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蔚明

生活百科 2023-01-17 17:57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谢蔚明

谢蔚明(1917-2008),原名谢未泯,安徽枞阳陈瑶湖水圩人。他出身贫寒,曾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6期,是位军人,又是位报人。

他出生入死,参加过南京保卫战。

谢蔚明这一生,与死神打过多次交道,南京大屠杀和北大荒牢狱之灾都没能夺去他的生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蹟。

他的晚年,着有《老戏剧家王瑶卿及其他》、《康藏公路纪行》、《岁月的风铃》、《杂七杂八集》、《那些人,那些事》等散文集。

谢蔚明无疾而终,享年92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谢蔚明
  • 别名原名谢未泯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人物简介

谢蔚明(1917-2008),原名谢未泯,安徽枞阳陈瑶湖水圩人。他出身贫寒,曾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6期,是位军人,又是位报人。

人物生平

他出生入死,参加过南京保卫战。他所在的连队担任南京太平门到中山门一线防务,不料12月12日夜晚,突然奉命撤出防区,从和平门城头缒城下到城外,随着人流涌向下关江边。天色微明,拥塞在下关数不清的官兵,万头攒动。他碰上连队一伙伴,彼此合作找来一些木料,绑成木筏,放流大江,目的地是北岸浦口。他们错把八卦洲当成浦口,刚刚放弃木筏上岸,猛然机关枪声大作,枪弹当头掠过。原来是一艘日本军舰飞速开来,一边航行一边开动机枪,他身旁的士兵下巴中弹流血不止。
谢蔚明在八卦洲上躲避了数天,无法脱身。而且,日军已经发现了八卦洲上藏有大量中国官兵,派军舰严密监视江面,每到夜晚,敌舰就启动探照灯,一旦发现有人偷渡,就用机抢扫射,中弹而亡者惨不忍睹。
一天夜晚,大雾弥天,他忽然发现一条民船停在江边,船上坐着二三十个军人,因人多船搁浅在岸边开不动。船上军人要他把船推动,作为上船的条件。他不顾寒夜水冷推船,等到江水浸到颈脖子,船动了。船上的人将他拉上船,老船夫摇动双桨驶向江心,最紧张的是穿越敌舰封锁线。天亮时分,他踏上苏皖两省交界的土地。就这样,谢蔚明奇蹟般地脱险了。
1940年,他在重庆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新闻研究班结业后,任青年通讯社特派记者,后调任重庆《扫蕩报》战地特派员。1942年,在湖北恩施任《武汉日报》採访主任、《新湖北日报》通讯室主任,后在湖北松滋创办《新湖北日报》鄂中版,任分社主任。抗战胜利后,任中央社武汉分社採访组长,南京《和平日报》採访部副主任兼《每日晚报》採访部主任。
1946年,由于工作关係,他参加了对日军战犯的审判,亲眼看到南京大屠杀首开杀戒的日寇师团长谷寿夫出庭受审。回想南京城破之日他死里逃生,险些作了日寇刀下鬼,现在他是法庭记者席上的座上客,目睹谷寿夫接受正义审判,押赴雨花台饮弹毙命的可耻下场。由此,他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感到莫大欣慰。
1949年,谢蔚明任《文汇报》驻京办事处记者。他紧随名报人浦熙修,驰骋京华,採访新闻。当时,文化名人云集京华,都是他採访的对象,《文汇报》驻京办事处遂成为文化界朋友相识相聚、交流信息的去处。
但好景不长,1957年,谢蔚明被划为右派分子,发配到北大荒劳动改造,一去就是19年。当时,由于生活所迫,他的妻子只好把年幼的女儿寄养在亲戚家里,艰难度日,而他自己音讯全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谢蔚明平反返沪,而与他同去北大荒的人,大都没能活着回来,这是个奇蹟。
适逢文汇报社要办《文汇月刊》,谢蔚明原本就是文汇报人,便任职于斯。《文汇月刊》诞生于1980年代初,是大型的文艺性综合性杂誌,在新时期可谓首创。初创之际,他奔波不息,在京沪两地组稿,到各位知名人物家走访,与现代着名文化人周作人、黄永玉、梅兰芳、郭沫若、唐弢、巴金、夏衍、苏青、梁思成等多有交往。茅盾、叶圣陶、巴金、丁玲、唐弢等名家,均在《文汇月刊》上发表文章,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也在此亮相,此刊逐渐发行到10万份以上,引起全国读者的极大关注。能编出这样的杂誌,已成绝唱,当年的谢蔚明无疑是全身心扑在这个刊物上的一个重要编辑。
谢蔚明这一生,与死神打过多次交道,南京大屠杀和北大荒牢狱之灾都没能夺去他的生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蹟。他的晚年,生活温馨,着书不辍,着有《老戏剧家王瑶卿及其他》、《康藏公路纪行》、《岁月的风铃》、《杂七杂八集》、《那些人,那些事》等散文集。郁风曾说“谢蔚明,还能够写书出版,那就不止是他的幸运,也是读者的幸运了。”
谢蔚明无疾而终,享年92岁。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