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六军阅罢犒饮兵将官》是王安中出镇燕山府路宣抚使时所作。 全词以边塞军营生活为题材,表现边防战士厉兵秣马,严阵以待,立功报国的壮志激情,也反映出作者辛劳国事,六军阅罢,踌躇满志的得意心态。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菩萨蛮·六军阅罢犒饮兵将官
- 创作年代宋代
- 文学体裁词
- 作者王安中
作品原文
菩萨蛮·六军阅罢犒饮兵将官
中军玉帐①旌旗绕,吴钩②锦带明霜晓③。快马去追风,弓声惊塞④鸿。
分兵⑤闲细柳,金字⑥回飞奏⑦。犒饮上恩浓,燕然⑧思勒功⑨。
注释译文
①玉帐极写中军帐之庄重
②吴钩泛称精良之兵器
③霜晓标誌时间是深秋清晨
④塞点明边防前线
⑤分兵指六军阅罢,分散驻防
⑥金字本指碑铭文字,这里指皇帝所书的文字(即犒饮大军的圣旨)
⑦回飞奏是皇帝圣旨,犒军完毕,马上写谢恩表章飞报朝庭
⑧燕然指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内蒙境内
⑨勒功即勒石记功
作品鉴赏
上片,极写边防部队的军容整饬,将士英武,展现出一幅兵强马壮,秋肃军威的雄伟画面。起势二句突出军帐的威仪和装备的精良,显示出边防部队的强大声势。中军帐外,旌旗迎风招展,剑戟带霜闪亮,兵将官之精神面貌可想而知。接下来二句抓住“快马追风”、“弓声惊鸿”的特写镜头,讚扬边防战士的骑艺高超,箭术精湛,进一步显示出治军有方,训练有素,能守能攻的雄厚实力。这四句虽与李白《侠客行》“赵客缦胡婴,吴钧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稼轩词“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语意相似,但又独具特色。在这深秋破晓,远守边塞的将士,不畏风寒,驰马弯弓,勤于王事,一声令下,勇往直前,其势可以追风,其声足以惊鸿。将士们的英武骁猛、指挥者的高超艺术自在不言之中了。
下片,概写犒饮将士,回奏军情,反映出士气鼓舞、思报国恩的振奋心情。首句“分兵闲细柳”照应“中军玉帐旌旗绕”,承写上片“六军阅罢”,引出“犒饮兵将官”以尽题意。暗用“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史记》西汉名将周亚夫帅军防边,驻扎细柳,汉文帝亲自前往慰劳将士,至细柳营“不得驱驰”,只好“按辔徐行”、“以军礼见”)。说明这是一支军纪严明,神圣不可侵犯的部队。用典贴切,蕴含有致。尤其“闲”字用得极妙,看似寻常最奇崛。“闲”可作“闲静”解,亦可作“闲暇”解。边防部队的任务是“防边”,是“备战”,而不是“作战”,备而不战,似乎闲而无用,,有备无患,实则备有不闲。边防力量强大,敌人不敢侵犯,保境安民,自然闲静。平时加强训练,将士讲武习兵,厉兵秣马,则又不闲。所以,闲于不闲,不闲始闲,正如周亚夫驻军细柳,匈奴不敢侵犯,文帝亦遵军礼,这就是闲而不闲,不闲而闲。作者“六军阅罢,犒饮兵将官”之际,着一“闲”字,则是对这支边防部队的最好评价。词人巧妙地把下片的静与上片的动作对比映衬,为下文写犒饮作铺垫。
“回飞”二字连锁而出,“回”是“金字”下达后的行动反响,承上启下;“飞”字极言回报朝廷之速。一种感恩戴德之情溢于言衷。
“犒饮上恩浓,燕然思勒功。”上句说皇上御赐犒饮六军,恩重如山。下句说全军将士深感皇恩,决心为国立功。据《汉书·窦宪传》记载汉和帝永和元年,大将窦宪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还”。作者藉此激励将士,确平是“言简意赅”,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了很丰富的内容。
全词写景而不叙事,状物而不写人,却又令人感到事在景中,人在物后。通过景物的描写显示事件的过程和人物的活动,表露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到了有记叙,有描写,有抒情,有议论,而且融会贯通,使人物相生,情景相融,叙议相合,浑然一体,自然协调,充分表现了勤于国事,忠于职守,肩负起保卫祖国任务这一主题和爱国精神。所以,有人评论其词“似东坡暮年之作”。正因如此,在高手如林的宋代词坛上,他才有一席地位。
作者简介
王安中(1075~1134)宋代诗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曲阳(今属河北)人。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中进士,在宦海沉浮多年,曾官至翰林学士、尚书右丞,晚年被贬流寓广西数年。擅长作诗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对偶,又名“四六文”),在当时颇受推崇,后世纪晓岚亦称他为“南北宋间佳手”。他名留青史,多赖于此。年青时曾跟随苏轼学习,文辞出众。着有《初竂集》、《初竂词》等,在当时很受推崇,人们评价他“以文辞自显,号为杰出”。诗文多已失传,今存作品以词为主。《全宋词》中收录他的词作4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