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卫舰(英文名称Frigate )是以飞弹、舰炮、深水炸弹及反潜鱼雷为主要武器的轻型水面战斗舰艇。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舰艇编队担负反潜、护航、巡逻、警戒、侦察及登入支援作战任务以及提供无人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
护卫舰是以反舰/防空飞弹、中小口径舰炮、水中武器(鱼雷、水雷、深水炸弹、反潜火箭弹等)为主要武器的中小型战斗舰艇。它可以执行护航、反潜、防空、侦察、警戒巡逻、布雷、支援登入和保障陆军濒海翼侧等作战任务,曾被称为护航舰或护航驱逐舰。在现代海军编队中,护卫舰是在吨位和火力上仅次于驱逐舰的水面作战舰只,但由于其吨位较小,自持力较驱逐舰为弱,远洋作战能力逊于驱逐舰。
护卫舰和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一样,也是一个传统的海军舰种,是当代世界各国建造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参战机会最多的一种中型水面舰艇。护卫舰代表维斯比级巡逻舰、濒海战斗舰、057型护卫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护卫舰
- 外文名Frigate
- 主要武器飞弹、舰炮、深水炸弹
- 主要任务反潜、护航、巡逻、警戒
- 起源时间16世纪
- 水中武器鱼雷、水雷、深水炸弹
- 舰种传统
- 类型中型作战舰艇
- 吨位500吨以上
- 舰种起源三桅武装帆船
发展沿革
舰种起源
护卫舰是一种古老的舰种,早在16世纪时,人们就把一种三桅武装帆船称为护卫舰。初期的护卫舰排水量为240吨~400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各国在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各地获得了为数众多的殖民地,为保护自身殖民地的安全,西方各国建造了一批排水量较小,适合在殖民地近海活动,用于警戒、巡逻和保护己方商船的中小型舰只,这也是护卫舰的前身之一。
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舰艇曾多次闯入旅顺口俄国海军基地,对俄国舰艇进行了多次鱼雷、炮火袭击,并布放水雷,用沉船来堵塞港口,限制俄国舰队的行动。起初俄舰队巡逻,警戒港湾的任务由驱逐舰承担,但基地里的驱逐舰数量本来就少,本身还承担有进行鱼水雷攻击的任务,而改装的民用船战术,技术性能又很差,于是在日俄战争后,俄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批专用护卫舰。最初的护卫舰排水量小(400-600吨),火力弱,抗风浪性差,航速低,只适合在近海活动,这时期的护卫舰,虽然已经是海军的战斗舰艇,但还是更加类似海上巡逻舰。
一战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德国潜艇肆虐海上,对协约国舰艇和商船的威胁极大,为了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协约国一方开始大量建造护卫舰,用于反潜和护航。新的护卫舰吨位、火力、续航性等方面都有了提高,主要装备中小口径火炮、鱼雷和深水炸弹。当时最大的护卫舰的排水量已达1000吨,航速达16节,具有一定的远洋作战的能力。这个时期的护卫舰,基本明确了自己的作战任务和使命,找到了在海军中的定位,已经有了现代护卫舰的基本功能。随着护卫舰发展到,吨位变大了,火力变强了,但唯有任务没有变,护航和反潜,还是和100多年前一模一样。
二战时期
护卫舰在二战中的来源可以分为两条一是护航驱逐舰(欧洲国家称为护卫舰Frigate FF,美国称为护航驱逐舰Destroyer Escort DE),二是用于近海巡逻的护卫舰或海防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故伎重演,採用“狼群战术”打击同盟国的舰船,并且飞机也日益成为对舰队和运输船队的严重威胁,这就使护卫舰的需要量更大,其担负的任务也更加多样化。作为对应策略,根据美英两国协定,美国向英国提供50艘旧驱逐舰用于应急护航,开始建造新的护航驱逐舰,这标誌着现代护卫舰的诞生。
着名的护航驱逐舰有英国的“狩猎者”级、美国的“埃瓦茨”级、“巴克利”级和“拉德罗”级。义大利和日本在战争中也建造了一批护航驱逐舰。各参战国的总建造数量达到2000余艘。
典型的护航驱逐舰标準排水量达1500多吨,航速提高到18—30节,主要装备76-127mm主炮或高平两用主炮,多门25-40mm机关炮用于近程防空,备有数十枚深水炸弹,可以执行防空、反潜、护航等任务。
美国和日本的护航驱逐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多次参加舰队机动作战和大规模两栖登入作战,这个时期典型的护卫舰作战任务已经和当代相差无几,有限的防空能力,主要执行护航和反潜以及巡逻任务。
二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护卫舰除为大型舰艇护航外,主要用于近海警戒巡逻或护渔护航,舰上装备也逐渐现代化。在舰级划分上,美国和欧洲各国达成一致,将排水量3000吨以下的护卫舰和护航驱逐舰统一用护卫舰代替。
20世纪50年代以来,护卫舰向着大型化、飞弹化、电子化、指挥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的护卫舰上还普遍载有载有反潜直升机。现代护卫舰与现代驱逐舰的区别有的时候并不十分明显,只是通常前者在吨位,火力,续航能力,持续性作战能力上较逊于后者,有一些国家发展的的大型护卫舰在这些方面甚至还强于某些驱逐舰,还有的国家已经开始慢慢淘汰护卫舰,统一用驱逐舰代替,比如欧美和日本。
现代护卫舰已经是一种能够在远洋机动作战的中型舰艇,一般护卫舰的标準排水量可达2500吨~4000吨,航速20节~35节,续航能力2000海里~10000海里,主要装备57mm-127mm舰炮,反舰/防空/反潜飞弹,鱼水雷,还配备有多种类型雷达、声纳和自动化指挥系统、武器控制系统。其动力装置一般採用单独採用燃气轮机或者柴油,又或者柴油-燃气轮机联合动力装置。
部分护卫舰还装备1-2架舰载直升机,可以担负护航、反潜警戒、飞弹中继制导等任务。部分国家为了满足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护渔护航及巡逻警戒的需求,还发展了一种小型护卫舰,排水量在1000吨左右,武器以火炮和少量反舰飞弹为主;有些拥有较多海外利益的国家还发展了一种具有强大续航力和自持力,专门用于海外领地警备和远海巡逻的护卫舰,比如法国的葡月级护卫舰。
从大国海军来看,护卫舰和驱逐舰仍然有本质区别,护卫舰最普遍的用途是为商船或者大型军舰护航,而驱逐舰是舰队的主力,一般不执行此种任务。
现代驱逐舰虽然都是海上作战的多面手,但依然强调驱逐舰要具有一种突出的特长,现代驱逐舰在多用途的,往往还在防空、反舰或者反潜的某一方面用途上具有特长,尤其是美俄英法、中国、日本等海军大国,通常都装备有专用的防空驱逐舰和反潜驱逐舰(即所谓的“多用途驱逐舰”),防空型驱逐舰一般负责远海大範围区域面防空,装备有大量大型远程防空飞弹,能够对抗敌方多批次,多目标的饱和攻击。
反潜型驱逐舰和防空型类似,只不过主要作战目标从空中目标变成了敌方潜艇,装备有尖端的声纳设备和反潜飞弹等对潜武器,具有有限的防空能力,但防空不是其强项。这两种驱逐舰是世界驱逐舰的主流,特点就是一专多长,大部分反潜驱逐舰(又叫“多用途驱逐舰”)的吨位都在5000吨左右,防空驱逐舰的吨位一般都在7000吨以上,其实很多防空驱逐舰的吨位已经达到或超越万吨。
现代护卫舰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小範围内的点防空和反潜任务,也就是说在舰队行动里,护卫舰承接的业务主要是消灭突破驱逐舰防御的漏网之鱼,大型防空驱逐舰一般都装备有昂贵的大型相控阵雷达和高度自动化,电脑化的防空指挥控制系统(典型代表美国的“宙斯盾”系统),大型防空驱逐舰携带的防空飞弹一般都是大型的远射程舰对空飞弹,长度可达9-11m,射程一般都在100公里以上,射高可以达到20000米以上,速度一般都在2倍音速以上,可跟蹤多数量、多批次的目标,并对其中若干个目标发动拦截。
护卫舰携带的防空飞弹一般都是较小的近程防空飞弹,长度不超过5m,射程一般都在30km以内,射高不超过10000米,护卫舰限于成本因素,其廉价的火控系统一般只能对1-2个目标进行拦截。反潜驱逐舰和反潜护卫舰的区别和上面的也类似。
护卫舰的防空和反潜能力不像驱逐舰那幺突出,绝大部分的护卫舰都具有防空能力和反潜能力,但从世界各国一直以来护卫舰的用途来看,护卫舰的主业更偏向于反潜能力,防空只是其副业。
总而言之,在大国海军,驱逐舰和护卫舰是一种高低搭配的作战方式,其关係就像美国空军装备的F-15和F-16,前者是舰队的主力,承担主要的防空和反潜任务,后者则作为前者的补充,承担次要作战任务。
舰载机
美国高级计画研究局近日宣布新启动“战术利用侦察节点项目”,或称之为“燕欧”项目,构想利用较小型的舰艇作为中空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的机动发射与回收平台。按照计画,下一代无人机将能够在小型水面战舰上起降,从而拓展美军无人机的作战範围,使之能够触及更加遥远的战场。
“燕欧”项目难度大
美国高级计画研究局近日宣布新启动“战术利用侦察节点项目”,或称之为“燕欧”项目,构想利用较小型的舰艇作为中空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的机动发射与回收平台。这种平台将用来运载非武装间谍无人机和用于执行“打击”任务的无人机。
“燕鸥”是对美国海军对其一个重要无人机开发项目的补充。美国海军希望配备有飞弹与先进间谍设备的无人机,能够在全尺寸航母上起降,这是航空史上难度最大的动作之一。美国海军正利用一架宽62.1英尺的蝠翼形X-47B无人机进行试验,预计在今年5月在航母甲板上起飞X-47B无人机。
“燕鸥”项目的一个具体要求是尚未完成设计的“燕欧”无人机必须能够携带重达600磅的感测器和武器系统,从起飞舰艇开始飞行600至900英里。这使“燕欧”无人机处于美国空军的“捕食者”与“收割者”无人机处于同一级别——美国空军的这两种无人机都能够持续携带摄像机、飞弹以及卫星通讯设备,飞行12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
在美国高级计画研究局的概念构想中,描绘了一架类似“捕食者”的无人机,从“伯克”级驱逐舰上起飞——这款舰艇是美国海军的主力战舰,较濒海战斗舰重三倍,但飞行甲板相对较小。这无疑给“燕欧”无人机项目带来诸多挑战,其中包括开发可靠的发射与回收技术,使大型飞机得以从体积较小的舰艇上起飞;设计一款航程、续航能力、有效荷载均可比拟陆基无人机的舰载无人机;确保整个系统能够以最小程度的舰艇改造,并确保无人机行动与维护人员需求最低;确保新型无人机可适应舰上有限的空间。美国高级计画研究局计画分三个阶段推出“燕欧”无人机,耗时近40个月时间,推出全尺寸发射与回收验证机。
全部军舰变成无人机平台
“燕欧”将成为美国海军无人机的重大飞跃。美国海军能够从驱逐舰和其他舰艇上起飞10英尺宽的“扫描鹰”无人机,能够从濒海战斗舰上起飞“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除研发X-47B原型机以及其航母舰载衍生型无人机之外,美国还在研发陆基非武装巡逻“广域海上监视(BAMS)”无人机,该款无人机以美国空军的“全球鹰”无人机为研发基础,而“全球鹰”无人机的体积与波音737相近。从理论上讲,“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能够藉助美国多数水面战舰起飞——美国海军列装有122艘水面战舰——但这种无人机在航程、速度和载荷方面欠佳。,美国缺少一种中等重量无人机一款占用甲板空间小,并可在多种水面舰艇上起降的速度快、航程远的武装无人机。
据美国高级计画研究局称,研发可靠发射与回收技术,是“燕欧”无人机项目面临的一个重要技术障碍。濒海战斗舰和驱逐舰没有可供无人机从长跑道上起飞所需的甲板空间,它们依靠藉助飞机弹射器起飞的“扫描鹰”无人机和垂直起飞的无人直升机。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美国海军4艘二战时期的战列舰配备有“先锋”无人机——体积约为“扫描鹰”无人机的两倍——这些无人机藉助捆绑式助推器发射升空。
“先锋者”无人机藉助一道悬网着舰,“扫描鹰”无人机则藉助悬空线着舰,而“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则垂直着舰。与旧式无人机相比,高性能、固定翼无人机需要更强大的推动力,着舰难度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直升机製造商贝尔公司设计了一款小型“鹰眼”倾转旋翼无人机——这款无人机类似同为该公司的V-22“鱼鹰”式倾转旋翼机——可像直升机一样起飞和降落,但受益于其发动机短舱,这款无人机能够像飞机一样巡航飞行。不过,“鹰眼”无人机从未找到买家,最终被废弃。“燕欧”无人机项目很可能会令“鹰眼”无人机项目复甦。
如果“燕欧”无人机获得成功,美国高级计画研究局将做好扩大美国海军无人机的规模,很可能会把几乎所有军舰转变成移动无人机基地。
各国情况
美国
佩里级护卫舰
佩里级护卫舰是美国海军中一级性能适中的通用性飞弹护卫舰,具有多种战术用途,可以承担防空、反潜、护航和打击水面目标等任务。儘管它的性能不如某些高性能舰艇,但因其价格适中而获得大批量建造。仅至 1988年,美国就建造了 60艘,其中部分出口。
该级舰首制舰于 1975年 6月动工兴建,1976年 9月下水,&127;1977年12月正式入役。佩里级舰的上层建筑比较庞大,上层建筑四周只设少数的水密门,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这样就能为舰员和设备提供更多的空间,有利于改善居住条件和增强适航性。该级舰的生活设施良好,每名舰员平均享受 19.6平方米的生活空间。 舰上的动力装置採用全燃动力装置。这种装置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噪音低、操纵性好等特点,而且低速性和可靠性颇佳。佩里级舰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舰上维修方便的需要,便儘量减少舰上维修工作量。对于需要修理的设备採取舰外供应、整机更换、舰外修理等方式,力求使舰上设备组件化。,在舰艇布置设计上,儘量使设备易于拆装和内部移动,并为拆装和移动这些设备设计了最佳通路,以及在搬运路线上设定架空轻便轨道、滑车等。主推进燃气轮机可由该舰上层建筑上的排气烟囱卸出,且在40小时内可卸出并更换。
该级舰长 135.6米,宽 13.7米,吃水 4.5米;标準排水量2750吨,满载排水量3640吨;动力装置採用 2台 LM2500燃气轮机,总功率 4.16万马力,最大航速 29节。
佩里级舰上武器配置较齐全,作战能力较强。舰上设有 l座MK-13/4型标準/鱼叉飞弹两用发射架、l门奥托·梅莱拉76毫米火炮、l座MK-15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2座三联装MX-32鱼雷发射管,以及 2架SH-F 反潜直升机。&127;舰上的探测系统性能出众;尤其是声纳,除有l部SQS-56舰壳声纳外,还有 l部 SQR-19拖曳线列阵声纳。,还有指挥控制系统和电子战系统。
70年代初美海军开始实行“高低档舰艇结合”的造舰政策。这一时期陆续建造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核动力巡洋舰、DD963级驱逐舰属于高档的舰艇,也需要一级能大量迅速建造的、造价较低的护卫舰,用以代替将大批退役的老驱逐舰和老护卫舰,这级舰就是“佩里”(Perry)级(FFG7)飞弹护卫舰,它属于大量建造的低档舰艇之一。
中国海军054A型护卫舰
054A型护卫舰是我国自行研製的一代飞弹护卫舰,该级舰的满载排水量在4000吨左右,也有研究认为满载可能达到4500吨。该级舰採用了隐身设计理念,船体较之前的护卫舰有了重大突破,採用西方流行的一体化设计,注重简洁和整体感。该级舰的电子设备布置还是有点苏式风格,猜测该舰的研製得到了俄国的技术援助。在整体造型上,尤其是船体的基本设计上,更加符合西方设计理念。该级舰的建造并未像052B型那样只建造2艘就停滞了,可见该舰的技术和製造工艺都趋向成熟。因而得以大规模建造,也说明了大型驱逐舰的批量建造仍存在技术难点,于此护卫舰的更新换代也迫在眉睫,造价低廉,性价比高的054A得以迅速建造。
进入21世纪,世界海军有了重大转变,主要是由于四代机的服役,使得人们更注重于舰艇的防空要求。欧美日普遍採用将“宙斯盾”系统装备于大中型驱逐舰,负责进行区域面防空;护卫舰虽然不装备“宙斯盾”但也採用了中型垂髮防空飞弹,负责近程点防空的搭配方法!而在054A型护卫舰上装备的HHQ16中程防空飞弹垂直发射系统自然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该级舰上装备有32单元的防空飞弹。有报导称,它可能是一种有效射程1.5km-15km,有效射高10米-6000米,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8M(850米/秒)的飞弹。它担负舰队防空系统中的近程防空任务。另有研究认为054A上的HHQ16是中程防空飞弹,对于低空飞弹的拦截则比较近。动力装置採用高速柴油机,最高航速27节。续航力估计在5000海里左右。主要武备有,76mm全自动单装主炮一门,HHQ16近程防空飞弹32发,730近防炮两门,4连装C802/C803反舰飞弹两座,三连装533mm反潜鱼雷2座,卡28直升机一架。HQ16的作战系统可以拦截4个空中目标,为本舰提供优良的自卫防空能力,一改中国护卫舰防空能力低下的旧面貌。不可否认,054A上并没有装备类似于052C那样的大型相控阵雷达,因而054A的电子系统和作战指挥系统并不先进,也,054A虽然具有垂髮,并不具备区域防空能力,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还需和大型驱逐舰高低搭配,方可具备一定的区域防空能力。由于舰体本身限制,它的抗风浪性仍有待提升。
毫无疑问054A型护卫舰在我国海军发展中拥有里程碑的意义,他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海军中型舰艇设计的杰作,使我国护卫舰的更新换代加速,进入隐身时代,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海军工业的技术和水平。其较强的防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海军护卫舰在防空能力的短板。但我们也应当看到,054A型护卫舰毕竟属于中小型护航舰艇,在远洋持续作战能力和抗打击能力上是不能替代驱逐舰执行作战任务的。护卫舰的基本定位就是用于舰队和商船队的护航和反潜,近海的防卫和反击,它不具备远程防空拦截能力,对地攻击和远程反舰的能力,所以这是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的。
054A型护卫舰对于我国海军发展有着巨大意义,发展远洋型海军还是需要发展大型驱逐舰,巡洋舰,两栖攻击舰甚至是航母。我国海军还没有处于远洋海军的发展道路之中,解决的是近海防卫,我们是一个和平国家,不会寻求霸权。相信054A护卫舰的成功研製,其成熟的技术和创新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其他海军舰艇的研製和发展,它的成功经验也必然会在建造大型主力舰只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
中国18艘054级和054A级隐身护卫舰已经建成并使用。
054型护卫舰是中国第一型真正形成量产的隐身护卫舰,又称“江凯”级护卫舰。该舰拥有较强的防空及反舰能力,于2005年面世。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等多国都对其感兴趣。
2013年2月22日,美国“战略之页”网站刊登文章《中国护卫舰的过去和未来(Frigates Past And Future From China)》,文章介绍了中国海军053级、054级护卫舰的主要性能,列举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主要出口客户,介绍了中国出口巴基斯坦的F-22P 护卫舰的主要性能和出口前景。现将文章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过去20年,中国成功出口了2500吨级053型护卫舰,现正在为 4000吨级054A级寻找客户。054A级护卫舰长134.2米(400英尺),最大时速49公里,最大航程14400公里,乘员165名,装备一门 76毫米舰炮,2部30毫米多管防空炮,8枚C-803反舰飞弹,6枚反潜鱼雷,12枚240毫米反潜火箭,72管诱饵火箭,32管VLS防空/反潜飞弹垂直发射系统,雷达、感测器和电子系统都是中国製造。
18艘054级和054A级护卫舰已经建成服役,3艘以上在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尔及利亚和泰国都对其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