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中药材名。本品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正蚓科动物背暗异唇蚓等的全体。①参环毛蚓7~9月间採收。据广东经验,可用鲜辣蓼草捣烂成糊,加入茶卤和清水,倒在蚯蚓多的地方,以诱捕之,捕得后拌以稻草灰,用温水稍泡,除去体外黏膜,剖腹,洗净体内泥沙,晒乾或焙乾。商品称为广地龙。②背暗异唇蚓6~9月採收。捕后用草木灰呛死。洗去灰晒乾或烘乾。商品称为土地龙。功能主治为清热,平肝,止喘,通络。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痹,关节疼痛,齿衄,小便不通,瘰疬。痄腮,疮疡。①《本经》主蛇瘕,去三虫,杀长虫。②《别录》疗伤寒伏热狂谬,大腹,黄疸。③陶弘景温病大热狂言,饮其汁皆瘥,与黄龙汤疗同也。熬作屑,去蛔虫。④《药性论》主蛇毒。⑤《唐本草》《别录》云盐沾为汁,疗耳聋。⑥《蜀本草》解射罔毒。⑦《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并痫疾,去三虫,天行热疾,喉痹,蛇虫伤。⑧《本草衍义》治肾脏风下疰病。⑨《滇南本草》祛风,治小儿瘈瘲惊风,口眼歪斜,强筋治痿。⑩《纲目》主伤寒疟疾大热狂烦,及大人小儿小便不通,急慢惊风,历节风痛,肾脏风注,头风,齿痛,风热赤眼,木舌,喉痹,鼻息,耳,秃疮,瘰疬,卵肿,脱肛,解蜘蛛毒,疗蚰蜒入耳。⑾《会约医镜》治跌打损伤,痘疮紫黑。⑿《科学的民间药草》有解热、利尿、舒展支气管作用,可治气喘等病。⒀《山东中草药手册》解毒,通络,平喘,降血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蚯蚓
- 汉语名称Qiu Yin
- 别名蠖蚓,竖蚕,丘螾,蝽端
来源
本品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正蚓科动物背暗异唇蚓等的全体。①参环毛蚓7~9月间採收。据广东经验,可用鲜辣蓼草捣烂成糊,加入茶卤和清水,倒在蚯蚓多的地方,以诱捕之,捕得后拌以稻草灰,用温水稍泡,除去体外黏膜,剖腹,洗净体内泥沙,晒乾或焙乾。商品称为广地龙。②背暗异唇蚓6~9月採收。捕后用草木灰呛死。洗去灰晒乾或烘乾。商品称为土地龙。
性味归经
鹹,寒。
①《本经》味鹹,寒。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药性论》有小毒。
入肝、脾、肺经。
①《本草求原》入脾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止喘,通络。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痹,关节疼痛,齿衄,小便不通,瘰疬。痄腮,疮疡。
①《本经》主蛇瘕,去三虫,杀长虫。
②《别录》疗伤寒伏热狂谬,大腹,黄疸。
③陶弘景温病大热狂言,饮其汁皆瘥,与黄龙汤疗同也。熬作屑,去蛔虫。
④《药性论》主蛇毒。
⑤《唐本草》《别录》云盐沾为汁,疗耳聋。
⑥《蜀本草》解射罔毒。
⑦《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并痫疾,去三虫,天行热疾,喉痹,蛇虫伤。
⑧《本草衍义》治肾脏风下疰病。
⑨《滇南本草》祛风,治小儿瘈瘲惊风,口眼歪斜,强筋治痿。
⑩《纲目》主伤寒疟疾大热狂烦,及大人小儿小便不通,急慢惊风,历节风痛,肾脏风注,头风,齿痛,风热赤眼,木舌,喉痹,鼻息,耳,秃疮,瘰疬,卵肿,脱肛,解蜘蛛毒,疗蚰蜒入耳。
⑾《会约医镜》治跌打损伤,痘疮紫黑。
⑿《科学的民间药草》有解热、利尿、舒展支气管作用,可治气喘等病。
⒀《山东中草药手册》解毒,通络,平喘,降血压。
形态特徵
①参环毛蚓体圆柱形,长11~38厘米,宽5~12毫米,全体由多数环节组成。头部包括口前叶和围口节2部,围口节腹侧有口,上覆肉质的叶,即口前叶;眼及触手等感觉器全部退化。自第2节起每节有刚毛,成环状排列,沿背中线,从11~12节始,节间有一背孔。背部紫灰色、后部稍淡、刚毛圈稍白;14~16节,为生殖环带,其上无背孔和刚毛,此环带以前各节,刚毛较为粗硬。雌性生殖孔1个,位于第14节痕面正中;雄性生殖孔1对,位于第18节腹面两侧,外缘有效条环绕的浅皮褶,受精囊孔3对,位于6~7,7~8、8~9节间,第6~9各节间无隔膜。附近常有乳头突,受精囊球形,管短,盲管亦短,内2/3微弯曲数转,为纳精囊。生活于潮湿疏鬆之泥土中,行动迟缓。以富含有机物的腐殖土为食。分布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②背暗异唇蚓体长10~27厘米,宽3~6毫米。背孔自8~9节间开始,灰褐色。每节刚毛4对,生殖环带在第26~34节之间,呈马鞍形。雌性生殖孔1对,位子第14节;雄性生殖孔1对,在第15节腹侧,附近表皮隆肿如唇状。受精囊孔2对,位于9~10、10~11节间。生长潮湿而多有机物处。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药材性状
①广地龙乾燥全体,呈长条薄片状,头端及尾端仍保持原来形状。全体弯曲不直,体前稍尖,中央有口,尾端钝圆,体背色棕红或灰红,腹部色较淡,前端有一环带,色浅,习称白颈。体壁较厚。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腥,味微鹹。以条大、肥壮、不碎、无泥者为佳。主产广东、广西等地。
②土地龙乾燥全体呈弯曲的圆柱形,体完整,口位于较尖的一端,肛门开口于钝圆的一端,环带多不显明,体表灰棕色,常附有泥土。质轻跪,易折断,折断后,中间充满泥土。气腥,味微鹹。以条大、不碎者为佳。主产河南、山东、江苏、福建、安徽等地。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烂、化水或研末调敷。
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广地龙酊剂,乾粉混悬液、热浸液、煎剂等对麻醉犬、大鼠、猫及慢性肾性高血压大白鼠均表现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对麻醉犬和猫静脉注射地龙后的降压作用有急速耐受现象,但口服及临床套用则无。其降压原理可能是由于直接作用于脊髓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或通过某些内感受器反射地影响中枢,引起部分内脏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地龙B1对麻醉犬、兔以及正常和肾型高血压大白鼠均有显着的降压作用,先出现轻度的短暂而骤然的血压降低,继以略升,随后又出现缓慢而持久的下降,它与酊剂的作用并不完全一致,但仍保存着酊剂中主要降压成分,而酊剂的降压作用又较次黄嘌呤强而持久。也有报导从地龙中提出的成分可使血压降到零,动物死亡。蚯蚓解热硷可使兔血压缓慢下降,如静脉注射可产生休克样血压下降。甘肃和政县所产直隶环毛蚓和日本杜拉蚓有同样的降压效果。用海州常山和广地龙按21製成混悬液及混合液,两者对降压可起协同作用。地龙水、醇、丙酮提出成分亦有一过性或中等度的降压作用。
2.对平滑肌的作用从广地龙中提得一种含氮的有效成分,对白鼠及家兔肺灌注具有显着的舒张支气管作用,并能拮抗组织胺及毛果芸香硷对支气管的收缩作用,静脉注射于豚鼠,50%的动物可耐受致死量的组织胺。近年製备的注射液对豚鼠肺灌流实验,亦表明有支气管鬆弛作用,对组织胺喷雾所致豚鼠哮喘有保护作用;能对抗组织胺对豚鼠离体肠管的收缩作用。但从广地龙中提出一种引湿性淡黄色针状结晶,对离体和在位子宫均能增高紧张度,引起痉挛性收缩,静脉注射或灌胃可使子宫瘘管的收缩波明显增大,说明此物质对子宫纵行肌似有更强的作用,此结晶对兔在位肠管有强烈兴奋,大鼠离体后肢灌流能强烈收缩血管,大剂量引起豚鼠支气管轻度收缩。日本报告在对多种离体平滑肌脏器及兔耳的实验中,证明地龙浸出液的直接作用为使血管收缩,而中枢作用则使血管扩张。
3.解热作用蚯蚓水浸剂及蚯蚓解热硷对大肠桿菌毒素、温刺引起的人工发热之家兔,均有良好的解热作用,但对二硝基酚引起之发热则无影响。其解热原理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续发的使散热增加,体内产热也增加,但前者超过后者,因而体温下降。
4.镇静、抗惊厥作用热浸液、醇提溶液对小白鼠及兔均表现镇静作用,地龙对五甲烯四氮唑及咖啡因引起的惊厥有拮抗作用,对兔,小鼠的电惊厥也能对抗,如与海州常山合用,在对抗咖啡因引起的惊厥有协同作用,但不能对抗士的宁引起的惊厥,其乙醇浸出液并不影响蟾蜍的脊髓反射和谢切诺夫反射。广地龙和皖地龙。地龙内脏和表皮在抗惊厥的强度上并无差别。注射地龙浸出液后家兔血清钙含量降低,对血清钾和胆硷酯酶含量无明显变化。,水浸、乙醇或丙醇提取物之水溶成分对兔角膜有麻痹作用。毒性早年日本报导蚯蚓毒素及蚯蚓解热硷均有毒性。广地龙注射液用相当于人剂量的450~720倍注射于小白鼠及豚鼠尾静脉或腹腔,均无死亡,小白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方95~115克/公斤。其内脏粉热浸液给小白鼠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为38.5克/公斤,以地龙粉10毫克/公斤给大白鼠灌胃,45天未见任何毒性,地龙对兔,小鼠,犬灌胃或静脉注射均说明毒性较低。甘肃和政地龙与广地龙毒性亦无差别.地龙与海州常山合用,其急性及至急性毒性方面并不表现增强。地龙B1可使家兔肾脏排泄功能(酚红试验)轻度降低。另曾报导一种地龙的浸剂肺灌注(豚鼠)有舒张支气管的作用。
相关配伍
①治伤寒六、七日热极,心下烦闷,狂言,欲起走大蚓一升破去(土),以人溺煮,令熟,去滓服之。直生饺汁及水煎之,并善。(《补缺肘后方》)
②治小儿急慢惊风白颈蚯蚓,不拘多少,去泥焙乾,为末,加硃砂等分,糊为丸,金箔为衣,如绿豆大。每服一丸,白汤下。(《摄生众妙方》)
③治小儿慢惊风,心神闷乱,烦懊不安,筋脉拘急,胃虚虫动,反折啼叫乳香(研)半钱,胡粉一钱。上二味,合研匀细,用白颈蚯蚓生捏去土,烂研和就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煎葱白汤下,更量儿大小加减。(《圣济总录》乳香丸)
④治抽筋地龙一条,胡黄连一钱。水煎,日服三次。(《吉林中草药》)
⑤治高血压活蚯蚓三至五条,放盆内排出污泥后切碎,鸡蛋二至三个,炒熟吃,隔天吃一次,至血压降至正常为止。(《山东中草药手册》)
⑥治中风半身不遂地龙三钱,全蝎二钱,赤芍四钱,红花三钱,牛藤四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⑦治风头痛及产后头痛地龙(去土,炒)、半夏(生姜汁捣作饼,焙令乾,再捣为末)、赤茯苓(去黑皮)各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一字至半钱匕,生姜、荆芥汤调下。(《圣济总录》地龙散)
⑧治头痛目运,及喉痹缠喉风等长蚯蚓不拘多少,以龙脑、麝香相和研匀,丸如麻子大。每用以生姜汁涂鼻中,每边各内一丸。(《圣济总录》龙珠丸)
⑨治喉痹地龙一条,细研,用白梅去核,以皮裹之,重着薄绵再裹,含咽津。(《圣惠方》)
⑩治风赤眼地龙十条炙乾,捣细罗为散,夜临卧时,以冷茶调下二钱,服之。(《圣惠方》)
⑾治支气管喘息地龙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次一钱,日服三次,温开水下。(《吉林中草药》)
⑿治阳毒结胸,按之极痛,或通而复结,喘促,大躁狂乱生地龙四条,洗净,研如泥,入生姜汁少许,蜜一匙,薄荷汁少许,新汲水调服。若热炽者,加片脑少许,即与揉心下,片时自然汗出而解,不效再服一次。(《伤寒蕴要》)
⒀治齿断血出不止乾地龙末一钱,白矾灰一钱,麝香末半钱,同研令匀,于湿布上涂药,贴于患处。(《圣惠方》)
⒁治齿痛蚯蚓乾者,捣末,着痛处。(《千金方》)
⒂治小便不通蚯蚓杵,以冷水滤过,浓服半碗。(《斗门方》)
⒃治耳,脓血出不止地龙末,吹入耳中。(《圣惠方》)
⒄治耵聍塞耳聋,强坚挠不可得出者地龙五七条湿者,捣取汁,数数灌之,即轻挑自出。(《圣惠方》)
⒅治耳聋气闭蚯蚓、川芎各两半。为末,每服二前,麦门冬汤下,服后低头伏睡,一夜一服,三夜,效。(《圣济总录》)
⒆治鼻中息肉白颈蚯蚓一条,猪牙皂荚一挺。上药,纳于瓷瓶中,烧熟,细研,先洗鼻内令净,以蜜涂之,敷药少许在内,令清水下尽。(《圣惠方》)
⒇治瘰窃溃烂流串者荆芥根下段煎汤,温洗良久,看疮破紫黑处,以针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用蚯蚓一把,炭火上烧红为末,每一匙入乳香、没药、轻粉各半钱,穿山甲九片(炙为末),油调敷之。(《纲目》)
(21)治木舌肿满蚯蚓一条,以盐化水涂之,良久渐消。(《圣惠方》)
(22)治对口毒疮,已溃出脓蚯蚓,捣细,凉水调敷,日换三、四次。(《扶寿精方》)
(23)治龙缠疮毒蚯蚓一条,连泥捣敷。(《纲目》)
(24)治小儿代指逆肿猪脂和曲蟮研敷,敷易之。(《圣惠方》)
注意事项
1.《药对》畏葱、盐。
2.《本草经疏》伤寒非阳明实热狂躁者不宜用,温病无壮热及脾胃素弱者不宜用,黄疸缘大劳,腹胀属脾肾虚,阴虚成劳瘵者,鹹在所忌。
化学成份
各种蚯蚓含蚯蚓解热硷,蚯蚓素,蚯蚓毒素。广地龙含G-羟基嘌呤等。蚯蚓又含含氮物质如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等胺基酸,以及黄嘌呤、腺嘌呤、鸟嘌呤、胆硷,胍等。蚯蚓的脂类部分中含硬脂酸、棕桐酸、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直链奇数碳的脂肪酸及有分枝的脂肪酸、磷脂、胆甾醇等。蚯蚓的黄细胞组织中,含碳水化物、脂类、蛋白质及色素;隋含硷性胺基酸有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其黄色素可能即核黄素或其相似物质。蚯蚓含一种酶,在pH8.0~8.2时能使蚯蚓溶解。
特别说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