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内百合子

生活百科 2023-01-26 17:48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谷内百合子

谷内百合子,女,在华日本专家。谷内百合子1945年从日本来华参加革命,次年在东北遇到了志同道合的高野广海,并结成连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谷内百合子
  • 职业在华日本专家
  • 主要成就谷内百合子1945年从日本来华参加革命
  • 代表作品《中国巡礼》

人物简介

1956年她和丈夫来到北京国际广播电台,在与中国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国际电台开办的日语广播,成了当时除日本以外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日语广播电台。谷内百合子负责编採、主持《中国巡礼》(后为谷内百合子1945年从日本来华参加革命,次年在东北遇到了志同道合的高野广海,并结成连理。

人物故事

谷内回忆起她和已故丈夫高野广海在中国60余载的点点滴滴,表达她对中国共产党充满的信赖,是那样的深情,那样的真挚。

从难民到革命战士

1945年春,谷内和母亲、妹妹从日本来到中国东北。4个月后日本战败投降,谷内和家人沦落为日本难民。1945年末,中共领导的关内各解放区部队大批进入东北。谷内当时正在长春郊区的难民会工作。一位中共领导人在了解谷内和家人的遭遇后说“你们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者,我们会尊重和善待日本难民,希望你们能留在这里参与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就在这段时间,谷内认识了已投身中国革命的高野广海。
谷内百合子
高野1938年来到中国,后进入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读经济学,学习期间他曾到广州打工,并冒着被追查的危险与中共领导下的东江纵队保持着联繫。同情革命、追求进步的高野曾千方百计寻找八路军,一心想去延安。抗战胜利后,他辗转来到长春,成为解放军东北民族事务部一名宣教干事。
解放战争开始后,日本人回国要经过国统区,很多技术人员被国民党扣押。谷内自愿选择留下,并参加了解放军,成为东北民主联军(即第四野战军)后方第十二医院的护士,参加了解放战争中的许多重大战役。起初她并未打消返回家乡日本的念头,目睹革命队伍中的共产党员为人民解放身先士卒、勇于牺牲的模範行动,她改变了想法,决定和高野留下来,与中国人民并肩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谷内告诉记者,她对中国共产党的最初了解就是从医院教导员身上开始的。教导员来自野战部队,因部队严守纪律,寒冬腊月坚持露营,不打扰老百姓,结果冻掉了脚趾。教导员常给谷内分析国内外形势,讲革命道理。在共产党员高贵品质的感召下,在中国革命的洪流里,谷内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1950年,部队为四对连级干部举办集体婚礼。高野和谷内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

电波传递中国声音

1951年,谷内和丈夫先后调到北京。起初他们曾与日本共产党领导人野坂参三等一起作对日宣传,主要是翻译《人民日报》、《红旗》杂誌和《真理报》上的文章。自1956年起,夫妇俩到北京电台工作,从此,向世界报导中国、传递中国声音就成为他们毕生的事业。夫妇俩分别在新闻组和组稿组工作,在他们与中国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北京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身)的日语广播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对外广播。
国家外专局副局长张建国看望谷内百合子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夫妇俩与中国人民携手前行,有艰辛,更有温暖,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的关怀让谷内终身难忘。她清楚地记得,“文革”开始不久,外交部长陈毅就曾对他们这些外国专家作出特别关照;“文革”中夫妇俩回到日本,没有工作,当周恩来总理听说后,立即指示请他们回来,并对回来后的工作专门作了安排。
谷内与高野为新中国对外宣传事业付出的努力得到中共几代领导人的肯定,这些独特的经历不仅成为了他们记忆深处的宝贵财富,不断激励他们为向世界介绍中国而不懈努力。
1972年,日本NHK电视台邀请谷内做一期介绍中国农业的节目。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不少认识她的日本朋友都兴奋地表达听后感,使她更加坚信,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可信的中国,不能靠政治口号,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听众。
1996年穀内和高野正式退休,但他们没有休息,自筹资金办学校,为中国培养大批赴日进修的科技干部。2008年,高野逝世后,已届耄耋之年的谷内,依旧没有停下她为日中友好奉献的脚步。

信心源于对党的信赖

在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刚刚开启的时刻,谷内和高野夫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以旁听专家的身份亲耳聆听过邓小平的讲话。儘管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但两位老人仍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们曾见证了在共产党领导之下,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因而对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变化笃信不疑。
 谷内百合子参加三八节中外妇女招待会
谷内动情地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世界性的创举。这是让中国经济强大的基础,中国仅用30年时间面貌就焕然一新,怎能不令世界讚叹。我很荣幸地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人。”
言谈中,谷内由衷地感谢共产党的培养。她说,当初来到中国时只有19岁,还是一个什幺都不懂的小女孩儿。如今,作为中国对外传播战线上的工作者,能以点滴贡献为日中友好添砖加瓦,倍感荣耀。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