鄵姓

生活百科 2023-01-26 15:13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鄵姓

鄵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一说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鄵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另一说源于狄族,出自春秋时期狄族分支鄋瞒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鄵 
  • 读音zào、sāo、cān
  • 含义中国古老姓氏

基本介绍

鄵[鄵,读音作zào(ㄗㄠˋ),亦可读作sāo(ㄙㄠ)、(ㄘㄢ),切不可读作cào(ㄘㄠˋ)]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鄵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鄵是古代地名,为春秋时期郑国邑地。据史籍《玉篇·邑部》记载“鄵,郑地。”史籍《春秋·襄公十七年》中亦有记载“郑伯髠顽卒于鄵。”史书中记载的郑伯髠顽,即郑僖公姬恽(公元前570~前566年在位),郑成公姬睔之子。郑僖公为太子时就十分傲慢,对晋、楚两个大国均不以礼待。在他即位后,以子驷(姬騑)为宰相,又不以礼待之,使子驷十分恼火。周简王姬夷七年(公元前566年),晋悼公姬周召会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娄子等诸侯盟于郑国鄬邑(今河南鲁山),当郑僖公与陈侯一起从新郑起程去赴会时,子驷便派刺客在鄵邑(今河南宝丰)杀了郑僖公,陈国侯妫弱逃走,子驷遂自己去赴会,并对会场诸侯伪称郑僖公是暴病而卒。
僖公被刺身亡之后,子驷扶持郑僖公之子姬嘉即位,是为郑简公,其后有郑国人有以郑僖公被弒之邑名为姓氏者,称鄵氏,以悼郑僖公,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

源于狄族,出自春秋时期狄族分支鄋瞒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明朝学者陈士元所着《姓觿》中的记载“鄵,姓考云以国为氏。”《姓觿》中所指的“鄵”即“鄋”,或称“酄”,因出春秋时期鲁国史载中“鄵”、“鄋”、“酄”三字通用。鄵(鄋、酄),是春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一个小国,即史称的鄋瞒国,属于狄族的一支,国地在今山东省境内。鄋瞒国在周顷王姬壬臣四年(鲁文公姬兴十一年,公元前615年),被齐桓公姜小白之子齐昭公姜潘率军所灭,其故地改称鄵(鄋、酄)。据史籍《左传·文公十一年》记载“鄋瞒侵齐,遂伐我(鲁国)。”近现代学者杨伯峻注“陶正靖《春秋说》谓‘鄋瞒者,狄之种名,犹后世之部落云尔……鄋瞒国土,据《方舆纪要》谓在今山东省境。”据典籍《论语·孔子年谱》记载鲁定公姬宋十年(公元前500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鲁定公与齐景公姜杵臼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準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成功地逼迫齐景公答应归还侵占鲁国近百年的郓、鄵、龟阴等国土。鄵(鄋、酄)地所在,本书按其记载推测考证,鄋瞒的国境当时与鲁国之龟阴邑相邻,龟阴邑地在今日泰安、新泰、泗水交界处以地处龟山以北二名,则其鄵邑之地即为鲁国的汶阳川一带地区,即今山东省肥城县至宁阳县之间。
鄋瞒国被齐国所灭后,国人化入齐国而汉化,后鄵邑被孔子夺归鲁国,遂以国名为姓氏,分别称作鄵氏、鄋氏、酄氏等,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鄵”之一字,自古以来就是专指地名,其读音在春秋时期为zào(ㄙㄠˋ),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按陕人读音统读为sāo(ㄙㄠ),汉、唐、宋以后多读作cān(ㄘㄢ),从来就未有过读音为cào(ㄘㄠˋ)的历史!今诸多汉字典籍注其读音为cào(ㄘㄠˋ),实是非常严重的谬误,其实为民国时期南人作典时所枉注的读音。时至今日,南人仍然大多是si、shi、ci、chi不分,wu、hu不分,wang、huang不分,切不可枉入汉字典籍注音工作。“鄵”字作为姓氏用字,其读音应遵从其发源地的原始读音,即春秋时期齐鲁人的读音zào(ㄙㄠˋ)。

迁徙分布

鄵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四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多以汝州、泰山、肥城为郡望,仅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及周边地区有零星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汝 州商王朝时期为古霍国之地,周武王带大军打败商纣后,挥师包围霍都。霍侯开城投降,周武王封霍侯的儿子为新的霍侯。霍在整个西周相对平安,经济得以长足发展。周平王迁都洛阳后,汝州的战略地位显得十分重要,就将霍地封给自己的儿子姬唐,改霍为梁,迁霍后人至杨楼一带,建小霍城安置,为梁小邑。春秋时梁国西南曼氏国兴起,一度将梁和霍纳入自己的版图。曼氏国后被楚国所灭,汝州成为楚的北部边地。再后郑国打败楚国,把汝州地纳入郑国的版土。战国时期,梁城位于洛阳东南户的战略地位被军事家们所看重,梁地区成为诸侯争夺的中心地带,韩国灭郑国后,梁地归韩国管辖,改梁为南梁,以区别开封的大梁和山西的西梁。这时南梁附近出现了注人城(庙下东一带)阳人城(梁古城)郸狐聚(临汝镇一带)赫人聚(杨楼石台村一带)等几个大的城池。汝州为梁姓的起源地之一。秦王赢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管理。在汝州西部置梁县,归三川郡管辖,东部置郏县和阳城县,归颍川郡管辖。汉朝承袭秦制,汝州西部仍为梁县,汉高祖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将三川郡改为河南郡,梁县归属河南郡。西汉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在尚庄乡榆庙村一带置承休国,安置周的后人姬嘉。西汉元鼎五年(己巳,公元前112年)在小屯一带置成安国。东汉时期改河南郡为河南尹,梁县属河南尹。三国时期仍为梁县,为魏国的司州河南尹管辖。东南部的小屯一带归豫州的颍川郡管理辖。西晋鹹宁六年(庚子,公元280年)司马炎在洛阳称帝,历史进入西晋,将河南尹分为河南郡和荥阳郡,汝州仍为梁县,归河南郡管辖。东部小屯一带归襄城郡管辖。东晋十六国时隶属频繁。东晋建武元年(丁丑,公元317年),属东晋,后归前赵;东晋兴宁三年(乙丑,公元365年)属前燕,隶河南郡;东晋太和四年(己巳,公元369年)属前秦,隶豫州河南郡;东晋太元二十年(乙未,公元395年)属后燕,隶豫州河南郡;东晋义熙五年(己酉,公元409年)属后秦,隶豫州河南郡;东晋义熙十三年(丁巳,公元417年)属东晋。东晋元熙二年(庚申,公元420年)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政府为扩大自己的虚名滥设州县。汝州的建制随北朝的变迁而变动。北魏时汝州属司州归中央直辖,南朝齐隆昌元年(甲戌,公元494年)在今汝州城设南汝原县,南朝梁普通八年(丁未,公元527年)在今杨楼梁故城置汝北郡,后在今庙下东注人城置治城县,在霍城置石台县,在今小屯成安城置东汝原县,汝北郡从西到东共领石台、梁县、治城、南汝原、东汝原五个县。北魏永熙三年(甲寅,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汝州属东魏。同年改南汝原县为汝原县。东魏兴和元年(庚申,公元539年)恢复汝北郡,在承休国旧地置承休县,移郡治至承休县;东魏武定元年(癸亥,公元543年)改汝北郡为汝阴郡,废治城县入梁县。北周建德六年(丁酉,公元577年)改汝阴郡为和州。隋文帝开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置伊州,隋炀帝大业初改伊州为汝州,治梁县城。隋大业八年(壬申,公元612年),移承休县至汝原县,废汝原县。改汝州为襄城郡,治承休县城,领承休、梁、阳翟、东汝原、汝南、鲁城等八县。唐朝时期汝州建制多变武德四年(唐辛巳,公元621年)改襄城郡为伊州,领承休、梁、郏三县;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移梁县衙于承休县,撤承休县,把鲁山划为伊州;唐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改伊州为汝州,领梁、郏城、鲁山三县;唐证圣元年(乙未,公元695年)在今宝丰置武兴县(后改龙兴县);唐先天元年(壬子,公元712年)在今临汝镇置临汝县;唐开元二十六年(戊寅,公元738年)划许州襄城县来属,改汝州为临汝郡,属都畿道(东都洛阳),领叶、襄城、郏城、鲁山、龙兴、临汝七县。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改临汝郡为汝州。唐时汝州为东都洛阳东南门户,设东都畿都防御使,驻有重兵防守。五代时期汝州先后归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建制随唐制,仍为军事要地。后周显德三年(丙辰,公元956年)改临汝县为临汝镇,入梁县,汝州领六县。宋朝时期汝州建制仍袭唐制,北宋崇宁四年(乙酉,公元1105年)划郏县归颖昌府。北宋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升汝州为陆海军节度,属京西北路,领梁县、襄城、叶县、龙兴、鲁山五县。公元1127年(丁未,公元1127年),汝州被金国占领。汝州属南京路,金中央直辖,领梁(含今汝阳)、郏城、鲁山、宝丰、叶县、襄城六县。金泰和七年(丁卯,公元1207年)划襄县属许州;金泰和八年(戊辰,公元1208年)划叶属裕州。元至元八年(辛未,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形成了军政合一的省一级地方建制。汝州属河南江北省南阳府管辖,领梁、郏县、鲁山三县,宝丰废县为镇,归梁县管辖。明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对元行省作了大的改革,改省为“承布宣政司”,只管民政,但人们习惯上仍叫行省,简为省,省下设郡(州)、县。汝州仍为南阳府管辖,将梁县省入汝州,领郏县、鲁山两县。明成化十一年(乙未,公元1475年)4月,在汝州东南设宝丰县,汝州领三县。明成化十二年(丙申,公元1476年)9月,时任兵部左侍郎的汝州人滕昭,以汝州距南阳太远给民众生活带来不便为由,同好友河南布政使原杰联明奏请宪宗皇帝朱见深,将汝州从南阳分出由省直辖,汝州成为河南唯一一个由省直辖的直隶州,由县级州升格为府级。同年12月,在汝州西部今汝阳县城附近置伊阳县,划原嵩县、鲁山、汝州的部分地区为伊阳地,汝州领鲁宝郏伊四县。明中央掌管吏治的按察使司在地方设立四十一个按察分司,叫巡道,河南有二,分别叫河南道、河北道,河南道驻汝州。清朝沿袭明制,汝州直隶州的地位没有改变,领鲁山、宝丰、郏县、伊阳四县。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汝州隶河洛道,仍领四县。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汝州实行省、专区、县三级管辖,改直隶汝州为临汝县,归许昌专区管辖。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属豫西五专区。1949年仍归许昌专区,1951年将大小张庄和磨冢营村划归宝丰县管理辖。1954年10月改隶洛阳专区管辖。1986年,撤专区建制,实行市(地)管县,改隶平项山市。1988年8月改临汝县为汝州市,属省直辖,计画单列,由平项山市代管。
泰山郡西汉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唐朝时期为乾封县。宋朝时期改乾封为奉符,即今山东泰安。大金国天会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军,后改为州。清朝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民国时期废府为县。“泰安”,是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取意国泰民安。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
肥城县肥城历史悠久,也是革命老区。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而得名。西汉初设定肥城县,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肥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古称“君子之邑”,是史圣左丘明的家乡,商圣范蠡的定居之地。在近代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着名的泰西抗日武装起义和罗荣桓、陈光指挥的陆房战斗就发生在肥城。肥城县始置于西汉时期。二千二百多年来,县境为郡、为县、为镇代有沿革。肥城置县前的商殷时期,地域属青州、徐州所辖;西周时期属兖州所辖;春秋时期属齐、鲁两国所辖;战国时期归齐国管辖;秦朝时期为齐郡所辖。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始置肥城县,属兖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辖。东汉章帝末年(公元87~88年)撤销肥城县,境地分属济北郡卢县、蛇邱县和东平国富城县。三国曹魏时期(公元220~265年)至东晋建武元年(丁丑,公元317年)归属同东汉。晋鹹和二年(丁亥,公元327年)后,境地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的济北郡、东平郡分辖。南北朝刘宋时期(公元420~479年)在原肥城县故城设济北郡,原肥城县境地分属卢县、蛇邱县和富城县,隶属兖州。南北朝北魏孝昌三年(丁未,公元527年)复置肥城县,并设东济北郡于肥城县城。南北朝北齐(公元550~577年)撤东济北郡,併入茌平县的济北郡,肥城县属之。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丁酉,公元577年)于肥城县城置肥城郡。隋开皇初年,废肥城郡,保留肥城县,属济州辖,隶属兖州。隋末,废肥城县,境地属济北郡管辖。唐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复置肥城县,属东泰州辖,隶属河南道兖州。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撤肥城县,境地併入博城县。唐乾封元年(丙寅,公元666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唐总章元年(戊辰,公元668年)改乾封县复为博城县。唐神龙元年(乙巳,公元705年)改称乾封县。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境地仍属乾封县,隶属兖州。宋朝(公元960~1279年)初期属乾封县,后属奉符县、平阴县分辖,隶属京东西路郓州。北宋政和五年~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115~1234年)曾在旧肥城设辛寨镇,境地属平阴县、奉符县分辖,隶属山东西路东平府。元朝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复置肥城县,隶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明朝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肥城县改属济南府,隶属山东布政使司。清朝初期沿明制。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改属泰安州,隶属山东布政使司泰武道。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泰安州升为泰安府,肥城县仍属之。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属岱北道。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属济南道。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2月属鲁西第二办事处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9月,隶属泰西专员公署。1950年5月,肥城县归属泰安专员公署。1958年10月划归聊城地区。1959年7月划归济南市。1961年5月复归泰安地区。1985年3月隶属泰安市所辖。1992年8月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县级),仍为山东省泰安市所辖。

堂号

汝州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亦称乾封堂。
肥城堂以望立堂。
上一篇:诸天(佛教语) 下一篇:课程管理体制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