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典”诵读实验是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号FFB090640。课题由上海师範大学教授吴忠豪和上海《国小语文教师》编辑部主编李振村联合主持。课题宗旨是诵读古今美文,传承中华文化,培育民族情感,丰富人文素养,为孩子终身发展打下文化基础。“新经典”诵读实验的前身是“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传统、开放、鲜活、典範、适合、趣味”,这六个词语就是李振村提炼的“新经典”六大理念。
由来
1997年,原《山东教育》杂誌副主编李振村为山东潍坊市实验国小策划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后来在该校召开了有300多为位校长参见的展示会,孩子们出口成章、滔滔不绝的出色表现,在与会校长中引起巨大反响,随后,实验在山东部分学校和区县推广,影响逐渐扩大。在山东省原副省长张瑞凤的大力支持下,全国首个以推广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为宗旨的学会——山东中华诗文教育学会正式成立,李振村担任常务副会长,后李振村调任上海《国小语文教师》编辑部执行主编,由此课题开始推向全国,历时十多年,影响广泛,实验校遍及全国各地,几十万孩子从中受益。由课题组和编辑部主办的每年一度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研讨大会受到广泛好评。
2005年,李振村根据形势的发展,推出了“新经典”诵读的概念。
可以说,“新经典”是“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新一轮实验,是该课题的延伸和深化。
理念
“传统、开放、鲜活、典範、适合、趣味”,这六个词语就是李振村提炼的“新经典”六大理念
第一,“新经典”是传统的。比如“论语”,比如唐诗宋词,比如四大名着,比如一些流传千古的美文,这是“新经典”的基础,是涵养民族精神的“色香味”俱佳的营养品,应该让孩子们反覆诵读。对于那些或者过于艰涩拗口,或者与当代生活理念过于对立的篇目,已经被排除在“新经典”的範畴之外。
第二,“新经典”是开放的。过去,一提经典,人们的反应就是“四书五经”,这种流行概念不利于经典诵读的推广和拓展。“新经典”语境下的经典,更加开放和多元“论语”是经典,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名着是经典,传统京剧唱词是经典,成语典故是经典,千古名联是经典,甚至灯谜也被纳入了“新经典”的範畴——孩子精神生命的成长和身体的成长一样,需要五穀杂粮,“新经典”就是滋养精神生命的“五穀杂粮”!
第三,“新经典”是鲜活的。经典是历史的,但历史和现实之间并没有鲜明的“边界”昨天的历史就是曾经的现实,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经典不意味着凝固和僵化,真正的经典应当是一条河流,在悠悠岁月里穿行,不断吸纳最新的生活溪流,蕩漾着鲜活的时代浪花。例如,“新经典”把童诗、童谣引入低年级学生的诵读生活中,把现当代美文吸纳进来,让孩子感受鲜活的时代气息……
第四,“新经典”是优美的。思想的启迪固然重要,但“新经典”同样重视语言的精粹和优美,没有孩子们喜欢的优美的语言外衣,思想的力量就要大打折扣。,“新经典”文本编选,把语言是否优美这一编选原则,放在和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同样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把最优美的、值得永久回味和咀嚼的佳作呈献给孩子。
第五,“新经典”是适合的。对孩子的成长而言,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是好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孩子成长中每个年龄段表现不一样,适合的经典也不一样,我们要从浩如烟海的经典中遴选那些最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经典,让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最适宜的养分吸收进生命深处。
第六,“新经典”是趣味的。以上五个关键字强调的是内容,那幺“趣味”则主要强调诵读方式。我们坚决反对苦读和死读,倡导活读和趣读。无论有着多幺崇高的目的美好的出发点,如果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能感受到经典的魅力,无法产生愉悦的体验,那幺经典诵读的作用就要大打折扣。,“新经典”大力提倡“快乐读经典”、“趣味读经典”、“时尚读经典”——引领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富有儿童特点的方式、用极具时代气息的方式诵读经典。吟诵、歌唱、舞蹈、短剧、游戏等活泼的形式,只要孩子喜欢,只要有效果,都可以拿来使用。
课程
“新经典”的课程分为两大板块,其一是基础诵读课程。基础诵读课程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小学生毕业,“新经典”课题组编写有《“新经典”每日一诵》系列读本。
其二是特色诵读课程,由七大特色课程构成《新经典·童蒙诵读课》《新经典·唐诗精品课》《新经典·宋词精品课》《新经典·成语典故课》《新经典·灯谜课》《新经典·对联课。
“新经典”更为强调和倡导的是校本诵读课程的建设,希望各个实验校发挥独创性,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诵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