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谁折南枝傍小丛

生活百科 2023-01-26 15:14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鹧鸪天·谁折南枝傍小丛

郑少微的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梅花的词。这首词咏梅而不止于梅,是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写,对梅花品格的讚颂来讚扬象梅花一样高洁的佳人和高士。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鹧鸪天·谁折南枝傍小丛》
  • 作者郑少微
  • 朝代北宋
  • 类别咏物诗词

词作原文

谁折南枝傍小丛,佳人丰色与梅同。有花无叶真潇洒,不向胭脂借淡红。
应未许,嫁春风1。天教雪月伴玲珑2。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3
天教雪月伴玲珑

词句注释

  1. “应未许”二句写梅花耐寒本性,并非愿嫁春风的桃李之辈,喻佳人不随俗。
  2. “天教”句意思是梅花天生甘愿与雪月为伴。
  3. “池塘”二句化用林逋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词作鉴赏

郑少微的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梅花的词。属于咏物诗词一类。咏物诗词如果只限于描摹物的本身,则与谜语相似,无多可取。咏物贵有寄寓,有寄寓则有意境,格调自高。
上片写梅花的丰色和韵致。“谁折南枝傍小丛”。一开始就从梅花所处的具体环境着笔。南枝向阳,梅开最盛。“折南枝”是折开得最盛的梅花了。这为次句“丰色”二字提供了依据。次句“佳人丰色与梅同”,此句以物拟人,由物及人。丰色,既是梅花的丰色,也是佳人的丰色。只有梅花才能和佳人比美,使人产生艺术联想。第三句仍从梅花本身特点着笔向意境的纵深处掘进、拓展。“有花无叶真潇洒,不向胭脂借淡红。”俗话说“红花虽好,还须绿叶扶持。”“万绿丛中一点红。”有绿叶的衬托才能显出红的美丽来。而梅花不同,梅花盛开时,绿叶尚未长出。她不依仗绿叶的扶持,凭她独有的清香丰色,超然独立于百花之上,被称为“花魁”。“潇洒”本是用于写人的,这里用来写花,亦花亦人,花与人在艺术形象上已统一起来了。作者既是讚扬花的品格高尚,也是讚扬象梅花一样的佳人和高士品格高尚。
第三句是从花与叶的衬托关係上来写的,第四句则是从色泽上的衬托关係来写的。一般人赏花多喜爱花的奼紫嫣红,而梅花却“不向胭脂借淡红。”不借艳丽的色彩诱人,只凭她洁白的本色,无瑕的本质取胜。正如同“却嫌脂粉污颜色”(张祜《集灵台》)的绝色佳人一样,万紫千红和她洁白无瑕的本色相比,统统失去了迷人的光彩和诱人的魅力。将审美情境更提高了一层,进一步突出了梅花高洁的品质。读者不难从这一艺术形象中深味出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意蕴。言在颂花,意在颂人。
下片侧重写梅花的骨气和品格。百花都在春风吹拂下开放,唯独梅花这位“丰色”佳人却不肯“嫁春风”。她不想跟百花一样“春风得意”,不向春风献媚邀宠,却偏偏愿意和“雪月伴玲珑”。梅花本为“岁寒三友”之一,腊月严冬,她却于雪中开放。只有和她同样洁白无瑕的雪和月才配作她的伴侣。在这里虽提出了雪和月,但梅仍是主体,雪和月是陪衬。春风、胭脂,是用相对的事物和颜色来和梅花作反衬;雪和月,是用同类事物和颜色来和梅花作陪衬。在寒夜月光和严冬雪光的交相辉映中,梅花临风挺立,迎寒傲雪,愈显精神。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使审美情境进一步向纵深拓展,强化了读者的审美情趣,启示读者自然联想到作者生平不肯随俗同流,不趋炎附势,不慕富贵,一身清白的高洁本质。这正是他仕途不得意的原因。
结尾两句“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化用了林逋的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另具新意,更进一步由写梅花之形到写梅花之神,使艺术境界达到这首词所描写的最高度。在读者面前展开的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情境澄净的池水中倒映着疏疏朗朗的梅花清影;酒盏中几枝梅影横斜,情调自然、宁静、恬淡。这正是佳人、高士所追求的情境。也是作者以梅花自喻的心态的表白“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作者生当北宋末年,朝政昏暗,君主荒淫,外患频仍,正直的士大夫无力匡扶,惟有退而洁身自好,“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自甘淡泊。“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人实在太少,作者不免自伤幽独,惟有饮酒赏梅,自娱自慰而已。于宁静淡泊中流露出一丝无可奈何的抑郁感。
这首词咏梅而不限于从梅花外表加以刻画,而是努力塑造梅花的艺术形象,寄寓着深层的意蕴。通过对梅花艺术形象的审美,启示读者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既是咏梅,也是咏象梅一样高洁的佳人、高士。既可理解为作者的自喻,又不拘限于作者的自喻。梅花成为了词人所倾慕的理想人物的化身。

作者简介

郑少微,字明举,生卒年不详,成都人。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进士。以文知名。政和中,曾知德阳。晚号木雁居士。《全宋词》存其词2首。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