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形模式理论

生活百科 2023-01-26 08:56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雁形模式理论

雁形模式(Flying Geese Pattern)理论,是指依据技术差距论,对于早期模仿国可能向后进模仿国发展贸易,形成与创新国相关对应的理论格局。在国际贸易具体实践中,开发中国家把从欧美等技术先进国家引进技术生产的商品,进一步向最不发达的国家转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雁形模式理论
  • 外文名Flying Geese Paradigm
  • 别称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
  • 提出人日本经济学家 赤松要
  • 提出时间1932年
  • 提出根据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史实
  • 引发效应反回头效应

基本简介

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Flying Geese Paradigm)是指通过国外引进--国内生产--产品出口的循环使后起国实现产业结构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学说。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在1932年提出来的根据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史实而提出。日本的产业通常经历了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某一产业随着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形成,将四个阶段在图表上示出,图形呈倒"V"型就如三只大雁展翅翱翔,并称之为“雁形产业发展形态”。
雁形模式理论环形图

发展历程

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表明,后进国家可以通过进口利用和消化先进国的资本和技术、利用低工资优势打回先行国市场。这种由于后起国引进先行国资本和技术,扩张生产能力,使先行国已有产业受到国外竞争压力威胁的现象,叫做“反回头效应”。如果后起国善于把握好时机,就能在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循环中缩短工业化乃至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的过程。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主要用来说明日本的工业成长模式。赤松要先生认为,本国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后起的国家可以通过四个阶段来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产业发展政策是要根据“雁形形态论”的特点制定。
人们常以此表述后进国家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发展过程。在一国範围内,“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先是在低附加值的消费品产业中出现,然后才在生产资料产业中出现,继而在整个製造业的结构调整中都会出现雁形变化格局。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赤松要先生的“雁形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从而更加详尽地展示出后进国家如何通过进口先进国家产品和引进技术,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不仅可供出口,而且后来居上取代“领头雁”地位并最终实现经济起飞。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要实现赶超的目标,仅靠传统意义上的资源稟赋和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是不够的。要从挖掘“后发优势”快速转移到努力实现国际经济博弈中的“竞争优势 ”。这种优势是产业和企业层面上的。,国际竞争力优势需要强大的“竞争力资产”和 “最佳化的产业组织”作为支撑。在国际经济学中,关于开发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和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跃迁)之间的关係的研究已经得出较好的分析结论,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就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赤松要分析日本棉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规模从大到小, 并最终使本国棉纺产业的规模经济得到充分利用,使产品成本大大下降。由于后起国具有低 工资优势,因而使日本的棉纺产品获得了价格上的国际竞争力,开始迎来原本是“舶来品” 的棉纺产品的出口,海外市场得以开拓,并进一步失去本国棉纺产业的发展,整个产业发展过程就像三只大雁在飞行,“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由此而得名。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过三个“浪潮”进口浪潮、国内生产浪潮以及出口浪潮。将赤松要理论和弗农理论两者加以整合可以发现,儘管已开发国家的产业结构变迁总是先行一步,但如果开发中国家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制定正确的国际经济战略,採取切实可行的产业政策及相关支持政策,就可以求得所谓“后发优势”。此即利用国际分工与竞争,可以迴避风险多、花费大的技术开发过程,可以利用先发国的资本和技术,也可以利用低成本优势打回先发国市场,从而顺利地实现其产业结构跃迁,乃至缩短工业化进程,完成其经济发展的目标。

三个模型

模型1(基本)

后起国特定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由三个阶段构成。即进口— 国内生产(进口替代)— 出口(后又扩展为五阶段,加上“成熟”和“逆进口”两个阶段)。

模型2(变形1)

国内各产业生命周期均经过上述各阶段,但次序由消费资料生产转向生产资料生产,或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进而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

模型3(变形2)

随比较优势动态变化,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国际间出现产业转移,东亚的后起国追赶先行国的进程具有“雁形模式”的特徵。但“雁形模式”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该模型也将转换。即这一模式可以说明过去,不一定能说明将来;可以适用于东亚中小国家和地区,但不一定适用于开发中国家。

提出背景

“雁行模式"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赤松要在其《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 1932 年) 一文中提出的。该理论阐释了日本经济通过外贸和替代性生产而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波浪式发展的进程。工业化初期,日本主要出口丝绸、棉纱、棉布等消费品,换取工业已开发国家的纺织机械等生产资料,以此装备本国的纺织品生产;继之,日本对进口纺织机械进行替代性生产,以此带动日本机械工业发展;机械工业的发展又依次带动钢铁、机电等产业发展;日本以在外贸中获取的外汇购买先进技术并予以消化、吸收和推广,逐渐建立起自主技术基础和研究开发体系;日本各产业顺次起飞的这一进程就被形象地称做“雁行模式"。赤松要对日本棉纺工业从进口发展到国内生产,再发展到出口的历史性考察,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使其产业相继更替发展。 第一,第一只雁是进口浪潮,由于后进国家的产业结构脆弱,国民经济体系不完善,而市场又对外开放,这就使国外产品大量涌入后进国家的市场,这里的市场基本上是进口产品。
学习雁形模式理论
第二,第二只雁是进口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国外产品的进入,使后进国家的市场得以扩大,这里后进国家可以充分模仿、引进和利用进口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并使之与本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优势自然资源相结合,不断增加某些进口产品的国内生产。
第三,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所引致的出口浪潮。后进国家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后,由于本国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加上生产到了一定阶段,高新技术转化率和转化速度的提高,经营管理的改善,使原进口产品的生产具有比以往进口车更大的成本优势,使其产品的销售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以至形成了原有进口产品开始占领国际市场的浪潮[18]。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套用于解释20世纪后半期东亚地区各国经济顺次起飞的态势,即日本——“四小龙”——东协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依次实现经济追赶的区域分工和贸易模式。领头雁日本依次把本国处于成熟期的产业如纺织、钢铁、化工、机械、造船、家电等产业通过贸易、技术转让和投资依次传递给“四小龙”和东协国家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使这些地区的上述产业迅速成长和发展并形成了大量出口的能力。雁行模式对东亚地区的经济起飞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发展套用

1.雁形模式到雁群模式赤松要的“雁行发展理论“主要是针对开发中国家提出的,其主旨是开发中国家利用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产品发展本国的产业,在贸易圈中势必存在不同发展层次产业结构的国家,这也是产业梯度转移的一个动力。但随着东亚各国经济的发展,“雁行模式”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雁行模式”的挑战一方面来自于“领头雁”日本的投资策略。90年代以前日本主要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宾馆、办公楼等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90年代以后日本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技术转让方面持谨慎保守的态度,向东亚国家经过引进日资过程,不仅没有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反而导致了东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偏颇,出口产品结构的单一,造成了该地区产品结构的同化,出口竞争的激烈及经济发展战略的单一化,加深了经济成长的对外依附性。另一方面日本对该地区的投资日趋类同,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并且有可能导致该地区出现类似上世纪拉美的“新型种植园化”, 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和对日外资的依赖。,前面提到“雁行发展模式”的基础是各国产业梯度差的存在。这个梯度差正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日本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而日益缩小,客观上造成了“雁行模式”的逐渐式微。,客观的说,“雁行模式”的危机不单来自于作为“雁头”的日本和“雁身”的nies、“雁尾”asean和中国之间的矛盾。其所受到的挑战还来自于“雁身”和“雁尾”之间。因为这几个地区之间的发展于同一发展层次的经济体在对外出口上的竞争加剧。 应该说今后的一段时间东亚地区仍须保持“雁行模式”也创製出新的发展模式跳出这个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雁行模式”将被“大竞争格局”(也有学者称为“群马模式”)代替。仍处于“后雁行模式”阶段,但前景已日趋明朗,当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所谓的“群马模式”而言,在巨观上,日本、四小龙、东协国家与中国之间相互的水平分割关係正逐步增强并最终会主导地位;在微观上则存在着以日本、四小龙跨国企业为核心的,在东亚地区构建的网路化跨国生产体系,即通过企业内部国际分割,将产品的设计、研究开发、销售等环节在本地区上的最佳化配置。以此达到各国相互超越、相互牵引的效果。这个模式笔者认为对应“雁行模式”而言称为“雁群模式”更为合理。“雁群模式”一方面强调各个经济体,如中国、日本、 nies、asean之间的独立性,使每一个都有可能成为群雁中的一只大雁;另一方面又利用跨国生产体系进行资源的整合,使每一只大雁都不会脱离“雁群”而成为孤雁,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内部国际化。
雁形模式理论分析
2.雁形理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的启发。在国际上已有许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这些模式都是由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的制度和特点提出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而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空间发展战略又分为平衡发展战略和不平衡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恆的。,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些地区比别的地区更富裕,一些地区会比其他地区发展得更快。企图对全国各地都等同对待,或者对全国各地都投入等量的资本,若以此来编制规划,无疑是不合理、不经济的。因为这样的规划违背了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不平衡发展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使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向平衡。其中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而赤松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学说”以及其他的一些相关的理论说明了一个共同的理论问题,即不断调整和最佳化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成长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发达地区某些曾经是优势的产业或产品,由于比较效益的变化,将逐渐丧失优势,向不发达地区转移,而这些产业或产品在不发达地区可以逐渐形成为优势,并将产品反出口到原来的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即区际间产业的转移,生产布局在区际间的调整,可以使不发达地区避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走过的一些路径,通过引进、转移,使经济快速增长,从而有利于缩小不发达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推动区间经济平衡发展。
3.雁形理论到产业结构的转移产业区域转移可简称为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发的行为,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这是一个包含国际间与地区间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程,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国或地区与转移对象国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雁行发展模式,这一理论后来经过小岛清的发展成为20世纪70年代日本向anies(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和asean(东协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对产业转移理论作出贡献的还有r.vernon(弗农,1966),他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产品周期论,对地域间或国际间产业与产品的周期性发展进程,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和产品的转移作了系统的描述和理论上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有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产业转移理论与国际经济学及国际经营学理论的联繫日趋紧密。在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kojima,1978)的延长线上,一些日本学者强调,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化的载体(大西胜明,1999),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总是伴随着产业跨国转移和企业跨国经营。牛丸元等(1999)进一步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h-o-s 模型来解释赤松要的雁行模式和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业发展的雁行状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描述了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进化过程,但其实质是反映了比较优势的转移以及与此相关的产业转移。在产业转移的微观层面的理论研究上,dunning(邓宁,1988)用o-l-i模型来说明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认为产业组织决定的所有权优势(ownership-specificadvantages,o优势),要素赋存结构决定的区域优势(location-specific advantages,l优势),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incentive advantages,i优势),是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主要原因。
雁形模式理论启发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