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炉顾名思义取暖用的炉子,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暖炉是由火盆逐渐发展演变而来,自唐朝始创,到明清时期尤为盛行。明朝中后期,暖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制炉人才辈出,现在出现了电暖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暖炉
- 注音 ㄋㄨㄢˇ ㄌㄨˊ
- 拼音nuǎn lú
- 释义冬日御寒取暖的火炉
- 作用保暖
注音
nuǎn lú ㄋㄨㄢˇ ㄌㄨˊ
暖炉
解释
冬日御寒取暖的火炉。近年亦有电暖炉。 唐 白居易 《岁除夜对酒》诗“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新民晚报》1987.1.12“一种名为‘万发’牌的 法国 产原装九个散热片充油式电暖炉近日到货上市。”
亦作“ 煖鑪 ”。 1.冬天取暖的炉子。 唐 白居易 《晚起》诗“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
(2).冬天围炉饮宴。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月一日》“有司进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煖炉会也。” 宋 金盈之 《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旧俗,十月朔开鑪向火,乃沃酒炙脔肉于鑪中,团坐饮啗,谓之‘煖鑪’。”
(3)燃油採暖炉在採暖过程中产生水蒸气,不仅能完成舒适採暖,大幅提高房间湿度。因为湿度提高,就抑制房间病毒和细菌的滋生,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伴随着房间湿度的增加,体感温度就会变得很高,使人感到一种由内而外的温暖。在同样是房间温度20度,用燃油採暖炉比其他採暖方式要感觉到温暖很多。大家要知道在没有採暖的原始房间温度为10度,湿度为40%。用分体空调或其它採暖把房间加热到20度时,湿度却下降到20%。当用燃油暖炉把房间温度提高到20度时,其湿度却升高到50%。50%湿度是最适合人体健康的湿度。这款燃油採暖炉真正实现了採暖的提高房间湿度,採暖与健康和谐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为什幺燃油採暖炉在日本家家户户都在使用,而且日本的寿命是世界上最长的,这就说明燃油暖炉不仅对身体无害而且有益。
历史
暖炉,是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暖炉是由火盆逐渐发展演变而来,自唐朝始创,到明清时期尤为盛行。明朝中后期,暖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制炉人才辈出。
製作
暖炉选材除水磨红铜、紫铜、银白铜、白铜、黄铜外,还有景泰蓝、玉质等。暖炉的造型也是多种多样,有圆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六角形、瓜棱形、梅花形等。
在考虑暖炉的坚固性和美观性的,还将炉底分别设计成平底、凹底、奶足底、荸荠底等,并且在暖炉提把上也作了艺术设计,如弧形柄、花纹柄、花篮柄、竹节柄等考究的纹样装饰,能工巧匠们还运用镂雕和錾刻两种工艺,在炉盖上刻有镂空的各种吉祥图案,有的还在炉身上雕刻纹饰,以增加暖炉的整体艺术效果。
综观名家製作的暖炉,融雕、镂、刻、镶、磨等工艺于一身,会诗、书、画、印于一器。工匠们视铜如纸,以刀代笔,变化多端。深刻则入骨三分,浅刻则细如髮丝,由于许多暖炉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是斋房文玩,极富文人书卷气,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收藏价值。
制炉名家
明清时期,坊间出现不少制炉名家。主要有“云间胡文明制”、“潘祥丰制”、“张鸣岐制”等名家款识。名家手法不同,各具特色。潘祥丰为明晚期铸铜工艺名家,尤擅长铸造铜炉,所作器物式样高古,精美撩人,在当时就有很高的价值与口碑,他製作的暖炉一般是炉体小,炉壁厚,手感较重,整炉不用镶嵌或焊接,全用榔头手工敲击出来,而且炉盖上的雕镂很细,但用脚踏不瘪。盖子十分紧密,用很久也不会鬆动。尤其令人惊奇的是炉中炭火虽烧得很旺,但摸上去却不烫手,热度与炭火不热时一样。
制炉大师们就是用手中的一把小锤子,轻敲慢锻,才打造出如此厚薄均匀、花纹精细的暖炉来,不仅融入大师们的思想境界,也掺杂了岁月的沉澱痕迹,使得暖炉成为一款名副其实的艺术品,极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