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本名粟世征,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后来调到《农民日报》工作。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20世纪70年代,多多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现代诗歌的探索者之一,其代表作《玛格丽和我的旅行》、《手艺》、《致太阳》等,早已成为汉语诗歌的宝贵财富。而在旅居欧洲的十几年间,创作不懈,获得国内外诗歌界的普遍尊敬。多多被公认为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曾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另有80后作家多多,影视人物多多,棒棒糖多多,电影多多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多多
- 别名粟世征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51年
- 职业诗人
- 主要成就朦胧诗歌、获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
- 代表作品诗集《多多四十年诗选》;作品《我读着》《依旧是》等
- 原名粟世征
个人简介
诗人多多,当代最有名望的抒情诗人,原名粟世征,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后来调到《农民日报》工作。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获得北京大学文化节诗歌奖,2000年曾获首届安高诗歌奖,2004年回国后被聘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2010年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2010年被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做驻校诗人。
从业经历
多多1989年出国,旅居荷兰15年,并曾任伦敦大学汉语教师、加拿大纽克大学、荷兰莱顿大学住校作家。曾多次参加世界各大诗歌节,到过英国、美国、德国、义大利、瑞典等10多个国家的大学举办过讲座和朗诵,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 多多系朦胧诗主要代表诗人之一,着有诗集《行礼诗38首》、《里程多多诗选1973—1988》、《多多诗选》、《多多四十年诗选》等,并于2005年获得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4年度诗人奖,2004年回国后被聘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
个人评价
多多是一个真正的汉语诗人。他的诗歌以精湛的技艺、明晰的洞察力、义无反顾的写作勇气,近乎完美地承续了汉语在当代中国的艰难使命。他将自己对世界和生命的温情理解,融于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的细緻雕刻,并在每一首诗歌的内部构造上,力图实现他孤寂而坚定的美学抱负。他对汉语尊严的忠诚守护,使他的诗歌很早就形成了显着的个性和风格意象简洁,节奏明快,语言準确、锐利而富有张力,对心灵细节有深切的敏感和痛苦的体认,对人类的精神困境有明确的艺术承担。他在二○○四年度发表的一系列诗作,以及他本人在母语国家的重新出场,照亮了那些美好而令人激动的文学记忆,也见证了汉语诗歌永不衰竭的丰富可能性。
成就及荣誉
在2010年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评选中,多多战胜了日本的村上春树、加拿大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麦可·翁达杰、以色列的耶合舒亚等着名作家,获得了该奖项,成了获得此奖项的第一位华人。(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创立于1969年,是仿造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每两年颁发一次,获奖者只限一人,以表彰其终身成就。在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历史上,已有27位得主、候选人和评审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多多离诺贝尔文学奖近了一大步。)
据美国俄亥俄州当地的《图而萨世界报》报导,多多是此次奖项的9个评审之一、在康乃狄克学院任教的诗人麦芒提名的。麦芒认为,多多是一位伟大的孤身旅行家,跨越了民族、语言和历史的边界。,他还是一位坚定的幻想家,执着于最基本、最普遍的人类价值,如创造、自然、爱和梦想。《当代世界文学》执行主编罗伯特认为,“多多是第一流中国诗人群体中的重要人物,值得西方予以严肃注意和承认。”
获奖后,在接受採访时,多多说“诗歌写作是很神秘的。诗人不是记者,记者是向外找讯息和信息,诗人是向内的。创作是灵感的触发,再加上消化、循环和整理的过程。”对于中国当代诗的期望,多多这样回答,“中国新诗有广大的未来,只是需要几代人的铺路,才有望达到高峰。目前除了踏实去创作,其他一切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