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衰草愁烟

生活百科 2023-01-26 17:49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探春慢·衰草愁烟

《探春慢·衰草愁烟》是南宋着名词人姜夔的作品,是叙写友情、慨叹飘泊之作。上片忆昔话别,以少年之豪壮反衬今日之离索,收结到对亲情友谊的无限依恋。下片由各地昔游旅况到当下“扁舟东下”,再构想重归之日,充满了游蹤无定之喟叹。

此词绝胜处,全在环境刻画,其中不乏传神之笔。如上片“乱鸦送日”、下片“梅花零乱春夜”两“乱”字,一渲染荒寒气象,一描绘春夜花事,而又皆折射出作者心意之烦乱。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探春慢·衰草愁烟》
  • 创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处《白石道人歌曲》
  • 文学体裁
  • 作者姜夔

作品原文

探春慢
予自孩幼随先人宦于古沔,女须因嫁焉。中去复来几二十年,岂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苕霅,岁晚乘涛载雪而下,顾念依依,殆不能去。作此曲别郑次臯、辛克清、姚刚中诸君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迴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雁碛波平,渔汀⑾人散,老去不堪游冶。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探春慢词牌名,或作“探春”。一体为123字,南宋姜夔首创,有“衰草含烟”词。
⑵沔(miǎn)甘肃省武都沮县。
⑶几二十年是以他实际在汉阳居住的年月计算,除去了当中离开的时间。这一年姜夔随萧德藻东行,似乎就再没回到过汉阳。
⑷苕霅(tiáo zhá)指苕溪和霅溪。苕溪在今浙江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南,以多芦苇名。霅,水名,在乌程东南,合四水为一溪,霅,形容四水激射之声。萧德藻绍兴年间登第,初调乌程令。此时自湖湘罢官,携白石同归。
⑸诸君郑次皋、辛克清、姚刚中均为白石于沔鄂所交之友。
⑹茸帽即绒帽。茸,柔软的兽毛。
⑺章台走马指少年壮游。汉长安有街名章台,繁华闹市。《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此指汉阳城内大街。
⑻清沔指沔水。古代通称汉水为沔水。汉阳位于汉水之畔。
⑼竹西指扬州名胜竹西亭一带。
⑽雁碛(qì)大雁栖息的沙滩。
⑾渔汀渔舟停泊的岸地。
⑿游冶游乐。
⒀苕(tiáo)溪在浙江省北部,浙江八大水系之一,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
⒁甚什幺。

白话译文

衰败的草丛在暮烟中愈加显得含愁带恨,乱纷纷的乌鸦把夕阳送下了西山,空旷的原野上,风沙在打旋。还记得往年这个时候,我们用金鞭拂开纷扬的飞雪,带着暖烘烘的毛皮帽子不怕寒冷,一起到大街上乘马游玩。如今有谁能关心我长期漂泊异乡?徒然积下满怀愁恨,却无法排遣。幸好在这清清的沔水之滨遇见你们这班好朋友,得以闲着无事.就一起在小窗前谈谈知心话。
我常常引为恨事的,是我们分开的时候多,而聚首的机会很少。当我这次途经扬州,再一次到竹西亭去访问时,恐怕要禁不住悲从中来,潸然泪下了。你瞧那大雁栖息的沙滩,江波已经变得平静。渔舟来往的洲渚,游人已经散去。等我们到了年老时再一起去游玩,只怕体力和兴致都不足了。有什幺办法呢?苕溪那边的明月,正照着我的扁舟,催促我向东边行去。啊,什幺时候我才能回来,在梅花纷飞的春夜里与你们重新相聚?

创作背景

公元1186年(淳熙十三年丙午),姜夔回到了他幼年生活过的湖北汉阳。他是为了去探望嫁在汉阳的姐姐和郑次皋等朋友们的。据《白石道人诗说自序》“淳熙丙午立夏,余游南岳,至云密峰。”之后,在秋天来到汉阳。他这次在汉阳逗留的时间不很长,而感情上却眷恋很深。他因应千岩老人也就是他的叔岳萧德藻之约,在年底就冒雪乘舟顺江而下转浙江湖州了。这首词是临别前与朋友们叙别之作,时约三十二岁。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词的开头,是对临别时汉阳冬天风景的描写。“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迴旋平野“。衰草云烟发愁,乌鸦向夕阳送别,风沙在平野迴旋。“愁”、“送”二字,下语工妙,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恙草与乌鸦的忧愁和惜别之情,意境凄迷,气象阔远,一下子把人带入孤独忧伤的情绪之中。正是以愁人观物,物皆着愁之色彩。这时的姜夔已是人到中年,儘管他多才多艺,仍然是功不成,名不就,长期过着飘泊江湖天涯羁旅的生活。从这首词可以看出,他对江湖游士、豪门清客的生活,已有些厌倦了,他无法改变现状,无可奈何之情已隐约暗现。
接着是对自己往事的回忆“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姜夔以自己的诗才,结识了着名诗人萧德藻,萧并把侄女嫁给了他。萧德藻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有“尤萧范陆四诗翁”之称。通过萧德藻,他又结识了范成大、杨万里、陆游、辛弃疾、叶适、朱熹等社会名流。作为权门清客,他有过游冶流连的生活,游蕩过繁华的娱乐场所。词中追忆了这段冶游生活之后,他认为最值得珍惜的还是昔日的友情“谁念飘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词家,他的诗曾受到杨万里的高度评论“尤萧范陆四诗翁,此后谁当第一功。新拜南湖为上将,更推白石作先锋。”凭着他的社会关係与在诗坛的盛名,他决不至于晚年家贫如洗,死后靠别人的资助来埋葬,原因就在于他不同于一般的权门清客。他是一个讲究气节纯粹的诗人。他所交结的也都是既有名望又有气节的人。据说张鑒要出钱给他捐官,又要把良田送他,他都拒绝了。杨万里称他甚似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范成大称其“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他一生最珍视的不是高官厚俸,他是一个绝对忠于文学、忠于爱情友情的高人。所以在怀念往日壮游生活之后,不禁深深地感叹有谁怜念我湖海飘零,只落得满腔伤感!他感到同汉阳朋友的久别重逢,小窗闲话,难能可贵。
下片的开头,是对旧游之地的追忆与深沉的感叹“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他深深感叹的是在人生的旅程里,同朋友们“离多会少”。对于一个忠于友情的人,离别是最痛苦和难以承受的。眼前的现实又逼迫他在汉阳只能有短暂的停留,又要东下湖州了。
接着是追忆他的扬州、衡岳、洞庭等地之游。竹西扬州城东禅智寺侧有竹西亭。杜牧《题扬州禅智寺》有“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此代指扬州。白石在《扬州慢》中也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句以代扬州。“雁碛”、“渔汀”都不是泛指大雁翔集的沙滩,和渔舟往来的洲渚,是指他曾经“游冶”过的名山胜地。他曾游衡岳、洞庭,回雁峰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滨临湘水,水边滩碛相连;洞庭湖,渔舟往来不歇,应指他曾经游历过的衡岳、洞庭。(《昔游诗》中说“昔游衡山下,看水入朱陵。”又说“芦洲雨中淡,渔网烟外归。”)他重访扬州是什幺使他“珠泪盈把”。那是因为金人在1129年(建炎三年)和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大举南下之后,昔日繁华的扬州,遭到了战火的惨重破坏。他在初访扬州时写的《扬州慢》一词中说“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诗人怀着爱国的黍离之悲,重访扬州,怎能不令人伤痛!对于衡岳、洞庭的壮丽风光,他在《昔游诗》这一组诗中,曾尽情地描绘和歌颂。他歌颂洞庭说“洞庭八百里,玉盘盛水银。长虹忽照影,大哉五色轮。”他描写南岳说“飞云身畔遇,揽之不盈掬。”描写南岳湘滨的风光说“昔游衡山下,看水入朱陵。半空扫积雪,万万玉花凝。”此时由于诗人老去,情怀悲凉,没有那种游乐之情了。白石论诗,主张“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主张“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这首用白描手法描写的词,所以令人读来蕴藉含蓄,余味不尽,正是由于“景中有意”的缘故。比如竹西亭吧,这是扬州胜景,白石重访时,却是“珠泪盈把”。衡阳的“雁碛”,洞庭的“渔汀”是多幺幽雅的画面,诗人已觉得“老去不堪游冶”了。他在写景时,赋予自己的深情厚意,因而使人读来余味无穷。
词的结尾也是很奇特的“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在苕溪这里,他从对昔日壮游的回忆转回到现实情境中的惜别,又跳到对将来归来的构想,反映出白石词在结构上的特色是多採用暗线结构,即打破时空局限,将回忆、现境、构想溶成一片,达到“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意境。这种结构,正如白石所说“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白石道人诗说》)在整个下片中,他通过幽静凄清的景物描写和奇特的联想,对所吟咏的事物,赋予了动人心扉的魔力。

名家点评

张炎《词源》云白石词如《疏影》、《暗香》、《探春》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云白石久寓于沔上,行将东下,赋此志别。毛晋所刻本标题云“过霅溪,别郑次皋诸君”,“过”字语未明了。盖由沔将作吴兴之游,非经过苕譬,观词中“清沔相逢”及“扁舟东下”句可证之。通首序事录别,笔气高爽,自是白石本色。
上疆村民《宋词三百首》此词绝胜处,全在环境刻画,其中不乏传神之笔。如上片“乱鸦送日”、下片“梅花零乱春夜”两“乱”字,一渲染荒寒气象,一描绘春夜花事,而又皆折射出作者心意之烦乱。
刘默《宋词鉴赏大全集》这首词写别离情感,感情真切,但又能振起,不止于哀情;且后半段角度独特,构思奇妙,一举跳出前人窠臼,确实为不可多得的送别好词。

作者简介

姜夔(1155~1221)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複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着称。有《白石道人歌曲》。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