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词常识、欣赏和吟诵》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格律诗词常识、欣赏和吟诵
- 作者吕君忾
- ISBN978-7-300-19937-5
- 定价¥29.00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0-27
- 装帧平
- 开本16
作者简介
吕君忾,是广东着名词人和词理论家朱庸斋(分春馆)之嫡传弟子,承传为掌门人,任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广州诗社副社长、《诗词》报专责编辑,现任中华吟诵学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专家委员,副理事长,是粤语吟诵的代表人物。
内容简介
本书定位在专修与选修之间,具有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简明性。在知识性方面,三个版块的常识都包含有逾千年的文化积澱。在实用性方面,注意到韵文学的创作手法,通过深入浅出的叙述,推荐一条入门的路径,达到学以致用的再教育目的。在趣味性方面,体现在选取各种体裁和风格的作品欣赏上,希望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已经陌生的传统文化,重新经历一次认识、亲近和热爱的过程,成为文化承传的生力军。在简明性方面,在删繁就简时作适当的裁量,让愿意採用此教材的院校,在开设编排课程时可以灵活处理。
目录
第一篇 格律诗
第一章 诗概说
第一节 诗的体性
第二节《诗经》——百代诗词之祖
第二节 诗的演变历程
第二章 诗的体裁
第一节 古诗
第二节 乐府与歌行
第三节 格律诗
第三章 诗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文字和声韵
第二节 格律诗的基本格式
第四章 诗的基本作法
第一节 格律诗的三个主要元素
第二节 作诗的步骤
第五章 对联概说
第一节 对联常识
第二节 对联的作法
第三节 複词及其结构特点
第四节 对联的特种技法——嵌字
第二篇 诗作选析
第一章 乐府、古诗
第一节 乐府
第二节 古诗
第二章 五绝、七绝
第一节 五绝赏析
第二节 七绝赏析
第三节 五律赏析
第四节 七律赏析
第三篇 词
第一章 词概说
第一节 词的源流
第二节 词的发展轨迹
第二章 词体与词性
第一节 词的体裁
第二节 词的属性 第三章 词的格律
第一节 两种必须认识的术语
第二节 五种必须掌握的格律
第四章 关于填词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词作法的理性认识
第二节 形象思维与境界
第三节 词的特殊语言和句法
第四篇 词作选析
第一章 唐五代词选析
第二章 宋词选析
第三章 清词选析
第五编 粤语吟诵
第一章 近代粤语吟诵的承传和拓展
第二章 吟诵常识
第一节 文字的口语表现方式分类
第二节 吟诵的定义和套用
第三节 蒙学与吟诵
第四节 历代吟诵概况
第五节 吟诵和乐音的关係
第三章 粤语吟诵的方法和套用
第一节 粤语吟诵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从朗诵变成吟诵的步骤
第三节 吟诵套用
第四节 学习吟诵的三个阶段
第五节 配有简谱符号的诗词吟诵练习例
第四章 吟诵技巧的注意事项
附录
经典诗文选录
国中必背诗词选吟(双语二十三首)
高中必背诗词选吟(双语十四首)
宋词选吟(粤语三十四首)
清词选吟(粤语二十五首)
后记
第一章 诗概说
第一节 诗的体性
第二节《诗经》——百代诗词之祖
第二节 诗的演变历程
第二章 诗的体裁
第一节 古诗
第二节 乐府与歌行
第三节 格律诗
第三章 诗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文字和声韵
第二节 格律诗的基本格式
第四章 诗的基本作法
第一节 格律诗的三个主要元素
第二节 作诗的步骤
第五章 对联概说
第一节 对联常识
第二节 对联的作法
第三节 複词及其结构特点
第四节 对联的特种技法——嵌字
第二篇 诗作选析
第一章 乐府、古诗
第一节 乐府
第二节 古诗
第二章 五绝、七绝
第一节 五绝赏析
第二节 七绝赏析
第三节 五律赏析
第四节 七律赏析
第三篇 词
第一章 词概说
第一节 词的源流
第二节 词的发展轨迹
第二章 词体与词性
第一节 词的体裁
第二节 词的属性 第三章 词的格律
第一节 两种必须认识的术语
第二节 五种必须掌握的格律
第四章 关于填词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词作法的理性认识
第二节 形象思维与境界
第三节 词的特殊语言和句法
第四篇 词作选析
第一章 唐五代词选析
第二章 宋词选析
第三章 清词选析
第五编 粤语吟诵
第一章 近代粤语吟诵的承传和拓展
第二章 吟诵常识
第一节 文字的口语表现方式分类
第二节 吟诵的定义和套用
第三节 蒙学与吟诵
第四节 历代吟诵概况
第五节 吟诵和乐音的关係
第三章 粤语吟诵的方法和套用
第一节 粤语吟诵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从朗诵变成吟诵的步骤
第三节 吟诵套用
第四节 学习吟诵的三个阶段
第五节 配有简谱符号的诗词吟诵练习例
第四章 吟诵技巧的注意事项
附录
经典诗文选录
国中必背诗词选吟(双语二十三首)
高中必背诗词选吟(双语十四首)
宋词选吟(粤语三十四首)
清词选吟(粤语二十五首)
后记
精彩片段
从先民们最早的二言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开始,到以四言句为主要句式的《诗经》,汉代已经有六言诗出现,一直延续到宋代仍有人仿作。从四言、六言句式组成的骈文,曾经大盛于六朝和初唐。二、四、六言诗句的产生,究其原因,当与中国文字的双音複词组合方法有关。自《诗经》以后,诗的发展停滞了好几百年,其崛起得益于汉代把乐府歌词归入诗的範畴之后。从此,诗便衍生出多个品种,有乐府、有歌词、有歌体、有行体、有古体,尚有非主流的杂言诗,自汉至唐,一直沿用下来。在此期间,已有不少诗人在四言六言句中多加一个字变成五言和七言,比如,艺术水平甚高的《古诗十九首》,便作为经典,一直垂範后世。看似不经意的一字之加,却使诗获得了质的飞跃,其明显的好处有三个(1) 句子多了一个节奏单位,调整了诵读的缓促。(2) 句子的组联结构增多了几种可能性,例如五言有二二一、二一二、二三,七言有二二二一、二二一二、二二三的选择。(3)句中纳入更多内容,使层次更丰富。渐渐地人们又发现,若把句中词组按声调高低进行有序的搭配,完全可以凭藉自身的特点,产生音乐性的动感,而不再受乐音的拘束。于是平仄格律规则,便逐渐建立起来,至唐代基本成熟。简单而有效的科学方法,为格律诗披上一套坚固的甲冑,稳定的体制,越千年而不衰,并且成为团结中华民族的最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