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泰拳素有八臂拳之称,四肢八体注意使用,其出拳发腿用肘使膝发力流畅顺达,力量体现得极为充分。裴氏泰拳发力的精髓在于拳手利用身体的拧转,即脚的展转,髋部转动,将拳脚肘膝如同鞭子一样直甩而出。形象的比喻是波浪鼓,泰拳手的身体如波浪鼓的轴,四肢像鼓上小球,鼓轴一转,小球便甩出。泰拳手就是这样利用身体的拧转,将四肢的力量加上身体的展转,使出击速度更快,爆发力更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裴氏泰拳
- 分类直拳,钩拳,摆拳
- 俗称八臂拳
- 精髓拳手利用身体的拧转
拳法
裴氏泰拳拳法和拳击中拳法基本一致,可以分为直拳,钩拳,摆拳等。这是由于裴氏泰拳从拳击中引进拳法的缘故。现在分别以右直拳和左钩拳为例来分析。
1、右直拳方法为右脚掌蹬地,身体猛向左拧转,右拳向前直冲而出。由于身体的拧转,脚的前蹬,使发出的右拳力量大,速度快。
2、左钩拳方法为猛右转髋和肩,左肘稍抬。呈弧线向目标击打。在此特彆强调向右拧转身体以左脚脚前掌为轴,脚跟外旋,使左拳发出产生鞭打效果,如同子弹射出一般。
腿法
裴氏泰拳腿法分为蹬技和踢技。利用身体拧转展现得尤为充分,使泰拳手脚法灵活多变,刚柔相济。
1、踢技以右横扫踢为例。方法为抬起右脚,身体向左拧转,左支撑腿以前掌为轴,脚跟檫地内旋配合身体左拧,右腿呈弧线向目标击打,力达脚面及胫骨。在此特彆强调身体左拧和支撑脚跟内旋,使身体协调一致。
2、蹬技以右蹬腿为例,方法为提右腿膝至与胸同高,身体略向左拧,支撑脚以脚前掌为支点脚跟内旋,右脚向前蹬出。支撑脚形如横扫腿,旋转幅度略小些。
膝法
裴氏泰拳膝法分为沖膝、弯膝、扎膝、穿膝、飞膝。尤以箍颈膝撞最为有名。现以右沖膝为例来分析。
右沖膝方法为左支撑脚跟抬起向内旋转,身体左拧转,利用左脚掌蹬地,脚跟向内展转,身体左拧,协调一致,使右膝向前上猛冲,力达膝尖。支撑脚如同横扫腿,幅度要小一些。
肘法
裴氏泰拳肘法分为平肘、迫肘、砸肘、盖肘、反肘、双肘等。现以左平肘为例来分析。
平肘方法为抬起左臂屈肘与肩平,左脚以脚前掌为支点脚跟外展,身体向右拧,右脚跟内旋,左肘呈弧线向前横击,力达肘尖
常用步法
进 步
由实战姿势开始,前脚向前移动一步,后脚随即跟上,并立刻恢复实战姿势。
退 步
由实战姿势开始,后脚向后移动一步,前脚随即跟上,并立刻恢复实战姿势。
沖 刺 步
由实战姿势开始,前脚向前跨约75厘米左右,右手向上猛扫,当手向上猛扫时,胯部几乎向前拧转带动身体前沖,随即前脚落地,后脚跟进并迅速恢复实战姿势。
急 退 步
由实战姿势开始,前脚疾踏地面,借力反弹之力身体后沖,在此瞬间将身体重心移动后脚,后退弯曲蓄力,快速蹬伸,配合身体向后猛冲,在后脚着地前的瞬间,前脚抢先着地,随即后脚落地并迅速恢复实战姿势。
闪 步
由实战姿势开始,前脚(左脚)向身体外侧(左侧)移动25~35厘米左右,当前脚掌轻快落地时,右腿为此提供推力,在前脚触地瞬间,前肩(左肩)部向身体内侧(右侧)转动,身体重心前移,迅速移动后脚并恢复实战姿势.。
环 绕 步
由实战姿势开始,后脚向体内侧(右侧)移动约25~35厘米,随即前脚快速移动,并恢复实战姿势。
前 滑 步
在实战姿势的基础上,前脚前移,后脚立即移动,向前几乎踏在原前脚位置,当后脚即将触及前脚时,前脚快速前移,迅速恢复实战姿势。
后 滑 步
前脚快速后撤,当前脚将触后脚时,后脚快速后撤,迅速恢复实战姿势。
训练与特色
现代泰拳技法可以分两种派系,一种是泰式的,一种是裴式的,两者的技法基本一样,差别就在于训练着重点和打法,泰式主要以腿法、膝法为主,泰国本土选手,就算不会用拳,也会发出标準的扫腿。裴式则是以拳法、腿法为主,膝法、肘法为辅,偏向自由搏击(kickboxing)。
职业拳手通常从小时候开始培养,每天练习八小时,其中包括各种体能、重量、反应、技巧的训练,有些训练方法相当残酷,例如受训者将两手高举,教练会用旋踢踢受训者的两胁;或者用拳沖打,藉以训练拳手的抗打能力;有人直接使用钢棒打击手臂和小腿,来训练骨头的坚硬程度。能够从这样的训练法生存下来的拳手,其体魄一定有过人之处。一场比赛下来,断几根骨头是少不了的。
普通泰国拳手的职业寿命很短,平均寿命也不长,一个拳手在二十岁、血气方刚时就已经达到了巅峰时期,医学上人体大约在二十五岁开始衰退,拳手大约也得在此时告别擂台。而裴氏泰拳恰恰相反,裴氏泰拳经宗师裴壮志的研究,通过中国传统软、硬气功的结合,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能延年益寿,广为流传。
裴氏泰拳以兇猛、强悍着称,以强身,保键名扬。
学习裴氏泰拳既是体能的锻鍊,也是意志的锻鍊,韧力、耐性、专注力都得到磨练。这对做人、做事、做学问,都大有裨益,备受当代人的喜爱。几百年来,裴氏泰拳已经从一项古老的杀人技术演变为一项激烈的竞技运动、健身运动,推广到世界各地,现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