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康和

生活百科 2023-01-26 08:56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谢康和

谢康和,男,1956年2月出生, 浙江建德人。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 《岩土工程学报》编委。长期从事岩土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为软土固结与变形控制理论、软粘土力学与地基处理、地下工程、土工解析与数值方法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谢康和
  • 出生地浙江建德
  • 出生日期1956年2月出生
  • 职业教授,导师
  •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 主要成就博士生导师、副所长

个人经历

1978. 3 -1982. 1 浙江大学土木系工民建专业, 本科生。
1982. 2 -1987. 12 浙江大学土木系岩土工程研究所, 硕士、博士研究生。
1988. 1 -1990. 8 浙江大学土木系岩土工程研究所, 讲师。
1990. 9 -1996. 11 浙江大学土木系岩土工程研究所, 副教授、副博士导师(1994)。
1991. 3 -1992. 1 香港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系, 访问学者。
1993. 8 -1994. 1 香港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系, 访问学者。
1999. 7 -1999. 12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城市工程与环境学院, 访问教授。
1996. 12-至今 浙江大学土木系岩土工程研究所,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 副所长(2002)。

主要荣誉

已主讲本科生课程土力学(2005年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2002年评为浙江大学首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研究生课程非线性固结理论; 高等土力学; 计算土力学; 基础工程。指导硕士研究生29名(毕业26名), 博士研究生37名(毕业27名)。获浙江大学亿利达优秀教师奖(1996), 浙江大学建工学院十佳教工奖 (1997, 2001, 2003, 2004), 浙江大学先进工作者(2003), 浙江大学优秀教师奖(2003), 浙江大学研究生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4), 浙江大学第三届本科教学优秀多媒体课件一等奖(2004), 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
对软土固结理论和套用等开展了持续不断的研究, 系统研究和发展了砂井地基固结理论、成层地基固结理论、软土非线性固结理论、软土大应变固结理论。发表论文320余篇, 其中7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编着《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理论与套用》和参编译其他着作、教材共6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 国家教育部高校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2项,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各1项。在软土固结理论及套用等的研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 浙江省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各一项、二等奖二项, 专利3项。1998年入选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0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领域

软土固结与变形控制理论、软土力学与地基处理、地下工程、土工解析与数值方法、土工监测技术、岩土工程计算软体

科研项目

1.複杂条件下的竖向排水井地基固结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2007-01-01 - 2009-12-31 负责人
2. 成层饱和软粘土地基大应变非线性流变固结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2001-01-01 - 2003-12-31 负责人
3. 成层饱和软粘土地基大应变固结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1997-01-01 - 1999-12-31 负责人
4. 砂井地基非理想固结理论研究与参数确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1991-01-01 - 1993-12-31 负责人
5. 大型複杂结构的关键科学问题及设计理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 1998-01-01 - 2001-12-31 主要参加者
6. 受施工扰动影响的土体环境稳定理论和控制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1998-01-01 - 2001-12-31 主要参加者
7. 考虑固结时成层地基中变阻抗桩振动特性与套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2003-01-01 - 2005-12-31 主要参加者
8. 柔性桩複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及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1990-01-01 - 1992-12-31 主要参加者
9. 软粘土地基非单调压缩固结理论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2004-01-01 - 2006-12-31 负责人
10.成层各向异性土固结理论与试验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1996-01-01 - 1998-12-31 负责人
11.工程抗震设计地基动力参数研究 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1998-01-01 - 2000-12-31 负责人
12.软土地基大变形固结性状 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1994-01-01 - 1995-12-31 主要参加者

主要论文

(第一作者及SCI、EI、ISTP收录)
1.谢康和, 曾国熙(1989), 砂井地基的最佳化设计, 土木工程学报, 22(2), 3-12页。(EI收录, 并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3. 谢康和,柳崇敏,应宏伟,扬伟 (2002), 成层土中基坑开挖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6(3), 239-242。〖EI〗
24. 谢康和,李小勇,虞颜 (2002), 粘性土地基固结的空间机率特性,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6(5), 588-590。〖EI〗
25. 胡安峰,谢康和,王奎华(2003), 粘弹性地基中有限长桩横向受迫振动问题解析解, 岩土力学, 24(1), 25-29。〖EI〗
27. 梁士华, 应宏伟, 谢康和, 王士川, 徐洋(2003), 土钉支护结构似粘聚力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7(3), 320-324。〖EI〗
28. 胡安峰,谢康和,肖志荣(2003), 水平荷载下单桩动力反应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7(4), 420-425。〖EI〗
29. 谢康和,郑辉,李冰河,刘兴旺(2003), 变荷载下成层地基一维非线性固结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7(4), 426-431。〖EI〗
30. 徐洋,谢康和,胡茂刚(2003), 考虑变形协调的刚性基础複合地基沉降计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7(5), 551-555。〖EI〗
31. 徐洋, 谢康和(2004), 单桩複合地基固结性状有限元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8(2), 200-203。〖EI〗
32.刘乾斌, 谢康和, 施祖元(2004), 横观各向同性土体中压力隧道的应力和位移计算, 岩土力学,25(3),459-463.〖EI〗
33.胡昌斌, 王奎华, 谢康和(2004), 桩与粘性阻尼土藕合纵向振动时桩顶时域回响研究, 振动工程学报, 17(1), 72-77.〖EI〗
34.庄迎春,孙友宏,谢康和(2004), 直埋闭式地源热泵回填土性能研究, 太阳能学报,25(2),216-220.〖EI〗
35. 胡安峰, 谢康和, 应宏伟等(2004), 粘弹性地基中考虑桩体剪下变形的单桩水平振动解析理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3(9), 1515-1520.〖EI〗
36.李强, 王奎华, 谢康和(2004), 人工冻土流变模型的识别与参数反演,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3(11), 1895-1899.〖EI〗
38.孙昱, 王奎华, 谢康和(2004), 标準线性固体土模型条件下桩的动力回响分析与套用, 计算力学学报, 21(3), 330-337.〖EI〗
39. 靳建明, 王奎华, 卜发东, 谢康和(2004), 软土密实度瞬态锤击测试信号的小波多分辩分析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3(13), 2271-2275.〖EI〗
40.胡昌斌, 王奎华, 谢康和(2004),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的桩顶振动时域回响分析, 计算力学学报, 21(4), 392-399.〖EI〗
42.杨红坡,谢新宇,谢康和(2004), 双层地基一维固结平均固结度敏感性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3(增1),4581-4585.〖EI〗
43.杨红坡,谢新宇,张继发,谢康和(2004), 双层地基一维固结的空间机率特性,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8(9), 1166-1169.〖EI〗
44.刘乾斌, 顿志林, 谢康和, 施祖元(2004), 粘弹性饱和土体中半封闭圆形隧洞的稳态回响分析,中国铁道科学,25(5),78-83.〖EI〗
45.李西斌, 谢康和, 王奎华, 庄迎春(2004), 双面半透水边界饱和土层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一维粘弹性固结解析解, 工程力学,21(5),103-108.〖EI〗
刘乾斌, 谢康和, 施祖元(2004), 粘弹性土体中深埋圆形隧道的应力和位移分析,工程力学,21(5),132-138.〖EI〗
郑 辉, 谢康和, 杨晓强(2004), 双层饱和软土地基一维大应变固结研究, 岩土力学,25(11),1770-1774.〖EI〗
张玉国, 谢康和, 何富连等(2004),锚网索支护软煤综放面开切眼围岩稳定性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3(19),3298-3304.〖EI〗
徐洋, 谢康和, 何丽波, 许国平(2004),三维複合模型及其在散体桩複合地基分析中的套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3(20),3405-3412.〖EI〗
李西斌, 谢康和 (2005), 循环荷载下半透水边界土层一维固结解析解, 岩土力学,26(1),155-159.〖EI〗
蒋波,应宏伟,谢康和(2005), 挡土墙后土体拱效应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9(1), 131-136.〖EI〗
庄迎春, 谢康和, 孙友宏(2005),砂土混合材料导热性能的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6(2),261-264.〖EI〗
梁士华, 应宏伟, 谢康和, 刘乾斌 (2005), 能量法在土钉支护结构分析中的套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4(4),721-728.〖EI〗
刘乾斌, 谢康和, 施祖元, 姚海林 (2005), 压力隧洞衬砌-围岩(土)相互作用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4(14),2449-2455.〖EI〗
胡安峰, 谢康和, 肖志荣 (2005), 层状土中考虑剪下变形的单桩水平振动解析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9(6), 869-873.〖EI〗
张玉国,谢康和,王 哲,等 (2005),未打穿砂井地基下卧层固结研究分析,岩土力学, 26(11),1737-1742.〖EI〗
李玉岐,周健,谢康和(2005),渗流作用对基坑坑底回弹变形的影响,岩土力学, 26(11),1749-1752.〖EI〗
张玉国, 谢康和, 庄迎春, 王 哲(2005), 未打穿砂井地基固结计算与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4(22),4164-4171.〖EI〗
刘乾斌, 谢康和, 施祖元 (2005), 粘弹性饱和土体中圆形隧洞动力相互作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9(10), 1576-1581.〖EI〗
李强, 王奎华, 谢康和 (2005), 饱和土中大直径嵌岩桩纵向振动特性研究, 振动工程学报, 18(4), 500-505.〖EI〗
刘乾斌, 谢康和, 施祖元(2005), 粘弹性饱和土中深埋圆形隧道衬砌-土相互作用, 工程力学,22(6),148-155.〖EI〗
庄迎春, 刘世明, 谢康和 (2005), 萧山软粘土一维固结係数非线性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4(24), 4565-4569.〖EI〗
谢康和, 周谨, 董亚钦(2006), 循环荷载作用下地基一维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5(1),21-26.〖EI〗
杨红坡,谢新宇,张继发,谢康和(2006), 弹塑性土质边坡再生核质点法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40(3), 490-493.〖EI〗
谢康和,曾国熙 (1989a), 等应变条件下的砂井地基固结解析理论, 岩土工程学报, 11(2), 3-17. (1992年获中国建筑学会优秀论文, 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谢康和 (1994), 双层地基一维固结理论与套用, 岩土工程学报, 16(5), 24-35.
谢康和, 潘秋元 (1995), 变荷载下任意层地基一维固结理论, 岩土工程学报, 17(5), 82-87. (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谢康和 (1995a), 等应变条件下的双层理想井地基固结理论, 浙江大学学报, 29(5), 1-12.
谢康和 (1996), 层状土半透水边界一维固结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 30(5), 567-575. (获杭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谢康和,郑辉,Leo,C.J.(2002), 软粘土一维非线性大应变固结解析理论, 岩土工程学报,24(6), 680-684.
谢康和,郑辉,Leo,C.J.(2003), 变荷载下饱和软粘土一维大应变固结解析理论, 水利学报,(10),6-13.
谢康和, 胡安峰, 刘育民(2004), 考虑沉积作用的成层地基自重应力与沉降计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3(9), 1585-1589.
谢康和, 庄迎春, 李西斌(2005),萧山饱和软粘土的渗透性试验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27(5),591-594.
谢康和, 周开茂(2006), 未打穿竖向排水井地基固结理论,岩土工程学报, 28(6),679-684.
上一篇:宫崎慎二 下一篇:变速齿轮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