁移的两个普遍套用的基本落户条件。那些进城务工、在城市长期居住、今后也不打算回农村居住的人,能给界定为农民吗?如果给他们再在户籍上写着是农民,他们享受的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如何解决?这有等于製造了新的进城务工人员问题,他们在城市中又成为弱势群体,不能享受和城市户籍人口同等的福利。由此可见,如此界定农民概念,必定会带来更为複杂的农村和城市的社会问题。
生活质量
在调查的进城务工人员中,被剋扣和拖欠工资的进城务工人员分别占两成。其中半数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被剋扣或被拖欠的报酬属于工资收入。进城务工人员被拖欠报酬时间最短的有一个月,最长的达到八年,平均被拖欠了四个月。被拖欠过半年以下的进城务工人员有5195名,占被拖欠进城务工人员数的94.49%。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保障的程度明显偏低,进城务工人员所在单位提供工作待遇较低,90%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没有享受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近八成的进城务工人员不能带薪休假,还有八成的女职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制度。另有五成左右的进城务工人员得不到工伤补偿或加班补贴,近四成进城务工人员未与单位签订任何劳动契约或协定。
进城务工人员生活质量普遍不高,是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卫生条件差。受工资水平低限制,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的月消费几乎全部用于住宿和食品消费,而在生病时,只有少数人会选择去正规医院,其他人大都选择自己买药治疗或去个体诊所。是居住环境质量差,近四成进城务工人员居住在工棚或集体宿舍,地方狭窄拥挤,室内骯髒零乱,除了被褥衣物,几无他物。子女受教育难、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不到位、进城务工人员从事的职业技术含量低且工资水平低也是进城务工人员面临的问题。
精神生活
北京的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状态是令人担忧的———在他们当中,许多人缺少最基本的文化娱乐方式,许多人的精神上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许多人面临着性苦闷和性压抑。不过对于农民精神上的“亚健康”危机,政府已经引起重视。从文化局送片进工地,到文明办评选来京务工人员“文明之星”,再到市总工会为民工建图书室,买电视机,政府各个部门已经开始为丰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进行了努力。
虽然这些努力是探索性的,但其积极意义是不容小觑的。因为长期以来,城市的管理者,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都是“只管手脚,不管头脑”,他们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防範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行为上,放在“严查、严管”上,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利益、情感需求等精神世界的问题则很少过问。这样的“防範式管理”导致了许多弊端其一,进城务工人员的利益、情感需求一旦被忽视,无法诉求,就有可能成
为一些过激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诱因;其二,防範式的管理有着诸多副作用,尤其是当少数素质低下的管理人员借管理之名为自己或为自己所在的小团体谋取私利时,这种管理方式就蜕变为一种侵犯外来民工合法权益的工具。“防範式管理”的体制终于出现鬆动,城市管理者开始重视对进城务工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开始进入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世界进行对话和交流,这无疑是一个进步。《新京报》报导提到,当前,北京的进城务工人员群体中出现了一些自发的组织,如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艺术演出的“农民之友”;卖菜农民陈军设立的“排忧热线”;旨在让打工妹找到归家感的“打工妹之家”。这些自发团体由于源于进城务工人员自身,与进城务工人员沟通有着天然的优势,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为进城务工人员排忧解难。不过他们也面临困境———团体工作者缺乏培训,素质较低,团体经费匮乏,随时都有可能“断顿”。,媒体曾经报导,一些高校和社会上的团体深入进城务工人员开展帮助,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团体往往很难坚持。所以政府能否对这些进城务工人员或社会团体进行资助,支持类似团体的建立,这样的话,将有利于催生一个健康社群文化的形成。大大小小散布在数百万进城务工人员中间的社群,将能在农民最缺乏信心的时候,最沮丧的时候,最压抑的时候……给进城务工人员兄弟姐妹们以勇气和温暖,让他们找到回家的感觉,得到心灵的抚慰。
工资拖欠
主要原因
1.僱主有意拖欠。多见于餐饮、製衣、製鞋等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计算机类企业也出现此类情形,僱主有意拖欠,有钱也不发给进城务工人员。
2.一些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不时能按时领取。如北京美洲视线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明明已经账面亏空,却一边向员工吹嘘自己有多幺雄厚的资金实力,一边又暗地变卖公司资产以图不支付员工应得工资,致使40多名员工3个多月工资付之东流,损失共达50多万之巨。
3.将拖欠工资做为留住人的一种手段。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用尾欠作为留人的手段。包工头普遍担心春节后人手缺乏,或者跑到其他包工头那里,往往拖欠进城务工人员一部分工资,一般在600元左右,强迫进城务工人员来年继续在其手下干活。
4.垫资施工是欠薪的根本原因之一。据调查,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潜在规则”多数开发单位都将“施工企业先行垫付工程款”作为招标的一个必要条件,等工程进展到一定程度,开发商再将工程款分期分批拨付给施工单位,这就给拖欠工资问题埋下伏笔。
5.进城务工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欠薪。进城务工人员运用法律自我保护的能力较低,认为老闆给不给钱,或者什幺时候给钱,是老闆的事,自己拿他没办法。
6.政府工程资金缺口大,造成拖欠。
採取措施
1、建立施工企业支付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的约束和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拖欠问题。一是施工企业在领取施工许可证前,按照工程契约价款的一定比例向工程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交纳职工工资保障金,工资保障金在工程契约价款中列支,专款专用。二是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将工资保障金存入指定银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三是施工企业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必须与进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契约,进城务工人员依法享有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以及保险福利的权利,并在规定期限内持进城务工人员名册到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四是施工企业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足额支付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施工工程期限小于一个月的或者双方约定支付工资期限低于一个月的,另其约定。五是在工程建设期间及工程竣工后60日内,有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行为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工资保障金,及时发放拖欠的进城务工人员工资。
2.严格规範新建项目的审批手续。对建设资金不到位的建设项目不办理项目审批,不予立项、不予开工建设,做到新帐不欠,老帐限期付清。
3.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对存在拖欠进城务工人员资问题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主管部门记入企业信用档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对清欠不力,没有及时完成清欠任务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将向社会公布进行曝光。
4.建立日常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设立拖欠举报投诉电话,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业企业的监管,促使每个建设领域企业依法支付进城务工人员工资,落实清欠责任,及时兑现进城务工人员工资。
5.建立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其主要由政府财政出一部分资金,组成欠薪保障应急基金,专门用于应付突发性、群体性的欠薪纠纷。浙江省嘉兴、温州已经建立这一制度。其主要针对进城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抗市场风险能力比较弱,在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存在时间成本和程式複杂难以让进城务工人员接受的情况下,有效地保证进城务工人员群体临时性的生活救济。
6.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维权意识。加强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法律法规保护意识,有关部门应设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清欠举报电话,一旦发现有工程款拖欠的,农民朋友能及时向政府反映。
7.国家应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抑制不合理的投资行为发生,以切实防止新的拖欠现象发生。
施行政策
2017年9月,人社部专门制定印发了《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
2017年11月,人社部与发改委、人民银行、住建部等30个部门和单位联合签署印发了《关于对严重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用人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
2018年7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第一批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黑名单”,共涉及石家庄佐润建筑劳务分包有限公司等14家违法企业和6名违法人员。相关企业和人员将受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
历史状况
中国大陆的民工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开始大量涌入城市,才渐渐出现的。从全国来看,最开始的进城务工人员主要以建筑业为主,接着就是製造业。改革开放以后进城务工人员流动的规模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流动迁徙的形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跨地区流动,随着沿海地区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的不足,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大量短期甚至长期迁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人口流动也称为“民工潮”;一类流动则是农民就近流动到快速发展的本地城镇。
社会现状
据有关方面测算,2005年进城务工人员数量估计1.5亿人。进城务工人员主要分布于建筑业、採矿业、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链低端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沿海地区各个生产领域的产业工人均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进城务工人员的提法从1990年代作为术语开始频繁出现,在此以前最常见的提法为民工。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福利歧视等原因,进城务工人员是中国大陆城市最底层的阶层,许多人处于非常艰难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经逐步採取措施,以统一城乡户籍制度,这将从根本上达成进城务工人员的公平就业和待遇。
子女受教育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没有城市户口,导致其入学困难。即使入学,也容易受到当地人的歧视,视其子女掠夺了当地人的教育资源。最终结果是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人口的矛盾上升。
医疗
一些农村打工者没有参保意识,在发生工伤或疾病时,不能享受医疗保险,加重了自身负担。
权益
由于中国大陆现状是人口众多,就业问题成为头痛的问题,城市本身存在大量失业,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绝大多数处于闲置状态,加上城乡二元体制的分割,直至2005年为止,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仍旧没有任何保障,由此引发的进城务工人员问题自19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这一庞大的群体学者将其划为边缘人、弱势群体,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没有养老保险、也没有医疗保险,因工致伤、致残和致死的事故的基本人权都没有保障,甚至诸多黑心的企业、僱主恶意剋扣、拖欠和拒付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并已酿成社会问题。民间涌现诸多进城务工人员维权斗士,媒体开始广泛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问题,政府开始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问题。
2005年2月7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关于废止〈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及有关配套档案的通知》,并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城务工人员维权手册》。温家宝担任总理以后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开始整治恶意拖欠工资的僱主,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推出了《关于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问题的若干意见》。
缓解冲突
南京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免费体检
南京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免费参加健康体检工作2012年12月19日启动,约17万已经领取了市民卡的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都可以就近到南京市内40家定点医院享受一次免费健康体检。记者了解到,南京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待遇都有所提高,在一年内,门诊看病800元以内的报销比例在50%到60%,住院80%以上可以报销,大病医疗保险基金累计最高支付限额由15万元提高到29万元。
解决策略
社会学家、三农问题评论家艾君近几年年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实施策略。他认为,要界定进城务工人员问题,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问题,要弄清楚农民是什幺?
农民如果是一种职业而非身份,该按照职业,也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人来界定农民。如果界定农民是一种职业,那幺“进城务工人员”又是什幺呢?是种职业?是农民职业转工人职业?是既做工人又做农民?那幺那些长期从事非农业劳动的农村人还是进城务工人员吗?他认为,如果说农民是一种职业,眼下提出进城务工人员概念的本身就存在概念不清和语法的误区。如果承认农民是种身份,那幺提出“进城务工人员”的概念是成立的。
他强调,,“进城务工人员”的概念就变成一个错误的提法。农民是职业,那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了,那幺进城务工人员,不就成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人”了吗?可事实上,社会上把进城务工人员指的是农业户口,但从事着非农业工作的劳动者。从“进城务工人员”一词的盲目出笼,已经把“农民”给界定为一种身份了。也许“进城务工人员”一词的出台就缺少科学性合理性,也走入了概念的误区。
艾君认为,进城务工人员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文化派生出来的对乡村的政治、文化、经济的排斥而产生的人的等级观念的歧视。这就是有的学者所说的农民属于“草根”底层,城市人属于“花草”上层。,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进城问题,即便让他们在城里住下来,并不能从根本解决所有农民问题,更不可能出口狂言“三农问题将不存在”。这种理论观点,实际属于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形上学、纸上谈兵。
他认为,户籍制度是引发城乡差别的原因之一。即使在城市里工作,身为农民户籍身份的进城务工人员也无法享有城市人的“补贴”。城市化的实质是转化农民为居民,转化小生产的主体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户籍制度是进城务工人员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三农问题的产生的一大原因,是农民受到歧视、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主要因素,是其他诸如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一切公平制度之所以存在并得以执行的前提!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城乡统一户籍制度的实施,伴随农村医疗、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福利的实施,进城务工人员必成历史。
他提出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问题的关键,认为应该有步骤、有规划、分阶段、有深度地进行城乡改革,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一,要从户口制度入手,在2年内彻底取消其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 “ 居民户口 ”,打破多元体制向一元体制转化。消除城乡户籍差别是第一步。
二,在消除城乡户籍差别之后,新的制度安排必须要迅速跟进,利用2-3年时间建立起城乡社会福利、医疗、养老、就业等保障一体化的制度。
三,从户口入手,福利、医疗、养老、就业等保障一体化的制跟进,然后就要着手解决好农村人土地归属问题。农村解决好了以上三点,接下来就是在城市、农村,实行“以房定户”制度。即,人出生后,就注册永久性公民出生地户口,户口的迁移实行像婚姻登记一样注册登记制,登记注册的基础是有住房作为唯一的条件。眼下“进城务工人员”一词的出笼是个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
解决策略(2)
也有专家提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问题存在两个主要的障碍。一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人为壁垒;二是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水平低下的历史痛楚。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要打破障碍。主要方法是城乡二元体制需要破解。所谓破解,即不能一棒打死,不能一棍打翻。城乡二元体制在历史的特定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落后的体制没有跟上快速发展的社会。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批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30年的转移造成的后果是城市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广义上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满怀理想,打平之后发现,这个世界原来不是他们的。而悲剧的根源就是城乡二元体制。二元的城乡体制让进城的进城务工人员享受不到城市的各种福利和待遇。受伤后,保险缺失;失业后,他们还是农民;子女入学,“赞助费”让人“望校兴叹”。虽然如此,部分城市试图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的失败又告诉我们这个体制不得不继续沿用。因为,城乡二元体制消除之后会面临城市人口膨胀及随着而来的城市问题,也会造成农业人口的短缺。在城乡两级分化严重的今天,鲜有农民会甘愿留守农村,因为人总是希望生活能够更好的,城市的公共设施、便利的生活条件让人羡慕。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教授在《中国进城务工人员调查》中指出“进城务工人员之所以能够在城市中以比较低廉的价格从事经济活动,正在于他们的这种两栖身份。如果中国没有户籍制度,进城务工人员就会希望拥有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方式、一样的收入、一样的劳动条件,但我现在觉得我是农民,我的家在农村,我到你这里来就是为了挣点儿钱而已,只要收入我认为可以,我就干了,这就是中国很低的劳动成本之所以能够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畸形的“民工荒”告诉我们,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进城务工人员也必须转型。九年义务教育历经风雨之后已有95%以上的普及率,新一代的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水平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他们在务工过程中的帮助取得明显效果。他们的工作可以更轻鬆了,维权意识提高了,业余生活丰富了。,我们有必要继续普及义务教育,尤其是尝试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仅仅是教育并不能让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立稳脚跟。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加快,传统的靠体力生存的“苦力”市场逐渐萎缩,一大批需要专业技能的企业诞生。企业需要有技术的进城务工人员,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却只有体力。这就造成了部分行业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民工荒”的出现告诉我们,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不要忘记让“进城务工人员”也跟着转型,否则,转型后的企业就会缺少血液,无法生存。
中共十八大代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2012年11月12日在北京表示,中国政府在十方面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包括进城有工作、维权有渠道。
杨志明说,维护权益主要是努力做到“十有”第一,进城有工作;第二,劳动有契约;第三,上岗有培训;第四,干活有报酬;第五,参保有办法;第六,住宿有改善;第七,维权有渠道;第八,生活有文化;第九,子女有教育;第十,发展有目标。
他强调,通过提升、创新、发展,实现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由普工转变为技工,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就地落户,部分转为新市民。国务院已经在这方面作了部署,将积极稳妥地推进进城务工人员进城落户。“比如说进城务工人员在县城所在地半年以上稳定就业的就可以申请落户;在中小城市稳定就业三年以上的,并符合其他条件,也可以申请落户;在大城市落户是要符合特定的条件。”
歧视色彩
长期以来,“农民工”已经成了人们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习惯性称呼,与这个词相伴的往往是更多的关注和同情。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谈及“农民工”这一称谓时表示,这样的称谓本身就带有歧视色彩,呼吁社会慎用这一称谓。
“工农商学兵,本是职业的划分,为什幺唯独“农民”永远要被加上特定的标籤呢?”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昨天在与社科界专家学者座谈时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并呼吁取消“农民工”这一称谓
卢展工专家们都在这里, “农民工”应该呼吁取消这个概念。农民是职业呀,哪有生出来就是工人的?哪有生出来就是商人的?结果偏偏农民生出来就是农民,刚生出来就变农民了,他还没干活儿呢,就农民了。我提了好几次,儘量不要用“农民工”,工人就是工人,就是从农村到城市当工人就是工人。要不你乾脆都是这样,农民干部,当了常务副省长了也是农民干部,农村出来的嘛。
卢展工包括在企业、在单位的相应的待遇,你农村招进来的跟本地的就不一样,跟城市居民就不一样,一系列的歧视,本来应该融合,到哪个地方就应该融合到单位,融合到学校,融合到我们社会,这个社会才能和谐。“农民工”这一称呼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系列的歧视,要努力消除身份界限,鼓励外来务工人员融入社会。
社会待遇
大连市进城务工人员达92万人。大连市委、市政府把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就进城务工人员最需要的职业教育培训、子女教育、社会保障、户籍改革和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制定详细规划,分步落实。大连给予每位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待遇,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变成了新市民。
在大连,不论是图书馆还是文化馆,都向进城务工人员免费开放。夏季的每个周末,大连还在进城务工人员聚集的地方安排露天电影、广场演出,满足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
大连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範畴,入学率达到100%,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允许填报公办普通高中和公费统招志愿。大连中国小在校学生中超过两成是“外来娃”。
从2012年开始,大连採取全民培训、免费培训,将农村劳动力和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纳入免费培训对象,针对大连急需的20多个工种进行免费培训。
政策引导
李克强6日考察人社部,详细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就业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总理说,传统的建筑业和製造业吸纳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在下降,需要另闢蹊径,通过信息谘询、技能培训等手段逐步把进城务工人员引向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的质量和家庭幸福感。
心理渴望
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不管是男人或是女人,都少不了正常的性生活。而生活在城市里的单身进城务工人员和留守在家的妇女们,性,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渴望不可及的奢侈的字眼。男人出外打工,妻子如果与丈夫一同去,孩子没人看管,怕荒废了孩子未来和前程,在家管教孩子,伺俸公婆。
夫妻之间两地分居,不能享受天伦之乐,长期的性压抑,让他们烦躁而焦虑。他们就是这样艰难地选择着这种痛苦的生活,忍受着分居的孤寂。繁重的体 力劳动似乎还不难承受,让他们更加难以忍受的是长期的性压抑。尤其对于生理处于性慾旺盛期的年轻妇女来说,性压抑已经成了她们感情生活的一大痛楚。
【警察夜查站街女服务店】图为被警方控制的涉嫌卖淫嫖娼的男女。这些男人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收入低微,没有妻子或者妻子在家乡,性生活主要找街边站街女,因为站街女也大多来自农村,没有好的职业和收入,故而在收费上会便宜很多。
高危人群
本报枣庄11月30日讯(记者袁沛民)11月30日下午,枣庄市疾控中心联合市中区疾控中心爱滋病防治科工作人员,到市中区齐村镇齐村二街农民公寓的建设工地,对工地中的工人们进行爱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发放安全套。
据介绍,由于文化水平低、卫生意识差、生活缺乏娱乐活动,近年来,打工者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群体逐渐成为爱滋病高危人群。外出打工者中,由于正常的生理需求没有适当的渠道解决,由此产生的不安全性行为十分普遍。,由于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进城务工人员群体逐渐成为爱滋病高危人群。更为严重的是,许多人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病毒携带回自己的家乡,从而发生扩散。
枣庄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刚告诉记者,就枣庄的情况来看,外来的打工者并不是很多,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枣庄去外地打工回流的人不少。进入工地宣传就是为了让打工者提高防範意识,远离爱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