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Demon"魔鬼战斗机是麦克唐纳公司(麦道公司的来源之一)研製的第一种后掠翼喷气式战斗机,单发、近音速全天侯战斗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F3战斗机
- 翼展10.77米
- 机长17.96米
- 机高4.44米
美制战机
发展沿革
F-3"Demon"魔鬼战斗机是麦克唐纳公司(麦道公司的来源之一)研製的第一种后掠翼喷气式战斗机,单发、近音速全天侯战斗机。
1949年开始设计,1951 年8月7日第一架原型机XF3H-1首飞。
最开始发动机选用西屋电气的J40涡轮喷气发动机,发动机极不可靠, 在损失了六架飞机和四名飞行员后, 第一种生产型F3H-1N 被停飞。
1953年F-3选用更加强有力的Allison J71涡轮喷气发动机,新发动机很大地改进了飞机的性能表现。被命名为于F3H-2N,于1956年进入美国海军服役。
F3H-2M于1955年首飞,是第一种只带飞弹不用机炮的战机。F3H-2,1956 年定货,为攻击战斗机。它可携带四枚麻雀飞弹或两枚响尾蛇飞弹,并配备了四门20 毫米机炮。F3H-2 能带六千磅常规炸弹。
F-3各型共生产了522架,于1964年退役。
F-4战斗机实际上就是F3的双发放大版,这跟我国跟歼7到歼8的思路基本一致。
技术指标
尺寸
翼展 10.77米,机长 17.96米,机高 4.44米,机翼面积: 48.22平方米。
重量
空重: 10039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15377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 1040千米/时,升限: 13000米,航程: 1900千米。
动力装置1台Allison J71-A-2E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 4400kg 。
日本战机
F-3是日本引进美国技术製造的单发隐身的战斗机。
关于研製
日本防卫省準备在今后5年内开始研製代号F-3的新型战斗机,计画从2027年开始投入批量生产,预计其性能将超越美国第5代战斗机F-22“猛禽”和F-35“闪电”II,隐形技术和大功率发动机将成为项目研发重点。
据悉,现在日本三菱重工公司正在製造第5代战斗机ATD-X“心神”的技术展示样品,预计将在2014年首飞,该飞机研发过程中的一系列成果可能将会用于F-3战斗机研製项目。根据日本防卫省的计画,新型F-3战斗机将会逐步替代老旧的F-2和F-15J/DJ战斗机,与从美国进口的F-35联合使用。日本準备在2016-2017年开始F-3战斗机的试验设计工作,第一架验证机计画在2024-2025年首飞。预计日本F-3将是有人驾驶型号,不会生产无人版,初步讯息表明,日本防卫省準备採购至少200架新型F-3战斗机,与预计在2030年后才会从美国得到的45架F-35战斗机互相补充,构成日本未来空中力量的基础。
俄媒称,日本有可能会和计画在F-X项目框架内为F-35研製替代品的美国空军,以及主导F/A-XX项目的美国海军一起,联合拟订对F-3新型战机的技术性能和任务要求。实际上,日本新型战斗机研製项目框架内的初期科研工作早在2010年就已开始,由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和开发所实施,代号I3,相关技术成果可能还会向美国推介。
F-3使用的动力装置将由日本株式会社研製,该公司準备製造的发动机最大推力可达15000千克力,相比之下美国F-35战斗机使用的F135发动机推力可达12700千克力,加力推力可达19500千克力。日本新型发动机的进气道将採用锯齿形结构,以降低雷达辐射水平,总体布局则与美国F-22战机使用的F119发动机类似。,日本F-3非常有可能将是双发重型战斗机,每台发动机的推力都将达到7900千克力,加力推力可达11300千克力。相比之下,应当被F-3替代的F-15J双发战斗机起飞重量为30.8吨。
据悉,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和开发所还将为F-3战斗机研製专用雷达吸波涂层,结合有源相控阵天线网栅,既能提高自身隐形能力,又能追蹤敌方战机雷达辐射强度。这种天线也将成为日军前景电子对抗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进行该领域的研究,日本防卫省已向政府申请了2013-2016年间总额16亿日元(大约2000万美元)的研发费用。
俄媒称,日本军事部门没有明确披露计画研製的F-3属于哪一代战斗机,英国《简氏周刊》报导称,日本已经开始展开第6代战斗机研发工作。五角大楼和美国空军则从2011年初开始拟订对第6代战斗机的技术性能要求,预计美军的前景战机研製项目也有可能吸引日本参与,未来第6代战机可能优先选择有人驾驶型号,而且能够高超音速飞行。
至于日本正在研製的第5代战斗机,其验证机早在2011年3月就已开始组装,它将採用几项隐身技术,包括几何散射形状、雷达吸波材料和複合材料等,还将使用多制式有源相控阵雷达、光纤都卜勒遥控指挥系统、电子对抗系统、统一情报数据交换系统,并将安装全向推力矢量发动机。,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和开发所还计画在该战斗机上採用自我修复飞行控制技术,必要时能使用机载计算机判断气动结构各个部件受损情况,校正、调整其余完好部件的工作状态,完成自我修复,完全恢复飞机的可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