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高速铁路,是一条连线上海市与成都市的高速铁路,全长1900公里,计画2019年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通车使用,未来上海到南京50分钟,上海到合肥90分钟,上海到武汉3个小时,上海到宜昌4个小时,上海到重庆6个小时,上海到成都7个小时便可到达。
根据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沿江高铁沿线经过成都—重庆—万州—宜昌—荆门—武汉—合肥—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
2014年《国务院关于依託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将建设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最终抵达成都的沿江高铁,形成快速大能力铁路通道。
2017年8月市发改委获悉,国家启动武汉—合肥—上海沿江高铁通道规划方案研究,中国铁路总公司已明确“十三五”合资建设350公里时速的武汉—合肥—南京高铁,未来,武汉到合肥只要1个小时,武汉到上海只要三个小时,合肥到南京只要40分钟,合肥到上海只要2小时。与既有京沪高铁、沪宁城际以及江苏省拟建的南沿江高铁联通,有利于构建高标準、大容量的沿江高铁通道。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沿江高速铁路
- 铁路级别高速铁路
- 速度目标值350km/h
- 运输能力10000万人/年
- 途经城市上海,南京,合肥,武汉,成都
- 途经省份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
- 开工时间2019年
- 通车时间2023年
战略意义
沿江高速铁路上海—成都段,位于长三角和长江中游和成渝重要通道,是连线汉江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最便捷的通道,辐射範围广、带动能力强,不仅能增强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的关联度,实现区域间人才、技术、信息快速流动,还可以推动汉江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有效对接,融入全国发展大格局。
横贯东西的铁路大动脉沪汉蓉铁路,主要由成渝客专、渝利铁路、宜万铁路、汉宜铁路、合武铁路、合宁铁路、沪宁高铁组成。由于各段地形因素,修建标準不统一,一列火车从上海到成都,无法保持高速行驶,跑完全程需要14个小时。
现有的沪汉蓉铁路客流压力大,将随着国家依託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等战略的实施,沪汉蓉铁路运能不足、速度难以提升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各省铁路局局已提出建议,加快推动沿江高铁的建设立项。
对于沿江高铁的构想是,起于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大城市,终点在成都,串联长江沿线的22个城市,全程採用时速350公里的标準修建,还将与郑万铁路交会相连。若按这种标準建成,未来上海到南京50分钟,上海到合肥90分钟,上海到武汉3个小时,上海到宜昌4个小时,上海到重庆6个小时,上海到成都7个小时便可到达。
工程规划
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依託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称将建设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铁。
沿江高速铁路最大的特点是铁路串联起了长江沿线22个城市,跨越东中西部,可以极大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间的互联互通。
今后会有一条全新的东西向高铁大动脉从上海经过。2014年9月29日,从铁路总公司获悉,修建沿江高铁的计画已被提出。
2017年8月18日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启动武汉—合肥—南京—上海沿江高铁通道规划方案研究工作。7月24-25日,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在我省进行了现场调研,并与省和合肥、滁州、六安市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
沿江通道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但现在的武汉—合肥—南京段设计时速为250公里,有砟轨道,技术标準不高,运能日趋饱和且已建的货运设施不能发挥作用,形成瓶颈制约。而新建350公里时速的武汉—合肥—南京高铁,将与既有京沪高铁、沪宁城际以及江苏省拟建的南沿江高铁联通,不仅有利于构建高标準、大容量的沿江高铁通道,也有利于恢复既有合宁、合武铁路货运功能,贯通宁西、宁启货运铁路通道,对完善区域高速铁路网布局,加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间联繫交流,加快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合肥—南京段,安徽省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已明确“十三五”合资建设。
下阶段,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将结合沿线各省市意见,对武汉—合肥—南京—上海沿江高铁通道技术标準、建设时序、线路方案等进行具体研究论证,报国家决策参考。省发展改革委将加强跟蹤衔接,争取我省提出的相关意见得到採纳,力争350公里时速的武汉—合肥—南京高铁儘早开工建设。
建设历程
长江经济带涵盖了沿江11省市,国土面积占比达20%,承载了6亿人口,贡献了全国2/5以上的经济总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支撑带。
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一大方向是快速的交通通道,上海至成都沿江高铁已正式提上日程,高铁途经成都—重庆—武汉—合肥—南京—上海。
对整个长江经济带而言,沿江高铁建成后,将填补中国陇海和浙赣之间700公里无横向铁路的空白,大大提高中国铁路的灵活性。
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沿江高铁将串联起东中西三大板块以及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之间的互动,促进长江经济带的资源合理配置。
在2016年,长江经济带地区以占全国约1/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2/5以上的经济总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支撑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2016年生产总值达33.3万亿元,较2012年增加了9.7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3.1%,较2012年提高2.2个百分点。
长江经济带涵盖了沿江11省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国土面积占比达20%,承载了6亿人口。十八大以来,沿江11省市以生态引领发展、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增强动力,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长江经济带双向开放,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升,持续发展能力显着增强,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备受关注的沿江高铁将是一大重点。根据铁路部门讯息,讨论许久的上海至成都沿江高铁,已经正式提上日程。成都—重庆—武汉—合肥—南京—上海沿江高铁通道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
对整个长江经济带而言,沿江高铁建成后,将填补中国陇海和浙赣之间700公里无横向铁路的空白,与陇海线、京广线、京九线共同构成我国铁路干线的十字形网路,并与纵向七条跨长江铁路和沿海铁路接轨,大大提高中国铁路的灵活性。
高铁效应
建设中的东西向高铁大动脉——沿江高铁与郑万铁路相连。横贯东西的铁路大动脉——沪汉蓉铁路,主要由成渝客专、渝利铁路、宜万铁路、汉宜铁路、合武铁路、合宁铁路、沪宁高铁组成。由于各段地形因素,修建标準不统一,一列火车从上海到成都无法保持高速行驶,全程需要14个小时。
现有的沪汉蓉铁路客流压力大,运能不足、速度难以提升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沿江高铁的建设立项已被提上日程。目前,对于沿江高铁的构想是,起于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终点在成都,串联长江沿线的22个城市,全程採用时速350公里的标準修建,在中段与郑万铁路交会相连。
建设意义
成渝经济圈
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获悉,沿江高速铁路大部分行驶路线,和今年7月开行的沪汉蓉高铁相似,由沪宁段、合宁段、合武段、汉宜段、宜万段、渝利段、成渝段等线路组成。唯一区别在于,沿江高速铁路的成渝段,其路线选择是建设中的成渝客运专线。
修建于2012年的成渝客运专线,是彼时国务院《“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建设的“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之一“上海至成都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该《规划》纳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来自成都铁路局的讯息称,成渝客运专线将于明年7月投入使用,届时沿江高速铁路将在彼时全线贯通。而由于成渝客运专线的线路比目前老成渝铁路线路减少193公里,成都至重庆的列车行驶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左右。
事实上,成渝间一直有“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但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骆玲认为,成渝间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成都和重庆经济体量巨大,产业吸附能力过强,导致了成渝之间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不均衡,影响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
骆玲一直提倡通过通道条件的改善来提高成渝间城市的竞争力,“中小城市通过交通纽带形成城市群后,合力发展”。
而成渝客运专线通车后,沿线设12个站点,并有望採取“公交化”运营模式,成渝间各个城市的联繫将进一步加强。
另一方面,彭其渊认为,在高铁建设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普通铁路的客运能力将被解放,以西南地区为例,成遂渝铁路投运和即将投运的成渝客运专线将解放老成渝铁路的运能,而货运可能是普通铁路将来的一个盈利点。
事实上,依靠已经开通的西南货物快运列车,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已经在小範围内形成快速货运趋势。
沿江互联互通
从整个长江经济带观察,沿江高速铁路的建成后,被业界认为将填补中国陇海和浙赣之间700公里无横向铁路的空白,与陇海线、京广线、京九线共同构成我国铁路干线的十字形网路,并与纵向七条跨长江铁路和沿海铁路接轨,大大提高中国铁路的灵活性。
此次沿江高速铁路的开通,最大特徵是穿越了中国东中西三个区块,对三个区块的经济活动将产生推动作用,形成缝合效益,今后通过铁路,西部地区的资源可以较低的成本大量的运输出去。
沿江高速铁路实际上是长江经济带综合性运输通道的一环,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需要包括高铁、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方式串联。
长江经济带
沿长江布设的高速铁路,将使得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连成一片,不仅串联起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等特大城市,还有镇江、合肥、宜昌、万州等大城市,以及荆门、天门等中等城市,将辐射带动铁路沿线广阔腹地的小城市、小城镇发展,从而将有力促进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推动上海、武汉、重庆三大沿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发展,促进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共建共筑长江流域城镇连绵带。
长江经济带内各省区工业结构相似性很高,如与上海相距不远的15个长江经济带下游城市中,有11个城市的主导产业为汽车零部件製造业,有8个城市为石化业,有12个城市为通信产业,不同行政区经济所引发的产业同构化问题,导致城市功能不明、区域间产业关联度小,没有形成紧密的产业链,严重影响了长江经济带的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