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麦可.安德逊导演拍摄的环球旅行的一部喜剧片,讲述了一个名叫福格的英国人因为和朋友们打赌自己“能够在八十天内週游世界”,从而带着随从在八十天里游历世界各国,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冒险故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环球旅行八十天
- 外文名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 其它译名八十天环游世界
- 出品时间1956年
- 出品公司联美影片公司
- 製片地区美国
- 製片成本600万美元
- 拍摄地点美国
- 拍摄日期1955年8月20日-10月16日
- 导演麦可.安德逊
- 编剧儒勒·凡尔纳
- 製片人麦可·托德
- 类型喜剧片
- 主演戴维尼文,康汀弗拉斯,雪莉麦克莱恩,弗兰克辛纳屈
- 片长167分钟、 183分钟(修复版)、 UK:135分钟、 USA:1
- 上映时间1956年9月17日
- 分级G级
- 对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法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048960
- 线上播放平台央视网
- 角色福格
- 巴斯帕图演演员莫莱诺·马里奥
- 菲利浦·福格演员大卫·尼文
剧情简介
1872年的伦敦,一名叫福格的绅士和朋友们在俱乐部里闲聊时,扬言自己“能够在八十天内週游世界”,并以两万镑打赌。福格匆匆带着随从巴斯帕图,乘坐一艘气球船来到法国南方,原想搭上火车,后来看到火车挤得无法开出,又乘气球船赶到西班牙。凑巧碰上斗牛表演,两人宁可耽误,也要大饱眼福。正当他们去瑞士时,不料被伦敦警察厅的密探盯上。原来福格离开伦敦不久,那里发生了一宗抢劫银行案,两人被涉嫌,密探们一路跟蹤过来。福格他们只好逃到印度,搭救了準备殉情而死的奥达公主,三人成了旅伴。他们横渡大西洋,千里迢迢来到旧金山,穿过北美大陆,终于抵达纽约。哪料去英国的定期班次的轮船刚刚驶出港口,三人晚了一步。离开期限只有几天了,福格倾囊买了一艘飞艇,越过波涛汹涌的大西洋,降落在英国本土上。迎接他们的却是一场空欢喜等候已九的警察将三人锒铛入狱。打赌的80天快要到了,福格花了很大劲,费了许多口舌,向警方证明自己无罪,才获準回家。奥达公主倾心于他的勇敢和机智,两人準备结婚。就在举行婚礼前一天,也就在80天的一天,福格来到了俱乐部,众友大吃一惊,福格打赌赢了,又娶了个漂亮老婆。但他的旅费正好是两万镑,赢的钱等于没拿……
相关评论
剧本本身就充满趣味,导演用一种轻鬆的手法去演绎这幺一个冒险故事(且人文景观相当的丰盈,各国的风土人情、奇特生活尽展眼前),既使得观众能在愉快的情绪中欣赏电影,也能突显主人公的做风格,这个结合得很巧妙。主人公福克先生的“一成不变”的行为习惯,正是他执着的表现,风雨无阻的坚持。剧中多次出现这样的情景,让观众深深折服。这样的人不成功,成功还能找谁去呢?要成就一种人生,只做这种人生要做的事情,因为无论你怎样做都不会是完满的,所以按自己的方式做就OK了。不过,电影还有一个附带主题,不知道是有意无意的,钱的作用非常大,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福克先生不是那幺富有的话,是寸步难行的。五十年代中期,麦卡锡主义渐渐失势,但好莱坞的商业化倾向变本加厉。一九五六年出现了好几部耗资千万、场面豪华但内容平庸的巨片。以凡尔纳的一部环球旅行游记为蓝本的《环球旅行八十天》,乃係这种倾向的代表作。
製片人迈克.托德不惜功本,採用了当时最新式的宽银幕,即托德-AO系统来拍该片。这一新系统是美国光学公司(简称AO)为托德研製的,它是将拍在65毫米负片上的影象转印到70毫米正片上,旁边空档录製六声道的立体声,从而使宽银幕与立体声技术大为简便。托德曾用此法成功拍摄了《俄克拉荷马7》。应该指出,《环球旅行八十天》之所以获得当年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剪辑五项奖,这一届奥斯卡奖把最佳影片的金像授予《环游世界八十天》。这与其说是褒奖它艺术上的成功,不如说是看重託德--AO系统技术上的成功和商业上的成功。
,这部影片是不折不扣的明星大会串。除了三个主角外,其余配角也都请欧美大影星来扮演。儘管如此,也无法掩饰这部影片内容的贫乏荒唐,最多不过让观众领略一下环球旅行的所谓乐趣而已。
幕后花絮
1956年是好莱坞以大取胜的一年,五部奥斯卡提名影片清一色豪华巨製。本片以新研发的宽银幕系统陶德AO系统将世界各地风光呈现在画面上,获得第2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五个奖项,今天看来更像是全球旅游风光片。这只是影片的藉口,用以吸引观众,重心是福格在週游世界时沿途所见的各地特殊风光和冒险奇遇,影片也对大英帝国的所谓绅士做了尖刻有趣的讽刺,并狠狠挖苦了美国的民主政治。在观光之余,增添了一些可供玩味的人文色彩。影片除了风光,还有44位大腕作为龙套角色亮相。
20世纪50年代是电影业遭遇严峻考验的年头。新兴的电视业以其贴近生活,无孔不入的特点,迅速挤占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大量侵吞电影的市场与票房。为了抵抗这攻势,电影业界可谓奇招尽出。好莱坞在这一时期拍摄了大量的史诗片和奇观片,以证明“有些东西你只能在电影院里看到”。与此,宽银幕和立体声技术迅速成熟起来,为这场“绝地大反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后盾。
麦可·托德和伊莉莎白·泰勒
长达2个小时的《环游地球八十天》便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与众不同的是,在有关这部影片的一切记载和介绍中,製片人麦可·托德的名头要远远响过以“导演”身份出现的麦可·安德逊。直到今天这部双D9套装的DVD花絮中,麦可·托德的名字仍然被一再提起。花絮中包含一部长达50分钟的纪录片《麦可·托德环游地球》,详细记述了托德从一个犹太平民家庭的孩子成长为好莱坞最着名的製片人之一的历程。片中除了历史资料之外,还有伊莉莎白·泰勒在镜头前的大段陈述,讲述了她和托德传奇般的婚姻,突如其来的成功,以及的悲剧收场。
麦可·托德代表了我们经常从书中读到的那种美国精神,那种一往直前,永不言败的“拓荒者”性格。他曾经跻身赌博、贩运私酒、音乐剧创作、赛马等多个性质迥异的职业,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巅峰和谷底之间升跌。《环游地球八十天》尚未拍完,托德却已经花光了账面上的一分钱。幸亏这时有投资商雪中送炭,一笔100万美元的资金救活了剧组,也成就了电影史上最大的奇蹟之一。
麦可·托德在这部影片中创造了“全明星”的做法。在68894个配角位置中,只要是在某段情节中曾经有过对白或特写,麦可·托德均不吝请来当时最着名的明星扮演。你在银幕上看到一家小酒吧,全部戏份也许不超过10分钟,但那个弹钢琴的乐手却是美国流行音乐明星弗兰克·辛纳屈,那个头戴假髮,倚坐桌边的女郎则是以《蓝天使》一片蜚名国际的德国影星玛琳·黛德丽。他们在银幕上的出现也许几秒钟,但麦可·托德本人并不放低对这些“大腕”的要求。他曾经解除与格里高利·派克的契约,理由是他在扮演一位军官的时候“太不用心”。
很难想像这样一部片子只花去了600万美元。即使把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来,这笔钱也只相当于今天好莱坞的一次中等投资,而影片收穫的票房却4倍于此。DVD的花絮碟中收有CBS电视台当时製作的现场录像节目“90分钟环游地球”,主持人称之为“可与恺撒为全体罗马人举行的盛宴媲美”。
在1957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环游地球八十天》获得最佳影片等5项大奖。美国影艺学院很少把大奖颁给一部纯粹的娱乐片,这是其中不多的几次例外之一。今天的人看这部影片也许会感觉有些乏味,其中有许多长达十几分钟之久的风景描绘和异国风情,如弗拉明哥舞、斗牛、日本杂耍、印度火葬等,或者会让我们在萤屏前昏昏欲睡。但不要忘记那是在半个世纪之前,银幕刚刚被拉宽到与人类的视角等同的时代。我们的父辈和祖父辈,的确曾经为这样的奇景而叹为观之。
麦可·托德死于次年的一起飞机事故。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伊莉莎白·泰勒经历了5次失败的婚姻,而电影工业则不断遭到与电视、MTV和电玩的挑战,至今仍在艰难跋涉。21世纪的观众已经不习惯在电影院里欣赏未经电脑处理过的自然和人文奇观。不过幸亏有华纳家庭音像公司将这部影片进行了精心的修复,并辅之以BBC资深电影史学家布里安·谢尔伯里的内容丰富,点评精到的评论音轨。,在影片的正片之前,电影史学罗伯特·奥斯伯恩还安排了一段格里爱的《月球旅行记》为“热身”。这段长约11分钟的黑白默片,今天看来或许如杂耍一般幼稚,它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幻想片和奇观片。具有象徵意义的是它距离麦可·托德的时代,恰恰也是半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