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乃妙

生活百科 2023-01-26 10:45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张乃妙

张乃妙先生(1875—1954年,享年八十岁),台湾着名茶商、茶师,祖籍安溪县大坪乡萍州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张乃妙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1875
  • 逝世日期1954

人物生平

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从福建安溪引进铁观音茶,在木栅樟湖地区进行栽培,从此成为台湾唯一的铁观音茶的产区。
张乃妙先生终身贡献于台湾茶业。尤其对木栅铁观音茶的开创传授而鞠躬尽瘁。且自己勉励“艺深人贫”。又嘱咐乡人“要谨防有朝一日,茶风演变为茶江湖!”以为诫勉。
木栅铁观音
张乃妙在萍州的一处祖厝

对茶理念

种好茶

就是选好品种的茶树,种在合宜的土地上。

制好茶

将各种不同类别的茶菁,在不同季节、气候,排去茶菁中从水土带来的臭菁气,调製出原茶的美好素质来,可称为好茶。

饮好茶

要懂得饮好茶,先不饮搀杂他物的茶,再是不饮不依工夫乱造之茶,然后是懂得分辨好茶树出产的好茶。

轶事典故

张乃妙先生,年幼失怙,从继祖(通称唐山茶师)习练制茶技艺十余载,于继祖返乡后,来樟湖山独力开发茶园,选择良好土地栽植好茶树有成。
荣获日总督特等金牌赏第一人
民国五年(1916年),参加台湾劝业共进会初制包种茶品评,荣获日总督特等「金牌赏」,霎时声明鹊起,遭来当时茶业人士嫉羡与存疑;于是群师联名向日总督递抗议书,矢言张乃妙先生参加品评的包种茶,断非本岛(省)所产,乃「唐山茶师」提供的武夷名山或安溪之茶,并宣称台湾的气候地土,不可能生产此等极品等。
日总督接到这封茶师联名的抗议书,命令当局先颁给一张「假奖状」,派员到樟湖山勘查茶园。张乃妙先生在诸监督人眼下,于出品参加品评的原茶园範围内,重新採摘等量茶菁,製造成品,密封带回评审会进行重审。
真金不怕火炼
第二次的成品,经过複审会的评定,与先前「金牌赏」原品,无论质量、风味、色泽都相符合。但这群茶师们仍不服气,再提第二次抗辩书,回头指张乃妙先生已经独家秘密引进安溪铁观音茶真树。且指陈,张乃妙先生只须将少量铁观音茶的汁浆加入包种茶製作过程中揉捻,即可提升包种茶的色泽和芳味数倍云云。日政府复派来数字技师、确实查明乃张乃妙先生已经有铁观音茶树十二丛,官方派来技师以画图写生方法,不只画出茶树的形状和枝桠,并且将所有枝桠加以编号,每一枝条生长的新芽,一一记数。报告上峰,说明张乃妙先生所有铁观音茶树确实未曾採过一芽半叶的。至此,总督才正式颁发特等「金牌赏」给与张乃妙先生。
普及教习乌龙茶茶製作技艺
正因着这个特等金牌赏,在台湾茶叶界引发的大风波;日政府更肯定张乃妙茶师的制茶技艺。嗣后乃张乃妙先生受聘为台北州厅巡迴茶师十年,普及教习包种茶,乌龙茶的製作技艺;大大提升了台湾茶叶的质量。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举行台湾博览会,张乃妙先生虽已从公职退下,台湾茶叶宣传协会特别在博览会场的茶叶馆(现在新公园内的台湾博物馆)褒奖乃妙公「功在台湾茶业」。且颁赏青铜花瓶一只,以资纪念。
于博览会期间,福建同安县城有一位艺术家徐云情先生,来参观博览会,乐见张乃妙先生以中国制茶技艺扬名宝岛,而慕名到舍下为张乃妙先生绘乙幅油画肖像表示敬意。
张乃妙先生于十年巡迴茶师教习生涯中,日治政府曾派两位日籍技师,随身以各种现代仪表,记录下不同茶种茶类在製造过程如何因天候、地质、水土、气温等影响变化、以期把中国制茶技艺纳入日本的「科学教室」。宫本技师叹口气说「中国茶太奥妙了!」
专研製茶技艺─屡屡创新
张乃妙先生以初制包种茶得名,教习这种制茶技艺,而留下今日的「文山包种茶」的盛名,作为他当年传授的历史回声。对于茶农经济价值上,张乃妙先生还发展「红包种」更出色。所谓「红包种」,是以铁观音茶的特性为仿本,将比较粗老的青心乌龙茶菁,用「绿叶红镶边」的作法,调製出味美量多的「红包种茶」,叫茶农们皆大欢喜。大凡清明节前后采的茶菁充作绿包种茶。穀雨前采的则製成「红包种茶」。晚期张乃妙先生复将唐宋的「大叶茶」(所谓大叶茶,指叶老不能结成条索状)。仿效铁观音作法,大大增进茶农收益。可惜这种作法,竟沦为日后市井的铁观音茶赝品。张乃妙先生在乌龙茶方面,调製出来的「凸风茶」,最为他老人家所乐道。此茶顺应夏季茶树遭一种「蜒仔虫」的侵害,转以特别技艺调製而成。此茶高贵,被称为「茶中美人」,价位贵比黄金(每斤价高八十银元),叫许多茶农们眉开眼笑。(现在因使用农药关係,此种「凸风茶」已经绝代了)。这种「凸风茶」纯粹天成,加上特别技术;所谓好茶天成;原来夏茶的茶芽含苦水,却由于「蜒仔虫」习惯自茶芽嫩蒂绕圈吸取汁浆,以致苦水无法输入新茶芽;致新芽成长慢,茶质丰盈,调製成功「红鳗耳衬底金吐银」的茶美人。
张乃妙先生在职务上历经十年制茶教习,有了以上这许多贡献,不过张乃妙先生心中所契置难捨的,仍是茶王铁观音。打从他于二十多年前继祖返乡的第二年,因回乡探亲,尝到这名不虚传「一啜三日夸」的铁观音茶的芳郁甘淳滋味。遂即乞索十二株真种,栽植在本馆左上方的石崖缝间;过十多年复以日政府茶师身份正式购回铁观音茶苗千株。可惜,茶种是得着了,製作的技艺却仍存在对岸的诸大师们的囊袋里。
铁观音茶,无论茶种与製作技艺,都应溯源武夷和安溪。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惟武夷茶的驰名,是到了宋名将兼大文豪范仲淹先生推动烹茶比赛才露头脸的,并且历盛不衰。
武夷和安溪有血源关係,安溪于五代宋初已经大量产茶。其中最着名的是铁观音。铁观音的极品广东话称「马骝搣」,意思是野生于石崖峭壁间的茶,主人必须饲养猴子去採摘的。铁观音在安溪发源于峣阳山的松林头。而峣阳山的秘密在焙火功夫,其秘密一系独传至今未被外人知晓。据后来查证,先栽植铁观音茶树的地方是峣南山西坪。嗣后证明西坪一带气候地土适宜,比较兴盛。往后逐渐发展到龙池、大宝山、三洋,鹅角髻(本馆后山先祖以此命名),和大平、罗岩、林东。现今新垦地区为剑斗。据一位曾获中共国务院周恩来奖的宗侄亲口说,因文化大革命影响,目前在安溪有好的铁观音茶园和好技艺者数不出十只指头的人家了。
种好茶、制好茶,可以明扬四海
皇天不负有心人,张乃妙先生自公职退下,任文山茶业公司厂长期间,公司曾延聘过数字唐山师傅来厂指导。切磋铁观音茶製作技艺,仍未得到要领,于是,民国廿六年冬天,他老人家单独赴安溪祖居,由其胞弟张乃省先生(医师)预先安排好地方士绅推介张乃妙先生与诸大师们,轮流在士绅们宴客中间,品茗闲话茶道、茶趣,和如何提升茶的经济价值等话题。如此一次复一次,在不同场合,浸淫在畅谈饮茗酒酣之间,才捕捉到此铁观音茶製作秘方。
接着七七事变,相继太平洋战争风起云涌,台湾茶叶外销市场断线,许多茶园改种杂粮,尤其原来栽培在赞助人土地上的铁观音茶园,几乎全归乌有。这种无情的考验,非但没有使老人家灰心,反而叫他咬定目标,重新在此地开垦新茶园,种植铁观音茶树,不只自己下手,还鼓励乡邻跟进;免费提供茶苗,并答应传授製作技艺。如此,在当时大约十户上下的乡邻们受他老人家鼓励「种好茶、制好茶,可以明扬四海」的号召,而一同投入开发;栽植铁观音茶园。
铁观音茶天生贵气,又要求人工技艺。茶树本身要求配合的条件甚多,稍不合宜便显不出它原有的高贵气味……。它的树龄比任何茶树都短,又难照顾,土地过于肥沃不合宜,贫瘠靠施肥也不好等等。铁观音茶树枝条斜生,占地广,产量少;生产成本自然高。茶叶天生组织特异,製作技术过程稍减或偏差,其「铁观音黉」不见了,抑黄金般的汁浆失去滑润度,或变成褐色色泽又不对了。故此,茶农若不是有高度喜爱它的独特性,和希罕性者;很快就会放弃它,而改种其它种类茶的。
于太平洋战争末期,张乃妙先生看这是传授铁观音制茶技艺的大好时机,外面的大环境,因战争乡人大多困居山区,大家聚合猛学勤练,大家期盼传说中的「马骝搣」极品,将出现在自己的乡土上。
于教习过程,採用又改用了许多不同制茶工具,其中一种名「茶筛」,由一条绳索吊在屋椽上,上下两端用铁钩扣住,每筛约放二十斤茶菁,按其萎凋过程用双手摇簸它,有时一次摇簸一二小时之久。时而出现茶叶杀菁揉捻完全脱骨(茶叶与茶骨分离掉),这叫脱骨香。有时候茶菁经过揉捻味如臭鹹鱼,烘乾以后却出奇芳郁。时而抓住了「铁观音黉」却少些芳郁,总而言之,要调製出既芳郁又有「铁观音黉」委实不容易,一旦出现大家喜出望外。如此这般师生切磋,精益求精。
还有铁观音茶是必须到满春时节方合採摘,这时候的茶农,已经从製作早种茶,到青心乌龙茶,历经了约一个月;日夜不休工作。制茶人的体力睡眠都临近极限,大家还得聚精会神来调製这茶中之王品,委实对生产者的技术和毅力都有极高要求。
不久台湾光复,中央政府迁台,好比张群先生等诸大员们,常临本地耆老张福堂先生家,啜饮称羡张乃妙先生亲手製作的木栅铁观音茶。接着留学生和移民,将台湾的好茶带往海外,作无声直接宣传(这时彼岸已无好茶)。并有谢东闵先生省主席任内,李登辉先生台北市长任内,大力支助开闢木栅观光茶园,更加速蔚成一片良好茶风,使木栅铁观音茶声名大噪。张乃妙茶师安息了,他的茶师职分也尽了!
论茶,我们必须有陆羽的茶经基础,因为陆羽集茶在中国历史前段的故事。我们也得分辨中国人,大凡属于专门性学问,都偏求于门窍,门窍后面,还添加许多神话玄机;加上许多骚人墨客的诗文美辞,教后人看了如入五里雾中。比如茶经中的陆羽传,就「神话」的出奇。诗人饮茶时论水的话题尤其深奥莫测。这些东西虽有助茶趣,却无必要牵涉到种好茶,制好茶,饮好茶的实质。
茶,由道家採药发现,到僧人修禅作夜课需求,以至及于文人诗人都爱好它。茶由野生茶树,发展到繁植农耕,其间的生产者;由寺庙和尚道士领首,和农家副业生产者衍进。
我们谈种好茶,制好茶,饮好茶,是纯由平常面这条脉络来理解。至于诗人道士与农家之间,因为他们都是人,人性共通,互在学习过程相切磋求进步是必然的。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