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戈金

生活百科 2023-01-17 17:57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普里戈金

I.llyaPrigogine(1917~2003,又译普利高津)比利时物理化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1917年1月25日生于莫斯科。1921年随家旅居德国。1929年定居比利时,1949年加入比利时国籍。他于1934年进入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攻读化学和物理,1939年获理科硕士学位,1941年获博士学位。1947年任该校理学院教授。1959年任索尔维国际理化研究所所长。1967年兼任美国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的统计力学和热力学研究中心主任。1953年当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96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普里戈金
  • 外文名I.llyaPrigogine
  • 国籍比利时
  • 出生地莫斯科
  • 出生日期1917年1月25日
  • 逝世日期2003年5月28日
  • 职业大学教授,物理化学家,理论物理学家
  • 毕业院校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 主要成就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研究
    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 
  • 代表作品《化学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导论》

成就

普里戈金长期从事关于不可逆过程热力学(也称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研究。1945年他提出了最小熵产生定理,该定理是线性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理论的主要基石之一。他和同事们于60年代提出了适用于不可逆过程整个範围内的一般发展判据,并发展了非线性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稳定性理论,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为认识自然界中(特别是生命体系中)发生的各种自组织现象开闢了一条新路。耗散结构理论在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因创立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普里戈金获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普里戈金在物理化学和理论物理学的其他方面,如化学热力学、溶液理论、非平衡统计力学等,都有重大的贡献。他的主要着作有《化学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导论》、《非平衡统计力学》和《非平衡系统中的自组织》等。

病逝

2003年5月28日,普里戈金(I.Prigogine)逝世于布鲁塞尔。

理论

普里戈金指出,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描述的是一个钟錶式的自然界,一个轨道的、永无发展的静态世界,一个相对静止和存在绝对化的世界。这集中地体现在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中作为参数的时间t换为-t有相同的结果,时间可逆、未来和过去看来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而近代的热力学成果正如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的,一个封闭系统只会自发地熵增、走向无规无序。这里揭示的,是一个不断演化的、时间有方向的世界。生物进化论也告诉人们,生命世界处于不断向上发展之中,时间之矢不可逆地指向未来,形态越高,变化越快。
在普里戈金看来,两类时间,前者给出静止的存在的世界图景,后者传递了动态的演化的世界图景。正是这种科学基础上的矛盾,使得我们的世界被一分为二,从而文化也被一分为二,分成了无过程无历史无激情的科学文化和有经历有历史有情感的人文文化。而且,两种箭头,前者导致了克劳修斯“热寂说”,描述了一幅江河日下、宇宙在自发走向死亡的退化论自然图景;后者却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複杂、直至产生出人这样的万物之灵的进化过程,达尔文进化论向我们呈现了一幅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自然图景。这是两种多幺不一样的图景。

详细介绍

科学,更一般地说,我们的文化,竟然是带着如此深刻的矛盾和难题告别十九世纪而步入二十世纪的。甚至在二十世纪初建立起相对论和量子论的物理学革命中,上述问题基本上没有受到触动,更谈不上得到真正的解决了。
对于普里戈金来说,要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就必须要重新发现时间,就需要从近代科学以来以超然于自然界、站在时间之河的岸上的态度来看自然界,转到融入大自然和时间之中来认识大自然、认识时间,从而在新的高度上把克劳修斯退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统一起来,才可能将存在的静止的世界图景与演化的过程的世界图景、自然科学文化和社会人文文化的巨大分裂加以弥合。

个人其他信息

普里戈金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于平衡态附近的热力学的研究中,证明了着名的最小熵定理。接下来,他的研究深入到远离平衡态的热力学,又经过二十年的奋斗,终于建立起来耗散结构理论。1967年,普里戈金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关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成果,正是这项果使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耗散结构理论和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研究,仅是重要的科学成果的进展,而且还昭示了一种新的自组织的发展观。
封闭没有发展,平衡也没有发展,这是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结论。十九世纪的平衡态热力学已经告诉我们,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只会自发地发生熵增,自发地走向崩溃瓦解。换言之,开放和非平衡是系统发展的必要前提。普里戈金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并建立起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有一个简洁的基本公式dS=deS+diS。按照普里戈金的意思,它表达的是这样的一个基本思想,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不论它是物理、化学的,还是生物学、生态学的,乃至是社会、经济或精神的),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即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耗散,从而就可能自发组织起来,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形成具有一定组织和秩序的动态结构。这里强调的是,通过交换和耗散,只要从环境引入的负熵(deS)大于系统的自发的熵增(diS〉0),系统整体上就可以实现熵的减少(dS=deS+diS〈0),当系统进入非平衡态,其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得以表现出来,就可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
发展是通过涨落达到有序,自组织的机制就是通过涨落的有序,这是耗散结构理论的又一个重要结论。涨落也被称作起伏,通常被看作是噪声、干扰。从系统的存在状态上看,涨落是对系统的稳定的平均的状态的偏离;例如,人们的个子有高有低,也可以看作是对于平均身高的偏离。从系统的演化过程来看,涨落是系统同一发展演化过程之中的差异,也表现出发展成果中的不平衡。涨落普遍存在,只要是由大量子系统或要素组成的巨观系统,其中就必定存在着一定的涨落。在传统的思维中,涨落仅仅被看作某种不利于系统稳定存在的因素,只被看作干扰、破坏性因素,是人们不希望的、讨厌的东西。耗散结构理论的重要发现是,涨落可以是系统的创新之源,涨落也可以是系统发展的建设性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当一定的涨落得到系统整体的回响时,小的涨落就被放大成为引起系统整体进入新的有序态的巨涨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涨落就是燎原的火种。

评价

发展并非一往直前,而是充满着分叉和选择。这也是耗散结构理论新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定性的终结》的基本涵义。近代科学提供给世人的是一幅静态的轨道图景,只要前提条件给定了,事物的命运也就决定了,就将沿着一条轨道运行下去,而且还将可以沿着这条轨道折身返回。这样的观点,在十八世纪提出的着名的拉普拉斯决定论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只要知道了事物的前提条件,就不止是“前知五百年”,还可以“预知五百年”乃至永远。现在,耗散结构理论开始向我们表明,複杂系统的从存在到生成、从混沌之中涌现有序,是不可逆的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发展过程。置身于一个既非全然确定无疑的世界,也非置身于一个全然变化无常的世界,而是置身于一个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在系统的发展中难分难解地联繫在一起的世界。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