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山、吃新、过年是各地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祭山节农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归来,万物复甦,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吃新节每逢农曆七八月间,新谷成熟,各地仡佬族要採摘新庄稼祭献祖宗,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吃新节”,又叫“尝新节”、“献新节”。年节时期向后推移,并吸取一些汉族过年礼仪,但仡佬年的传统习俗仍有不少留存下来。各地仡佬族过年,要打糯米粑供祖。糯米粑有大有小,数量有多有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仡佬节日
- 英文名不详
- 流行地区仡佬族
- 节日活动祭山、吃新、过年
介绍
年节 腊月三十(月小二十九)称“除夕”,亦称“过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称隼节、春节、花节。旧俗,一进腊月,杀年猪,煮酒熬糖,备“过年盘子”,贫者亦备不奢。
腊月二十三日夜,礼送“灶神上天”,次日起打扫烟尘,室内外清扫洁净,整理杂物家什。出门在外者,相继归家。三十日,贴春联、斗神、年画,或张挂锦屏条幅。夜,具香烛纸帛、茶酒肴撰祭祖敬灶。祭毕,合家欢聚吃“年夜饭”(亦称“团圆饭”)。有以饭餵牛者,以示“吃饭不忘牛辛苦”。拜辞旧岁,尊长赐“压岁钱”,围火守岁。正月初一,子时,烧清茶,礼敬天地祖宗、“灶神”,开大门放鞭炮,称“烧天香”(亦称“烧子时香”、“开天方”)。敬“井神”挑水,宜早直快,称“抢银水”。晨,吃汤圆,称“吃元宝”,或杂以硬币为馅,吃到者主是年财运大好。是日,整着衣冠,向尊长叩拜。平辈相见,互道“恭喜发财”。率子孙拜祖坟,称“上坟”。年节,亲友互相拜年。新婚夫妇双双走拜西方亲戚,称“新客拜新年”,须“打发”钱财。有“送银水”、“送柴(财)”、“送春帖”、“打财神”者,挨户说“吉利”,讨“打发”。初七八开始玩龙、舞狮、玩花灯、花船。“过大年”,或十四,或十五,各地不一。晨吃汤圆,下午或晚上吃“大年饭”,烧“袱子”。或十四晚上“烧袱子”,十五早晨吃汤圆。夜,“亮屋”,房舍、畜圈、园围、道路,点烛通明。烧“门前纸”,有“火烧门前纸,各自养生理”之说。乡间孩童串笋壳点燃,呼“黄虫过河去,黄瓜荒瓜(南瓜)过河来”,称“追黄虫”。有的孩童用绳系草鞋倒拖作“耗子”(老鼠),众孩边追打边问答“中柱大哥,檐柱二哥,草鞋鼻子倒拖,问你耗子落窝不落窝?”“不落窝。”“不落窝要打落窝!”接着在一片喊“打”声中以棒追击草鞋,称“打耗子”。年节期间,还有踢筵子、打蔑鸡蛋等文娱活动。十五日夜“闹元宵”,龙灯、狮子、花灯、花船会集场镇,敲锣打鼓,烟花爆竹,男女老少相率走现。解放初,文娱活动还有跳秧歌舞,欢乐胜昔。祭祖、敬神或有或无。50年代末“大跃进”,年节清淡。“文化大革命”过“革命化”春节,初一仍然出工,“战天斗地”。进入80年代之后,农村旧俗复起,城镇气氛浓郁,入夜,礼花纷飞,鞭炮常鸣,尤以正月初一前后和十四、十五为盛。传统娱乐,玩龙舞狮,电影录像座无虚席。电视机前,合家观赏。向烈军属拜年,给孤寡老人和离退休职工问安,已蔚然成风。走亲访友,恭贺新模,馈赠之风,日趋浓厚。
其他
清明节旧俗,祭祖、扫墓。祭祖多于宗词举行,祭后设宴,族中老少,免费聚餐,称“吃清明会”。扫墓,具酒撰拜祭祖坟,剪除杂草,“挂青”,或添上垒坟。前后十日均可。近年来多于此节前后一二日添土固坟,“挂青”扫墓。
重阳节九月初九,亦称“重九”。晨,用糯米打糍粑作食,并互馈亲友。有“重阳不打粑,婆娘(妻子)不管家”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