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抄袭

生活百科 2023-01-26 10:45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论文抄袭

学术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学术论文。而如今信息社会,通讯发达,越来越多的人想藉助网路,轻而易举抄写论文,获得想要的荣誉或权利。

2019年4月,清华大学近日公布的新版《清华大学学生纪律处分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格外引人关注。学位论文、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中有抄袭、篡改、伪造等情形,情节严重的;或代写、由他人代写学位论文、买卖学位论文的,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将给予开除学籍处分。而上述行为原来的处罚是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论文抄袭
  • 用途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
  • 描述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
  • 目的获得想要的荣誉或权利

产生背景

2009年5月25日《中国青年报》报导,近日有网友发帖曝光“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称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的某篇硕士学位论文严重抄袭,与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惊人相似。
据称,这是因为这两篇论文整体框架完全一样,除了把地点“江苏”两字替换成“山东”,把江苏的统计数据换成山东的统计数据,以及一些统计指标的对比排序结果稍微改变之外,其他基本一样。

主要内容

抄袭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着作权的行为,也是在着作权审判实践中较难认定的行为。即剽窃。指将他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作品发表的行为。
在确认抄袭行为中,往往需要与形式上相类似的行为进行区别
(1)抄袭与利用着作权作品的思想、意念和观点。一般的说,作者自由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题、题材、观点、思想等再进行新的创作,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不能认为是抄袭。
(2)抄袭与利用他人作品的历史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各国着作权法对作品所表达的历史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本身并不予以保护,任何人均可以自由利用。完全照搬他人描述客观事实、历史背景的文字,有可能被认定为抄袭。
(3)抄袭与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是作者利用他人作品的法律上的依据,一般由各国着作权法自行规定其範围。凡超出合理使用範围的,一般构成侵权,但并不一定是抄袭。
(4)抄袭与巧合。着作权保护的是独创作品,而非首创作品。类似作品如果是作者完全独立创作的,不能认为是抄袭。
有的学者认为,判断抄袭与其它行为的区别,可以从下面5个方面去分析(1)看被告对原作品的更改程度;(2)看原作品与被告作品的特点;(3)看作品的性质;(4)看作品中所体现的创作技巧和作品的价值;(5)看被告的意图。
对于抄袭(也称剽窃,为简略以下均称抄袭)的认定标準,国家着作权局着作权管理司早在一九九九年就作出了相关规定。

认定方法

划清侵犯着作权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主要根据以下两点一是行为人实施了侵犯着作权的行为,但违法所得数额未达较大或者不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按一般的侵权行为追究其民事责任,而不以侵犯着作权罪论处。只有当侵权行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时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时才成立犯罪。二是行为人在客观上虽有侵犯着作权的行为,但主观上不具有营利目的的,不构成犯罪,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处理。
1.论文格式
论文检测基本都是整篇文章上传,上传后,论文检测软体进行部分划分,上交的最终稿件格式对抄袭率有很大影响。不同段落的划分可能造成几十个字的小段落检测不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划分多的小段落来降低抄袭率。
2.资料库
论文检测,多半是针对已发表的毕业论文,期刊文章,还有会议论文进行匹配的,有的资料库也包含了网路的一些文章。这里给大家透露下,很多书籍是没有包含在检测资料库中的。之前朋友从一本研究性的着作中摘抄了大量文字,也没被查出来。就能看出,这个方法还是有效果的。
3.章节变换
很多同学改变了章节的顺序,或者从不同的文章中抽取不同的章节拼接而成的文章,对抄袭检测的结果影响几乎为零。所以论文抄袭检测大师建议大家不要以为抄袭了几篇文章,或者几十篇文章就能过关。
4.参考文献
参考别人的文章和抄袭别人的文章在检测软体中是如何界定的。其实很简单,我们的论文中加了参考文献的引用符号,在抄袭检测软体中。都是统一看待,软体的阀值一般设定为1%,例如一篇文章有5000字,文章的1%就是50字,如果抄袭了多于50,即使加了参考文献,也会被判定为抄袭。
5.字数匹配
论文抄袭检测系统相对比较严格,只要多于20单位的字数匹配一致,就被认定为抄袭,前提是满足第4点,参考文献的标注。

法律法规

认定标準

标题《国家着作权局着作权管理司关于如何认定抄袭行为给某某市着作权局的答覆》
文号权司[1999]第6号
某某市着作权局
收到你局关于认定抄袭行为的函。经研究,答覆如下
一、着作权法所称抄袭、剽窃,是同一概念(为简略起见,以下统称抄袭),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抄袭侵权与其他侵权行为一样,需具备四个要件第一,行为具有违法性;第二,有损害的客观事实存在;第三,和损害事实有因果关係;第四,行为人有过错。由于抄袭物需发表才产生侵权后果,即有损害的客观事实,所以通常在认定抄袭时都指经发表的抄袭物。,更準确的说法应是,抄袭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发表。
二、从抄袭的形式看,有原封不动或者基本原封不动地複製他人作品的行为,也有经改头换面后将他人受着作权保护的独创成份窃为己有的行为,前者在着作权执法领域被称为低级抄袭,后者被称为高级抄袭。低级抄袭的认定比较容易。高级抄袭需经过认真辨别,甚至需经过专家鉴定后方能认定。在着作权执法方面常遇到的高级抄袭有改变作品的类型将他人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例如将小说改成电影;不改变作品的类型,利用作品中受着作权保护的成分并改变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将他人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例如利用他人创作的电视剧本原创的情节、内容,经过改头换面后当作自己独立创作的电视剧本。
三、如上所述,着作权侵权同其他民事权利一样,需具备四个要件,其中,行为人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对抄袭侵权的认定,而不论主观上是否有将他人之作当作自己之作的故意。
四、对抄袭的认定,也不以是否使用他人作品的全部还是部分、是否得到外界的好评、是否构成抄袭物的主要或者实质部分为转移。凡构成上述要件的,均应认为属于抄袭。

执行标準

侵犯着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侵犯他人着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侵犯着作权
构成特徵
1.侵犯客体是着作权人的着作权和国家关于着作权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侵犯着作权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刑法》第217条规定了四种侵犯着作权的行为(1)未经着作权人许可,複製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体及其他作品的;(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着作权的图书的;(3)未经录音录像製作者许可,複製发行其製作的录音录像的;(4)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行为人只要具备上述四种行为之一的,即符合侵犯着作权罪客观方面的特徵。其中,“未经着作权人许可”,是指没有得到着作权人授权或者伪造、涂改着作权人授权许可档案或者超出授权许可範围的情形。複製发行行为指以印刷、複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拍方式将作品製作成一份或多份,向社会公众进行出售、出租的行为。通过信息网路向公众传播他人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体及其他作品的行为,应当视为本条规定的“複製发行”。出版行为指对图书出版者已依法享有的在契约约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出着作权进行侵犯,盗版出书获利。製作、出售行为指製作的美术作品冒充他人署名或对冒充的美术作品进行售卖的行为。侵犯他人着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时方构成侵犯着作权罪。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和其他严重情节,依据2004年12月22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智慧财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套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5条处理。
3.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
4.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营利目的。以刊登收费广告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收取费用的情形,属于本条规定的”以营利为目的”。

处罚规定

《刑法》第217条规定,个人犯侵犯着作权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和“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见《关于办理侵犯智慧财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套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2款的规定。
《刑法》第220条规定,单位犯侵犯着作权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该罪的规定处罚。按《关于办理侵犯智慧财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套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条之规定,单位犯本罪的按相应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準的3倍定罪量刑。

预防措施

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是学风、教风的问题。虽然彻底禁绝学术不端行为的想法并不现实,但从内因上可以通过学生加强道德自律,从外因上可以通过教育和纪律等方法进行防治。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方面,学校和老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学术道德的教育,让学生形成遵守学术规范的意识。,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环境;,要严格惩处学术不端行为,抄袭者必须为其行为付出代价。如果没有惩处,只会纵容抄袭等现象的频频发生。着名教育问题研究专家熊丙奇博士认为,防止“学位论文抄袭”的关键在于真正实行导师制。他指出,近年来出现的学位论文抄袭事件,共同的原因是在平时培养中,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很少,在审阅学生的论文时,导师放宽要求,甚至有的老师根本就没认真审阅。现行制度下的中期答辩、论文盲审等,都很难真正避免论文质量不高、学术不端问题。不改革制度想避免学术不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主要案例

张世友原是长江师範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此次10篇被指抄袭的论文,均创作于其2010年1月调入重庆师範大学任教之前。
发表于1998年9月《涪陵师专学报》的《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网帖举报的第一篇抄袭论文,文章被指抄袭自1995年第6期的《高等农业教育》。
在《涪陵师专学报》上发表这篇论文时,张世友已从四川师範学院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5年。公开资料显示,1993年7月至2010年1月,张世友在长江师範学院任教,涪陵师範高等专科学校正是长江师範学院的前身之一。
长江师院任教期间的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张世友在西南师範大学修得了法学硕士学位,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他的第二、三篇被指抄袭的论文就出现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这两篇题目分别为《诚信与当前人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与唯物辩证法相凝结的时代精神》的论文,分别刊发于《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的2002年第4期、2003年第2期。
2003年,张世友已本科毕业10年,其职称是讲师。
也正是2003年12月,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张世友评上了副教授。
此后,张世友发表了多篇在今天被指抄袭的论文。据网帖爆料,有4篇疑似抄袭的论文出现于2004年,3篇出现于2005年。至此,张世友共10篇论文被举报抄袭。
张世友的荣誉接踵而来。2005年8月,他参与的论文入选“重庆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月,他斩获第五届重庆市期刊好作品评选论文一等奖;12月,他获重庆市涪陵区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6年9月,涪陵师院更名为长江师範学院。11月,张世友破格晋升为教授,这距其被评为副教授仅3年。
2010年1月,张世友进入重庆师範大学政治学院任教。目前,他身兼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评审会评审专家、重庆市伦理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角色。
这10篇论文在当年没有受到质疑,未阻挡其职称从讲师晋升到教授,也未妨碍其前往新大学的执教之路。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