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引泾水处,即郑国渠首遗址,暨历代引泾工程遗址。位于泾阳县城西北25公里张家山,泾河由此出谷。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前秦郑国渠就座落在此,后历代引泾水利工程在此都留下了众多遗址和古蹟。1996年国务院将郑国渠首和历代引泾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现代着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修建的泾惠渠工程修葺一新,建成了现代化的水利枢纽工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郑国渠引泾水处
- 又称郑国渠首遗址
- 地区泾阳县城
- 地位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
有坝无坝之辩
《史记》载“凿泾水自仲山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洛三百里……”。站在郑国渠与泾河相接的泾河边,泾河出山口后形成一个S型大转弯,左岸前缘是一个葫芦型的地貌,坡陡岸峭,沙壤土层中夹杂着如卵的石头,齐齐的像刀切一样。河中的水很细小,像条丝线在河谷中飘蕩。郑国渠首高于现在泾河床5—6米,泾河之水是如何进入郑国渠的,站在被历史风云湮没得面目全非的郑国渠首,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从现在河谷与渠首的高度来看,只有筑坝,把水位抬高,泾河之水才能流入渠中。
事实上早在明代,袁化中就已提出了郑国渠首于泾河中“筑石囤堰”以壅水的观点,后来部分水利、历史、地理、考古等方面专家,也认为郑国渠首是“石围堰”。主要依据是这条高约5—6米的老虎岭是拦河大坝的遗址,这样有坝引水之说就风靡起来。但相当一些水利史专家还是否定“有坝引水”观点,其理由是老虎岭,没有人工夯筑的痕迹,有的却是上下层质地均匀,有镇压层理,从而断言,老虎岭是起壅水导流作用的。在河的对面没有找到对应的那一部分,从而断言这个坝没有横跨河谷,不能算拦河坝。,从秦代的水工技术看来,早于郑国渠的都江堰和晚于郑国渠的灵渠都是採用铧嘴分水技术,可能当时还不具备筑坝特别是较高的技术。这样,“无坝引水”的观点就占了上风。
沿着郑国渠首上行,在一片高低不平的庄稼地上寻觅的渠首遗蹟,那些台田上,河床畔面目全非的豁口,残渠,土岭就是历代渠首。西汉增建新渠,称为郑白渠;唐代郑白渠有乾渠3条,分别为太白渠、中白渠、南白渠;元代修五御史渠。由于泾河河床下切,引水口上移,明代渠首在原郑国渠首的位置上移1.3公里,并改称广惠渠、通济渠。到了清末,因淤积难以引水,只能引山泉灌溉。民国李仪祉重修泾惠渠,渠首上移3公里多。如今泾惠渠两侧,历代渠首引水口遗址尚存。河谷左岸,历代开凿渠槽内,草木凄凄,绿树成荫。下节的河床,早已无法使河水流入渠内。有些渠首,已高高的悬挂在仲山脚下,只能望水兴叹。渠首取水口,随年代的久远而依次排列着,年代越远,越靠下。不断上移取水口的事实,表明郑国渠及其以后的引水渠(现在泾惠渠除外)是无坝引水。
考古没有重大发现前,郑国渠是“无坝引水”应当是难以驳倒的事实。说它无坝,就是没有工程性拦蓄,河床内堆积石块用于壅水等措施应该是有的,但这不能算做筑的坝,不能算做有坝引水。
郑国渠
秦王政元年(前246年),秦国兴建的一项大型灌溉工程,由韩国水工郑国设计,发动近万人历时10年完工,灌溉面积约110万亩.渠首位于“瓠口”(今鹹阳泾阳县王桥镇上然村西北),渠首枢纽由引水口,引水渠和挡水土堤构成较为完整的无坝引洪格局.主干渠至今泾阳王桥起,东北向经桥底、云阳横绝冶峪河、清峪河,绕三原县城北,东流横绝浊峪河,东与石川河汇流,经临潼、富平至蒲城县龙阳注入洛河,全长126.03公里。由于泾河河床不断下切,郑国渠引水口及引水渠也随之多次变化,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史渠、广惠渠、龙洞渠等的修建,均是对郑国渠的改造和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