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翻译教学法面面观》是于2015年10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肖辉。
基本介绍
- 书名语法—翻译教学法面面观
- 作者肖辉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内容提要
在语言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古往今来,人们所採取的教学法各式各样,不尽相同,而且没有任何一种或一派的教学法得到一致认可。语法—翻译法是渗透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教学法,对语法—翻译法进行批评向来是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敏感课题。,深入评价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的论着实属罕见,人们对此教学法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更缺乏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性研究。笔者在攻读博士学位以及后来的教学期间大量阅读了有关的中外文献,并认为与语法—翻译法密切相关的学科是语言学、心理学等。10年前,本人对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研究成果曾集结出版。10年后,教学法层出不穷,但语法—翻译教学法始终占据主要地位,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新技术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本书试图用这些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原则和方法来进一步描述、分析和归纳语法—翻译法批评的各种问题。
介绍
全书共分引言部分、七大章和结论部分。
在本书的引言部分,笔者运用了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接受问卷调查者为随机抽调的223名大学生,男生占96名,女生占127名,调查问卷包括10个问题。调查结果表明: 绝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十分认可他们学习和在教学中运用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做法。
本书的第一部分从历史的视角审视外语教学法,分别从传统主义和现代主义两个方面详加论述。“传统主义”一章叙述了语法—翻译法的萌芽、早期运用及其发展;通过列举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外语教学法对“现代主义”加以阐述。
教学法的名目诸多,但大致可依据他们对母语所持的态度分为两种: 一种是所谓的传统主义,另一种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前者的代表教学法有古典、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近显的认知法。他们认为由于人们所要获取的新知识是基于a其已获得的知识之上的,在学外语时应充分利用其母语的优势。古典教学法特彆强调语法规则,对辞彙和语法形式及规则的记忆,利用母语对文本进行翻译及传授语言知识。后者的代表教学法包括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交际法等。他们认为语言是一套习惯,但由于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这种新习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旧习惯的影响,,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所犯下的大多数错误,(如果说不是犯下的所有的错误的话)都应归咎于母语的干扰。该派人物特彆强调外语学习像一语习得(母语学习)一样: 大量做口头练习,母语与目的语之间不应有翻译,人们不必解释或少许解释语法规则。
传统主义认为语法非常重要,是语言教与学的中心。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在语言教学实施过程中都离不开传统语法。教师必须学会语法术语来描述和解释语言概念,学生也只有通过熟悉诸如主语、谓语、定语从句等语法概念,才有可能準确掌握外语的造句规律,从而真正能够理解和灵活运用外语。基于这种认识,人们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引入了语法—翻译法。
本书的第二部分第三章从理论层面上对外语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述了外语教学与其相邻的学科的关係。人们一开始学习语言,就会碰到涉及语言本质的最基本的问题: 什幺是语言?我们如何去学习一种语言?不同的语言学理论对于语言的方方面面做出解释,由此我们获得了系统研究语言的基本依据。科德在1973年曾经说过:“如果不参照语言学,那幺只研究语言教学本身是不会有系统性进展的。”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的整体,为具体的语言教学或语言交际提供科学的方法。而心理学关注的则是作为个体的人: 如语言的使用者,语言的学习者。因为语言教学涉及个体掌握双语的习得过程,其理论必然涉及语言使用和语言学习的语言学和心理学概念。语言教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主题进行探讨。该章为下面探讨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论述了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与生成主义,着重探讨了结构主义与外语教学、转换生成语法与结构主义之间的关係。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与乔姆斯基的生成主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 前者强调的是语言结构的多样性,而生成主义则强调语言的共性; (2) 结构主义更强调语言与世界的关係,而生成主义则强调语言的形式特徵及用于他们描述语言的规则的特徵; (3)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比结构主义更能有效地描述语言结构的相似性、差异性及歧义,能更透彻地分析人类语言;结构语言学则往往忽视意思、过分强调语言的差异性和每个语言的特点; (4)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强调语言的多产性和创造性特点;结构主义在此方面则没有任何的强调。本章的结论是: 转换生成语法、结构主义语法与语法翻译法有着紧密的关係。
第五章论述了心理学中行为主义和心灵主义,仔细研究了行为主义与语言习得、行为主义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係,详尽论述了心灵主义与行为主义争论之焦点。行为主义认为语言学习就像打字、骑脚踏车一样,是一种习惯。布鲁克斯于1960年在《语言和语言学习》一书中写道:“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事实是语言学习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培养习惯和养成习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俄国的巴甫洛夫和美国的华生则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刺激—反应—强化的连锁反应的过程: 接受的刺激和得到的反应越複杂,学习也就随之变得複杂。
行为主义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乔姆斯基是心灵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全面研讨斯金纳的《语言行为》之后,第一次严厉驳斥了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观。乔姆斯基认为,人类的行为比动物的行为複杂得多,对语言行为的描述不应该只是对外部刺激和伴随反应的描述,而主要应该是对人们学习一种语言内在能力的描述。乔姆斯基认为人类与生俱来就有形成某些概念的能力,而概念形成是人类习得辞彙意义的先决条件。本章的结论是: 行为主义有许多不足之处,其理论基础太单薄,相比之下,心灵主义的观点支持语法—翻译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本书的第三部分第六章阐述了母语干扰与外语教学的关係,并作了实证研究,就母语干扰、对比分析假设及其批评、对比分析假设与行为主义、母语干扰作为学习者的策略以及中介语等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
学习者由于很少接触目的语,在说出新句子时就容易出错。实际上,学习者的错误在母语习得和外语学习过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学习者的错误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它们的重要性: (1)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错误检测学习者学习进展,并为学习者制定未来学习计画;(2) 这些错误为研究语言学习或语言习得、了解学习者有效学习策略和方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 我们应将学习者的错误视作一种学习策略。无论是儿童学习母语还是其他人学习外语,在语言习得或学习过程中都不可避免採取这种有效策略。其结论是: 母语可以作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它在语法—翻译教学中扮演着肯定的角色。
第七章就双语辞彙及其寓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辞彙习得模式包括串型收搜模式和平行习得模式。串型收搜模式包括福斯特的辞彙自动收搜模式;平行习得模式包括莫顿标识语素模式、联结主义模式及群体模式。
卡明斯的双语独立底层水平模式认为两种语言有独立的操作体系,两者互不转换,容纳语言的空间有限。该理论有许多缺陷。冰山类比理论认为,就其外在的形式来讲,两种语言是显然不同的,但在表层下面,两座冰山(两种语言)融合在一起致使两种语言都不能单独发挥其功能。两种语言都是通过同一中枢加工系统才能够运作起来。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共同底层的观点。以上的研究均为最终探讨语法—翻译教学法在辞彙学习方面行之有效的理论基石。
该部分还研究了概念—传递与辞彙联想模式。辞彙联想模式认为,当第二语言的辞彙与第一语言的辞彙相联结时,只有通过第一语言的传递作用才能使第二语言的辞彙进入概念层。相反,概念—传递模式认为第二语言的辞彙可直接抵达概念层。实践研究表明在早期的二语过程中,学习者只有通过第一语言的传递作用才能理解第二语言,而在二语学习的后期阶段学习者才能在不依赖第一语言的传递作用的前提下直接理解二语辞彙的意思。本章的结论是: 语法—翻译教学法在辞彙学习方面很有效。
第四部分为本书的结论部分: 对语法—翻译法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做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并运用各大章节的理论要点客观评价了其优点,充分肯定了语法翻译法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各教学法应採用兼收并蓄的态度而不应一味否定一种教学法的主张,从而从整体上丰富和补充了对外语教学法的研究。
本书在酝酿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笔者导师张柏然教授的精心指导、热情鼓励和肯定。导师在笔者写作过程中所倾注的心血,笔者将牢记终身。
限于水平,笔下疏漏和谬误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