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创作于1893年的第一个版本,其作品作为蛋清木板画;绘于1893年的第二个版本,该画作为彩蜡木板画;第三个版本,创作于1895年,为彩粉木板画;第四个版本为蛋清木板油画。
该画作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在当时蒙克的眼中,奥斯陆峡湾充满着发抖的、血红的幻觉,让人感到恐惧,甚至有些噁心。在《吶喊》画作中,蒙克所用的颜色虽然与自然颜色的真实性是一致的,表现方式上却极度夸张,展现出了他自己的感受,画作里的线条扭曲,与桥的粗壮挺直形成鲜明对比,蒙克将画面中沉闷、焦虑并且孤独的情感,表现到了一种极致。《吶喊》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
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1895年创作的版本(第三版)《吶喊》,以1.199亿美元拍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吶喊
- 外文名(挪威文)Skrik;(英文)The Scream
- 类别蛋彩画、油画、色粉画、纸本画
- 收藏地蛋彩与蜡笔画,藏挪威国家艺术馆
- 收藏地色粉彩绘于木板作品,拍卖给私人
- 收藏地色粉画,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
- 收藏地蛋彩画结合油画,藏蒙克博物馆
- 规格纵91cm;横73.5cm
- 作者爱德华·蒙克
画作内容
《吶喊》作品共有四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创作于1893年,为蛋清木板画(Temperaon Board);绘于1893年的第二个版本为彩蜡木板画(Crayon);以蛋彩和油彩绘于木板上的第三个版本,为彩粉木板画,创作于1895年;第四个版本为蛋清木板油画。
《吶喊》蛋彩画纸本作品,藏于奥斯陆蒙克博物馆(83.5x66cm);《吶喊》蛋彩画、油画、粉彩、纸本作品,藏于挪威国家画廊(91x73.5cm);创作于1910年第四个版本,以及创作于1895年的第三版,被彼得·奥尔森收藏。
《吶喊》画面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第一版收藏于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第二版,是作者为第一个版本做的底稿,由蒙克博物馆收藏;第三版,是留有原配画框的一件作品,画框由蒙克手绘油漆,背面题有蒙克在1892年写的一首诗。背景中的两个人像,其中有一人俯身在栏桿上面向远处的城市风景,这和其它三个版本的形态不一样。第四个版本收藏在蒙克博物馆。
创作背景
19世纪90年代是欧洲新思潮盛行的时代,也是蒙克创作最辉煌的时期,他全身心地投入在“生命”组画的构思、创作中,这时的作品富有哲理性和时代感,他的艺术思想走向了成熟。生命的脆弱,家庭的衰亡,孤独、惊恐、绝望,长期困扰在蒙克的心里,他承受了很多别人难以感受到的困苦,他要吶喊。
《吶喊》画作中的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一天晚上,蒙克一次和两个朋友一起沿着海边便道散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是峡湾。作者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日落时分,云被染得红红的,像血一样。蒙克停靠在栏桿上,疲累难以言说。朋友们继续往前走,他落在了后面,他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作者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蒙克停在那里因不安而颤抖着。这样的恐怖与绝望,最终爆发为一种孤独可怕的生命的吶喊。
艺术鉴赏
作品主题
《吶喊》画作,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主题,採用象徵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在该幅画作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人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桿。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繫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
蒙克把极端的孤独和绝望之情,艺术地呈现于人们面前,有声有色,天人合一。“天空犹如滚动着的血与火,令人震惊和恐怖”,似乎整个天空都在流血、燃烧,目守苍穹,潸然泪下。该幅画作,成功地表达了蒙克自身的体验和他所承受生活中的痛苦与磨难,以致对时代的一些敌意,对自我内在的软弱与现代社会理性、科学取向不相匹配的抗争,表达了他的绝望与舒缓之道。该作品中的人物,有一个特殊的寄託,表现一种特定心理和思维状态,所以作者创造的人物,不是现实的原貌。“蒙克描写现实中那种充满了情感内涵的、富有鲜活生命力的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蒙克尽心竭力地构思、分析推敲,追求作品的表现特色。蒙克也正是“通过创作,才打开了他自己幽闭着的冰封般的情感通道,在不自觉中,泄露了他自己内心的情感,并使内心沉积的巨大精神能量得以宣洩。从绘画作品整体分析,蒙克由具体的、真实的描绘转向整体的、主观的、情感的把握,描述了他自己观点中的生、死、爱、苦。该作品表现的中心,是内在的情感,是心灵的呼唤,是生命的吶喊,是灵魂的印象,讴歌生命与现实的顽强抗争。
艺术特色
《吶喊》常常被认为是蒙克的第一幅具有表现主义特色的画作,也是蒙克书写“灵魂”这一概念最原本的体现。绘画表现更多依赖于创作时的感受,浓烈的色彩红、黄、蓝、绿的构成与大胆扭曲的轻重有致、缓急有序、长短粗细有别的线条运用令人震撼,画面呈现出高度的透视技法。吶喊的人物全身震颤着,面色惨黄,惊恐的眼神透出万般的失落与迷茫。血红色的背景,动荡、急剧变化的线条是不可能取自于现实的,它来自于蒙克孤独和恐惧的生活经历。该作品超越感官,表达了最深层次的东西。犹如画家所坚定的理想一样。
在该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複出现于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澹的棕灰色中。
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作者在这里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悽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蒙克在这里,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
名家点评
作家玛莎·特德斯基(Martha Tedeschi)“《吶喊》作品,在于能够在弹指一挥间传递给观者其表现意义,使上至社会名流,下至平民百姓都能感同身受。”
后世影响
《吶喊》画作中,那张惊惧变形的面孔和强烈冲撞的色彩,一直被看作是现代人苦闷精神的象徵,该作品成为了20世纪的经典“表情”。蒙克的绘画,开启了欧洲表现主义艺术的序幕。影响了包括马蒂斯、毕卡索等在内的艺术巨匠。
拍卖新高
台北时间2012年5月3日上午,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蒙克的一幅作品,作为第20件拍品登场,最终以1.07亿美元落槌,加上佣金为1.199亿美元,创造了拍卖绘画作品新纪录。蒙克总共创作了4个版本《吶喊》,拍卖的作品,是蒙克于1895年创作的版本。
历史传承
1994年,两名窃贼潜入挪威国家画廊偷走了1893年版的《吶喊》,1995年被完好地追回。2004年,蒙面持枪歹徒从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抢走了1910年版的《吶喊》,两年后被追回。
重要展览
2012年10月24日,《吶喊》作品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吶喊》共有四个版本,其中三幅存于挪威的博物馆,剩下的一幅、也即此次展出为1895年创作的版本,由私人收藏,2012年5月曾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拍出近1.2亿美元(约合7.55亿元人民币)。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从私人收藏者手中租借并向公众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展出。
作者简介
爱德华·蒙克 (Edvard Munch,1863年—1944年),20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出生于挪威,童年时,父母双亡。1879年,蒙克在一所工学院学习,但因患病而退学。1881年,考入奥斯陆皇家艺术与设计学院。1885年,前往巴黎。1892年,蒙克接受邀请,参加柏林艺术家联盟的画展,他的绘画作品成了苦涩的争论对象,形成了具有他自己风格的综合派原始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