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是出自《论语》的文章,共有30篇,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论语.子路
- 作品出处论语
- 篇数30篇
- 名句“欲速则不达”等
本篇引语
本篇共有30章,其中着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则不达”;“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本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详细解析
解析一
【原文】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①。”请益②。曰“无倦③。”
【注释】
①先之劳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之,指老百姓。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
②益请求增加一些。
③无倦不厌倦,不鬆懈。
【译文】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原文】
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①,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②?”
【注释】
①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②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
【原文】
13·3子路曰“卫君①待子而为政,子将奚②先?”子曰“必也正名③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④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⑤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⑥;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⑦而已矣。”
【注释】
①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②奚(xī)什幺。
③正名正名分。
④迂迂腐。
⑤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⑥中得当。
⑦苟苟且,马马虎虎。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幺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採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幺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评析】
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政。前两章讲当政者应当以身作则。要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要告诉百姓,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讲的引导百姓。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解析二
【原文】
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①。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②。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 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①圃(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②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③襁(qiǎnɡ)背婴孩的背篓。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评析】
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原文】
13·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①;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③为?”
【注释】
①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
②专对独立对答。
③以用。
【译文】
孔子说“把《诗经》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幺用呢?”
【评析】
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是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套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原文】
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乾;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原文】
13·7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文】
孔子说“鲁和卫两国的政事,就像兄弟(的政事)一样。”
【评析】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旦和康叔是兄弟,当时两国的政治情况有些相似。所以孔子说,鲁国的国事和卫国的国事,就像兄弟一样。
【原文】
13·8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译文】
孔子评论卫国的公子荆“善于居家理财,开始有点积蓄时,他说‘凑合着够了’;稍多时,他说‘可算钱多了’;富有时,他说‘可算完美了’。”
【原文】
13·9子适卫,冉有僕。子曰“庶①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释】
①庶多。
【译文】
孔子去卫国,冉有驾车。孔子说“人真多啊!”冉有说“人多了,又该做什幺?”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富了后,又该做什幺?“使他们受教育。”
【原文】
13·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
解析三
【原文】
13·11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这话真对呀!”
【评析】
孔子说,善人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可以“胜残去杀”,达到他所理想的境界。其实,从这句话的本意去理解,善人施行“德治”,但并不排除刑罚的必要手段。这在现实的政治活动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原文】
13·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英明领袖兴起,一定要经过三十年才能实行仁政。”
【原文】
13·13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
孔子说“自己身正,治理国家还会有什幺问题?自身不正,又怎能让民众身正?”
【原文】
13·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译文】
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幺回来得这幺晚呀?”冉求说“有政事。”孔子说“只是一般的事务罢了,如果有政事,虽然国君不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
【原文】
13·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译文】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于这样的话。有人说‘做君难,做臣不易。’如果知道了做君的难,这不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亡国,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这样的话。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幺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好吗?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评析】
对于鲁定公的提问,孔子实际上作了肯定性的回答。他劝告定公,应当行仁政、礼治,不应以国君所说的话无人敢于违抗而感到高兴,这是值得注意的。作为在上位的统治者,一个念头、一句话如果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亡国丧天下的结局。
【原文】
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译文】
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原文】
13·17子夏为莒父①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①莒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译文】
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评析】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孔子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
【原文】
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①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①直躬坦白直率。攘:偷窃。
【译文】
叶公对孔子说“我家乡有正直的人,父亲偷羊,儿子告发了他。”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不同父为子隐瞒,子为父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原文】
13·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评析】
这里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以“恭”、“敬”、“忠”三个德目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办事严肃谨慎,就是要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
解析四
【原文】
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①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曰“言必信,行必果②,硁硁③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④,何足算也?”
【注释】
①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②果果断、坚决。
③硁硁(kēnɡ)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④斗筲(shāo)之人器量狭小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讚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
子贡又问“请问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一等的士了。”
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幺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评析】
孔子观念中的“士”,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原文】
13·21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之,必也狂狷②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①中行行为合乎中庸。
②狷(juàn)拘谨,有所不为。
【译文】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乾的。”
【评析】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原文】
13·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恆,不可以作巫医①。’善夫!”
“不恆其德,或承之羞②。”子曰“不占③而已矣。”
【注释】
①巫医用卜筮为人治病的人。
②不恆其德,或承之羞此二句引自《易经·恆卦·爻辞》。
③占占卜。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做事没有恆心,就不能当巫医。’这句话说得真好啊!”
“人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耻辱。”孔子说“(这句话是说,没有恆心的人)用不着去占卦了。”
【评析】
本章中孔子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人必须有恆心,这样才能成就事业。二是人必须恆久保持德行,否则就可能遭受耻辱。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告诫。
【原文】
13·23子曰“君子和①而不同②,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①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②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评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係,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係。这是在处世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原文】
13·24子贡问曰“乡人①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注释】
①乡人同乡的人。
【译文】
子贡问“周围的人都喜欢的人,怎样?”孔子说“不好。”
“周围的人都讨厌的人,怎样?“不好。不如周围的好人喜欢、周围的坏人讨厌的人。”
【原文】
13·25子曰“君子易事①而难说②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③。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释】
①易事易于与人相处共事。
②难说难于取得他的欢喜。
③器之量才使用他。
【译文】
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又提出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另一个区别。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君子,他并不对人百般挑剔,而且也不轻易表明自己的喜好,但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往往能够量才而用,不会求全责备。但小人就不同了。在现实社会中,君子并不多见,而此类小人则屡见不鲜。
解析五
【原文】
13·2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安静坦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原文】
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评析】
孔子把“仁”和人的朴素气质归为一类。这里必须是刚毅果断,必须言行谨慎,这样就接近于仁的最高境界了。这一主张与孔子的一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原文】
13·28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①,怡怡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释】
①偲偲(sī)勉励、督促、诚恳的样子。
②怡怡(yí)和气、亲切、顺从的样子。
【译文】
子路问孔子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可以算是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原文】
13·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练百姓用七年的时候,也就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原文】
13·30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这就叫抛弃他们。”
【评析】
本章和上一章都讲了教练百姓作战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并不完全反对用军事手段解决某些问题。他主张训练百姓,否则便是抛弃了他们。
子路性格
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以擅长“政事”着称。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意见,但却是个好弟子。曾协助孔子“堕三都”,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为人伉直好勇、重友朋、讲信义,是孔门弟子中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仲由后做卫国大夫孔悝之蒲邑宰,卫国贵族发生内讧,因参与斗争而被杀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卫侯”。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河内公”。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封为“卫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
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师从孔子之前即已形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暇豚”,《集解》说“冠以雄鸡,佩以暇豚。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之。”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想像出子路的好勇之态,但“志伉直”一句,又使得子路的好勇与一般的逞勇好斗之徒有所区分,使他的好勇含有了某些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意蕴。子路师从孔子后,儘管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亦“儒服委质”,接受孔子的礼义教化,但山难移、性难改,子路的伉直好勇之气终其一生,未能脱尽,为此,他常遭师之痛责,说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等等。孔于曾评价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有人以为这是单纯评论子路的学问,但我觉得这一评价包括的涵义更加广泛。它说明子路儘管经过孔门的洗礼,但身上的野气始终未能脱除乾净,故孔子说他只是“升堂”,而始终未能“入室”,即子路始终未能成为儒雅君子。但人需要有个性,伉直好勇恰恰是子路人性中最闪光的地方。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的重友朋、讲义气,以及在卫国动乱中勇于喊出“食其食者不避其难”,从而为主人冒死拼杀殉道尽忠的捨身取义精神,所有这些,皆与其伉直好勇性格息息相通。
子路性伉直,表现在言语上就是从不掺假欺瞒,对此孔子评价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与?”断狱必须两造俱至,但子路的话却笃实无欺故听子路一面之辞便可断狱。又,子路重言诺,故孔子评价说子路“无宿诺”,意谓子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孔子对子路忠心不二、讲信义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断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他坚信当穷途末路、逸往海外时,随从自己的只有子路一人。子路自师从孔子后还成了孔子忠心耿耿的贴身侍卫,由于子路勇力过人,武艺高强,因之无人敢欺慢孔子。孔子自谓“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子路为人伉直好勇、光明磊落,重友朋、讲信义、守言诺,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
子路不仅性格独异,而且还有着政治方面的杰出才干。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而子路是政事科之优异者。《论语》有不少篇章提到他同孔子讨论政治方面的问题,如《论语·子路》“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不倦’。”由于热心政治,关注社会政治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使得子路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大有长进。对此孔子不止一次地予以称道,比如称讚子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意谓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子路可以充当管理兵役的长官。孔子还向季康子推荐子路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子路果断干练,不拖泥带水,从政不成问题。孔子还称讚子路“可谓具臣矣”,言子路已经具备做臣僚的素质了。从政治实践看,子路曾数度做官曾为季氏宰,曾做过卫国蒲邑的大夫,曾做过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可以说子路是学而优则仕的典範,是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典範,也是学以致用优良学风的践履者。
对待老师方面
子路一方面忠贞不二,极其尊重,但另一方面又不像颜回那样于孔子之言“无所不悦”,总取“不违”态度。只要他认为孔子的言与行有不正确的地方,总是直率地提出批评和反驳。这是子路率直、光明磊落性格的又一体现。《论语·阳货》载“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往。”对孔子的这一举动,子路以为不妥,当面反讥说没有人用你就算了,为什幺要投奔这个叛乱分子呢? 急得孔子支支吾吾地回答我去应召是想借那块地方复兴周朝啊。由于此事于情于理都欠妥,加之子路的反对,孔子未能成行。又《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欲至卫国求仕,当时卫灵公夫人南子深得灵公宠爱,欲得到卫灵公任用,必须走南子这个后门不可,而南子在当时名声又极为不佳,这实在给以守礼着称的孔子出了一道难题,但由于求官心切,孔子还是拉下脸来,硬着头皮去见南子。对孔子的这一“失节”举动,子路极为反感,当面质问孔子,急得孔子对天发起誓来我如果不是为了得君行道而不得已去见南子的话,那幺老天一定会厌弃我! 老天一定会厌弃我!子路就是这样一个光明磊落、伉直坦率的人,只要他认为不对,一定会坚决提出批评,即使是自己尊敬的老师也不例外,这一点在孔子的所有弟子中是不多见的。
孔子及论语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着名的有七十二人。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昺《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範。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繫,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複章节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