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蕙心堪怨》是北宋文学家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着重回忆过去词人与恋人两人的交往;下片着重抒情,以假想的“旧时薄倖”和确实存在的“今日无情”相对比来突显词人的痛心。全词巧妙运用虚字,用追忆之笔淋漓尽致地反衬出词人的自责无奈,意切而情真。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清平乐·蕙心堪怨
- 创作年代北宋
- 作品体裁词
- 作者晏几道
- 作品出处《全宋词》
作品原文
清平乐1
蕙心2堪怨,也逐春风转。丹杏墙东当日见,幽会绿窗题遍。
眼中前事分明3,可怜如梦难凭4。都把旧时薄倖5,只消6今日无情。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 清平乐词牌名,双调,正体为平仄韵转换格,四十六字,上片四句二十二字,四仄韵;下片四句二十四字,三平韵。
- 蕙(huì)心女子的心意,犹“芳心”,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情高雅。鲍照《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贺朝《孤兴》“君子在遐险,蕙心谁见珍?”蕙,即蕙兰,一种香草,花气芳香。
- 分明明明白白地。杜甫《历历》“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 凭凭藉,依据,相信。
- 薄倖薄情,无情。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幸,宠爱。
- 只消只抵。辛弃疾《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只消闲处过平生。”
白话译文
她纯洁的心忍受着怨恨情绪,随着流转的春风而改变了。想当初相见,她在妆墙东边,倚着红杏。此后,二人频频幽会,在绿窗上题满了新词。
此前的欢事还清清楚楚地呈现眼前,可惜都像梦境一样难以凭证。细数旧时我有过的薄情行为,刚好和她如今的无情相抵消。
创作背景
就内容来看,此词记录了词人与一女子之间的一段感情纠葛,词人因以前曾有负于她而自责无奈,于是创作此词强作排遣,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词上片着重回忆过去词人与恋人二人的交往。首二句“蕙心堪怨,也逐春风转”开门见山写“怨”,闺妇的蕙心承当着怨恨情绪,随着流转的春风而改变。歇拍“丹杏墙东当日见,幽会绿窗题遍”二句以幽会为典型,写两人情深当时,红杏墙东,继而相见,继而相约幽会,绿窗之中,处处题写下欢愉蹤迹。
下片着重抒情。过片“眼中前事分明,可怜如梦难凭”二句写二人相爱的前事清清楚楚呈现眼前,可惜都像梦境一样,难以叫人相信为实。结拍“都把旧时薄倖,只消今日无情”二句写词人细数旧时有过的薄倖行为,刚好和她如今的无情相抵消。其中,“都把”、“只消”,虚字运用入妙;“旧时薄倖”是假想的而“无情”却是实在的,相比之下,词人的痛心愈加突显。
全词用追忆之笔淋漓尽致地反衬出词人的自责无奈,意切而情真。
名家点评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草纫当日幽会题诗,满心喜欢,而如今好梦难凭,心生怨恨。“旧时薄倖”,说明叔原以前曾有负于她,所以自责无奈,只得强作排遣。(《二晏词笺注》)
原西北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房日晰梦是虚幻的,正如诗人在《清平乐》“蕙心堪怨”中所说“眼中前事分明,可怜如梦难凭。”虽然如梦难凭,但面对去者杳无音信的现实,这极端痛苦的生活,又迫使思念者不得不苦苦地追寻虚幻的梦境,以求得片时的欢愉。(《宋词比较研究》)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寂小山(晏几道)对女性一往情深,这首词反说自己薄倖,意在表示这个女子无情可恕。言外仍有无限留恋,正见出他的真情忠厚处。(《二晏词选》)
作者简介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由于父亲晏殊爱好文学,平日又多喜宴宾客,文士们常在其家来往唱酬,充满了诗的气氛,故而从小深受濡染,很早就从事诗歌创作,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词风受“花间”、南唐影响,工于言情,凄婉清新,秀丽精工,哀怨自然处颇近李煜。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