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交通系统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 智慧型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感测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範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準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
投资交易系统(Investment Transaction System,简称ITS)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智慧型交通系统
- 外文名ITS
- 英文全称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 套用行业交通行业
智慧型交通系统
简介
ITS是智慧型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的简称,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感测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範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準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21世纪将是公路交通智慧型化的世纪,人们将要採用的智慧型交通系统,是一种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车辆靠自己的智慧型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慧型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藉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蹤将掌握得一清二楚。
包含方面
- 採集系统
人工输入GPS车载导航仪器
GPS导航手机
车辆通行电子信息卡
CCTV摄像机
红外雷达检测器
线圈检测器
光学检测仪
- 分析系统
信息伺服器
专家系统
GIS套用系统
人工决策
- 发布系统
网际网路
手机
车载终端
广播
路侧广播
电子情报板
电话服务台
套用现状
智慧型交通系统目前世界上套用最为广泛的地区是日本,如日本的VICS系统相当完毕和成熟,美国、欧洲等地区也普遍套用。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地也已广泛使用。
中国ITS大事纪
时间 2004-11-1
1994年我国部分学者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一届ITS世界大会,为中国ITS的开展揭开了序幕。
1996年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开展了交通部重点项目《智慧型运输系统发展战略研究》工作,1999年《智慧型运输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l 1999年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牵头,全国数百名专家学者参加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中国智慧型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研究》工作全面展开,2001年课题完成,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2002年出版《中国智慧型交通系统体系框架》一书。
2000年由科技部主办,全国ITS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协办的第四届亚太地区智慧型交通(ITS)年会在北京举行。
2002年4月科技部正式批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智慧型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範工程”重大项目正式实施,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中山、济南、青岛、杭州十个城市作为首批智慧型交通套用示範工程的试点城市。
2002年9月,由中国科技部和交通部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国际智慧型交通系统(ITS)技术研讨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在北京举行。
2003年11月,科技部马颂德副部长第一次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第十届ITS世界大会,科技部联合交通部、建设部、公安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申办“2007年第十四届ITS世界大会”获得成功,标誌着中国的智慧型交通系统建设将在更加开放、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环境中加速发展。
2004年10月,科技部第一次大规模组团参加第十一届在日本名古屋举办的第十一届ITS世界大会,中国政府展览团在ITS大会的展览,获得成功。
背景动因
工业化国家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大都经历了经济的发展促进汽车的发展,而汽车产业的发展又刺激经济发展的过程,从而这些国家儘早实现了汽车化的时代。汽车化社会带来的诸如交通阻塞、交通事故、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日趋恶化,交通阻塞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使道路设施十分发达的美国、日本等也不得不从以往只靠供给来满足需求的思维模式转向採取供、需两方面共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来改善日益尖锐的交通问题,这些建立在汽车轮子上的工业国家在探索既维护汽车化社会,又要缓解交通拥挤问题的办法中,旨在藉助现代化科技改善交通状况达到"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的ITS概念便逐步形成。
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问题,这一问题在开发中国家同样存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存与发展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城市化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按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上,将出现经济的飞速发展阶段,美国、日本、英国等已开发国家,在199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了75%、77%、89%,这些国家针对交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逐步调整交通运输体系与结构。这些国家都经历了为满足车辆发展的需求,而大力开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如美国1944年规划的7万km高速公路规划,经过50年一基本完成,但仍产生拥挤和阻塞),在大量土地、燃油等资源占用和消耗的,不但交通需求没有完全满足,而且还造成汽车尾气由于道路拥挤排放量剧增,不仅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给环境带来恶劣影响。
60、7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危机及环境恶化,工业化国家开始採取以提高效益和节约能源为目的的交通系统管理(TSM)和交通需求管理(TDM)大力发展大运量轨道及实施公交优先政策,在社会可持续化发展的目标下调整运输结构,建立对能源均衡利用和环境保护最最佳化的交通运输体系。ITS作为综合解决交通问题,保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与环境相协调的新一代交通运输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已开发国家孕育发展,90年代以后,成为世界範围内的重要发展趋势。
交通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一直是人们综合治理、解决交通问题而追寻的目标,早期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装置採用了电子、感测、传输等技术实现科学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科学以及GPS、信息通讯的普及和套用,交通监视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信息採集系统等在交通管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些技术单纯是对车辆或道路实施科学化管理,範围单一,局限性、系统性不强。
80年代后期以来 ,世界範围内的冷战结束,工业化国家用于军事和国防领域的卫星导航系统,信息採集与提供系统,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电子与电子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转向民用化,军事上的投入也大部分转移到民用技术的开发和套用上,与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开发中国家藉助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开发中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世界範围内产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工业化国家的传统工业领域由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向开发中国家集中而失去明显竞争优势,开始酝酿开闢高新技术含量的产业市场,在这种国际环境背景下,代表一场信息革命到来的信号,引起全球的极大关注,这就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国际信息网路"internet"建立,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1994年开始,世界经济逐步进入信息革命阶段。
信息产业应运而生,ITS以信息技术为先导,融其它相关技术套用到交通运输智慧型管理上有其广大市场,工业化国家和民营企业纷纷投入到这一新兴的产业。美国政府于1991年开始投资对ITS的开发研究,仅美国高速公路安全局1993年的投资预算就达2010万美元;欧洲19个国家投资50亿美元到EUREKA项目。
Intertek
天祥认证(ITS) 是一家在伦敦上市的跨国经营集团,其主要业务是为跨国经营的零售商、生产商和採购商提供产品检验、测试、认证和其它技术服务。在世界上 107 个国家设有 556 个分支公司和 307 个实验室,共有 30000多名员工,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服务範围最广的专业集团之一。Intertek 在全球共有十万多个客户,包括一大批着名的跨国公司。
Intertek(ITS) 由五个主要运作部门组成,每个部门对不同的货物和商品提供测试、检验和认证服务。
1.Caleb Brett 是对原油、石油产品、化工产品和农产品提供独立评估的世界领先者。
2.ETL SEMKO 对电子电器产品、通讯设备、建筑产品、暖通及空调设备提供测试和认证服务。
3.Labtest 是国际上最大的纺织品、玩具和其他消费品的测试和检验机构之一。
4.Foreign Trade Standards 外贸标準监督部为有关进口国家政府的贸易或经济相关负责单位提供独立、公平和认真的标準测试及货品装运前验证服务,以监督贸易的确实执行、商品的确认,及确保装运货品符合进口国进口要求。
内转录间隔区
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内转录间隔区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编码核糖体的基因包括28S rDNA、5SrDNA、18S rDNA和5.8S rDNA 4 种,它们在染色体上头尾相连、串联排列,相互之间由间隔区分隔。其中18S、5.8S和28SrDNA基因组成一个转录单元. 三者高度保守,适合于较高等级水平的生物群体间的系统分析, 其间的间隔区为内转录间隔区(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 包括ITS1 及ITS2两部分,由于进化相对迅速而具多态性,因而适合于等级水平较低的系统学研究。真菌rDNA ITS序列(内转录间隔区)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对此序列的检测有助于分析其遗传关係。
智慧型教学
简介
Intellectual Tutoring System,ITS
智慧型教学系统是涉及人工智慧(Al)、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思维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综合性课题,其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由计算机系统负担起人类教育的主要责任,即赋予计算机系统以智慧型,由计算机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类教师实现最佳教学。智慧型教学系统研究的意义在于减轻人类教师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增进人类对其自身认知过程的了解和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这就要求计算机系统具备领域知识、教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跟学生互动的能力。
特徵
(1)自动生成各种习题和练习题。
(2)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情况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
(3)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自动解决问题,生成解答。
(4)具有自然语言的理解和生成能力,以便实现自由的教学问答系统,以提高人机互动主动性。
(5)对教学内容有解释谘询能力。
(6)能诊断学生错误,分析原因并採取纠正措施。
(7)能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全部上述特徵的系统是完美的,但实现是困难的,具备一个或几个特徵就是智慧型教学系统。
模型
典型的智慧型教学系统主要包括知识库、学生模型、教师模型和人机接口等模组,其基本的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知识库(领域模型)
是由具体领域知识构成的知识库。领域模型是由将领域知识组织成的知识点及其相互关联的知识网构成,它作为专业领域知识的来源,接受系统其它模组的调用,完成用户调用任务。
学生模型
学生模型能够跟蹤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準确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水平及学习能力等,它是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智慧型化教学的基础。
教师模型
教师模型就是模拟教师的行为,由一系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经验组成。通过由诊断模型反馈的学生认知能力信息和领域知识库中提供的知识综合起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来提取和组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在选择教学策略时,採用人工智慧技术如数据挖掘技术、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等,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经验库中提取与之相关的信息,据此推荐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教师模型能够监控制学生的学习, 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 提出改进方法和意见等。
诊断模型
是教师模型和学生模型的接口,它接受来自学生模型的信息,通过诊断规则来分析学生的回响,判断学生已经懂得的知识或学生产生的错误概念,传递到学生模型的当前状态中去。,把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效果反馈给教师模型,教师据此动态做出教学内容的调整。
人机接口
包括学生、教师进入教学系统的互动界面, 通过浏览器实现系统与师生的互动。
技术理论
智慧型网路教学系统(ITS)是涉及到多种技术与理论的综合性课题,套用到的主要技术与理论包括网路通信技术、人工智慧技术、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网路通信技术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Intemet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蓬勃兴起,也促进了新的网路教学模式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给智慧型教学系统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更优越的环境使智慧型教学系统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强大的影响力。现代远程教育对智慧型教学系统的发展将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它将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内容、手段、方法,并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人工智慧技术
智慧型教学系统的研究几乎涉及人工智慧(Al)研究中的所有主要问题,包括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问题、问题求解、规划问题等,并且智慧型教学系统的研究方法受人工智慧研究的影响很大。人工智慧技术在智慧型教学系统的套用,对智慧型教学系统的开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教学系统的智慧型程度,就必须充分运用Al相关技术研究成果。Agent技术是当前人工智慧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在教育领域的套用和智慧型教学系统的开发方面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者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其基本思想是将学生放在认知主体的地位上,人的认识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本质上是一种问题求解的过程,即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行思维、推理和解决问题。智慧型教学系统根据这种理论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繫起来,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地对外部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主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地记录外界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主动地选择一些信息,忽视一些信息,并运用原有的经验和具体情况去理解新的信息。智慧型教学系统教学能为学习者建构知识提供更充足的信息,并能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要求,为合作学习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智慧型教学系统使得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进行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日渐增多。
IT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信息技术服务指为支持组织用户的业务运营或个人用户任务,贯穿IT套用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各项服务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