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与中国当归的功能主治相一致。其广泛分布于吉林省延边地区,栽培于排水良好而湿润的沙质土壤。日本的和当归,即为延边地区引种的朝鲜族常用的"东当归".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和当归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目伞形目
- 科伞形科
- 种当归
- 分布区域分布于甘肃、云南、四川、青海、陕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
- 土壤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
形态特徵
和当归是伞形科植物,东当归Angelica acutiloba(sieb .et Zucc)kigusticum acutilobum.Siebet Zuce的根。全株为多年生直立草本,全株无毛,高60~ 90cm。根肥大。茎圆柱形,茎节明显,有分枝,茎与叶柄微显紫黑色,具有明显的纵棱,茎0.3~3cm。叶为1至2回3出複叶,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宽卵形,长14~17cm,宽11~19cm;小叶3深裂至3全裂,叶片卵状披针形,长6~8em,宽3~5cm,两面无毛,边缘具锐齿;叶柄长7~10cm,无毛,带紫色,基部膨大呈鞘。复伞形花序,具一个至几个总苞片;伞轴20~ 28,长短不等,具粗糙的短毛,小总苞片数个,线状披针形,与小花等长或稍长,具明显的脉;小花梗线形,长5~12mm,具粗糙的短柔毛,花小,白色,多数,花瓣5,先端内曲;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丝细,长于花瓣;子房下位,2室。双悬果椭圆形,长3~4mm,宽1 ~5mm,分果长椭圆形,具5条棱,侧棱无翅,油管多数。花期7~8月。果期8~9月。
根全长10~18cm,表面有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断面3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棕色。全根粗短有细环纹,直径1.5~3cm,顶端有叶柄及茎基痕,中央凹陷,有的已切齐。支根从主根下长出, 10余条或更多,直径0.2~1cm。表面土黄色,棕黄色或棕褐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主状疤痕,鬚根或鬚根痕。乾时质脆,受潮则变软,有韧性,断面整齐,皮部类白色。气芳香,味甜而后稍苦。
分布範围
分布于甘肃、云南、四川、青海、陕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
主要价值
镇痛、消炎作用(挥髮油能使大脑镇静。在离体豚鼠迴肠上,0.05%能拮抗组织胺;对离体蛙心脏无显着作用。高浓度则抑制心肌,具镇痛、消炎作用。有研究者提出以Writhing抑制活性比较镇痛效果,东当归与当归相近,比北海道当归A.acutiloba var.sugzw ma强2.9倍。)
拮抗胆硷作用(挥髮油中丁烯肤内脂和藁本内酯有拮抗胆硷作用,其中藁本内酯作用最强。)
降低血压作用(挥髮油对因热刺激而产生的发热有降热作用;微量挥髮油静脉注射能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大量则有抑制作用,并扩张末梢血管降低血压。)
保肝作用(水提取物对四氯化碳及乙醇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促免疫作用(与当归比较,促淋巴分裂活性、抗补体活性均较高。)
细胞毒作用和激活蛋白激酶活性的作用(紫花前胡醇(Decursi- nol)-当归酸醋和其同系物紫花前胡素(decursin)具有对人体某些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激活蛋白激酶活性的作用。)
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水煎剂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兴奋作用。)
化学成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下挥髮油的测定方法,测定东当归根含挥髮油约 0.2%。东当归根挥髮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ligustilide)、芹内酯(sedanonic acid lactone)、黄樟醚(safrole)、异黄樟醚(isosafrole)、佛手柑内酯(ber- gapten)、对聚伞花素(p-cymene)丁基苯醯、邻羟基苯戊酮(n-valerophenone-ocarboxylie acid)、乙酸(aceticacid)、棕榈酸胺(mcotinamide)、泛酸(palmitic acid)、叶酸(folic acid)、亚麻仁油酸(linolic acid)、vi- tamin B12vitamin H(biotin)等。杜蕾蕾等对四川引种栽培东当归挥髮油成分採用GC-MS联用法进行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47个化合物,占挥髮油总量的99.02%,并测定了各成分在挥髮油中的百分含量,含量最高的是藁本内酯(ligustilide),占挥髮油总量的22.8%,是丁烯基醯内酯(butylidene phthalide),占挥髮油总量的19.5%。
含有溶血磷脂醯胆硷、鞘磷脂、磷脂醯胆硷、磷脂醯肌醇、磷脂醯丝氨酸、磷脂醯乙醇胺、磷脂醯甘油、三磷脂醯甘油、磷脂酸、紫花前胡醇(Decursinol)一当归酸醋和其同系物紫花前胡素(decursin)、β-谷甾醇、多炔类化合物,镰叶芹醇(fal- caridiol),镰叶芹酮(falcarinolonene)、多糖成分AR-2, AR-3, AR- 4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