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料,也称佐料,是指被用来少量加入其他食物中用来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一些调味料在其他情况下被用来作主食或主要成分来食用。例如洋葱也可以为法国洋葱汤等的主要蔬菜成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调味料
- 外文名condiment
- 别称佐料
- 作用添加味道
- 常用料食盐、白糖、味素、白醋等
分类
从来源上,多数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少数为动物成分(例如日本料理中味噌汤所用的乾柴鱼)或者合成成分(例如味素)。从调味料所添加的味道上分有酸、甜、苦、辣、鹹、鲜,麻。添加的香气上有甜香、辛香、薄荷香、果香等。从技术手段来分,古代多为天然调味料(例如盐、豆油、糖、八角),而今国人多用複合调味品料(味素、鸡精、鸡粉),国外多为通过高科技提取的纯天然调味料
套用差别
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内不同地区的烹饪流派,一般都有自己的特色调味料为标誌。例如兴渠仅在印度部分地区使用。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和文化中最常见的调味料是食盐。
各个地区可以用不同的调味料达到异曲同工的结果,例如东亚的葱和欧洲的洋葱、中国古代的醋和西方古代的酸葡萄汁(verjuice)。
同一种调味料在不同地区的用途可以截然不同。肉桂类香料在东南亚(以及义大利某些菜餚中)用来给肉类调味,在欧美则是加入甜品中。
在历史上,各地区之间的物产和文化交流也会改变上述习俗。在15世纪之前,中国菜调味的辣味主要靠辣椒,欧洲烹饪主要靠胡椒、芥末。地理大发现将原产美洲的辣椒传播到其他地方,成为主要的辣味调味料。
列表
有效成分为简单化学品的食盐、白糖、味素、白醋。
单一植物成份,乾用胡椒、花椒、乾姜、辣椒、八角(大茴香)、丁香、月桂叶、肉桂、桂皮、陈皮、小茴香、柠檬叶、薄荷、香草、豆蔻、九层塔、百里香、茶叶、迷迭香、薰衣草、鼠尾草、番红花(藏红花)、甘草、紫苏、芝麻、麻油、芝麻酱、芥末、兴渠、食茱萸、罗望子(Tamarind)、玫瑰香水、石榴、香茅。
混合
多种成分
固体五香粉、十三香、咖哩粉、七味粉、鸡精、味素、鸡粉
流质番茄酱、喼汁、滷水、蚝油、XO酱、HP酱、浓缩汤料、辣鲜露
调味料
酱类酱油、酱、鱼露、虾酱、豆豉、面豉、南乳、腐乳、豆瓣酱、味噌。
酒类料酒、味醂、酿造醋。
常见介绍
1 食盐、白糖、味素、醋
2葱、生姜、大蒜、洋葱、辣椒、虾夷葱、韭菜、香菜、香芹、辣根、山葵、白松露菌。
3 胡椒、花椒、乾姜、辣椒、八角、丁香、月桂叶、肉桂、桂皮、陈皮、小茴香、大茴香、草果、柠檬叶、薄荷、香草、豆蔻、九层塔、百里香、茶叶、迷迭香、薰衣草、鼠尾草、番红花、甘草、豆蔻、紫苏、芝麻、麻油、芝麻酱、罂粟籽、芥末、兴渠、食茱萸、罗望子(Tamarind)、薰衣草、玫瑰香水、石榴、香茅。
4 五香粉、十三香、咖哩粉、七味粉
5 番茄酱、喼汁、滷水、蚝油、XO酱、HP酱。
6 酱油、酱、鱼露、虾酱、豆豉、面豉、南乳、腐乳、豆瓣酱、味噌。
7 料酒、味醂、酿造醋。
调味品的历史沿革,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代
第一代单味调味品,如酱油、食醋、酱、腐乳及辣椒、八角等天然香辛料,其盛行时间最长,跨度数千年。
第二代高浓度及高效调味品,如超鲜味素、IMP、GMP、甜蜜素、阿斯巴甜、甜叶菊和木糖等,还有酵母抽提物、HVP、HAP、食用香精、香料等。此类高效调味品从70年代流行至今。
第三代複合调味品。现代化複合调味品起步较晚,进入90年代才开始迅速发展。 上述三代调味品共存,但后两者逐年扩大市场占有率和行销份额。
速食料
调味品产业方便调料蓬勃发展 行业发展奠定繁荣基础。
我国调味品产业的增长率每年都在10%以上。中国调味品产业整体销售收入已经从2003年的380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07年的1300亿元。根据中国商务部最新分析报告显示,国内酒店和餐饮销售在2008年第一季度上升了23.6%,达人民币3687.3亿元。,2008年首个季度,已有168个海外酒店及餐饮项目在中国投资落成。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共有14000家星级宾馆建成使用,到2015年将有200000家新酒店、高级旅馆落成。如此规模空前的增长为调味品行业创造了极具商业价值的机会。2007年,全国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2万亿元。调味品在餐饮业消费中的比重占到了10%,调味品已经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增速最快的门类之一。其中,在快捷生活方式的刺激下,方便、速食的调味品成为了调味品中备受欢迎的宠儿。在市场上表现日益抢眼的複合调味料由于其原材料的构成比普通调味料更加複杂,不同的组合又可以形成新的调味料,从而也为方便调料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基本类型
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夫妻双方都是上班族的家庭用于做饭的时间越来越少。下班之后,如何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一顿营养美味可口的饭菜,成为家庭掌厨者们的一大愿望。另一方面,随着国外快餐连锁的大量涌入,中餐火锅等餐饮后厨化进程必须加快,而这些不同特徵的餐饮业的发展则带动了各种类型的複合调味料的消费。在产品开发方面,方便调料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不同食物原料开发的方便複合调味品。如鱼、肉、海鲜食品具有特定的风味,很多消费者不了解如何分别使用香辛料达到最佳的效果,而餐饮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对厨师的上菜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出来的专用调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2、针对不同的烹调方法开发方便複合调味品。如蒸菜调料、腌製调料、凉拌调料、煎炸调料、烧烤调料、煲汤调料、速食汤料等等。
3、改变产品的物理形式。由于香辛料鲜品储藏使用不便,则被製成汁、粉、蓉、精油等形式。增鲜调味料和複合调味料则製成膏、湖、汁、粉、块等多种形式。物理形态的改变,让此类调味品更加方便储存和使用。
4、拓展产品的使用範围。任何一类加工食品都需要配合使用专门调味料。如速食麵调料、火锅调料、速冻食品调料、微波食品调料、小食品调料、快餐食品调料、盖浇饭调料等等。细分的品类,为方便调料的产品开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也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作用
酱油可使菜餚入味,更能增加食物的色泽。适合红烧及製作滷味。 蚝油蚝油本身很鹹,可以糖稍微中和其鹹度。 沙拉油常见的烹调用油,亦可用于烹製糕点。
麻油(香油)菜餚起锅前淋上,可增香味。腌製食物时,亦可加入以增添香味。
米酒烹调鱼、肉类时添加少许的酒,可去腥味。
辣椒酱红辣椒磨成的酱,呈赤红色黏稠状,又称辣酱。可增添辣味,并增加菜餚色泽。
甜麵酱本身味鹹。用油以小火炒过可去酱酸味。亦可用水调稀,并加少许糖调味,风味更佳。
辣豆瓣酱以豆瓣酱调味之菜餚,无需加入太多酱油,以免成品过鹹。以油爆过色泽及味道较好。 芝麻酱本身较乾。可以冷水或冷高汤调稀。
蕃茄酱常用于茄汁、糖醋等菜餚,并可增加菜餚色泽。
醋乌醋不宜久煮,于起锅前加入即可,以免香味散去。白醋略煮可使酸味较淡。
鲍鱼酱採用天然鲍鱼精浓缩製造而成,适用于煎、煮、炒、炸、卤……等等
XO酱大部份主要是由诸多海鲜精华浓缩而成,适用于各项海鲜料理。 蟹黄酱纯提取大闸蟹蟹黄浓缩而成,适用于各项海鲜料理。
廖排骨滷汁家畜、家禽、豆製品、蛋类的滷製,使用后的廖排骨滷汁可用来烧菜、煮麵或作为火锅汤料味道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