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马图》是五代后梁赵嵒所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该作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此画描绘一人牵马待行,或是等着主人,或是上马前若有思。人物和骏马神态生动,运笔劲练而微有波磔。此画浑厚质实,颇具唐人中规中矩的画风;整幅画格很有曹霸画“御马”之神采生动和韩乾“肉中有骨”之笔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调马图
- 规格纵29.5厘米,横49.4厘米
- 画作类型设色画
- 现收藏地上海博物馆
- 作者赵嵒
- 创作年代五代
- 材质绢本
画作内容
画面描绘一人牵马待行,头戴卷檐帽,身穿窄袖胡服,高鼻深目、满腮鬍鬚,属西域人形象。马画是斜侧面,白地黑花、雄健强壮,系大宛名种。卷末留有赵孟頫、王穉登、阮元等名人题跋。幅上无作者名款,卷末有元代赵孟頫跋“赵嵒所画此图,深得曹、韩笔法”,年款为大德五年(1301年)。据此,该画被断为赵嵒作。卷尾还有明夏寅、王穉登、文嘉、顾德育,清阮元等人的跋。题签书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后梁驸马都尉赵嵒神骏图真迹,一名调马图。”
创作背景
中国画以马为题材的由来很早,战国就有韩非“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的议论。由于古代以马作为交通、运输、骑猎的重要工具,所以为帝王贵族所重视,多方搜罗。汉、唐时期不少马匹都是从中亚、阿拉伯、波斯等地挑选来的名种。正因为对于名马的喜爱,马也突出地反映在这些时期的绘画和雕刻艺术上。而且对它们描写的真实程度,实在不下于人物肖像画的写生。这卷《调马图》的作者赵嵒,是将门之子、皇族勛戚,“善画人马,挺然高格”(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由于他一生骄横放纵,以致罹杀身之祸。他的墨迹,能够保存下来的自是不多。《调马图》很可能是赵喦的摹古之作。
艺术鉴赏
设色
《调马图》的设色,虽然由于年代久远,绢色黯敝,但依然可以看到它当年的艳丽典雅。人物面容肤色用淡赭及土殊染成。白色窄袖胡服左袒处露出青紫团花里衫。束腰护裆系石绿作地色,上有简化的如意纹样。项饰亦用石绿敷染,或系代表一种类乎金、石物质的製作。在护裆上覆以黑色羽披,帽顶贯珠垂旒用殊、淡殊染成,马颈项、肩背及腿部黑色,腹部及足踝留白。在腹部白地上晕以黑花,三、四点簇聚缀成图案,自然生动。
技法
《调马图》浑厚质实,颇具唐人中规中矩的画风。画面十分简单,一人一马而已。马夫一脸髯须,深目高梁,其头戴卷檐带旒虚帽,身穿胡服,腰披裆甲,下着胯靴。马为白底黑花的大宛名马“玉花骢”,高颈昂首,体态硕肥。气势雄壮,独出神采。马的颈项、肩背及腿部染以黑色,马腹、足踝留白并晕以黑花。后足微曲,左蹄稍举,有行步之意,全图用淡墨线描,运笔如铁线游丝,劲炼有变,给人有如触肌肤富有弹性之感。整幅画格很有曹霸画“御马”之神采生动和韩乾“肉中有骨”之笔味。全图用淡墨线描,胯靴褶线于画后略加渲晕。其运笔若铁线游丝,劲炼而微有波磔,介乎《步辇图》和《职贡图》间。
名家点评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检查委员会委员郑为“《调马图》的发现,不仅丰富我们对画家赵嵒的认识,也可见到唐代艺术高度成就及其画风对五代、北宋绘画的重大影响。”
历史传承
此图曾经宋代内府,元代曹知白,明代何元朗、徐乾符、项元汴,清代裴景福及近代庞元济等人收藏,《宣和画谱》、《式古堂书画汇考》、《书画记》、《壮陶阁书画记》等着录,现藏上海博物馆。
作者简介
赵嵒(五代史作赵岩),五代·后梁画家,名霖,后改本名,字秋巘,陈州(今河南淮阳)人,生卒年不详。太祖朱晃朝(907—912)驸马都尉。末帝朱瑱朝(913—923)为户部尚书租庸使,与张汉杰、汉伦等居中用事。善绘事,精鉴赏,富收藏。唐末乱世,不惜重金收集名画五千余幅。为人谦和,礼优画士,有“赵家画选场”之称。平时纵览收藏名画,耳濡目染画艺日进,所画人马格韵超绝,非寻常画工所及,为世称道。据史载,后梁亡,赵喦走许州依温韬,被温韬斩其首献后唐庄宗李存勗(923—926)。着有《汉书西域传图》、《调马图》、《臂鹰人物图》、《五陵按鹰图》等着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调马图》卷,人物和骏马神态生动,运笔劲练而微有波磔。《八达春游图》轴,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