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个性测验是国外企业广泛套用的一种人格测验,用于测查、评估和帮助人们改善其行为方式、人际关係、工作绩效、团队合作、领导风格等。 DISC个性测验由24组描述个性特质的形容词构成,每组包含四个形容词,这些形容词是根据支配性(D)、影响性(I)、服从性(C)、 稳定性(S)和四个测量维度以及一些干扰维度来选择的,要求被试从中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和最不适合自己的形容词。测验大约需要十分钟左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DISC个性测验
- 概述 DISC个性测验是国外企业通用的
- 基本概述DISC个性测验
- 发展进程个性测验的历史与发展
- 属性人格测验
- 用途对有关的人格特质对人进行描绘
- 目的影响人的情绪和普遍做法
基本介绍
DISC个性测验 [ DDominance(支配性)、IInfluence(影响性)、SSteadiness(稳定性)、CCompliance(服从性)]
发展进程
个性测验的历史与发展
在古希腊,人们通常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是他们身体“健康”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认为,人体包含四种基本液体(称为体液),与其相对应的要素就是所谓的火,风,水和土,与中国的五行理论有点类似,只是少了一个“金”,以风代替了木。当某种体液成为占主导地位时,古希腊人就认为,这种液体就会影响人的情绪和普遍做法。
这四种要素所代表的体液分别是红色的血液、黄色的胆汁、黏液、以及黑色的胆汁,每种体液分别对应了四种不同的行为方式。过多的血液将使人过度乐观-多血质,过多的黄胆汁将使人过于暴躁-胆汁质,过多的黏液将使人过于冷淡-黏液质,而过多的黑胆汁将使人抑郁-抑郁质。
希波克拉底第一次系统化地提出了体液的理论,一直到中世纪,体液理论仍然被普遍使用。.直到现在,我们才知道,这种体液的学说并没有事实的依据,古希腊人体液学说却很偶然地提供了我们认识人群的方法,,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以及抑郁质的说法,仍然被沿用至今,而且依然十分有效。值得庆幸的是,现代的测评技术不会通过衡量体液的多少来进行人群的划分,但必须承认的是,大多数性格或行为类型的测评方法,都可以追溯到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性格学说可能是第一个比较成功的尝试了,荣格将人的性格特徵定义为四种类型的某一种,这四种类型分别是,实感、直觉、情感、思考。虽然荣格的性格划分在当今看来显得比较粗一点,但这却是现代心理学第一次系统性的理论尝试,在此之后,基于荣格的学说,MBTI的性格理论诞生了,MBTI已经成为现代进行性格研究最为普遍的工具。这里所探讨的,将是一个尝试去认识人群、区分人群的尝试。
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创建了一个理论来解释人的情绪反应,在此之前,这种工作主要局限在对于精神病患者或精神失常人群的研究,而马斯顿博士则希望扩大这个研究範围,以运用于心理健康的普通人群,,马斯顿博士将他的理论构建为一个体系,即―“The 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正常人的情绪”,专门用于描述心理健康的普通人群常见的基本的情绪反映。为了检验他的理论,马斯顿博士需要採用某种心理测评的方式来衡量人群的情绪反映-“人格特徵“,,他採用了四个他认为是非常典型的人格特质因子,即Dominance-支配,Influence-影响,Steady-稳健,以及Compliance-服从。而DISC,正是代表了这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在1928年,马斯顿博士正是在他的”正常人的情绪”一书中,提出了DISC测评,以及理论说明。
类似于其他心理测试,比如IQ类测试,DISC测试被运用于美国军方进行军人的删选工作。在二次世界大战中,DISC被广泛用于新兵招募工作,随着其价值越来越受到军方的重视,在二次世界大战后,DISC也被推广作为普遍的商业性招聘用途中。在DISC测评使用的早期,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形成的时期,DISC测评的构图与诠释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尤其在基于常模构图方面,更是複杂。在八十年代后期计算机技术发展时,DISC测评也迎来它第二次的生命,尤其是在测评自动化以及着作权保护方面。基于“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的DISC自动化测评系统已经被普遍利用在员工招聘、经理人发展、团队构建等人力资源开拓方面。
测验目的
人格与管理活动的关係十分密切,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适合什幺样的工作及可能取得的绩效,可以通过诊断一个人的人格特徵,来确定其管理的成功与否。
研究证明人格会影响到职业选择、工作满意度、压力感、领导行为和工作绩效的某些方面。DISC个性测验就是一种人格测验,为企业的人事甄选、录用、岗位安置提供了良好的测评手段。
DISC个性测验就是一种人格测验,它包括24组描述个性特质的形容词,应试者要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从每组四个形容词中选出最适合自己和最不适合自己的形容词。研究表明,这个测验所考察的维度与管理绩效相联繫,为企业的人事甄选、录用、岗位安置提供了良好的测评手段。
测验功能
DISC个性测验着重从以下四个与管理绩效有关的人格特质对人进行描绘,即支配性(D)、影响性(I)、稳定性(S)和服从性(C),从而了解应试者的管理、领导素质以及情绪稳定性等。管理行为作为一种工作情境下的特殊行为,它会受到人格特徵的影响。具有不同人格特徵的个体在同样的工作情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管理行为,个体往往在工作中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DISC个性测验就是把个体安排在这样一种管理情境中,描述个体的优势、在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一些个体倾向等,例如,如何影响他人、对团队的贡献是什幺、什幺时候处于应激状态,能使个体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徵,企业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考察应聘个体是否具有对企业、对职位来说十分关键的人格特徵,以此作为筛选人员的标準之一。
测验特点
心理学家们很早就开始对有关人格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人格的定义,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同意,人格会对行为产生影响。雷蒙德·卡特尔在1965年提出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一种倾向,可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情境中的行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联繫在一起的。
对组织来说,它将选择那些能与组织"人格"相融合的个体进行组织,并最终由此形成组织的独特特徵。,在进行员工甄选时採用对人格特徵的分析是很必要的。
现在,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都还没有一套客观选拔管理人员的标準,尤其是对管理人员人格方面的分析更为薄弱。在一些用人事测验选拔管理人员的企业中,人格测验项目通常採用MMPI、卡特尔16PF等人格测验,但MMPI是一个临床量表,它是用来鉴别那些患有精神病或神经症的人,用它来测量管理者是不适宜的;卡特尔16PF是为测量普通人的完整人格构架而设计的,不能很好地通过测验应试者的管理绩效。DISC个性测验与这两者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适合一般、正常的个体。
与管理绩效相关,能很好地描述应试者的个性特徵(优势、劣势等),并能预测其领导特徵和情绪稳定性等。
测验时间短,简单易行。
有比较完善的解释体系。
施测过程
DISC个性测验不限定时间,整个测验大约需要十分钟左右。纸笔作答或计算机施测均可,可以集体施测,具体过程如下
1)依据预定的参试人数选择好适宜的测验地点,布置考场。考场环境应安静整洁、无干扰,採光照明良好。
2)準备测验所用的如下材料问卷、铅笔、橡皮,保证每位应试者有以上完整的测验材料及用品。
3)安排考生入场,并宣布测验注意事项
4)检查应试者完成了所有题目后,回收问卷,测验结束
测验样题
指导语
请在以下每一组词中选择一个最接近于你(最适合描述你)和一个最不接近于你(最不适合描述你)的词,在后面相应的括弧中打勾。这不是好坏的评价,不是应该如何,而是对自己的客观描述。24组词是相互独立的,每一组都要回答,不要有遗漏。谢谢合作。
样题
最接近 最不接近
温 柔 [ ] [ ]
说服力 [ ] [ ]
谦 卑 [ ] [ ]
独创性 [ ] [ ]
特质定义
DISC主维度特质定义
DISC个性测验主要从以下四个主维度特质对个体进行描绘
(1)服从性(C)
一般描述
準确的、有分析力的、谨慎的、谦恭的、圆滑的、善于发现事实、高标準、成熟的、有耐心的、严谨的。
对团队的贡献
善于下定义、分类、获得信息并检验
客观的、"现实的锚"
保持高标準
有责任心,稳健可靠
综合性的问题解决者
小团体的亲密关係
相似的工作环境
私人办公室或工作环境
压力下的倾向
悲观的
挑剔的
过分批评
紧张的、大惊小怪的
可能的缺陷
受批评时採取防御措施
常陷入细节之中
对环境过分热衷
似乎有点冷漠和疏远
理想环境
需要批判性的思维
技术或专业领域
高C的情绪特徵害怕
(2)稳定性(S)
一般描述
友善的、亲切的、好的倾听者、有耐心的、放鬆的、热诚的、稳定的、团队合作者、善解人意的、稳健的
对团队的贡献
可靠的团队合作者
为某一领导或某一原因而工作
有耐心和同情心
逻辑性的思维
服务取向
理想环境
稳定的、可预测的环境
变化较慢的环境
长期的团队合作关係
人们之间较少冲突
不受规则的限制
压力下的倾向
非感情表露者
漠不关心
犹豫不决
坚定的
可能的缺陷
倾向于避免争论
在确定优先权时遇到困难
不喜欢非正当的变化
高S的情绪特徵非情绪化的
(3)支配性(D)
一般描述
爱冒险的、有竞争力的、大胆的、直接的、果断的、创新的坚持不懈的、问题解决者、自我激励者。
对团队的贡献
基层组织者
前瞻性的
以挑战为导向
发起运动
有创新精神
压力下的倾向
高要求的
紧张的
有野心的,好侵略的
自负的
非日常工作的
带有挑战性和机遇的工作
理想环境
不受控制、监督和琐碎事困扰
革新的、以未来为导向的环境
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论坛或集会
可能的缺陷
过度使用地位
制定的标準太高
缺乏圆滑和变通
承担高速、过多的责任
高D的情绪特徵愤怒
(4)影响性(I)
一般描述
有魅力的、自信的、有说服力的、热情的、鼓舞人心的、乐观的、令人信服的、受欢迎的、好交际的、可信赖的。
对团队的贡献
乐观、热情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激励其他人为组织目标而奋斗
团队合作者
通过协商缓解冲突
理想环境
人们之间密切联繫
不受控制和琐碎事的困扰
有活动的自由
有传播思想的论坛或集会
有相互联繫的民主监督者
压力下的倾向
自我提高
过分乐观
过多的言语
不现实的
可能的缺陷
不注意细节
在评价人方面不现实
不加区分地相信人
情境下的倾听者
高I的情绪特徵乐观
DISC子维度特质定义
Accuracy-精确性
高 Compliance 和 低 Influence,在分析表中发现显示高服从及低影响的DISC子特徵,并且有时会称为「谨慎」。拥有这种子特徵的人非常不喜欢犯错-他们会反覆地检查工作,并且会纠正别人工作中的错误,不论别人有没有要他这样做。这种对于确定性的需要表示他们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很少愿意冒任何风险。他们在沟通时也是非常谨慎,除了必要的信息外,极少会泄露有关自己的事情。
Cooperativeness-合作性
Cooperativeness-合作性。高 Compliance 和 低 Dominance,在分析表中发现显示高服从及低支配的DISC子特徵。这是典型的「墨守成规型」子特徵,它所对应的人需要能够绝对确定他们的地位,并且喜欢以既有的规定和程式为架构来支持他们的意见。他们被称为配合型是因为他们在这方面的个人作风常需要主管、同事和友人的实际支持,所以他们会儘量和别人维持有效的工作关係。
Efficiency-高效性
高 Dominance 和 低 Influence,在分析表中发现显示高支配及低影响的DISC子特徵。有效率的人是直接而独断,但对个人事务不太关心。他们对事务的看法客观而重分析,并且会不计一切地朝目标迈进。他们需要看见结果,并且会为了追求结果而在品质和细节上妥协。
Enthusiasm-热情
高 Influence 和 低 Steadiness,在分析表中发现显示高影响及低稳健的DISC子特徵。这是一种外向的子特徵,与友善有许多相同之处,多加了些活力和速度。这种有生命力的作风会在话题中强烈显示他们的兴趣,而他们热情的本性也是对其他人的一种激励因子。
Friendliness-友好
高 Influence 和 低 Dominance,在分析表中发现显示高影响及低支配的DISC子特徵。「友善」的人喜欢说话沟通是这种类型最强的要素。他们活泼外向,但对于一般的工作不容易专心,而且很容易为了社交机会而分心。
Independence-独立性
高 Dominance 和 低 Compliance,在分析表中发现显示高支配及低服从的DISC子特徵。这种类型的人通常受挫于原则或规定;他们喜欢依己见行事,并居于权威的地位。这种子特徵常见于企业家作风。
Patience-耐性
高 Steadiness 和 低 Dominance,在分析表中发现显示高稳健及低支配的DISC子特徵。这类型的人的个性不疾不徐,能在别人觉得反覆或无聊的情况中工作。他们的作风顺从,相信有些事是他们无法改变的。
Persistence-执着
高 Steadiness 和 低 Compliance,在分析表中发现显示高稳健及低服从的DISC子特徵。有「毅力」的人特别不擅于应付改变。他们一旦适应了现状之后,就很难突破而去适应新的情况。这表示他们会尽一切力量来维持事物的现状,在维护他们的环境和社交圈时,会显示出极大的忠诚和韧性。
Self-confidence-自信
Self-confidence-自信。高 Influence 和 低 Compliance,在分析表中发现显示高影响及低服从的DISC子特徵。「自信」分析表所表示的人极少会缺乏自信,而且几乎在任何社交场合都能处之泰然。他们很容易和陌生人打成一片,也不怕主动与人接触。他们有时会变得过度自信,而造成他们冲动行事。
Self-motivation-自我激励
Self-motivation-自我激励。高 Dominance 和 低 Steadiness,在分析表中发现显示高支配及低稳健的DISC子特徵。行动是这个子特徵的重要成份。这种类型的人觉得随时都需要活跃,对于不愿或不能跟随他快速步调的人感到不耐。他们对新情势反应快速,但从不会忘记自己的目标与企图。
Sensitivity - 敏感性
Sensitivity-敏感性。高 Compliance 和 低 Steadiness,在分析表中发现显示高服从及低稳健的DISC子特徵。这种类型的人对于周遭环境和其中发生的变化极其敏锐,时常会注意到别人所错过或忽略的细微枝节。它本身是一个正面的因子,但它会让人很容易觉得无聊也很容易分心。
Thoughtfulness - 深思熟虑
Thoughtfulness-深思熟虑。高 Steadiness 和 低 Influence,在分析表中发现显示高稳健及低影响的DISC子特徵。「缜密」的人会小心规划他们的用词和行动,而且大都不会鲁奔行事。这类型的人最不擅长处理期限和其它时间方面的限制。他们的优点是工作方面的可靠和稳。
团队建设
DISC团队建设概述
基于DISC理论,并使用DISC测评系统来指导进行团队建设,是DISC理论的重大提升之处。很多DISC的使用者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认为DISC不过是单纯的招聘测评而已。在有关团队角色的理论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是贝尔宾团队角色的理论了,贝尔宾教授在团队角色的理论构建上有其独到之处,在使用测评技术区别每个人的角色以及角色指导方面,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的实践性比较弱一点。很多专业的MBTI认证顾问使用MBTI作为团队建设的辅助工具,这是非常好的套用。因为正版的MBTI问卷M,的确可以辅助团队建设,,使用MBTI线上问卷M与交流沟通的线上问卷,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地开展团队建设的活动。
相比较贝尔宾的十种团队角色,MBTI的十六种人格类型,DISC另闢蹊径,创立了基于所谓“PACE”“PERSPECTIVE”“FOCUS”的PPF团队角色理论,从而构建了二十七种团队角色类型。并基于DISC的测评系统,开展比较深入的团队建设。利用DISC进行团队建设,可以在团队成员个人的层面上,以及整个团队的层面上进行展开。在团队成员个人的层面上,DISC帮助团队成员了解自己的典型团队角色,以及如何与团队进行融合,或如何与特定的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在整个团队的层面上,DISC帮助团队的领导者认识自己的团队的典型特徵,以及各个团队成员的角色特徵,更重要的是,DISC系统可以揭示出团队领导者的管理风格,以及领导者管理风格与团队成员角色之间的关联的程度。
在“DISC团队建设”的模组中,我们将为大家逐步揭示DISC团队建设的理论体系,以及如何使用DISC测评系统进行团队建设的实际套用。我们将主要为大家勾画出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领域
DISC团队建设原理在我们进入实质性的DISC团队建设套用时,我将为大家展示DISC团队建设的底层理论系统,尤其是所谓的PPF团队角色理论。
团队因子以及子因子DISC的因子理论经过少许修改后,可以被运用在团队建设的理论中,我们将为团队构建四个主因子,以及十二个子因子,通过这十六个因子来描绘一个团队。而基于这四个主因子,我们也将为您展示所谓的DISC团队图示。
领导风格领导风格在团队建设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领导风格的介绍中,我们将介绍各种不同的领导风格类型,以及如何使用DISC进行领导风格的改善。
领导风格要求每个团队都是基于某种特殊的目的而存在的,而不是基于团队领导者而存在的,,每个团队都可能有一种特定的对于团队领导者的要求。,如何帮助既有团队的领导者认识到这种要求的存在,并基于这种要求去改善自己的领导风格,这也是我们将为大家发掘的重要内容。
DISC团队建设原理
什幺是“团队”?“团队”的定义又是什幺?有很多理论以及知识体系在探讨“团队”这个概念,有的泛泛而论,有的则比较精确。在实际套用中,贝尔宾团队角色可以说是比较着名的团队角色理论了。而对于DISC来说,它从团队成员的行为模式这个角度出发来探讨团队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从“个人角度”来看怎样与团队进行融合;一个是从“团队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怎样建构或发展团队。前者注重在关係与协调;后者关注在改善与提高。那幺,,我们就必须从DISC理论的角度来理解什幺是“团队”,团队的DISC定义什幺。在DISC看来,团队概念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显着特徵
,团队因为某种目的而存在
这主要是从团队以外的角度来看待团队,每个团队的建立或存在都是有所目的的,每个团队的目的可以从团队的工作职责範畴归纳得出,或者从团队的业务流程範围整理得出;
,团队成员之间将互相协作
这可能是很多团队理论所关注的,团队的存在在于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沟通而得以产生信息流动、物资流动,进而促进团队的发展;
,团队需要产生特定的输出
团队的输出可能是直接的、具体的,比如,一份报告,一份设计,产品或者服务;也可能是虚拟的,比如一个想法、一个创意、一个项目的完成,不管怎样,团队的合作需要有某种形式输出。
以上三个方面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定义“团队”的概念,也可以帮助我们来衡量一个团队的有效性,即团队是否有确定的业务目标?团队成员之间是否互动良好?团队是否能够提供所被要求的结果(输出)?DISC就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这三个问题。在我们展开深入的讨论之前,我们先从“组织”的角度来再分析一下团队的意义。
没有哪一个团队是真正“独立地”运作的,团队需要与外部进行互动,发生各种“积极的”或者“消极的”联繫。团队需要与组织内部的其他团队、客户、供应商、税收财会等等发生各种各样的互动。团队通常总是在一个“组织”的结构下进行运作,由组织定义团队的职责与输出。这也就意味着团队必须按照组织所既定的规则开展工作,这也就限制了团队的工作範围。“组织中的团队”这个概念有助于我们认识DISC团队理论的关键在于,团队的要求,并不是由团队本身所定义,而必须基于组织的要求,即企业文化、组织规则、与组织要求。我们通常根据组织的要求,定义团队的特徵以及特徵的重要程度,并基于此,来构建一个新的团队,或者衡量团队一个既有的团队。这种由组织要求所定义的团队特徵,在DISC理论体系中,我们称为理想的DISC团队图示。
DISC的团队发展理论,并没有基于任何一种已有的团队建设理念,它具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视角观点DISC测评技术揭示了个人的行为特徵模式,这种行为特徵模式是独一无二的,而类似于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则是把团队成员进行划分,区分为十种类型中的某一种,,贝尔宾理论的团队角色是普遍性的一个概念。,个人DISC行为模式是独一无二的,,由DISC测评所形成的团队成员的行为模式组合所构成的一个团队的行为模式,也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DISC区别于其他团队角色理论的重要区别所在。我们不但可以从团队的整体成面来进行研究,也可以从团队成员个体的角度来研究。
,我们用一句话来进行的话,就是DISC团队建设的理论帮助我们发现并发展一个团队的独特性,以及团队成员的独特性。
DISC团队因子
进行团队分析的主要手段,我们需要定义所谓的DISC团队因子。类似于DISC个人测评的四个主导因子,即D(支配)、I(影响)、S(稳健)、C(服从),我们也为DISC的团队图示建立了四个主导因子,即D(方向)、C(沟通)、S(稳定)、P(效率)。必须着重指出的是,在DISC的团队图示中,每个主导因子都具有完全相反的“逆向主导因子”,比如,低的方向感可以被理解为是“参于”。在本篇中,我们来着重理解DISC团队图示的四个主导因子,,我们也会介绍这四个主导因子的“逆向主导因子”。
如果读者熟悉DISC的个人测评理论的话,您可能发现DISC团队图示主导因子与DISC个人测评图示主导因子的相关性。的确,DISC团队图示主导因子是由DISC个人测评图示主导因子所演化而来的。,这两者之间又具有明显的差异,需要我们在进行DISC团队图示研读的时候特别注意。
,在DISC团队图示中某个主导因子的低分与这个主导因子的高分同样值得我们注意。在DISC的个人测评行为图示中,低的D(支配)因子可以被简单解释为缺乏指挥或缺乏独断的行为表现;而且,通常在个人DISC行为图示中,我们往往不会去过多关注那些低于中线的非显性因子。,在DISC团队图示中,相对较低的主导因子却传递着重要的信息。比如,在团队图示中较低的D(方向)因子,不仅仅意味着这个团队可能缺少方向感,也意味着这个团队的“参与性”程度比较高。
,我们来研究那些四个主导因子全部聚集在中线附近的“被压缩”情况。在DISC个人测评图示中,如果出现“被压缩”的情况,可能意味着测评者正处于一种毫无方向感,或者处于职业压力的状态。,在DISC团队图示中出现这种“被压缩”的情况时,却并不代表着相同涵义,这种“被压缩”的团队图形反而代表着团队处于一种各种力量平衡的状态。其实,这种“被压缩”的团队DISC图示并不少见,我们往往可以在比较大型的团队中发现这种图示,即使团队中的成员可能个个都具有独特的个人行为风格。
Direction方向感,这代表着一个自我驱动,目标明确的团队,通常具有很高的领导能力。方向感低的团队,也意味着团队的参于感与合作性较高;
Communication沟通性,顾名思义,这代表着一个高效沟通与积极寻求人际关係的团队。沟通因子低的团队,也意味着团队的实践能力较高;
Stability稳定性,这代表着一个稳健、可预测、追求稳定的团队。稳定性因子低的团队,也意味着团队灵活度较高;
Productivity效率性,这代表者一个关注流程与工作质量的团队。效率因子低的团队,也意味着团队倾向于思考多谋,不急于求成。
团队DISC图示子因子为进一步了解团队的本质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如果大家熟悉DISC个人测评图示的子因子概念,那幺,团队DISC图示子因子也是利用了相同的解释机理。我们将团队DISC图示四个主导因子进行相对位置的比较,从而建立了十二个团队DISC子因子,而每一个团队都可能在这些子因子中表现出独特的倾向。这些子因子分别是
“方向感D”主导因子下的子因子Autocracy 专制性;Enterprise 进取性;Self-determination 决断性
“沟通性C”主导因子下的子因子Informality 非正式性;Responsiveness 回响性;Sociability 社交性
“稳定性S”主导因子下的子因子Reliability 可靠性;Conformism 因循守旧;Persistence 持久性
“效率性P”主导因子下的子因子Democracy 民主性;Structure 结构化;Activity 活跃性
DISC领导风格
团队领导者对于团队的影响具有直接和间接两重影响。直接的影响在于团队管理者可以通过诸如发布管理準则或政策的方式来管理团队,这种作用是每一个团队显而易见的。,我们都不会否认,领导者通常对于它所领导的团队都具有某种间接的影响,这种间接的影响通常来自于领导者的言谈举止,我们用DISC的语言来描述这种间接的影响就是,领导者的个人行为风格。
举个例子来说,通常我们都期待团队的领导者具有D(支配)的特质,在DISC图形中就反映为D的因子高于中线的表现形式。如果D(支配)的因子在DISC图示中所处的位置越高,我们通常就认为该领导者具有独断、直接、以任务为导向的管理风格。这种风格也将使得整个团队的风格在外在表现形式上显得非常“具有方向性-Direction”,虽然我们也承认整个团队的风格不仅仅基于某个单独的因子,而是四个主导因子综合的结果。
我们通常会认为具有D因子(支配)是团队领导者所应该具备的特质,,其他主导因子也能够通过某些方式达成领导者的要求,只不过不会像D因子那幺突出、直接、独断。比如,如果领导者具有非常高的C服从因子,我们通常可以在传统的製造性行业、研发单位发现具有明显C服从因子的领导者,这种领导者通常关注效率与质量,以及仅仅有条的工作环境。C服从因子的领导者通常不会採取直接、独断、强硬的管理方式,他们倾向于通过既定的团队规则、程式、流程来进行结构化的管理,并以此维护其在团队中的地位。,整个团队的风格在外在表现形式上也会显得“具有次序与效率”,因为,团队的风格适应了其领导者的风格。利用DISC软体分析系统或採用手工构图的方式,我们可以尝试将个人置于现有的团队中,并从DISC行为模式的角度来预测该领导者将展现出何种领导风格。
,领导者的领导风格是基于其个人的DISC行为模式而来得,理论上有多少不同的个人行为模式,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管理风格。在这里,我们必须指出,没有哪一种行为风格是所谓最好的管理风格,因为在DISC行为模式的理论中,我们强调的是“白金準则”,即,按照团队成员的典型风格,以某种相应的领导风格去适应。,基于每个人都具有行为调整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更加期待一个领导者可以成为一名“情境化的领导者”。虽然管理的风格千变万化,,通常我们还是从DISC四个因子所代表的四种典型管理风格出发,去研究管理能力。
指挥者(Director),倾向于表现出独断支配的个人风格。具有这种管理风格的领导者,通常要求高、缺乏耐心、他们不会容忍挑战,反而会立即回应并强调自己的立场,制止任何可能出现的威胁。
说服者(Persuader),倾向于建立一种友好开放的团队气氛,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团队关係。这种领导风格经常会掩盖了某些事实,,我们必须说明,这种领导风格也是非常独断、主动的一种风格。当他们意识到某些团队成员有意识地利用了他们的这种非正式的管理风格时,他们往往也会表现出出人意料的态度。
支持者(Supporter),倾向于为整个团队提供服务或支持,而不仅仅是指挥。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领导地位时,他们通常会积极建立起与团队成员的互助关係,如果情形需要,他们会挺身而出提供他力所能及的支持,同样,他们也期待团队成员的支持。
思考者(Thinker),倾向于利用计画与结构进行领导。我们已经详细阐述过对于高C倾向领导的管理特质,他们通常会通过建立规则、次序与结构来管理团队,虽然他们的个人魅力可能少少,他们的管理力度却不见得小。因为他们要求精确,要求确定的信息与形势。
以上四种领导风格可以被看成是认识其他领导风格的基础,正如我们在个人DISC图示中利用四个主导因子进行综合研究。如果某个领导者体现出高D以及高I的行为模式倾向,这种行为风格就蕴涵了“指挥者”与“说服者”双重的涵义,而这两种风格的使用则基于个人对于外界情境的判断。
DISC领导风格要求
,了解团队领导者的个人典型风格是理解团队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重要的是,团队本身对于团队领导者的要求(need)。不同的团队对于团队领导者的要求不同,尤其是对于团队的新领导者,如何认知团队的这种要求,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去适应这种需求,这就引申出了非常着名的“情境领导理论”。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完美的领导者,团队对于团队领导者的需求不同,,完美的领导风格的定义也是不尽相同。独断、直接、高标準的领导风格非常适合于直销的团队,对于一个研发的团队来说,可能根本没有任何用处;而耐心、讲求规则结构、循规蹈矩的领导风格,对于管理一个创意设计的团队来说,也可能是无法适从。,如果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可以认识到团队成员的典型行为模式以及他们的内在激励因子,并且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外在行为模式去积极适应,我们则称之为有效的情境化管理模式。
团队对于领导风格的要求,可以通过研究团队的DISC图示获得深入的了解。不同主导因子决定的团队,其所要求的领导风格也不尽相同。我们将分别针对“方向感-Direction”团队、“沟通性-Communication”团队、“稳定性-Stability”团队,以及“高效性-Productivity”团队分别做出简单的解释。
主导因子为“方向感”的团队,通常要求责任与尊重。方向感的团队要求其领导能够表现出独断、确定、以及负责任的态度,并且能够高效地分配任务,关注结果而不是关注过程。
主导因子为“沟通性”的团队,通常要求获得讚誉与鼓励。沟通性的团队要求其领导能够适时表现出赏识与鼓励,看重每一个团队的成员的进步与付出。这种团队通常喜欢一种非正式的工作关係,注重人际关係与和谐。而作为领导者,则应该在维持领导权威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与团队成员保持一种以“关係”为导向的信赖关係。
主导因子为“稳定性”的团队,通常要求耐心与一致性。稳定性的团队期待工作的环境是稳定的,是基本不变的,是可被预测的。突然的改变会使得团队成员迷失了方向而显得难以适应,,团队的成员也希望获得足够的支持。,作为这样的团队的领导者,管理应该从过程出发,积极融入成员的意见,决策之前多多讨论,并给予足够的适应周期。记住,计画、计画、再计画。
主导因子为“效率性”的团队,通常要求细緻与解释。高效性的团队期待工作环境的确定性,这些包括明确的规章制度、明确的工作内容、以及明确的流程次序。为了能够带领好这样的团队,领导者需要做好自己的功课,提供详尽的解释,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以此激励并改善团队成员的绩效。
实际套用
套用概述
勿庸置疑,很多人去了解并学习DISC还是为了运用,简单来讲,DISC的用途无非就是认识自己+了解他人。而基于DISC进行招聘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目的了,招聘还只是最最基本的用途而已。单纯使用类似DISC的行为测评技术,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人力资源的从业者需要综合使用类似简历筛选、结构化面谈、一般能力测试这些技术进行综合的研判,而使用DISC技术,则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光光是在招聘用途上,还有类似比如职位调整,领导力提升,建立培训需求,都可以基于DISC开展工作,,DISC并不是阿司匹林,说到底,DISC就是众多工具中的一种而已。
使用心理测评工具进行招聘或者领导力发展,可以举出几个比较好的工具,例如MBTI,Harrison Assessment,CPI260,DISC。。。在我看来,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弱势。就DISC而言,最值得讚誉的是凭着仅仅24道问题,DISC测评就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多面,实在不得不佩服马斯顿博士的巧妙之处!而DISC的套用,更是超出我们一般使用者的想像!而在这里也需要指出,DISC在理论体系的构建方面,还没有MBTI这幺深入,这幺专业,而类似MBTI的全球认证体系,也是DISC所缺乏的,毕竟DISC这四个字并没有所谓着作权的概念。
招聘用途,第一还是作为招聘,基于DISC图示与应聘岗位典型行为模式匹配,是DISC的主要用途,,说说简单,实际的系统演算还是比较複杂的。这个複杂性体现在匹配的数学模型,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匹配的机理,以及不同匹配模式的差异。
员工评估绩效评估,以及员工EAP辅导是DISC的第二个主要用途。这种用途可以帮助经理人及早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并预测行为的调适能力,甚至可以预测压力的负荷状态。尤其是对于心理谘询顾问,DISC工具的压力表,以及调适表,可以传递出很多的信息,而基于Steady因子进行适应力预测,也是相当得有用。
文化整合这是指怎样帮助新员工融入到组织中,我必须指出的是,文化整合很多时候都被人所遗忘,甚至是在大型的跨国企业,新员工入职的程式仅仅是泛泛的档案交流,而DISC作为非常好的Induction Guide,是我作为谘询顾问的历程中,所时时强调的。
职位调整类似与员工评估的后续,我们并不希望员工发生了行为方面的问题以后再去採取措施,而DISC的预测能力,可以帮助经理人及早识别行为与要求的差异,并进行预防性的措施。听起来挺玄乎,实际上这正是disc的利害之处,作为disc的资深顾问,单纯凭藉三张图示,可以非常透彻地了解一个人的目前状态-current state,并提供经理人非常深入的洞察。
员工EAP我们不需要使用类似MMPI、SCL90这些心理诊断工具进行员工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估,DISC可以根据行为模式之间的差异来预估员工的心理状态。在disc的理论中,我们把它称为pressure或者stress,pressure可以被翻译成为压力,而stress则应该被翻译成为倦怠。压力是暂时性的,而倦怠是长期性的。Disc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或预测这两种状态,并帮助来访者基于自己的内在行为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
职业发展,DISC还可以被运用于职业发展。既然disc可以被用于岗位招聘,必然可以被用于职业规划。
套用招聘
DISC的实战套用领域很广,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是招聘了。很多其他的DISC测评系统也大多被运用于招聘,而且大多数人也把DISC认为是单纯的招聘测评手段。DISC是招聘领域中数一数二的优秀测评工具,,其他比如Harrison Assessment, CPI 260这些基于行为或性格特质的测评软体,也能够承担起这个任务,在我看来,DISC的一个强大之处在于他能够完整地去勾勒一个人的全貌,比如,我们可以用完美主义者来形容CS因子为显形因子的人群,我们也可以用影响者来形容DI为显形因子的人,这比较起MBTI的16中人群划分,又细了一个层次,因为DISC的显形因子组合,至少是50个组合以上。而与此,DISC同样也可以来审视行为的特质,而主要的行为特质除了D、I、S、C这四个最主要的特质外,还有通过这四个因子相互组合而形成的12个子因子。而其他类似HA只能够进行特质的罗列并基于特质进行岗位匹配;CPI260虽然可以将人群也分为四大类,不过也未免太粗了一点,,CPI260的效度以及特质衡量的手法,是从CPI完整版本演化而来,CPI260对于特质的研究,可能更加具有有效性。
初选不光是在过去,尤其是在经济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任何职位的空缺无疑将引来无数的招聘简历与应聘者。怎样在上千份求职者中发现可以进入实质性面谈的候选人呢?应该採用何种经济有效的手段呢?很多大型组织将这种筛选称之为“初选”。
员工评估
对于员工进行定期评估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功能职责之一了,在很多企业被称为绩效考核,还有更好听的名字,比如-investing in people,这是在诺基亚的说法。定期评估在我看来并不是为了要确定年终发多少奖金,而更多应该是一种对于自我的现状的分析与改善的机会。通常对于人力资源部门的从业者来说,应该协助职能部门的经理做好下属员工的评估,了解团队的状况,评估员工对于现有工作的认知状态,并积极进行预先干预,这个预先的干预,可以被认为是职业EAP。在我的谘询项目过程中利用DISC进行评估,我更加侧重在员工的自我了解与自我发展,因为这才是评估的真正意义所在吧-invest in people!
利用DISC评估不是简单将员工的行为模式与职位的行为模式进行匹配,找出匹配的符合百分比,因为既然员工已经在岗位上了,符合不符合是现实,关键是找出不符合背后的原因,在本篇,我们将跳出这个匹配的框框,更多地去关注组织团队成面的积极运用之处。
不同的外在行为模式,我们来看待那些内在行为模式与外在行为模式不同的团队成员。因为基于DISC的理论,内在行为模式与外在行为模式的不符合,意味着该员工不得不主动调整自己的性格使然去符合外在环境的要求。这种调整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个人对于外在环境要求的看法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如果个人对于外在环境的看法是正确的,他不得不去调整自己的内在行为模式去适应这个环境,我们就有理由预测该员工可能会产生非常现实性的压力。,如果我们发现第三张图,所谓的综合行为模式与外在行为模式是比较符合的,这可能说明了该员工自我调整能力比较强,已经把临时性的行为调整,融合成自己的习惯了,这种情况下,该员工所体验到的压力可能比较不那幺明显。
,我们仍然需要指出的是,内在行为与外在行为的不同,并不是一种最佳的状态,因为该员工很可能在非常放鬆(缺乏纪律约束),或者面临很大工作压力的情况下,本性就会突然爆发出来,尤其是内在行为与外在行为的差异非常大的时候,员工的行为将无法预测,,利用disc,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这种可能性。
四个因子聚集在中线附近极少数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四个因子聚集在中线附近的情况,我们把这种图示称之为被压缩的disc图示,一般产生在外在行为图示中,如果它产生在内在图示中,我们则认为该员工很有可能在欺骗测评;出现在综合图示中的可能性真的是很低很低。
如果在外在行为图示中出现了被压缩的情况,这可能意味着该员工对于现有的工作环境要求模稜两可,无法适从;也可能表明该员工不清楚组织的方向所在,缺少自我激励;也有可能表示该员工在进行测试时,随意做答。无论如何,被压缩的外在行为图示是一种特殊的图示,如果在进行员工评估的时候发现这种图示,我们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
职业倦怠倦怠区别与压力,职业倦怠是长期性的压力反映,在任何情况下,高水平的压力终究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比较内在图示与外在图示可以发现压力是否有可能产生,而研究员工的S稳健因子,则可以判断员工的调适能力。如果S因子高,越不容易调适;而S因子底,越有可能自我调适。通常我们会将压力的状态与调适的能力进行比较,如果调适能力高于压力状态,我们一般认为该员工的自我调整能力尚可。
文化整合
任何成功招聘的后续过程,就是将新员工成功得融入到新的组织或团队中,这也就是一个帮助新员工如何适应新的组织,特别是该组织的某种文化。在招聘流程体系中,人力资源从业者往往在招到人以后就结束了整个流程,而将新员工的导入留给了职能部门的领导去处理,或者仅仅依靠在程式档案中所写得一样,按照induction的标準流程,已经指派了专人进行交接,已经安排了鞋柜更衣柜,已经发放了员工手册这些纯粹就是形式主义的东西。专业的人力资源发展人士,应该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发展,一个是体系的发展,一个就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就应该从这个“人”在进入企业的第一天就应该展开。
那幺,什幺是组织的文化呢?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disc的知识体系中,我们把企业文化的概念进行窄化,组织或者团队的文化就是指该组织或者该团队,历经时间的考验,自然所形成的一种传统,习俗或者不成文的规则,以及方法,以帮助团队成员可以认同组织,并有效率地开展工作。在disc知识体系中,我们把这个文化也成为团队的典型行为模式team profile。对于新员工来说,有什幺比迅速认识并融入到这个对他而言全新的文化氛围中更重要的呢?
为了更加具体说明基于disc理论的团队文化,我们可以抽象地某把个非常结构化严谨的组织称为“C”型组织,它代表了关注细节,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流程办事,我们可以期待这种文化在研发类的企业中被发现;而某个非常需要具有主动性与内部竞争机制的组织,我们可以把它抽象为“D”型组织,比如一个保险销售的团队。认识团队主导文化的目的,是帮助新进员工思考如何在认识自己的典型行为模式的基础上,调整(blend)自己的外在行为风格去主动适应这个新的团队,而不是显得格格不入。(,这并不意味着改变自我,而是一个主动适应的问题)
职位调整
职位调整,顾名思义,就是是现有员工在组织内部或团队内部进行职位的调整。好像看上去和新人招聘有一点相似,实际含义却是千差万别,因为在职位调整的过程中,组织对于候选人应该是基于非常熟悉其行为风格的基础上。在我的实践过程中,职位调整有时候叫做内部招聘,也被称为internal transfer。职位调整通常是在组织产生新职位空缺的基础上,进行内部人员甄别,以弥补空缺,而避免因为空降兵而挫伤了团队的气氛。如果组织是disc技术的使用者,通常可以依据按照空缺职位的特质要求,按照disc匹配的方法,发现合适的人选。
因内部职位空缺而进行内部招聘作为内部职位空缺而进行职位调整的目的,我们必须了解空缺职位的特质要求,然后基于这个特质要求,对于提出内部职位调整的候选人进行岗位特质评定,以进行匹配。如果我们採用disc进行职位匹配的话,有两种方式建立目标职位的特质模型。,我们可以利用disc测评系统对于本岗位的优秀职员进行镜像模拟,意思就是用该优秀员工的disc图形作为该职位的典型特质图形;或者,我们可以在对本职位职务要求非常清楚的基础上,手工进行特质程度的模拟,以建立职位的disc图形,这第二种方法必须依赖于非常有效的disc测评软体以及谘询顾问的经验。而第一种方法则是我推荐的模拟方法。
在建立起目标岗位的特质模型后,我们可以利用disc测评系统进行候选人的自动匹配。,我并不觉得使用disc测评系统是必须的,因为按照disc手工图示,在谘询顾问的帮助下,应该非常容易进行候选人的匹配,而并不一定要用软体。其实这一任务的关键是到底採用候选人的哪一种图示进行对比,在我的disc理论中,我比较赞成使用第三张图示,即综合行为图示进行初步匹配。在某些disc测评系统的介绍中,建议使用外在行为图示去进行既有员工的匹配,实际上这是站在既有员工已经熟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而我认为应该採用综合图示进行匹配的原因在于,综合图示更加能够体现一个人长期的行为模式-习惯。Anyway,无论採用何种图形,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匹配在準确度上,还是不能与手工匹配準确,因为,我们还是需要基于候选人的三张图形的变化方式,进行综合考虑的。
员工EAP
无论组织的规模是大是小,总是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总是会说某个员工是刺头,或者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之类的话,其实,这意味着我们很多人在心理面觉得问题总是由某个人造成的,直接一点说,就是某个人的行为方式触犯了既定的行为準则。作为当事人来说,很可能是不自知的,甚至可能觉得天下人皆醉而我独醒,在这个时候,利用DISC技术进行EAP介入,是解决问题,或者预防问题发生的一个不错的诊断与评估手段。
在我们研究因为行为导致职场问题的EAP辅导中,我们将问题进行简化并归纳为两类比较特殊的问题第一,角色冲突,意味着员工本人的行为方式,与工作所要求的典型行为方式不符;第二,行为冲突,我们用行为冲突来表示在一个团队中,团队成员之间由于性格或者行为方式的差异而导致的问题。
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形成的问题可能有两个主要来源,其一,员工本人的行为方式不适合本职工作的要求;第二,该员工对于本职工作的行为要求认知有很大偏差,这就造成了该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不协调性。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可以通过将该员工的DISC行为图示与该职位所要求的典型行为图示进行对比,以发现差异。
如果该员工的内在行为模式外在行为模式,与职位所要求的典型行为图示的符合程度都很高,我们有理由推测问题的产生很可能不是造成问题的关键原因。如果内在行为模式与职位图示相符,外在行为图示与职点阵图示不符,这意味这该员工很可能对于现有岗位的要求的理解有所偏差。
如果外在行为模式与职点阵图示相符,内在行为模式与职点阵图示不符,这种情况表明,该员工正在尝试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期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在这种行为调整的初期,我们可以“期待”将产生一系列的适应问题,如果给予该员工足够的时间或者适当的外部介入(谘询与辅导),我们将可以使得该员工的转变期变短,比如,新员工的induction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