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Clintock

生活百科 2023-01-25 19:31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McClintock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McClintock B.,1902~1992)是20世纪最具传奇经历的女科学家之一,她由于在玉米研究中发现了“会跳舞”的基因而被誉为基因调控理论的先驱。在此之前,遗传学界普遍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与基因之间的距离非常稳定,常规的交换和重组只发生在等位基因之间,并且不会打乱这种距离。,麦克林托克却发现,单个的基因会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上“跳”到另一个位置上,甚至从一条染色体上“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芭芭拉·麦克林托克
  • 外文名McClintock
  • 出生日期1902
  • 逝世日期1992年9月2日

简介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是一位女科学家。她于1902年6月16日出生于美国康乃狄克州的哈特福德。1923年在康乃尔大学农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27年获植物学博士学位。在20世纪20~30年代,麦克林托克主要在康奈尔大学从事玉米遗传学的研究。

事迹介绍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麦克林托克主要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玉米遗传学研究,当时有关玉米染色体遗传变异的许多重大研究发现,如易位、倒位、缺失、环状染色体、双着丝粒染色体等都与她的研究工作有关,麦克林托克在玉米遗传学研究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论文,其成就完全可以与当时的果蝇遗传学研究相媲美,真正使她名垂科学史册的还是她在基因调控理论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超前”贡献。
基因能够在染色体上移动位置,也就是说能“转座”或“跳动”,这在当时对许多遗传学家来说简直是件前所未闻的事情。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有一定的位置、距离和顺序,它们只可以通过交换或重组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通过突变改变自己的相对性质;,要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甚至“跳”到别的染色体上,科学家们从来连想都没有想过。,他们在读了麦克林托克1950年发表的《玉米易突变位点的由来与行为》,和1951年发表的《染色体结构和基因表达》两篇论文后,许多人都认为她可能是“发疯”了,“稳定”的基因居然能随意移动!这就连当时一流的遗传学家也无法理解麦克林托克的语言,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
“转座因子”的概念麦克林托克早在1938年就已提出了,但直到1976年,在美国冷泉港召开的“DNA插入因子、质粒和游离基因”专题讨论会上,与会科学家明确地承认可以用麦克林托克的术语“转座因子”,来说明所有能够插入基因组的DNA片段。麦克林托克在这时才真正成为基因调控的“调节—操纵子理论”的先驱。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麦克林托克完全是通过个人的努力、用传统的遗传学和细胞学研究的手段,得出了“转座因子”的概念,解决了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成为走在时代前面的科学家。
为“跳跃基因”孤军奋战

荣誉

麦克林托克在半个世纪前提出的“转座因子”理论,对于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对以DNA重组技术为代表的基因工程的发展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98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金评定委员会终于把这一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这位81岁高龄、不屈不挠的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也由此成为遗传学研究领域第一位独立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面对这份迟到了近半个世纪的荣誉,麦克林托克深感欣慰。1992年9月2日,麦克林托克在冷泉港去世,终年90岁。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