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AP是将在市场上购买的新车型按照比我国现有强制性标準更严格和更全面的要求进行碰撞安全性能测试,评价结果按星级划分并公开发布,旨在给予消费者系统、客观的车辆信息,促进企业按照更高的安全标準开发和生产,从而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伤害及损失。C-NCAP要求对一种车型进行车辆速度50km/h与刚性固定壁障100%重叠率的正面碰撞、车辆速度64km/h对可变形壁障40%重叠率的正面偏置碰撞、可变形移动壁障速度50km/h与车辆的侧面碰撞等三种碰撞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各项试验得分和总分,由总分多少确定星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 外文名China-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
- 简称C-NCAP
- 地区中国
简介
China-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是将在市场上购买的新车型按照比中国现有强制性标準更严格和更全面的要求进行碰撞安全性能测试,评价结果按星级划分并公开发布,旨在给予消费者系统、客观的车辆信息,促进企业按照更高的安全标準开发和生产,从而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伤害及损失。
C-NCAP要求对一种车型进行车辆速度 50km/h与刚性固定壁障100%重叠率的正面碰撞、车辆速度64km/h对可变形壁障40%重叠率的正面偏置碰撞、可变形移动壁障速度50km/h与车辆的侧面碰撞、驾驶员座椅在移动台车上进行的15.65km/h特定加速度波形模拟后碰撞四种碰撞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各项试验得分和总分,由总分多少确定星级。评分规则非常细緻严格,最高得分为62分,星级最低为1星级,最高为5+。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外NCAP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汽车标準法规、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和车型特徵,并进行广泛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实际试验确定了C-NCAP的试验和评分规则。与中国现有汽车正面和侧面碰撞的强制性国家标準相比,不仅增加了偏置正面碰撞试验,还在两种正面碰撞试验中在第二排座椅增加假人放置,以及更为细緻严格的测试项目,技术要求也非常全面。C-NCAP对试验假人及感测器的标定、测试设备、试验环境条件、试验车辆状态调整和试验过程控制的规定都要比国家标準更为严谨和苛刻,与国际水平一致。今后,C-NCAP还将随着技术的发展进行完善。
汽车企业普遍对C-NCAP的推出表示重视,认为对提高汽车安全性很有意义,也符合中国实际,肯定会成为企业产品开发的重要依据。C-NCAP在筹备过程中就已受到国外的关注,一些国外公司已经开始对应C-NCAP进行深入研究和试验,国外NCAP机构也对C-NCAP结合中国情况的试验和评分规程给予肯定。
NCAP是最早在美国开展并已经在欧洲、日本等已开发国家运行多年的新车评价规程,一般由政府或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机构,按照比国家法规更严格的方法对在市场上销售的车型进行碰撞安全性能测试、评分和划分星级,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由于这样的测试公开、严格、客观,为消费者所关心,也成为汽车企业产品开发的重要规范,对提高汽车安全性能作用显着。更多国家(如澳大利亚、韩国、印度等)开始重视和建立本国的NCAP。严格的试验条件是保证评价结果客观準确的重要前提,,国外NCAP试验室普遍都具备高水平的测试设备和专业能力。,各国NCAP在组织实施方式、试验规程和评分方法上都有明显不同,这与各国在法规体系、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和车辆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密切相关。显然,盲目照搬国外做法来建立中国的NCAP是缺乏科学分析基础和不切实际的。
C-NCAP官方合作媒体—《世界汽车》
碰撞星级【C-NCAP碰撞指数】
C-NCAP管理中心有三个分支机构 1综合事务部 工作流程 确定候选车型——>;企业车型信息反馈【企业评价申请、批准申请】——>;确定年度评测车型——>;购车——>;确定试验日期——>;试验实施
碰撞测试是评测汽车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
下面将全面的解释中国碰撞机构与标準、碰撞测试详细项目和工作流程等,
机构标準
C-NCAP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汽车碰撞的综合性汽车科研机构。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由政府授权组织制订中国汽车标準法规和参与国际协调的核心技术机构,在国内外汽车业界有很高的知名度。
中汽中心自1999年开始,累计已进行过多达1200多车次的实车碰撞试验,其中2006年上半年就近200车次。
在进行过的试验中,正面(包括偏置方式)碰撞试验最多,达900多车次,侧面碰撞试验92车次,后碰试验65次,撞柱等其它类型碰撞试验110车次,在国内公认具有最为全面的汽车碰撞试验专业经验和技术,试验能力和条件在国际上也获得同行认可。
工作流程
C-NCAP管理中心有三个分支机构
1综合事务部
工作流程 确定候选车型——>;企业车型信息反馈【企业评价申请、批准申请】——>;确定年度评测车型——>;购车——>;确定试验日期——>;试验实施通知——>;企业提供试验车辆基本参数表——>
2试验评价部——>
试验準备——>;试验实施【企业、媒体监督试验】——>;试验报告结果评分【结果鉴定】——>
3信息媒体部——>
结果发布——> 媒体宣传——> 异议处理
项目得分
满分是62分
1、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50km/h),满分18分(前排16,后排2分)。(含头颈胸大小腿部位)
2、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64km/h),满分18分(前排16,后排2分)。(含头颈胸大小腿部位)
3、可变形壁障侧面碰撞试验(50km/h),满分18分(前排16,后排2分)。(含头胸腹骨盆部位)
4、鞭打实验(模拟后碰),4分。
5、四个加分项安全带提醒装置【满分1.5分】及侧面安全气囊和气帘【1分】,儿童座椅固定装置(0.5分)ESC【1分】。
5、碰撞星级共划分6个等级
5+级、5级、4级、3级、2级、1级
各等级对应分数分别是
≥60分 5+
≥52且<60分 5级
≥44且<52分 4级
≥36且<44分 3级
≥28且<36分 2级
<28分 1级
,对于根据总分评价出的5 星级车和4 星级车,还必须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对于5 星级车,在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可变
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三项试验中,前排假人的特定部位不能为0 分,否则该车将被降为4 星级
车。在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中,特定部位为头部、
颈部和胸部;在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中,特定部位为头部、胸部、腹部和骨盆。
对于4 星级车,在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可变
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三项试验中,每项试验的前排假人得分不能低于10 分,否则该车将被降为
3 星级车。
与《C-NCAP 管理规则(2006 年版)》和《C-NCAP 管理规则(2009 年版)》相比,《C-NCAP 管
理规则(2012 年版)》在评分办法和试验项目上均有所改进,在此,将《C-NCAP 管理规则(2012
年版)》与《C-NCAP 管理规则(2009 年版)》的主要差异列举如下
. 后排假人的评价定量化,即对于三项碰撞试验中的后排成年女性假人,依据每个假人的
指标给予最高2 分的评分;
. 正面 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速度由56 km/h (误差为0-1km/h)提高到64±1km/h;
. 增加低速后碰撞颈部保护试验(即“鞭打试验”),并给予4 分的评分;
. 增加对于汽车电子稳定控制装置(即 ESC)的1 分加分;
. 评价总分由 51 分修改为62 分,星级划分标準进行修改;
. 完善第二章有关运行管理的相关内容;
《C-NCAP管理规则》每3年进行一次规则升级。
《C-NCAP管理规则(2018年版)》相较《C-NCAP管理规则(2015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行人保护试验及评价;
增加了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试验及评价;
修改了侧面碰撞可变形壁障的参数;
修改了碰撞试验中后排假人的得分权重;
提高了鞭打试验速度;
修改了鞭打试验中假人各部分得分权重;
增加了关于侧气帘加分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对于后排安全带提醒装置的加分及要求;
增加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试验程式和评价方法;
构建了全新的评分体系;
修改了车型分类;
其它细节调整。
C-NCAP以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和主动安全三个部分的综合得分率来进行星级评价。
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和主动安全三个部分通过试验项目分别计算各部分的得分率,再乘以三个部分分别所占的权重係数,求和后得到综合得分率。根据综合得分率对试验车辆进行星级评价。
除综合得分率外,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和主动安全三个部分还必须满足最低得分率等要求。
满足电气安全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EV/HEV)除公布星级结果之外,还会採用电安全标识单独标示。
综合得分率星级
≥90%5+(★★★★★☆)
≥82%且<90%5(★★★★★)
≥72%且<82%4(★★★★)
≥60%且<72%3(★★★)
≥45%且<60%2(★★)
<45%1(★)
《C-NCAP管理规则(2018年版)》于2018年7月1日实施。
因管理规则版本不同,评价试验方法和项目有所差异,最终得出的评价结果是没有直接可比性的。
,使用C-NCAP评价结果的各方应明确该结果是按照哪个版本、什幺时间进行的评价试验和结果发布的,以避免错误使用C-NCAP评价结果带来的影响。
车型划分
C-NCAP碰撞评测主要针对乘用车(M1类),并且是近2年内新上市且销量排名前列的车型。
⑴ 小型乘用车——车长小于4m,包括小型MPV
⑵ A类乘用车——两厢式乘用车及长度小于等于4.5m,或排量不大于1.6L的三厢式乘用车
⑶ B类乘用车——长度大于4.5m且排量大于1.6L的乘用车
⑷ 多功能乘用车——MPV(座椅多于2排)
⑸ 运动型乘用车——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