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医学中心成立于2012年12月,在清华医学学科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医学中心自成立以来,强化组织管理、充分调动临床医学专家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实现优势互补,利用清华大学多学科发展的综合优势,把在未来建成一流医院、一流临床专家队伍、培养一流临床医学生作为发展目标,制订了临床医学发展和医学生培养两个规划。
医学中心将以三个附属医院的建设为核心,通过加强国内外合作,整合资源,在临床医学发展、医学生培养、学科建设三方面齐头并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及培养师资力量,注重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建立临床学科体系,建设好科研和转化医学平台,组建有潜力学科并加强优势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医学中心的建设宗旨是成为清华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发展的平台基地,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疾病预防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清华大学医学中心
- 英文名Medical Center of Tsinghua University
- 创办时间2012年12月
- 类别公立
- 学校类型211、985、C9
- 属性教育部直属,副部级大学
- 所属地区北京
- 知名校友赵喆,杏树林
- 学校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
医学中心概况
在临床医学教育方面,医学中心努力进行基础建设,改善办院条件,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清华大学的临床医学教学任务目前主要由清华大学的附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和积水潭医院承担,管理工作由“医学中心教学办公室”承担。按照国家执业医师的培养要求,实行“24小时住院医师”制度,安排学生轮转,目前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体系。清华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积水潭医院、301医院完成相关教学任务,成立了“临床医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制定并修订了“临床研究生培养方案”、“管理细则”等政策性档案,已经正式开始了培养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的工作,并在培养过程中执行“教学督查”,保证教学质量。近年来,生源质量、报名人数都有了显着的提高,招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医学中心配置了基本科研设备,为进行与疾病相关的科学研究搭建平台,将研究成果为临床所用。 在附属医院建设方面,三家附属医院都有各自的特色与发展第一附属医院以“突出专科,综合发展”为办院方针已经建立了心脏中心、消化中心、泌尿中心、儿科、麻醉及体外循环(心外科辅助科室)、影像学诊断学科,其心脏外科尤其是危重成人心脏病及複杂性先天性心脏外科整体处于国内外一流水平,在某些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小儿电生理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第二附属医院在神经病学和妇产科学方面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并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有些专业已经具备国际水準,目前已经建立了全面的临床神经科学体系,包括脊髓神经外科、功能与微创神经外科、周围神经外科、癫痫神经外科、临床脑认知与精神医学、神经内科、疼痛科、神经康复研究室。
医学中心的建设宗旨是成为清华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发展的平台基地,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疾病预防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附属医院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信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是清华大学领导下的国家一类事业法人单位。院长为着名的心血管外科专家吴清玉教授。
华信医院前身为国家信息产业部(前为四机部、机电部、电子工业部)的直属医院,创办于1959年2月,先后称为电子总医院、401医院、北京酒仙桥医院。1994年被北京市卫生局评定为三级医院和爱婴医院,1995年起被北京市列为大病统筹定点医院、公费医疗定点医院和首批医保定点医院。2003年4月划归国家教育部成为清华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多年被评为“首都公共卫生文明单位”。
医院学科齐全、人才荟萃,设有心脏、泌尿、消化三个专科医学中心,其他临床医疗医技科室38个、研究所2个。其中,着名心外科专家吴清玉教授带领的心脏外科在採用多种创新技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夹层动脉瘤等疾病,特别在治疗疑难、危重和複杂心脏畸形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儿科在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治方面享有盛誉。全院在职职工1370人,其中医务人员1061人。正教授、主任医师等高级职称专家24名(含博士生导师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等副高职称专家137名。
医院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医疗仪器设备总值2.32亿元,拥有西门子和飞利浦双C臂血管造影系统、飞利浦ECT、Achieva 1.5T核磁共振、64排CT、 以及GE ViVid E9、 Logiq E9彩色都卜勒超声等一大批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医疗设备。
医院位于紧邻东四环的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地区,紧邻四环路和机场高速路,交通方便。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编制床位760张。年门急诊近100万人次,住院患者近1.9万人次。
清华大学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按照清华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医学和生命科学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学科综合科研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坚持“突出专科,综合发展”方针,积极发挥重点学科的龙头作用,实现多学科综合发展,力争在威胁人民健康的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和医学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玉泉医院)是一所向社会开放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983年12月建院,2003年4月10日划归清华大学,由着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左焕琮教授担任院长。医院挂牌“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北京市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具有高级干部医疗保健资质;被评为“爱婴医院”,妇产科获得三级助产机构资质。加入北京市社区服务热线呼叫系统(96156)。
医院占地面积3258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0平方米,近期将投资新建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的医疗综合楼(脑科中心)。医院现开放病床数350张。拥有西门子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西门子16层螺旋CT、飞利浦血管造影系统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仪器。医院在职职工697人(含事业编制417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12人(含高级职称8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5人;有9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医院主要打造重点学科以神经外科为重点的神经科学中心,由着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国内创始人左焕琮教授挂帅,汇集一批高学历、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是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及博士学位授予点,也是清华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研究院。神经外科中心病床数150张,每年完成神经外科手术近3000台,病人来源覆盖了除台湾、澳门及西藏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另有部分蒙古及其他海外患者慕名前来就医。新医疗大楼(脑科中心)建成后,神经外科床位达到350张,规模居北京地区第2位。
神经外科科中心下设小儿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脊髓脊柱外科、脑瘫及周围神经外科、癫痫中心、脑血管病中心、神经调控中心、脑认知功能研究中心等多个临床专业组,开展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脊髓疾病、癫痫、脑肿瘤、脑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病、脑瘫后遗症等疑难疾病诊疗。在多个医疗领域的治疗水平达到国内外的先进水平,如儿童脑肿瘤、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脊髓栓系、儿童脑瘫、难治性癫痫。在国内率先採用软性内镜治疗脑室脑池疾病,多项内镜下手术填补国内空白,精神卫生科开设临床心理门诊和开放式心理康复病房。
妇产中心在北京市西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开设普需和特需专家门诊及VIP病房,满足不同医疗需求者,採取医疗与保健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提供系统的孕前、孕期、产后一条龙服务。
近年来,医院重视对临床医务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大对临床科研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医院的整体科研水平。自2004年起,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6个,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1人,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项目9个,与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开展多个横向合作研究课题,并得到科技部、清华大学医学院的科研扶持。
近期医院与国内外一流学术机构建立了更多的临床与科研方面的合作关係与日本脑神经外科学会、北海道大学及多家机构等合作组建脑血管病研究协作组和放射治疗中心;与加拿大麦吉尔(MaGill)大学和日本静冈癫痫神经中心合作,培养我院青年医师和促进神经外科专业的发展。
今后医院将继续突出临床神经科学、妇产科学的专业特色,提高和强化国内外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扶持肿瘤消融、口腔科、手外科等优势专科特色,兼顾内科、外科等其他综合科室发展。积极打造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品牌,发展成为具有清华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专科、小综合”型的现代化教学科研医院,成为清华医学发展的临床基地。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清华大学新建附属医院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医院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地区,建设用地面积125亩,一期建设床位1000张,预计于2014年正式运营。
发展生命科学和医学是清华大学面向21世纪的重要发展战略,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建设高水平的临床医院是发展生命科学和医学的重要支撑。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建设得到了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的大力支持。医院将通过创新机制,延揽海内外高层次医学人才,依託清华大学人才培养、学科交叉的优势,建设医学和理工、人文紧密结合的高水平医学研究平台,打造一流的临床教学医院,培养国际化的医学人才;在学习和继承内地医疗机构先进经验的前提下,借鉴和发展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新模式,为公众提供持续改善的高品质医疗健康服务,努力成为国际化的一流的医疗中心。
2009年3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正式选址于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天通苑是北京市最大的社区之一,民众医疗保障需求急迫,在该地区建设一所高水平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对完善北京市区域卫生规划,均衡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促进北京市北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在教育部、北京市及昌平区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4月20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一期工程正式奠基。一期工程包括医院门急诊及病房楼、行政及动力中心楼、综合楼三部分。其中,医院门急诊及病房楼地上13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医院的总体设计方案秉承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管理模式,採用集中式、经济型的建筑风格,通过人性化的空间布局和高效率的动线设定,以及生态环境的营造和节能措施的普遍运用,彰显“以人为本”和“绿色环保”的理念。
根据规划,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疗科室设定齐全,包括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妇科、儿科、眼科、口腔科等几十个临床科室以及检验、病理、影像等医技科室。医院将通过资源的最佳化配置,重点发展心脏医学、神经医学、肿瘤医学和整形医学等,通过重点专科的快速发展,促进医院品质的全面提升。目前,医院已启动医院院长及各学科带头人的全球招聘,开展了护理、管理骨干的招募、培训工作,逐步为医院开业运营进行人才储备。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的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病患优先”的服务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不断提升医学品质,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学医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
积水潭医院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骨科和烧伤科为重点学科,内、外、妇、眼、口腔、耳鼻喉、皮肤性病、中医内科、中医正骨、针灸、理疗康复科等并驾齐驱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设有床位1500张,其中积水潭院区1000张,回龙观院区500张。
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创伤骨科、矫形骨科、手外科、小儿骨科、骨肿瘤科、运动医学科和烧伤科的医疗技术达到世界及国内领先水平,医院设有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北京市烧伤研究所,北京市手外科研究所、北京创伤烧伤抢救中心、北京市骨科疾病研究治疗中心,全国计算机辅助外科学会和计算机辅助外科研究和套用中心也设在该院。
2010年3月,清华大学与北京积水潭医院联合成立清华大学积水潭骨科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成为清华大学临床教学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创建于1953年,是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担负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总部首长及部分驻京部队官兵的医疗保健任务,承担各军区、军兵种转送的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工作,收治全国各地的患者。医院又是解放军医学院,是全军唯一一所医院办学单位。
医院设定165个临床、医技科室,163个护理单元,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重点学科。另有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8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和研究所33个。
2005年9月,清华大学与解放军总医院建立密切合作关係,解放军总医院成为清华大学临床教学医院。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创建于1960年,是国内最早建立以神经外科研究为重点的研究所,现已成为科研、教学、临床为一体,在世界上享较高声誉的神经外科研究机构。
研究所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神经科学研究人员,承担着国家及部市级的重点科研课题,从神经电生理、神经生化、分子生物学、神经病理、神经放射等多个角度,对脑血管病、脑肿瘤、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功能神经外科、内镜神经外科、颅底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一些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研究所现设19个基础研究室,5个临床研究室,2个防治研究室,即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指导组办公室,3个社会团体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中华神经外科杂誌编辑部、中华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两个博士点,六个硕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
2011年1月,清华大学与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联合成立清华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研究院。
清华名医
- 吴清玉大医精诚
- 李小梅守护孩子心脏一辈子
- 左焕琮永远的开路人
- 张玉琪化作天使待病人
- 张东亚生命的保护者
- 王仲有一种艺术叫沟通
- 李胜文中国式好医生
- 崔志强不断探索 执着追求
- 王世杰勇往直前的创新者
师资队伍
博士生导师
姓名 | 职称 | 学科 | 医院 |
吴清玉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左焕琮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张玉琪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李小梅 | 主任医师 | 儿科学 |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李胜文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刘破资 | 主任医师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王仲 | 主任医师 | 急诊医学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柴家科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陈良安 | 主任医师 | 内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陈凛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陈香美 | 主任医师 | 内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陈韵岱 | 主任医师 | 内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董家鸿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高长青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郭伟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黄烽 | 主任医师 | 内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焦顺昌 | 主任医师 | 肿瘤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梁萍 | 主任医师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刘洪臣 | 主任医师 | 口腔临床医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母义明 | 主任医师 | 内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唐杰 | 主任医师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田亚平 | 主任医师 | 临床病理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王茂强 | 主任医师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王岩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韦立新 | 主任医师 | 临床病理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吴本俨 | 主任医师 | 老年医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许百男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杨立 | 主任医师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杨仕明 | 主任医师 | 耳鼻咽喉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杨云生 | 主任医师 | 内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叶平 | 主任医师 | 老年医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于生元 | 主任医师 | 神经病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张宏 | 主任医师 | 麻醉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张旭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邹丽萍 | 主任医师 | 儿科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田伟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王满宜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田光磊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蒋协远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贺良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牛晓辉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张力伟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
张亚卓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
硕士生导师
吴卫平 | 主任医师 | 神经病学 | 解放军总医院 |
税朝祥 | 副主任医师 | 肿瘤学 |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邹燕红 | 副主任医师 | 眼科学 |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耿同超 | 主任医师 | 神经病学 | 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敖强 | 副研究员 | 组织工程学 | 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刘海生 | 副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潘勇卫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赵秀英 | 主任医师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郭源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刘波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冯华 | 主任医师 | 外科学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张明徽 | 副教授 | 肿瘤学 | 清华大学医学院 |
王廉一 | 主任医师 | 内科学 |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张东亚 | 主任医师 | 麻醉学 |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机构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Tsinghua University)是清华大学医学中心下属综合性医学科研机构,分布于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C149-C150室,实验设施齐备、技术力量雄厚。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按研究方向下设临床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药物关联组学等研究平台。目前承担清华大学医学中心培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为临床医务人员科研工作提供正确技术服务的任务;利用人才优势和设备优势承担各类大型科研课题,担起培育和扶持医学中心重点学科发展的任务;,在充分利用已有的大型设备的条件下,与清华大学三大临床医院工作相结合,提供一些相关的检验项目,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于患者。
研究目标与主要任务清华大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当前计画针对心血管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重点疾病防治领域进行试点研究,主要研究任务是紧密结合本领域重点疾病防治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提出本领域国家重点研究任务和实施方案;搭建专业化的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临床研究的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探索并最佳化临床研究的组织和管理机制;搭建协同研究网路,重点组织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诊疗规范研究;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评价研究和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等。
心血管研究所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冠心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第一杀手。其他各种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如心脏瓣膜疾病、某些心肌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除此之外,先天性心脏病也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据北京市统计,5岁以下的死亡儿童中,先天性心脏病占死亡原因第一位,其中最主要的是複杂先天性心脏病。我国每年有大约15-20万的新生婴儿患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基本都需要手术治疗。我国属于开发中国家,许多患者就诊晚,病情重,如何解决我国心脏病患者的治疗问题是广大医务研究人员的重要任务。对各种心脏病进行临床和基础研究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对我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为保障人类健康的卫生事业做出贡献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病诊治团队为主的清华大学医学中心心血管研究所应运而生。
心血管研究所将是一个基础和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着重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研究所,为心血管病的科研、预防、医疗、教学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平台。研究所设立辅助循环研究室、心律失常研究室、先天性心脏病研究室、获得性心脏病研究室和麻醉研究室,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心脏病的遗传学和分子机制的研究、各种心脏病的临床治疗、创新技术、人工血管和带瓣管道、心脏辅助泵(人工心脏)等各种相关产品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