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6日在朔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市长 李海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基本信息
——2015年5月6日在朔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市长 李海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全市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形势複杂严峻,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各种困难相互交织。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保持推进“两大任务”工作定力,迎难而上,奋力作为,统筹抓好经济成长和结构最佳化,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大力推动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克服困难中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坚持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稳定煤电运行。贯彻落实省政府“煤炭20条”和“煤炭17条”,出台《关于化解煤矿及涉煤企业经营困难实施办法》《确保火电企业稳定运行六条措施》,清理规范涉煤收费,煤炭生产保持稳定,发电量用电量保持增长。全年生产原煤2.03亿吨;发电310亿度,增长10.6%;全社会用电105.3亿度,增长2.8%。狠抓重点工程建设。扎实开展“项目见效年”活动,重点工程“六位一体”六项指标全部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省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714.5亿元。精準帮扶企业。出台《关于帮扶非煤电工业企业发展六条措施》,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现代农业专项扶持资金、工业项目专项扶持资金,支持非煤电困难企业技术改造,奖励和补助节能降耗,减轻了企业负担。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3.4亿元,增长4.5%(按可比价计算);工业增加值完成443亿元,增长4.5%(按可比价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5.3亿元,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8.3亿元,增长12.4%;公共财政收入完成86.6亿元,下降9.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725元,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37元,增长10.8%。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大力推进煤电基地建设。建成标準化矿井40座,标準化矿井建设进度、一级矿井数量位于全省前列。大力发展低热值煤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86.6万千瓦。在建发电项目26个,装机容量258万千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化取得新突破,固废工业园区进一步壮大,平朔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首批白炭黑产品调试成功,工业固废年消化量达到300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61%。成功举办亚洲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积极推进晋北现代煤化工基地前期工作。我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範基地,被工信部确定为工业绿色转型试点城市。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坚持市直部门与县区结对子引进建设投资5亿元以上转型项目。新兴产业完成投资130亿元,同比增长25%,占全市工业投资的31%。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09.3亿元,增长29.9%。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设立企业技术研发创新项目专项资金,申报成功煤电污染控制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加大日用陶瓷等行业研发投入,新增企业技术中心23家,各类技术中心达到7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家。
(三)“三农”工作成效显着。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大力推进农民户均增收万元工程,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达19.96亿元,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万亩,新增节水面积6万亩,农田实灌面积达到204.7万亩。全年粮食产量达到25.6亿斤,比上年增长8.9%,增幅居全省第一。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制定实施《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领头雁工程和核心区建设规划》,应县恆天然奶牛牧场群两个大牧场投入使用,规模健康养殖迈上新台阶,奶牛存栏量达到18.1万头,鲜奶产量达到51.9万吨,肉羊年出栏量达到350万只,人均畜产品年占有量达到147公斤,当年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1400元,畜牧业五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60亿元,增长22%。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2%。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範四大工程,全市完成投资2.5亿元。继续办好农村“五件实事”,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7100户,改造农村幼稚园14所,易地搬迁农村贫困人口3692人,深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为全市农户免费发放冬季取暖用煤43.85万吨。实施扶贫攻坚,减少贫困人口20046人。
(四)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深入推进“五城联创”,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加强中心城市建设。推进七里河市区段综合治理和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完成城中村拆迁47.5万平方米。继续推进朔州老城改造。大力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关停27台区域燃煤锅炉,热电联供供热面积新增500万平方米,达到1800万平方米,占供热总面积的81%。积极建设特色城镇。全市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2866套,完成投资43.6亿元。金沙滩、凤凰城、神头等八个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2.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持续推进生态建设。积极开展植树造林,营造林33.1万亩,超省考核任务16个百分点。强化节能减排,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65%,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部完成。加强生态治理修复,投入5000多万元,推进採煤沉陷区治理试点工作。
(五)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果。全市财政在民生领域投入111.9亿元,占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9%。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持续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41万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待遇,我市被国家人社部列为全民参保登记计画试点城市、社会保障卡综合套用试点城市和持卡人基础资料库建设试点城市。积极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改善学前教育条件。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準化建设。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中北大学朔州校区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校学生达到3000人。着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每人30元提高到35元。在全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先住院后付费”,有效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範区创建工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积极开展体育运动,举办了朔州市第二届全民运动会。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第十四届省运会上成绩显着,位次前移。
为民兴办的十件实事全部落实。新改扩建公办标準化幼稚园12所;实施学生饮用奶全覆盖工程,10.6万寄宿学生喝上饮用奶;採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1012个就业岗位、组织了3100名毕业生参加就业实习;实施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并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标準由65元提高到95元;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準,平均每人每年由原先的分散供养2119元和集中供养2802元,分别提高到2708元和3791元;实现太原、大同两个我市转外就医最集中地区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报销;提供玉米、奶牛、森林等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24个村、8300人的饮水困难;建成100个副食品生产基地惠民直销店;送戏下乡1231场。十件实事给广大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受到民众称讚。
(六)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认真落实转型综改试验2014年行动计画,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转型综改工作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部分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3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4项,市本级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22项,数量在全省最少。稳步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创新地方金融发展机制。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山阴县农信社改制方案获国家银监会批准。加快发展资本市场,两家企业在上海股权託管中心挂牌。加强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每季度组织一次银企对接会。加强招商引资,到位外来资金714.56亿元。
(七)安全稳定工作得到加强。狠抓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制度和两个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198起,同比减少57起,下降22.35%,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死亡35人,同比减少4人,下降10.26%,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位居全省第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着力解决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公交、出租、企业改制等一些难点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全面推进法治朔州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我市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两抢一盗”案件大幅下降,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与此,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发展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宗教、人防、地震、应急、气象、档案、地方志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推进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04件。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作用。认真开展党的民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加强纪律作风整顿,加大“四风”治理力度,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幅减少了“三公”经费,严肃查处了一些领导乾部违纪违法问题。深化“看作为、比建树、争一流”活动,干部作风和部门行风进一步改进。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当前,巨观经济形势依然複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我市今年面临的困难比去年还要大。,我们也要看到有利条件和重要机遇。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中央密集出台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我省综改试验区建设不断深入,“六大发展”加快推进,新的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我市作为全省唯一的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国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範基地、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国家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省委省政府作出在我市布局综合能源基地、晋北煤化工基地、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等重大战略决策。只要我们準确把握新常态,趋利避害、攻坚克难,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取得推进“两大任务”的新突破新成效,让朔州经济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委“五句话”总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最佳化经济结构和提升发展质量“两大任务”主题,着力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更加注重民生,深入实施“六权治本”,加快推进“六大发展”,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降幅控制在15.27%以内,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
确定这样的预期目标,坚持了积极作为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考虑了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和全省发展对朔州的要求,考虑了预期目标和预算稳健相兼顾,考虑了稳定经济总量和最佳化经济结构相协调。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付出艰苦努力。
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扭住稳定增长这个当务之急,全力促进经济企稳回升
解决朔州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必须保住并做大经济总量,这是发展之基、当务之急、根本所在。
努力稳定煤炭生产。稳增长,核心在稳煤炭。一要稳产量。实现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必须有一定的煤炭产量支撑。今年的煤炭产量原则上要维持去年的生产水平。中煤平朔要从大局出发,发挥好龙头作用。对经过技术改造生产能力有明显提升、确实具备安全保障能力的地方煤矿,支持取得合法生产手续,稳定煤炭生产能力。二要提品质。用好煤层配采审批权下放政策,最佳化煤层开採顺序,促进科学配煤,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三要保市场。落实电煤长期稳定供应合作协定,探索建立煤炭产销区域联动机制,全力保量保价,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加大帮扶企业力度。企业是稳增长的根基。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稳定运行的各项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扶持资金,探索开展“助保贷”工作,壮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促进银企对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落实好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缓缴社会保险费用等措施,坚决清理不合理收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加强帮扶、指导和服务,创优企业发展环境。
狠抓投资增长和项目建设。必须把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稳定投资规模,最佳化投资结构,培育更多新的经济成长点。扎实开展“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按照省政府开工一批、争取一批、签约一批、招商一批的要求,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工程建设力度。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画安排946亿元,实施省市重点工程226项,总投资2507亿元,年度计画完成投资686亿元。围绕电力统筹发展、循环经济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等领域开展重大工程攻坚,着力抓好晋北煤化工基地、山阴昱光二期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固废工业园区、应县恆天然奶牛牧场群、平鲁至右玉高速公路、七里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总投资952亿元的二十个标誌性工程,今年完成投资168亿元。
突出抓好产业投资,进一步完善新兴产业投资促进机制,继续落实市直部门与县区结对子引进建设投资5亿元以上产业转型项目的要求,把投资的主要力量集中到非煤产业领域。做实“朔州企业家投资在朔州”活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家把更多的资金投到转型项目上,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实施精準招商,突出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承接更多产业转移。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模式,破解建设资金紧缺难题。积极对接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计画,继续推动朔州机场、大西高铁朔州段等重大项目建设。
更加注重促进消费增长和出口增长。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以全国第二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为抓手,完善商业网点规划布局,改善城乡消费环境,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积极组织参加“山西品牌中华行”“山西品牌丝路行”等专题促销活动,扩大我市名优特产品市场影响。加强外贸工作,努力扩大出口。支持怀仁县、应县加强日用陶瓷外贸转型升级示範基地建设,推动陶瓷出口增长。
(二)把牢最佳化经济结构这个核心任务,加快提质增效升级
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相结合,以建设全国工业绿色转型试点城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範基地为主要抓手,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步伐。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煤炭产业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安全保障型转变,努力走出具有朔州特色的“革命兴煤”路子。一要在煤炭产业链延伸上取得新突破。聚焦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进一步延伸煤电、煤化工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化矿井,年内新增标準化矿井5座。加快推进总装机规模258万千瓦的26个在建电厂的建设进度,年内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大力推进蒙西至天津南1000千伏、晋北至江苏800千伏两条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积极推进晋北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争取阳煤集团80亿立方煤制气、60万吨煤制烯烃等项目早日开工。二要在煤炭资源循环利用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形成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煤矸石综合利用新材料、粉煤灰资源化开发利用、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四大产业体系,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机制、资源产业与环保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进一步提高煤矸石发电装机比重、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创出全国煤电基地结构调整和工业固废高效利用新模式。
加快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以文化旅游、装备製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日用陶瓷、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八大非煤产业为重点,培育一批主导产业。突出抓好文化旅游业,落实财税、土地、价格等支持政策,建设文化产业示範园区,开发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提升杀虎口等旅游景区品质,打造朔州旅游品牌。大力发展以煤机装备为重点的装备製造业,从设备维修、配件加工向成套设备发展,使装备製造业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主力军。推动陶瓷业兼併整合,壮大骨干企业,提高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打造知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食品医药产业要壮大乳品、酒类、小杂粮、肉食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生物製剂、新型药物製剂。我市节能环保市场巨大,要高度重视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努力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支柱产业。
提升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创新体制机制,明确发展定位,完善基础设施,最佳化服务环境,引进更多企业,壮大经济实力。开发区要努力向中高端迈进,打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固废工业园区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继续支持北大研发中心建设,新引进两到三家有标誌性意义的骨干企业,建设成为全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示範基地。朔城区富甲工业园区,要强化装备製造、新材料产业的主导地位,加强与中煤等大企业合作,新引进几家煤机装备等製造业企业,建设製造业集聚区。东露天循环经济园区、平鲁北坪工业园区、山阴北周庄工业园区,要以高端化、全循环、链条式发展为主攻方向,建成一批煤电一体、煤化一体新项目,打造全省煤基循环产业示範园区。怀仁金沙滩陶瓷工业园区要引导企业联合整合,推动产品提档升级。怀仁医药工业园区要加大招商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争取再引进几家医药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努力发展成为全省重要的医药生产基地。应县新型产业科技园区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发展新能源、高端陶瓷等产业。右玉梁威工业园区要突出生态绿色,下工夫新建一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形成全市特色农产品加工示範区。
(三)大力实施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领头雁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核心区建设和领头雁工程为统领,坚持以农载牧、以牧富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最佳化农业结构,构建具有朔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使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发展现代畜牧业。以国家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市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耕地种草,改造提升天然草场,建设大草场大牧场,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年之内,建设100万亩人工草场和100万亩优质天然牧场。继续实施规模健康养殖工程,年内改造20个奶牛园区、30个肉羊园区。支持应县恆天然奶牛牧场群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成桑乾河灌区三乾渠、四乾渠节水改造,新建膜下滴灌节水面积1.1万亩。实施百万亩水地玉米地膜覆盖、玉米丰产方建设、小杂粮提质增效、马铃薯增收致富等高产创建工程,建设220万亩优质玉米基地、50万亩荞麦燕麦等有机杂粮基地、50万亩优质马铃薯基地。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引领经济发展的领军企业。加强品牌创建,努力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积极开拓市场,举办好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特色农产品展销暨技术交流招商引资洽谈会。全年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要突破180亿元。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着力打造雁门关农产品物流园区,加强农产品批发、仓储和冷链等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旅游,积极开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产业,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