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渭河支流)

生活百科 2023-01-25 19:31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泾河(渭河支流)

泾水(渭河支流)一般指本词条

泾河是渭河一级支流,也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即黄河二级支流。它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于固原大湾镇,至平凉八里桥汇合,东流经平凉、泾川于杨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县,再经政平、亭口、彬县、泾阳等,于高陵县陈家滩注入渭河。

泾河全长455.1公里,流域面积45421平方公里。泾河干流河谷开阔,一般在1公里以上,平凉至泾川间,谷宽2~3公里,川地平坦完整,有良好的灌溉条件。

支流长度大于干流。泾河支流马连河河长达374.8公里,马连河入泾处(政平镇)以上的泾河干流长不足210公里,支流长于干流160多公里。是黄河水系输沙量最大的二级支流。由于彬县断泾以上为白垩系红色砂岩及第四系黄土,质地疏鬆,极易沖刷,再加秦汉后大量开垦,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据张家山站测定,泾河平均含沙量141公斤/立方米,每年有3.1亿吨泥沙输入黄河,是输沙量最大的二级支流。水力资源丰富。自彬县早饭头至泾阳张家山河段,沿途多跌降险滩,主要因为交替出现的砂页岩及灰岩地层,抗蚀力不同,形成许多瀑布急流,落差一般3~7米,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已建成了彬县断泾、永寿东方红等水电站。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公元前246年就修建了郑国渠。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泾河
  • 英文名称:Ching River
  • 所属水系:黄河水系
  • 流经地区:宁夏固原,甘肃平凉、庆阳,陕西鹹阳等地
  • 发源地: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六盘山东麓马尾巴梁东南
  • 河长:455.1公里
  • 河流面积:45421平方公里
  • 平均流量:17.40亿立方米
  • 落差:2540~363米
  • 所属国家:中国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泾河的位置及流向
泾河与北洛河一样,也是渭河一级支流,即黄河二级支流。它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于固原大湾镇,至平凉八里桥汇合,东流经平凉、泾川于杨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县,再经政平、亭口、彬县、泾阳县等,于高陵县陈家滩注入渭河,全长455.1公里,流域面积45421平方公里。陕西境内河长275.3公里,流域面积923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2.47%。
泾河,渭河主要支流。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六盘山东趁老龙潭,东北流经腔桐峡入甘肃省平凉市。东流有领河、小路河、大路河及播杨涧河由北岸汇入。至径川县南汇吶河,北纳红河、蒲河、马莲河。再折向南流入陕西长武县境,有黑河、达溪河注入,再东南流至高陵县南注入渭河。全长450公里,流域面积4.78万平方公里。甘肃省内长171公里,流域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年径流最 (杨家坪水文站) 8.63亿立方米,主要靠夏季降雨补给,年径流量有60%以上集中在5~10月,流经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年输沙量9460万吨,最大含沙量为每立方米875公斤。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之说。径河谷地甘肃境内宽阔、平坦,灌溉便利,是重要的农耕区。
泾河干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六盘山东麓马尾巴梁,河源高程2540米,由西向东流,在平凉市大阴山下崆峒峡入甘肃省境,流经平凉、泾川、宁县、正宁等县,流出至陕西省长武县,在陕西高陵县张卜蒋王村注入渭河。总河长455公里,省内河长177公里,总流域面积45421平方公里,省内流域面积14126平方公里,平均比降0.25%,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7.40亿立方米 (杨家坪水文站),自产水资源总量12.3亿立方米。
发源于陇山东麓宁夏泾源县老龙潭,全长451公里,在陕西高陵县汇入渭
河。自王村乡墩台村入境,向东偏南流经王村乡政府所在地,至光明村折向正东
流至县城。讷河自西南汇入,过县城后,流向转为东偏北,形成第一个弯曲。至何
家坪河滩突然变窄,过罗汉洞乡政府所在地后,逐渐恢复原来宽度。至三山堡流
向转为东南,形成第二个弯曲。红河于曹头景家自西北汇入。过泾明乡政府所在
地后,流经吊堡子和蔡家咀两处峡谷,于长庆桥入宁县。
泾河在县内长58公里。全年80%以上时间为常水、枯水期,年平均流量
9.22立方米/秒,常水流量6.23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1立方米/秒(1937年2
月25日),最大洪水流量1700立方米/秒(1973年4月28日)。常水期河水澄
清,一般河段水深0.4至0.7米,可涉水而渡。河床比降1/300。年平均含沙量
3.31%,最大含沙量50%左右,年平均输沙量1676.4万吨。
泾河为县内最大河流,水利灌溉比较优越。
泾河干流发源于六盘山东麓泾源县的马尾巴梁东南1公里的老龙潭以上,源头位于于泾源县和庄浪县交界的湫头山北麓。源头流域河流密集,水量丰盈。,泾源县境内干流全长38.9公里。境内主要有泾河源头各支沟、盛义河、香水河、胭脂峡等较大河流,自西向东流淌,进入甘肃平凉市崆峒峡水库。境内流域面积455平方公里,河道落差大,河道比降17.4‰,多年地表水资源量10142万m3。
泾河进入甘肃省平凉市区,西起安国乡白杨林,东至花所乡八里堂,长75公里,在庙川一带为峡谷地段,河谷深切。至庙川以下,河谷骤然开阔,最窄处有1.5公里,最宽处达3.5公里。至花所以下又变窄。河床坡降八里桥以西约9‰,八里桥以东约为5—6‰。
长武县境内,由甘肃省泾川县东流,自马寨乡汤渠村入境。河水浑浊,滩涂占地较多。经马寨、地掌、彭公、相公、芋园、冉店、亭口乡,从安华村出境。境内流程56公里,河谷宽1000米,河床平缓,比降1.55‰。一年四季流量变化明显,年均流量42.2秒立方米。最大流量5100秒立方米,最小流量1.03秒立方米。年均输沙量1.41亿吨。境内有泾河、黑河(汭河)、南河(达溪河)3条河流,还有磨子河(渠)。年均流量为49.94秒立方米,年均过境客水径流总量为15.75亿立方米。水位不稳定,含沙量大,季节变化悬殊。泾河流量较大,其它河流遇到持续大旱易乾涸断流。冬季均有结冰现象。泾河、黑河水能蕴藏量为9500千瓦,可开发利用3855千瓦。已建成泾河朝阳水电站,装机容量2100千瓦。各地沿河建成抽水站87处,提水量为5.1秒立方米。全县年均提水量为762.6万立方米。过境河水径流利用率仅0.47%。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在亭口镇设水文站。五十年代,先后在亭口、张河、张家沟设水文站,常年观测,积累水文资料,为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提供服务。《太平寰宇记》、《陕西通志》记,长武县境有泾水,出甘肃平凉笄头山,东流自泾州入长武界。黑水出甘肃华亭县,至长武亭口注入泾水,黑水一名汭水,又名宜禄川。南河(达溪河),自马成寺入境,合于黑水。陶林沟水出县东北,流入于泾。龙女泉,县东北30里,即柳毅传书处。马刨泉,县西南20里。秀水,县南10里。通济泉,县城北。双泉,县城北崖下,二泉涌出,交流百步。三泉,县西北25里。清乾隆二年(1737年)五月,陕西巡抚令饬各县相地凿井,以广灌田,至十一月奏报,邠、枸、长3县凿井140眼。道光年间《秦疆治略》记,长武“县境虽北有泾河,南有黑水河,河身(深)均在洼下之处,两岸地势过高,难兴水利。夏秋偶有泛涨,亦不至于漫溢为害。”
彬县境内,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有二源:南源出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固原县大湾镇,至甘肃平凉八里桥会合后,向东南经过泾川,于长武县马寨乡汤渠村流入陕西省,至高陵县陈家滩注入渭河,全长455.1公里,流域面积45421平方公里。泾河干流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长武县亭口镇会合黑河后,在北极镇雅店村进入了本县境内,至龙高乡陵滩村出境。境内全长104公里,流域面积(包括两岸)37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本县境内第一大河。
泾河干流在境内河道蜿蜒曲折,曲流发育,弯曲係数1.6。特别是早饭头以上河段,谷地开阔,阶地广布,川道一般宽1000~1500米,县城附近宽达2800米,河床平缓跌水少,多沙滩,平均比降1.0‰。河宽8~2000米,平均流速1.2米/秒,最大流速4.73米/秒,最小流速0.24米/秒。平均径流深为42.1毫米。年平均流量57.6立方米/秒,最大洪峰15700立方米/秒(1911年),最小流量1.0立方米/秒(1973年)。泾河是含沙量和输沙量最大的河流,境内泾河的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55公斤/立方米,最大含量超过1400公斤/立方米,平均年输沙量为28300万吨;实测最大侵蚀模数为16900吨/平方公里·年。故“洪水一石泥八斗” 。
在泾阳县境内,泾河 源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自谢家沟入境,张家山出谷,东南流至桃园村附近出境。县内河长77公里,流域面积634平方公里。出谷后河流不断向右侵蚀,几处河段紧贴南部黄土台塬,在右岸造成大小不等的窄长河漫滩,左岸形成宽阔开敞的沖洪积倾斜平原。张家山断面以上流域面积431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8.67亿立方米,平均流量64.1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9200立方米/秒,最小枯水流量0.7立方米/秒,年输沙量2.74亿立方米,平均含沙量141公斤/立方米。张家山谷口建有着名的泾惠渠引水枢纽,设计引水能力46立方米/秒,为本县地面灌溉的主要水源。
高陵县境内,泾河渭河最大支流。源出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东麓。自泾阳县高庄乡和崇文乡的东界入县境姬家乡,流经崇皇乡至马家湾乡泾渭堡村东北入渭河。境内流长13公里,河宽1公里左右。多年平均径流量0.66亿立方米。每年7~9月为洪汛期,12月至翌年2月为枯水期。最大流速5米/秒。输沙量每年从5月后逐渐增加,8月达到最高值,9月开始呈有规律递减,年输沙量2.84亿吨。沙、卵石河床。汛期突涨猛落,水位落差大,泾河汛期含泥沙量较渭河为大,相对呈现浊水;非汛期,含泥沙较渭河为小,相对呈现清水,故在汛期是渭清泾浊,而在非汛期是泾清渭浊。二水在汇 流后的一段河道内像两条平铺的清色和淡黄色布带拼在一起,向东移动,色泽界线非常鲜明,形成举世皆知的“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

河道特徵

泾河干流河谷开阔,一般在1公里以上,平凉至泾川间,谷宽2~3公里,川地平坦完整,有良好的灌溉条件。政平以上的上游段大部分位于甘肃、宁夏境内,汤渠到政平段为陕甘界河。
政平至张家山为中游段,其中又可公为三段。政平到停口段,河流切入砂页岩层,谷道狭窄,曲流发育,亭口到早饭头段,谷地比较平坦,阶地发育,谷宽1000~1200米,彬县城附近宽达2700米,河床平缓,比降为2%~7%,跌水少,多沙滩,河床为沙峁石组成。早饭头到张家山段,河流穿行于三叠、二叠系砂页岩及寒武奥陶系灰岩峡谷中,峡谷长100公里,谷窄崖陡,曲流十分发育,河道多跌水险滩,落差3~7米,险滩多为孤石及连山石樑所构成。
张家山至河口为下游段,本段为关中沖积平原,水流平稳,河段平均比降1%。张家山至船头段,上游带来的沙石出峡谷后在此大量沉积,故多砾石险滩,河床为砂卵石河床及泥沙河床。
泾河发育在黄土高原上,水网密布,主要支流有马连河、蒲河、纳河、黑河等。各支流呈辐射状集中于政平及亭口附近,状若鸡爪。除马连河外,其余支流均深切于黄土丘陵与黄土高原中,河谷狭窄,一般宽300~600米,河道呈“S”状。

主要支流

上游支流

颉河,在平凉市西部,径河支流。源千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的六盘山东鹿,在高店以东的芡麻湾入甘肃省境,经平凉市安国镇,至八里桥处汇入径河。河长50.5公里,平均比降12.9编,流域面积421平方公里,年均挂流量3452万立方米,年输沙量28.5万吨。
汭河,泾河支流。古称药水、油水。在甘肃省东部。上游汇集了华亭县境陇山东麓的马峡、西华等支流。东流有策底河、南川河注入。再东过峡谷,经崇信县北,至径川县城西入径河。全长120公里,流域面积1671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2.19亿立方米。中下游流经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年输沙量623万吨,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894公斤。
洪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新集乡的六盘山东麓,河源高程2330米,由西向东南流,经固原、镇原、泾川等县,在泾川县洪河乡的王家嘴入甘肃省境,至罗汉洞乡曹头景家注入泾河。河口高程977米,河长187.2公里,平均比降3.38‰,流域面积1336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0.6077亿立方米。
蒲河,泾河支流,在甘肃省东部。上游名白家川,源于环县毛井乡二条检,东南流入镇原县,有康家河、大黑河由左岸注入,再东南流为镇原与西峰市之间的界河,汇西来的茹河后,至宁县长庆桥入径河,全长204公里,流域面积747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50亿立方米 (毛家河站)。流经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年输沙量4670万吨,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992公斤,建有巴家嘴水库。。
马莲河,泾河支流。古有马岭河、泥水之称,在省境东部。因河谷中马兰草丛生,马兰草俗称马莲,故名。上游有东西二支,西支是正源,名日环江。环江有二源,一为西川,源出环县北部边境之天他;一为东川,源于陕西定边县高天池北。二水汇合于洪德后称环江。再东南流西纳马坊川、城西川、合道川,东有安山河、马岭源沟注入.至庆城与东支会合。东支名柔远河,又名华池河,源于子午岭西双,南流西纳元城川,东纳城潇川,会西支后称马莲河。南流经合水、宁县,东汇合水川、城北河、九龙河,西纳米粮川、太乐沟、盖家川、贺家川,至政平汇入泾径河,全长374.8公里,雨落坪以上流域面积1.9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70亿立方米。流径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年输沙量1 340万吨,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1 050公斤,为径河泥沙重要来源。
黑河,泾河支流。在甘肃东部,陕酉省西部。源于华亭县东南部的上关罐子梁背后,东流经华亭、祟信、灵台、径川,至陕西省长武县亭口镇注入径河。河长168公里,平均比降2.9%,流域面积4255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1.02亿立米。黑河上游森林茂密,稍林草坡植被较好。中、下游流经黄土沟谷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黑河:又名汭河。属泾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华亭县上关,由甘肃省泾川县东流,自丁家乡刘主河村入境。河水澄清,河床较为稳定。经丁家、枣园、罗峪、冉店、亭口乡,从亭南村汇入泾河。境内流程37.7公里,河谷宽100米,比降1.72‰,年均流量10.3秒立方米,最大流量1160秒立方米,最小流量0.1秒立方米。年均输沙量1290万吨。
南河:又名达溪河,属黑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陇县河北乡北庙坡和甘肃省崇信县宰相庄,由甘肃省灵台县东流,自巨家乡马成寺入境。河水时浑时清,季节流量变化较大。经巨家、枣园乡,从河川口村汇入黑河。境内流程12.5公里,河谷宽200米,比降1.72‰,年均流量4.85秒立方米。最大流量1010秒立方米,最小流量0.02秒立方米,年输沙量866万吨。
磨子河(渠):发源于陕西省麟游县亢家店村.由甘肃省灵台县邵寨乡北流,自路家乡冢丰村入境。经路家、亭口乡,从安华村汇入泾河。境内流程12.3公里,河宽1米,比降1.25‰。年均流量0.12秒立方米,最大流量1秒立方米,最小流量至乾涸。年均输沙量100吨。
大路河大路河又名大芦河、芦水。属常年河,发源于固原县蒿店乡炭窑沟,从青龙乡入境,流经西阳、寨河、杨庄、草峰乡,从四十里舖镇瑶峰头汇入泾河。在其径流区域内,有60多条小溪从两侧注入此河。境内全长65公里,河床宽50至100米。集水面积219平方公里。据1976年至1977年资料,年平均径流量为0.289立方米/秒。7、8、9三个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59.1%,4、5、6三个月的径流量仅占全年径流量的14.2%。
小路河小路河又称小芦河或芦水。属常年河,发源于青龙乡岘子梁东侧,流经青龙、西阳、寨河、香莲乡,从四十里舖镇庙底下村汇入泾河。在其径流区域内,有60多条小溪从两侧注入此河。全长64.6公里,河床宽50至100米。流域面积24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25升/秒。丰水期流量479升/秒(1977年9月),枯水期流量46.38升/秒(1978年4月)。
潘涧河《太平寰宇记》载为潘谷水。属常年河,发源于寨河乡高寨村。经杨庄、草峰乡,至花所乡的潘口注入泾河。在径流区域内,有35条小溪从两侧流入。此河是平凉市和镇原县的分界线。全长52公里,河床宽70至100米,流域面积24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41.7升/秒。一鸦儿沟鸦儿沟河,发源于崆峒乡南部山区的三道沟延北东向流入柳湖乡八里桥西侧注入泾河。全长11.6公里,集水面积18.0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30.9万立方米。
甘沟,发源于麻武乡麻武沟,流经崆峒乡的甘沟窑、榆树等村庄,通过西新桥北注入泾河。全长14.6公里,集水面积23.6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74.46万立方米。甘沟水以渗漏的方式补给地下水,在上游山口测流为11升/秒,至沟I=I全部渗入地下。柳湖公园的泉水,主要是甘沟的潜流补给,汇集流量达22.16升/秒。
大岔河《太平寰宇记》称大杀谷。属常年河,发源于麻川乡马夫林官北侧灌木林中,经峡门乡境四十里舖镇马坊村西侧入泾河。全长20公里,河床宽约50米。流域面积9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水量72.1升/秒。
四十里舖河又名四十里舖沟。属常年河。发源于康庄乡居家沟两侧的基岩山区,流经桂花营、庙庄等地,从四十里舖镇东侧向北东进入川区于阎寨村西面注入泾河,全长22.2公里,河床宽约40米,流域面积79.43平方公里。丰水期流量483升/秒(1977年9月),枯水期流量20.416升/秒(1978年4月)。
涧沟河又名南杨涧河,属常年河。发源于大寨乡老山北的灌木丛林中,流经石佛峡、水泉子、杨涧、段堡等村,环绕白水镇东南向北东注入泾河。全长28公里,河床宽40至100米,流域面积140。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492.3升/秒。在径流区域内,有雨林沟、老头沟、寨子沟、安家沟等11条小溪注入此河。
红河,发源于宁夏固原县新集,由红河乡任家川入境,向东南流经柳王、东庄,至吴
家街子沟川道逐渐变窄,基岩裸露,并在红河乡政府上下连续形成两个“]L”字形
弯曲,然后进入水泉张至上赵一段石峡。古峡长约3公里,深4至8米,宽3至5
米,两岸壁立,底平坡陡,水流湍急,若遇骤雨,洪水奔腾咆哮,声震遐迩。特别是
寺山根一带河床下切甚深,下宽上窄;有一处两岸岩石突出,相距不过2米,上架
石桥,即闻名全县的“龙王桥”。过上赵后,川道开始变宽,基岩逐渐隐没。河流沿
原方向经杨吕村入罗汉洞乡,过北坡、挽头坪,于曹头景家汇入径河。
红河在县内长26公里。年平均流量1. 93立方米/秒,常水流量1. 22立方米
/秒,最枯流量0. 056立方米/秒(1965年8月22日),最大洪水流量1710立方
米/秒(1966年7月26日)。常水期,一般河段水深0. 2至0. 4米.河床比
降1/250。年平均含沙量3.3500,最大含沙量43. 300,年平均输沙量1319. 3万
吨。
1.1.3 暖水河:暖水河发源于泾源县惠台的马场沟,由西向东流经惠台、米岗、沙塘川进入甘肃省的崆峒峡,海拔高度2642~1941m。境内主河道长27.4公里,流域面积173平方公里,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河道比降17.5‰,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3028万m3。
1.1.4 颉河:颉河发源于泾源县大湾乡红沟,由西向东流经什字、蒿店两乡,于苋麻出境,在甘肃省平凉市八里桥汇入泾河干流,流域面积285平方公里,主河道长29.8公里,河道平均比降28.2‰,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3705万m3。
1.1.5 茹河:发源于泾源县大湾乡水沟掌由五里山入彭阳县境内,县境内流域面积74平方公里,主河道长9.1公里,河道平均比降53.3‰,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849万m3。
1.1.6 红河:发源于泾源县六盘山镇马家湾由马莲滩入彭阳县境内,县境内流域面积19平方公里,主河道长4.5公里,河道平均比降66‰,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63万m3。
策底河:策底河发源于泾源县石沟阳洼庙庙梁,自西向东流入甘肃省泾川。境内主河道长16.8公里,流域面积107平方公里,河道比降27.5‰,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461万m3。

中下游支流

泾河中下游主要支流特徵表
河流河道长度(公里)平均比降(‰)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马连河
374.8
1.35
19086
------
四郎河
85.8
7.94
732.5
0.63
黑河
168.0
2.90
4255
3.02
达溪河
126.8
2.74
2537
1.81
红岩河
77.1
9.00
717.3
0.36
马栏河
122.0
6.91
1319
1.26
泔河
95.6
10.8
1171.6
0.59
达溪河,达溪河位于甘肃省灵台县境内,属于泾河的主要支流,源自关山山脉。全长一百二十里。
泔河,发源于永寿县永平乡北部的罐罐沟脑,向东南流经永寿、乾县,于礼泉县烽火乡百灵宫注入泾河,全长91公里,流域面积1136平方公里,河床高程1416~410米,平均比降11.1‰。其乾支流主要流经黄土残原沟壑区,河床深切,河谷狭窄,比降大,洪流急,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小,地表水流少,地下水源差,是流域的主要特徵。
红岩河,红岩河系泾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子午岭西侧,流经甘肃省正宁县、陕西省旬邑县、彬县,于彬县高渠村汇入泾河,流域总面积715平方公里,干流全长78.7公里。
四郎河,四郎河发源于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艾蒿店子,最后在长武县雅口流入泾河,总长80公里,在庆阳市70公里,流域面积783平方公里,庆阳市644平方公里,其中塬地占19.1%,山地占77.7%,川地占3.2%,四郎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0.28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0.91立方米/秒,均径流深44.7mm,径流模数1.41L/s/平方公里,多年平均输沙率108L/s,平均含沙量119kg/立方米。
三水河,上游河段称马栏河,发源于马栏山区北部,即杨家洞站西北部与黄陵县分界(分水岭)的西南侧(北纬35°30′,东经109°42′),从源头向东南流,到杨家洞站后,转为北南向,从关门子又转为东北—西南向,经转角、马栏、县城,于本县丈八寺乡蔡家河滩出境流入彬县。境内河长113.5公里(全长128.6公里),为境内最长的一条河。
支党河,源于甘肃省正宁县东子午岭山区,称山甲河,自东北向西南流,到本县职田镇文家川村入境,流缍陕甘边界,再经底庙乡店子河、刘家店村后,至万家川入彬县,再汇入泾河,境内称支党河,彬县境内称红岩河。县境内河长14.9公里,流域面积129.2平方公里,平均比降6.1‰,主要支流有北川、身底沟、西洼嘴和张家沟等。多年年平均自产径流量630万立方米;客水径流量2461万立方米。
姜家河,源于境内石门山东南的暗门子附近,向西南流经水沟口、窑上、岭村后,转向南并成为本县和淳化县的界河,至土桥镇胡同同村进入淳化县,再注入泾河。县内河段称七里川,界河以下称姜家河。境内河长20.4公里(全河长41.6公里),流域面积69.95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49.3%,多年年平均径流量361万立方米。七里川流经土石山区,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轻微。七里川建有水库,位置在土桥镇指甲坡村石沟口,控制流域面积27.4平方公里,多年年平均径流量240万立方米,平均流量76.1公升/秒,平均含沙量2.16公斤/立方米。

水文特徵

径流

泾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1.40亿立方米,陕西境内为6.02亿立方米。径流的分布以黑河及三水河较多,径流模数分别为2.80公升/秒·平方公里和2.69公升/秒·平方公里,而干流较少,泾河张家山站年径流模数只有1.52公升/秒·平方公里。径流的多年变化是支流大于干流,黑河及三水河年径流变差係数为0.50及0.55,而泾河张家山站只有0.40。
泾河
泾河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干流夏季大于秋季,冬季最小。张家山站,夏季占42.7%,秋季为31.6%,冬季占10.1%。汛期最大四个月(7-10月)流量占年径流的62.9%,最大月(8月)占21.9%,比春季径流还要大。支流三水河则以秋季径流最多,占年径流的39.9%,春季径流反而大于夏季,最大月径流推迟到10月,其原因在于较好的植被。
泾河洪水猛烈,是渭河及黄河洪水主要源地之一,泾河一场洪水即可对下游构成威胁。陕县1933年8月8日发生的特大洪水,主要由泾河洪水所造成,当时,张家山洪峰流量达9200立方米/秒,洪量为14.6亿立方米。景村1966年7月27日,洪峰流量为8150立方米/秒,可见泾河洪水流量很大。
北部支流蒲河、马连河,洪水峰高量小,年水量小。南部支流黑河、纳河、泾河干流,峰小量大,年水量较大。泾河洪、枯水变化很大,张家山站历年最大实测流量为9200立方米/秒(1933年8月5日),而最小流量只有1.94立方米/秒(1977年4月15日),相差达4742倍。若考虑历史特大洪水,则相差更大。张家山道光年(1841~1849年)发生过18800立方米/秒特大历史洪水,景村调查到1911年8月3日15300立方米/秒特大历史洪水。支流三水河洪、枯水变化也很大,历年实测最大流量1160立方米/秒(1960年7月5日),而实测最小流量为0.01立方米/秒(1960年7月2日),洪、枯水相差1000倍以上。可见泾河水系洪水特大,枯水特小,洪、枯水变化极为悬珠。

泥沙

泾河含沙量很大。张家山站从1932年到1970年,实测最大含沙量为1430公斤/立方米(1958年7月11日),多年平均含沙量141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模数7150吨/平方公里·年,每年向渭河输送3.09亿吨泥沙,是渭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泾河流域1971~2003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02亿m3,输沙量为21559万t,近33年来总体变化趋势是输沙量略有下降而径流量下降比较明显。其中泾河干流(杨家坪以上)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59亿m3,输沙量为5445万t,其水沙变化趋势是输沙量基本没变但径流量下降显着。
泾河泥沙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90%的泥沙集中于汛期(7、8、9三个月),1933年8月7日至12日,泾河张家山站输沙量达8.4亿吨,占该年泾河输沙量的72%。枯水期泥沙很小,冬季河水清澈见底。陕西境内支流的泥沙远小于干流,如三水河多年平均含沙量只20.9公斤/立方米,输沙模数1780吨/平方公里·年,这说明泾河泥沙主要来自上游甘肃省境内。

开发利用

水利建设

灌溉

泾河水系的水利事业历史悠久,特别在下游的关中平原地区,早在2200多年前(前246),就修建了影响深远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引泾河水东注洛河,乾渠长300公里,灌溉今泾阳、三原、高陵、富平、蒲城等4万余顷(280万亩)土地,关中自此无灾年。西汉武元鼎六年(前111),在郑国渠上游南岸,今泾阳、三原县境内开六条辅渠,用来灌溉郑国渠旁地势较高的田地。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因渠堰毁坏,水不入渠,赵中大夫白公上移渠口,称为白公渠,从谷口引泾水到栎阳(临潼县北30里)入渭,长200公里,灌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等地4500余顷土地。郑国渠与白公渠同引泾水,灌区连成一片,统称郑白渠。汉以后到明清,历代都有改修,大抵皆以堰口毁坏而上移之,凿石成渠,屡易其名。到清乾隆二年(1737),因泾水毁渠堤,淤渠身,在大龙洞之下,筑坝拒泾,专引泉水改称为龙洞渠,灌田减至700顷,又减至200顷。1928年~1930年,陕西发生大旱,李仪祉先生主持修建了泾惠渠,它的前身为郑国渠。该工程于1830年12月动工,1932年夏天,渠首枢纽及主要乾支渠竣工,六月放水灌溉,1935年全部工程完成。
渠首枢纽工程位于泾阳县王桥乡张家山,在泾河上筑拦河坝一座,三孔进水闸一座,隧洞长667.2米,石渠长1174.4米,并设节制闸与退水闸,调节进渠流量,设计引水流量16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64万亩,1949年实灌不到50万亩。在1935年、1949年及1952年三次加高大坝,1938年和1952年两次扩建引水隧洞,引水流量增加到23.5~25立方米/秒。解放后,工程屡经改善,效益逐年提高,60年代初期,灌溉面积扩大到120万亩。1966年7月27日,泾河发大水,洪峰流量达7520立方米/秒,将拦河大坝沖毁。当年在距老坝16米的下游,重新修建了高14米、顶长87.5米的混凝土拦河坝,新建进水闸四孔,扩展引水洞,加高石堤并改建其他建筑物,使渠道引水能力增加到50立方米/秒。灌区有总乾渠一条,乾渠四条,小水库五库,总库容2212万立方米,有池塘九个,蓄水量22万立方米,机电井13186眼,灌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及阎良等县区的135.5万亩土地,其中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120万亩,占灌区面积的88%。
四合渠。1953年8月15日,丁家乡刘主河、陈家河、张河、柳家河4村,联合动工修建,在黑河上游的刘主河村建拦水土石坝,依山修渠8里,建渡槽、桥涵41座。工程移动石方0.56万立方米,土方1.07万立方米,总投工1.8万个,投资14万元(折新币)。其中地方财政资助10.5万元。1954年春季建成投入使用。引水0.8秒立方米,可浇地1358亩。1956年8月因暴雨山洪,沖毁渠系。地方财政投资3000元,重新修复。1966年3月,修建张河水电站,渠首延伸至甘肃省泾川县境响河村,建成砌石滚水坝和进水闸,改造渠道,调整比降,增加引水流量。1969年7月建成,平时发电,旱时浇地。1977年10月,张河水电站停止使用,四合渠仍为灌溉渠道。1985年以来,县水利水保局投资1.08万元。所在村分段整修维护,健全水管队伍和制度,基本保证受益区农田灌溉需要。1989年,保灌面积1100亩。
(一)郑国渠
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其时韩国因惧秦,遂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军队。此举适得其反,促进秦国更加强大。《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今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郑国渠首位于“瓠口”(今王桥镇上然村西北)。渠线沿王桥、桥底镇东进,过寨子沟后东北折,经扫宋乡公里、椿树吕村一线,于蒋路乡水磨村附近横绝冶峪河,至甘泽堡后东折,于龙泉乡铁李村入三原境。本县境内长约30公里。其渠首工程设施无考,灌溉方式为引洪淤灌(大水漫灌)。
(二)白公渠
建于汉太始二年(前95),由赵中大夫白公主持修建。此时郑国渠已废,渠首已不能上水,故白公渠渠首另开,选于郑国渠渠首上游约14米处(在今小龙王庙遗址附近)。其首段渠线较直,至船头村西北处,与郑国渠故道相汇。因郑国渠和白渠自交汇点以后,一直为固定两千年之古渠,故习称为“郑白渠”。泾惠渠开通后,此段古渠尚保存,至70年代平整土地时夷为平地。郑白二渠至寨子沟处为分岔点。郑国渠由此转向东北,白公渠则转向东南,取低位而行,东经雪河乡汉堤洞后东北折向,经云阳镇滑里村,至雪河乡湾子杨村南入三原境,县内全长约31.5公里。
秦郑国渠、汉白渠遗蹟和泾惠渠现状示意图
白渠汉时无分支,南北朝时,支渠有二。唐时,设三限闸(在今汉堤洞村附近),分白渠为北限、中限、南限三渠(系乾渠),因此白渠也称三白渠,又于中限渠上设彭城闸(今永乐镇东北),续开分乾渠1条、支渠4条、分支渠1条。渠系分级渐次定型。《玉海经》记载:“泾溉田四万顷,唐永徽中亦溉田万顷,今才及三千余顷。”白渠运用1000余年,至宋上水明显困难,虽用临时性简堰雍水入渠,但很难维持。
(三)丰利渠
建于北宋末年(1068—1109),先后两次施工,一期由侯可主持,工期九年,完成总工程量约30%,因遭荒年而中止。二期工程于大观二年(1108)开始,两年完工,由赵佺主持。丰利渠渠首规模和艰巨程度比郑、白二渠大得多,是引泾史上第一座建立在岩石河岸上的工程。石渠尚保存97米,为矩形断面。渠口之内,两岸各有闸槽一道,係为控制停水或防淤之设,闸槽左侧刻有水尺。石渠与河道之间砌石堤以保护渠道,防备洪水冲击。
丰利渠建成后,效益大增。《侯可开渠记略》《泾渠故实》等记载:“凡溉泾阳、礼泉、高陵、栎阳、云阳、三原、富平七县田三万五千九十三顷,赐名‘丰利渠’。”
(四)王御史渠
又称王御史新渠。元至大元年(1308),西台御史王琚建议,在丰利渠口上游111米处续开石渠,长51丈(156.7米),宽1丈,深5尺。自延佑元年(1314)动工,五年完成。此渠下段与丰利渠并行十余米后,折向汇入丰利渠。
(五)广惠渠
建于明成化初年(1465),由陕西巡抚项忠倡议并组织修建。工程更有突破性,施工时间亦最长,并开始凿筑隧洞,是明盛世时修建的大型工程。
广惠渠口位于大坝下游小龙潭的左岸上。南行百余米进入小龙山隧洞(现称一号隧洞,长120米),出洞接明渠249米后入大龙山隧洞(现称二号隧洞,长320米),出洞接明渠189米转向西南汇入王御史渠。据现存渠首《抚院明文》碑载,明天启初年(公元17世纪20年代初),广惠渠灌溉面积7.5万亩,其中本县6.4万亩。
(六)龙洞渠
清初,渠道工程渐次衰败,效益锐减。乾隆二年(1737),朝廷部分官吏及翰林院学士上书皇帝,陈述引泾问题,建议惟有修好渠堤防止泾水,堵绝广惠渠口,引用泉水入渠,方能确保渠道之利。本县知县唐秉刚和淳化知县汪碧奉命负责工程事宜。工期两年,自乾隆二年(1737)十一月起,四年(1739)十月告竣。动用工日6万余个,石料18000余立方尺,花费白银5360余两。
龙洞渠不再引泾,因以龙洞、筛珠、琼珠、鸣玉等泉水为水源,遂改称龙洞渠。
此渠使用近200年,其灌溉面积道光二十二年(1842)为6.7万亩,其中本县占5.7万亩;光绪二十五年(1899)减至3.9万亩,惟本县受益;至民国,仅剩2万亩,王桥、桥底、雪河一带最有保证。
利民渠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三月,罗明、李经倡导筹资开凿,历时4个月
通水。渠线从平凉城北暖泉至泾州(今泾川)城东南山范家沟、北山的白水沟,合计
大小渠道61条,长近100公里,可灌地300余顷,
普济渠,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修建,渠宽2米,长12.5公里,自泾河北郭家
园子到潘原城。灌溉哈家湾(今梁家河湾)、军张、民张农田。多次修复,改称老官渠。
1983年修建时投资2.7万元,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设计效益3000亩,后併入北
乾渠。
泾源渠,清光绪六年(1880)秋,左宗棠命平凉知府廖傅明主事,用僱请的德国
技师和在德国买的开河机器,从泾源到平凉修乾渠100公里。翌年四月,泾源水暴
涨,渠道湮塞,后继续施工,于当年冬完工。
平丰渠,1940年民国省政府拟建平丰渠(原名经济渠),1945年5月,平凉县政府接受保管平丰渠财产。1952年又重新修平丰渠,投工18571个,从马坊至四十里舖,渠长10余公里,灌地15000亩。后併入南乾渠。
安同渠,1956年2月开工,12月建成,翌年投入灌溉。进水口位于安国乡油坊庄,为无坝引水,自流灌溉,渠线沿泾河北岸到虎山沟全长20公里。
泾河南乾渠 ,1956年省水利厅勘测设计,1957年11月7日动工,翌年7月竣工通水。乾渠全长41.2公里,从双桥子引水到花所下王沟,引水流量4立方米/秒,利用跌水修电站10座(容量744瑶)。1970年修建跃进渠、团结渠补充下游用水。跃进渠于店子沟口设闸从泾河引水至马莲村北南乾渠18号陡坡下游乾渠。全长3.82公里,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灌溉白水公社13个大队的1.42万亩川地。团结渠自涧沟口引泾水,渠道经田堡、张寨、川涧沟、王沟、寺沟与南乾渠27号陡坡入乾渠,全长5。53公里。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灌溉白水、花所公社6个大队的1.24万亩耕地。1982年建成永乐渠,渠长1.72公里,全部衬砌。灌溉面积1500亩。1984年崆峒总乾渠动工修建,泾河灌区由崆峒总乾渠、泾河南乾渠、跃进渠、团结渠、永乐渠组成灌溉网。总设计灌溉面积9.3万亩,水渠主要由崆峒水库控制,并由南乾、跃进、团结3个进水口从泾河引水补充,川区灌溉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崆峒渠 ,从崆峒峡聚仙桥南岸无坝引水至柳湖乡境,渠长12.5公里,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工程面积1.2
万亩。1957年2月开工,同年11月竣工,修建筑物33座,开支渠11条。1958年通水,保灌1万亩。1959年4月,利用跌水修电站1座,装机容量16配。支渠7条,长5.04公里(衬砌4.1公里),建筑物141座。1984年3月,崆峒渠与新修的崆峒总乾渠连通,11月5日崆峒渠管所併入泾河南乾渠管理所。
泾河北乾渠,1958年11月至1960年3月,修建从八里桥到军张的乾渠,全长26公里,引水流量1.06立方米/秒,修建筑物80座,设计效益1万亩。1967年11月,修改渠线,加大断面。1968年5月动工,进水口从八里桥改到马家庄,修进水闸,乾渠至小路河口泄水,1970年lo月竣工通水。渠全长16.8公里,设计流量2立方米/秒。直开斗渠50条,全长45.88公里,衬砌8条,长4000米,建筑物489座。距乾渠11公里处有补充进水渠1条。泾河北乾渠保灌面积9400亩。
安国渠,建于1958年,从陡坡河至土桥,长3.5公里,设计流量1立方米/秒。1972至1974年改建扩大,乾渠跨越丁家沟和颉河沟,修建钢筋混凝土渡槽1座,乾渠全长9.1公里(衬砌3.15公里)。支渠1条,斗渠17条,全长11.02公里,建筑物123座,保灌面积1900亩。
柳湖渠,清同治八年(1869)左宗棠率军过平凉时开两渠,民间称头道磨渠、二道磨渠。水磨加工军粮,渠水灌田。后有崆峒山杜道人又开三道渠。后来磨渠从柳湖一直延伸到十里舖,建水磨12盘。柳湖渠于1965年至1967年分段改建和扩建,从龙隐寺南引泾水,至十里舖接入南乾渠,全长12.87公里,设计引水流量2.5立方米/秒。1970年改建后有建筑物46座,支渠9条,长9.4公里。柳湖渠灌溉柳湖乡的八里、天门、柳湖、泾滩、保丰、十里舖6村的川地,是全市蔬菜、果品生产基地。随着崆峒总乾渠的修建,柳湖渠为总乾渠代替。
崆峒总乾渠,系崆峒水库配套工程。总乾渠全长19.898公里,西起水库进水闸,东至十里舖大岔河涵洞前接入南乾渠。引水流量7立方米/秒,加大流量8.5立方米/秒。1984年5月正式开工。至1985年底,修乾渠10.605公里,建筑物64座。

水电

崆峒水库发电站 1980年8月,由县水利局主持动工修建崆峒水库发电站,
于1982年12月竣工,共投资159.6万元,安装卧式水轮发电机组3台,1890珏。
1983年4月机组运行,向崆峒乡供电。1985年4月10日开始併网发电。电站为全
民所有制企业。1985年,有职工29人。固定资产原值158.7万元,发电534万度,
产值24.7万元,实现利润7.6万元。

水库

崆峒水库位于崆峒前峡出口,是平凉市最大的防洪、灌溉、发电枢纽工程。先
后由黄河勘测设计院、甘肃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规划设计。防洪标準按50年一遇
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总库容2970万立方米,调节兴利库容2230万立方米,死
库容600万立方米,灌溉17万亩,发电3X 630配。属中型水库,
1970年下半年筹建,1971年6月正式开工,1979年底竣工。
大佛寺水库 该水库是拦蓄泾河水源的省办大型水利工程。1958年清理坝基,确定坝轴线。1959年12月15日开工。设计水库建成后,补充泾阳、三原、高陵等县灌区用水。由省水电厅勘察设计与施工,后由于国家经济困难、资金匮缺、停建。

河谷交通

泾川河谷自古就是穿越六盘山区的交通要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20年,带领大队随从,“巡陇西、北地二郡,出鸡头山,过回中”,开通了关中通往陇右的一条驰道——鸡头道。鸡头道此道因经过鸡头山(平凉崆峒山)而得名。这条驰道以鹹阳为起点,循泾水河谷经陕西淳化、旬邑入甘肃,由宁县西行经平凉市崆峒山前峡,再过宁夏泾源县北面河,逾陇山至泾源辛店,过庄浪、水洛,西达陇右诸地。
隋、唐之间开凿泾川道,泾河川道是从平凉西行,经三关口、瓦亭到固原北去的大道。这条道路的关键在三关口和瓦亭之间的险阻,险阻打通之后,不翻深沟,不越大山,平坦易走,遂逐渐代替了阳晋川(今镇原红河川)道。宋代瓦亭很重要,又置狮子、拦马、平泉3个堡,都是保护这条道路的。此道沿途多险,是和平时期运输路线,在战争中多不用。
宋代开通从渭州(平凉市)东行沿泾河至泾州直达长安的驿道。民国时建设了干线公路·西兰公路西(安)兰(州)公路是国家公路交通大动脉,也是横贯平凉市境的一条主要干道。此路沿泾河川走向,在市内长72.3公里。

历史事件

夏(约前21世纪——前1 7世纪),帝孔甲《史记·周本纪》:帝孔甲不窟奔戎狄之间(今泾河流域)。
周襄王二十九前(前632)秦穆公伐戎,获全胜。吞併12个戎国,成为西戎霸主。泾河上游的乌氏(戎族名,居今市境)等少数民族归附秦王。
1935年8月31日,红军由崇信经四十里舖,渡泾河,上什字塬经草峰去陕北。

水源保护

2014年4月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关于保护泾河水源的条例(草案)提交审议。条例(草案)规定,在泾河水源保护区内,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以及水源保护相关植被;非法採矿、采砂、採石;倾倒、填埋、储存、弃置矿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在堤防和护堤地打井、钻探、爆破、挖筑鱼塘、取土、建房、开渠、挖窖、坟葬、开採地下资源、考古发掘等;擅自设定排污口等八大行为,违规者将依条例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条例(草案)单条规定,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对已建成不能达标排放污染物、危及水源区水体治疗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政府责令限期治理,治理后仍未达标的,责令拆除或关闭。

泾河传说

泾河龙王

传说唐朝贞观年间,有泾河龙王与江湖神课袁守诚争赌,故意把玉皇赦旨要降的雨水剋扣了若干寸,结果触犯了天条,天庭着魏徵问斩泾河龙王。因魏徵是唐太宗的人臣,所以刑前头一天晚上,该龙王託梦向李世民求情,叫救他一命,李世民应允了。次日中午时分,李世民单宣魏徵进殿陪他对弈,想拿这个办法把魏徵栓住,下不得手。
棋下到了一半,魏徵托着下巴睡着了,李世民心疼他日夜操劳累,就没惊动他。孰料魏徵一觉醒过来,说是把泾河龙王给斩了。此事后,李世民受到了惊吓,夜夜梦见泾河龙王提着血淋淋的龙头来问他索命。后来的事情大家伙都知道,秦琼、尉迟敬德两员虎将为唐太宗守值,后来画成了肖像贴在了门扇上慢慢衍化成了斗神。

柳毅传书

一百多年后的唐贞元年间,老龙潭又演绎出柳毅传书的千古佳话。泾河老龙王被斩后,其子继位,洞庭龙王按照玉皇大帝的旨意将独生女嫁给泾河小龙王,但泾河小龙王性情残暴、喜新厌旧,将龙女流放到泾河滩上牧羊。进京赶考落第的湖南书生柳毅,到泾阳寻访好友途经此地奇遇龙女,遂帮龙女传书洞庭,龙女的三叔父钱塘龙王率兵三千将其救回,后龙女变为凡女,与柳毅结为夫妻。至今,老龙潭附近的悬崖下还有“龙女洞”。相传那位家喻户晓的活佛济公,曾在新民乡张家台石窟修行;穆桂英挂帅镇守三关时,曾在今黄花乡境内“两峰如柱”的鞦韆架身着战袍荡过鞦韆。
柳毅传书

流域概况

地形气候

泾河流域位于东经106°14′~108°42′,北纬34°46′~37°19′,地处黄土高原中部,处于六盘山和子午岭之间。
泾河流域
全流域有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沟壑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林区和黄土阶地区5种土壤侵蚀类型,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41.3%和39.7%,这两种类型区的水土流失也最为严重。流域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总体地势是东北西三面向东南倾斜,泾河及各级支流均深切于梁、塬、峁,黄土沟壑镶嵌其中,黄土地貌景观独特。
流域多年平均气温8℃,年降水量在350~650mm之间,主要集中于夏季,夏季降水量一般占到年降水量的60%以上,且降水强度大,同时年际间变化差异显着。

自然资源

泾河流域土地平坦,农业发达,矿藏丰富,经济开发潜力很大。耕地占全流域面积近1/3,是西北地区着名的产粮区。陕西泾河两岸黄土高原各县及泾惠渠灌区是陕西主要商品粮油基地;流域内还蕴藏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油母页岩、建筑材料等矿产,如长庆油田。但是,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气候变迁,泾河已不堪重负,流域内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尤其是水资源总体缺乏已成为泾河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文物古蹟

泾河流域的文物古蹟之多久已驰名中外,1973年在甘肃合水县西北8公里处莲河西岸发现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距今约有250万年。华池县城西南45公里赵家岔旧石器遗址,平凉市西崆峒山道院建筑、泾川县王母宫石窟和南石窟寺(东方洞)。庆阳县西峰镇南的北石窟寺等都是甘肃有名的古剎名寺。陕西长武县的唐代昭仁寺,大殿建筑别具一格,寺内有唐初大书法家虞世南的书刻石碑。彬县城西的大佛寺,是唐贞二年(628)李世民为其母庆寿所造。大佛高达24米。水口乡有秦天苻坚的墓葬。此外,还有周部落姜嫄墓、公刘墓。礼泉县唐太宗的昭陵更是中外驰名,“昭陵六骏”石刻是举世皆知的瑰宝。在昭陵周围尚有魏徵、李靖、房玄龄、尉迟敬德等157座名臣武将,妃子公主的陪葬墓。泾阳县有郑国渠遗址、明代崇文塔和惠梁寺等名胜。西兰公路大体上是汉唐以来丝绸之路的关中北线的途径。

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泾河浊流滚滚,使农业遭受摧残。唐代诗人杜甫曾有“秦山忍破碎,泾渭不可求”的感慨。泾河流域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形成十年九旱,数次断流。

水质恶化

过去泾河水富含氮、磷成分,宜于灌溉,但进入21世纪以来泾河污染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2000年以来,河水污染逐年加剧,冬春灌溉期间,水色变红变黑,漂浮着大量泡沫,气味刺鼻。泾河污染的祸源是城市排污、工业废水和水土流失。
上一篇:passion(黄大炜专辑) 下一篇:许广为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