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歌剧,是经历了古典的、浪漫的、民族的、真实的、等一系列表现形式后回归巴洛克、古典主义时期形式、风格的歌剧,但其音乐手法却是追求不协和与刺激力度,多用泛调性和声组合,对所表现内容取超然物外的冷漠态度,乐队编制也大为紧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新古典主义歌剧
- 国家法国
- 时间20世纪
- 代表人物米约
简介
在20世纪初歌剧的改革在经历了古典的、浪漫的、民族的、真实的、等一系列表现形式后又回到“巴赫”甚至回到“离巴赫更远的时代”,即以古典的形式,法国人能够很好地求助于艾斯吉罗和科克托,俄国人可以藉助清唱剧和芭蕾舞来表现,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恢复古老的协调性,而是反映了艺术家企图从传统的形式结构和音响材料中寻找新的音符秩序的愿望。
以俄国的斯特拉文斯基、萨蒂和法国“六人团”为代表,竭力宣扬新古典主义的美学思想,在创作实践中,义大利的卡塞拉、马列皮埃洛,德国的欣德米特,苏联的普罗科菲耶夫、萧士塔高维奇,英国的勃里顿等人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
代表人物
米约
米约(1892-1974),法国“六人团”成员。1892年9月4日生于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生长在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7岁开始学小提琴,后入巴黎音乐学院学小提琴和作曲。他交有许多作家和画家的朋友,尤其是诗人克洛代尔对他的影响很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克洛代尔公使的秘书于1916年到巴西任职。在南美居住了近两年,巴西的气氛各音乐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1918年回巴黎,受萨蒂的影响成为“六人团”中的一员。 1940年,德国法西斯入侵法国,他转道去美国,在加利福尼亚米尔斯大学任教。这对他1947年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47年回法国,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以后经常往返法、美之间。 1971年退休,定居日内瓦。 米约是位多产作曲家。也是法国的新古典主义者。他的作品多达441件,其中歌剧12部。他不但具古典气质,还善于博採众长。以複合的思维方式,在调性、和声、节奏乃至体裁、风格等多方面领域里大胆创新。 米约作品的显着特点是形式多样化,这在他的歌剧中得到充分体现。三幕歌剧《奥菲欧的不幸》(1926)、三幕歌剧《奥雷斯忒斯》 (1927)、独幕五场歌剧《阿里阿德涅的奖赏》(1928)、独幕歌剧《美狄亚》 (1939)等均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但音乐语言却呈现不同面貌,有的採用中古调式,有的模仿巴洛克风格,有的运用民间语言等,有的用双调性,还有的则是多调叠置,他的抒情风格和对位技巧也贯穿于不同作品之中。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事迹为题材的《克里斯朵夫·哥伦布》(1930)是一部由两大部分构成的严肃歌剧。作品运用清唱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形式,安排一名朗诵者叙述史书记载的哥伦布生平,并由一支希腊式歌队作注释,银幕上则展示人物活动内容,第一部分一群白鸽在舞台上放飞,第二部分结尾处天幕上地球转动,一只白鸽向远处飞去。剧中咏叹调与合唱场景始终是音乐的主体部分。 米约到美国以后,常以人民解放斗争为题材,例如歌剧《玻利瓦尔》(1943)就是以拉丁美洲民族英雄的事迹为题材创作的。1954年6月1日五幕圣经歌剧《大卫王》在耶路撒冷首演,这是米约为庆祝大卫王节、纪念大卫王国建都耶路撒冷三千年而创作的宗教题材作品。脚本由阿曼·路涅尔根据《撒母耳第一、第二部》和《国王之书》改编,叙述大卫从登基直至由所罗门继位的故事。这部歌剧让合唱、抒情段落和戏剧场景在舞台上作複合型的交替表演,使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结合,成为米约歌剧创作中最富古典意味的力作。 米约的歌剧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他早期的创作强调节奏、力度,常常採用“街头音乐”的原始音调。后期则用多调性手法,曲调纯朴(常常带有他的故乡普罗旺斯风格),管弦乐与合唱的效果鲜明。晚年的风格趋于稳定、温和,与法国古典主义音乐的联繫十分明显。
普朗克
普朗克是作曲家、钢琴家。1899年1月7日生于巴黎,
5岁便和母亲学习钢琴,后来从师于西班牙钢琴家比涅斯。1920年成为法国“六人团”的成员。1924年为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剧《母鹿》,名声大振。
普朗克擅长于创作优美精緻、风趣幽默的小型作品,旋律动听,和声明快,织体清晰,追求古典音乐典雅精细的美感。他的室内乐奏鸣曲、为古钢琴与小乐队所写协奏曲以及弥撒曲、经文歌等作品都具有新古典主义的风格特徵。
1947年创作了第一部荒诞喜歌剧《提瑞西阿斯的乳房》这是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通过一个妇女不堪生儿育女之苦,由丈夫变成女性,生下四万个孩子,不得不再将性别调换过来的故事,辛辣嘲讽当时政府当局的人口政策。泰勒西阿斯的名字源出自希腊神话的盲人预言家,曾变为女性,后又恢复男性。
1953-1956年作第二部歌剧《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这是根据法国大革命时期迫害十六名宣誓殉教的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史实为依据所写小说改编的台本创作的严肃歌剧,该剧描写一位
贵族姑娘的精神成长曆程,她为追求心灵的平静而隐居女修道院并与另一位修女成为知己,她恐惧死亡,热爱生活,而命运却把她和女友推上了断头台,在祈祷圣母的讚美诗歌声中,奔向天堂。音乐的新古典风格区别于荒诞幽默的《提瑞西阿斯的乳房》,注重歌剧的形式美感,带有宗教音乐的深沉严肃的气氛,在和声处理上运用平行和弦、四度叠置等手法,女主人公面对死亡所唱的颂歌在乐队烘托下,显得优美、壮烈。评论家认为是现代优秀歌剧之一。
还有1958年创作的独幕歌剧《人声》,全剧长40分钟,只有一个女主角在台上与她的情人通电话,但通过她的独唱及聆听对方谈话的沉默,反映出一个社会性悲剧。
普朗克的创作领域宽广,包括各种体裁。他的作品从轻鬆活泼,富于娱乐性逐渐转变为寓有一定政治和社会背景的严肃题材。他依据法国民歌传统,发展了德彪西的音乐韵律原则与穆索尔斯基的声乐朗诵方法。他的曲调富于歌唱性,有“法国的舒伯特”之称。
奥涅格
奥涅格(1892-1955),法国“六人团”的另一位成员奥涅格的名字是以交响诗《太平洋231号》和清唱剧《大卫王》的成功而享誉世界乐坛的。他的创作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倾向,结构、和声、旋法等手法比较接近一般听众的审美口味,《大卫王》(1921)即是为一座民众剧院所写的。这部作品原先是为戏剧演出而作,具有清唱剧与歌剧的二重特徵,音乐带有18世纪古典风格。
1927午首演于布鲁塞尔的三幕歌剧《安提戈涅》取材于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叙述俄狄浦斯之女安提戈涅在新王克瑞翁执政时期遭受迫害,幽禁墓穴,深爱着她的海蒙前往营救,见安提戈涅已自缢身亡,遂亦自刎的悲剧故事。人物唱段优美朴实,音乐仿古,也具18世纪巴洛克风格,但有时却加入十二音音乐密集和声和动力性的节奏因素,烘託了人物的性格刻画。
1935年 8月30日,传奇清唱剧《火刑堆上的圣女贞德》完成了,此剧据克罗德尔的脚本创作的。这是20世纪的一部杰作,于1938年5月
10日在巴塞尔以演奏会方式首演,1950年在巴黎歌剧院以歌剧形式首演。这部作品叙述了15世纪一位法国农村少女受圣灵感召,率军民英勇抗击英军入侵,为奸细所陷害,在火刑堆上壮烈而死的故事。这部带宗教剧形式的清唱剧,并非按故事顺序推进,而只是选取一些场面,似音画般展开,以火刑台上的贞德的回忆方式进行,时间变化自由而无规则,之间由贞德与修士多米尼克的朗诵连缀。还加入了假面表演,合唱占据重要地位。作品规模宏大,用了五个朗诵声部,五个独唱,大型合唱队、童声合唱和大型乐队,交织起多种音响织体。音乐中运用了中世纪民间旋律和格里高利圣咏以及风俗性舞曲等材料,与奥涅格个性化的节奏、力度处理相混合,造成浓郁的历史氛围和强烈的戏剧动力。
萧士塔高维奇
萧士塔高维奇(1906-1975)是前苏联一位现实主义作曲家,他直面社会和人生,或热情讴歌,或讽刺鞭笞,通过音乐表现自己的喜怒爱憎。他的音乐语言与传统密切联繫,常取中古调式,喜用降音级以及主题内部的调式转换。他善于将古代的体裁形式灵活运用于荡逸现代精神的作品,管弦乐配器充满戏剧性动力,又具深沉的抒情意味。他的创作曾受到新古典主义、结构主义、新即物主义影响,但他不拘一格,勤于探索,形成本人独特的音乐个性。
幼时被誉为“俄国第一位麒鳞儿”的萧士塔高维奇1906年9月25日生于圣彼得堡,学生时代就写下许多作品,但提升这位作曲界新秀萧斯塔柯维契声誉的,是他的第一交响曲。此曲在音乐院就读时即已着手作曲,1926年完成,当作“毕业论文”发表,该年5月在列宁格勒首演后在俄国乐坛掀起凌厉的旋风。这位年轻作曲家立刻受全世界瞩目,被誉为“俄国的第一位麒麟儿”。
1928年方22岁萧士塔高维奇,在充分消化过当时的新音乐手法后创作了第一部歌剧《鼻子》这是取材于果戈理的原作,以荒诞手法将幻想与现实相叠,讽刺社会的官僚市儈恶习。少校军官卡瓦列夫发现自己鼻子不见了,发出绝望的哀鸣。理髮师见鼻子夹在早餐麵包里,惟恐遭误会,乾脆将鼻子扔进河中。少校曾在街上看到穿上国会议员服的鼻子,傲然一晃便消失,遂动员全市百姓和大批警察追查鼻子行蹤,全无效果。几经周折终于逮住鼻子,虽经外科医生精心手术,但鼻子却不回原位。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鼻子突然回位原处。该剧于1930年1月18日在列宁格勒首演,儘管获得热烈称讚,乐谱却一直不曾出版。直至
1970年重新上演,获得好评。《鼻子》在管弦乐配器上颇有特色,虽用室内乐队,但效果奇特,虽然取用的乐器,每一种只限定一支,却产生令人目瞪口呆的奇特效果。最成功的段落,是表现骑马行动的铜钹与几种打击乐器的合奏,描写醉鬼打嗝儿的竖琴、小提琴和木管,以及用低音提琴去表示柯瓦利约夫少尉剃鬍子的声音等,可算是绘声绘色、妙趣横生。
1930-1932年间创作的四幕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取材于俄国作家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说。叙述富商之妻卡捷琳娜生活寂寞无聊,与丈夫不和,且常受公公专横管制,后成为男僕谢尔契的姘妇,又施毒药相继害死公公和丈夫,被判流放西伯利亚。谢尔契又寻新欢,卡捷琳娜在悲愤中将情敌溺死后自尽。这部讽刺性悲剧,含有揭示俄国社会黑暗、人性扭曲的深意。1934年首演于列宁格勒,发表之初被誉为第一级杰作。1935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次年也由伦敦BBC广播电台播出。可是1936年,这部歌剧却受到猛烈攻击,苏联《真理报》发表专论《混乱代替音乐》,批判否定了这部歌剧,此后辍演二十余年,直至1963年更名为《卡捷琳娜?伊芝玛诺娃》才在列宁格勒重新上演。
萧士塔高维奇写有4部歌剧。除了这两部歌剧之外,肖斯塔维科奇35岁时曾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赌徒》写了八场草稿,但没有完成。50岁时写了一部轻歌剧《莫斯科的契列姆斯卡》。
普罗科菲耶夫
普罗科菲耶夫(1891.4.23-1953.3.5 ),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自幼从母学习钢琴,5岁试写钢琴曲、9岁试写歌剧。14岁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琴,20岁举行个人交响乐音乐会。1918-1936年旅居美国、法国,从事创作和演出,36年回国定居,继续从事音乐创作。1947年,获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称号;1943-1951年,6次获苏联国家奖金。1957年获列宁奖金。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早期(1902-1914)以管弦乐作品和钢琴作品为主,富于青春气息,音调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2)、旅居国外时期(1918-1936)受西方现代音乐流派的影响,作品的节奏强烈、和声複杂、曲调仍带有俄罗斯悠长的音调;(3)、后期(1936-1953)创作追随国际音乐新潮流,倾向于新古典主义。他的作品具有青春的活力、热情、乐观、清晰而富有魅力。二十年代前后的十五年间,他侨居国外,在日、美、英、法、德、比、意、西等国弹奏、指挥自己的作品演出,享有世界性声誉。 回国后选取爱国主义主题,把苏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放在首位进行创作。先后获得极高荣誉劳动红旗勋章、人民艺术家,六次获史达林奖;外国诸多有名音乐组织成员。世界各国艺术界一致认为他是二十世纪最着名的作曲家之一。 普罗科菲耶夫的重要作品几乎包括各种曲式,主要作品有 (1)舞台作品歌剧《马格达伦》,《赌徒》,《火天使》,《谢苗·科特科》,《三桔爱》,《修道院的订婚礼》,《真正的人》;芭蕾舞剧6部,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灰姑娘》。 (2)乐队作品7部交响曲,小交响曲,序曲,交响组曲,5部钢琴协奏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电影配乐多部。 (3)室内乐4首;钢琴曲十几首以及声乐曲多首。代表作交响童话《彼得与狼》;D大调《古典》交响曲(第一交响曲)。
勃里顿
勃里顿(1913-1976)是珀塞尔(1659-1695)之后英国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他在歌剧、合唱音乐、室内乐、交响音乐、声乐套曲及歌曲等众多领域成就卓着,仅歌剧作品即有十六部之多。
勃里顿的音乐扎根于传统土壤,不仅偏重圣经奇蹟、古典名着等题材,而且在作品中经常吸取圣咏、民歌、古典音乐素材,予以朴实无华的技术处理。他的创作受到新古典主义影响,但并不拘泥于某种流派和技巧,而是将各种现代手法作机智的创造性的综合运用。
1945年由斯拉特根据英国诗人克雷布的诗篇改编脚本的三幕歌剧《彼得?格雷姆斯》它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1945年6月7日于伦敦萨德勒泉剧院首演,取得很大的成功,对战后的歌剧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部歌剧中没有华丽的场景和动人心弦的爱情。是一部心理分析剧,它以英国东海渔村为背景,叙述一段冷酷的故事。渔人彼得性情怪僻,与世俗不合。他的一个徒弟死于非命,众人认为是他的责任,但未深究;不久,与其相爱的爱伦带来一名穷苦的男孩当徒工又被他逼着在暴风雨中捕鱼,从峭壁上摔下死亡,渔人们要他按照传统,驾船到海上,破舟自尽。评论界认为这是作曲家与世俗不相容的自我写照。
这部歌剧坚持调性原则,手法简练,乐队处理灵活,色彩丰富。合唱风格接近威尔第的晚期作品。结构上主要运用咏叙调的形式。在剧情停顿的抒情片断也用结构自由的咏叹调,与民俗有关的场景则有分节歌式的小调出现。各幕分隔之间的幕间曲,承担了重要的营造氛围的任务,勃里顿把四首间奏曲独立构成一套《海的间奏曲》组曲,标题分别为黎明,星期日的早晨,月光,暴风雨。
1946年由伦纳德?杜肯根据莎土比亚诗篇编剧的二幕歌剧《卢克莱丝受辱记》的成功演出,确立了勃里顿在世界乐坛的崇高地位。1947年由克洛采尔根据莫泊桑小说编剧的三幕歌剧《阿尔贝?埃林》以及1954年由勃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小说《两种魔力》编剧的二幕歌剧《旋螺丝》等作品。
1954年 9月14日,《旋螺丝》在义大利威尼斯歌剧院公演。该剧在叙述两位孤儿
受难的故事,他们饱受两个恶魔--一位已死的马车夫及一位故世的保姆的折磨、惊扰与迫害。
这部歌剧採用室内乐队编制,结构紧凑严密,在心理刻画上成为继贝尔格的《沃采克》之后最具艺术感染力的杰作。
欣德米特
欣德米特,德国作曲家,世称“20世纪的巴赫”的欣德米特,以其高超精緻的对位技巧和创新的和声体系而享誉世界乐坛。
欣德米特1895年11月16日生于法兰克福附近的哈瑙,
13岁起就为生计所迫,在剧院乐队、伴舞乐队、咖啡馆拉小提琴,进音乐学院学作曲,1915-1923年任法兰克福歌剧院首席乐师。1921-1929年,在阿马尔弦乐四重奏团任中提琴手。1927-1935年在柏林音乐高等学校任教授,纳粹上台后被戈培尔指责为“文化上的布尔什维克”和“精神上的非雅利安分子”,作品遭禁演,被迫流亡。先客居英国,后应邀去土耳其。1935-1937年任教于安卡拉音乐学院,在那里建立了西方式的音乐教育制度。1940-1950年,先后在美国耶鲁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敦作曲。
欣德米特从事过各种音乐工作,这对他创作的发展,以及他后期创作的务实精神都有深刻影响。他力图使开始瓦解的调性体系恢复活力。他的作品数量繁多。
欣德米特早期作品有《杀人犯》(1919)、《努花-努希》(1920),《卡迪拉克》(1926)等歌剧,《卡迪拉克》四幕歌剧取材于德国作家霍夫曼(1776-1822)的小说《斯库德丽小姐》,故事场景是17世纪的巴黎。卡迪拉克是一名出售珍贵首饰的金匠,奇怪的是,购买其金项鍊的顾客接二连三地死去。一位正在追求他女儿的官员决心侦破这个神秘的案件,发现是卡迪拉克在出售的饰品中注入了致命的毒药。
欣德米特的早期歌剧作品具有反对浪漫主义和嘲弄传统观念的新古典主义倾向,表现出结构主义和都市主义的特徵,音乐富于幽默感和独创性。他又提倡新即物主义,认为音乐即音乐,事物即事物,不必过分掺入主观情感因素。他还创作了不少结构简单,不求技巧性只讲实用性的大众“实用音乐”。
欣德米特表现日常生活题材的“实用歌剧”中,独幕歌剧《人生的轮迴》(1927)取材于一出英国活报剧,以鸡毛蒜皮的家庭瓜葛为主题。作品採用逆行重複的对称结构,说明逝去的生活可以按相反顺序加以重複的几何学对称原理。在描写年轻夫妇离异,妻子爱抗诉讼人,后来离婚夫妇又走到一起应邀参加演剧活动,两人名利双收,破镜重圆却成泡影的三幕喜歌剧《每日新闻》(1929)中,出现女主人公在浴室洗澡时大唱《浴缸咏叹调》、《热水咏叹调》的场面,用诙谐幽默的声调讚扬电气的好处,一家煤气公司老闆将欣德米特告上法庭,指控他破坏了煤气的声誉。
斯特拉文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具有代表性的歌剧《画家马西斯》这是以德国画家马蒂斯(1460-1530)的生平为题材,描写马蒂斯走出画室参加农民战争,与社会黑暗势力的斗争,此剧遭到了纳粹当局的禁演。一直到1938年才在瑞士苏黎世上演。这部歌剧在音乐上有明显的调性,清晰的线条对位,以婉转抒情的艺术风格见长,摆脱了形式主义,使普通听众易于接受。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欣德米特晚期的着名歌剧还有《世界的和谐》(1957)、《漫长的圣诞晚宴》(1960)等。
五幕歌剧《世界的和谐》是由欣德米特自撰剧本,通过天文学家克卜勒在德国三十年战争期间发现行星运行三大定律的事迹,引出科学与宗教、宇宙与人间、思想与道德彼此协调和谐的哲理性命题。
欣德米特一生写有十部歌剧,他认为自己的作曲技法是从物理的原理演化出来的产物,音乐的结构是不容主观随意变革的。他的歌剧强调以戏剧情节适应器乐形式,强调戏剧与音乐的紧密关係。他反对浪漫主义的情感夸张表现,也反对十二音体系从根本上否定调性体系的实践,他把传统的调性加以扩大,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和声体系原则。他的着作《作曲技法》(1937-1939)从理论上说明了这个原则,而《调性游戏》(1943,钢琴练习曲,前奏曲、赋格曲的彙编),则从实践中对此加以阐释。说明了他的音乐观点和他对一些音乐家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