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是17世纪义大利兴起的艺术风格,它的建筑豪华而富有激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其色彩浓烈,装修富丽,雕刻细腻,被公认为欧洲伟大的建筑风格之一。特点是外形自由、色彩强烈、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常常採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这一风格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领域都发生影响,一度风靡欧洲。
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吸引大批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涌入,使这里迅速发展成为远东大都市。当时,哈尔滨的南岗区和中东铁路西侧的道里区为沙俄附属地,由“洋人”操刀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开始兴起———新艺术运动、巴洛克、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折衷主义等艺术风格的建筑纷纷出现。
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在道外腹地置地,而巴洛克建筑的热烈与繁华,刚好迎合了他们的“炫富”心理,照搬起对面华丽的西式建筑,并用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对建筑改造。于是一系列“巴洛克”式的立面造型上,出现了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义的中式图案。鑒于道外“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中式四合院作为“居住和仓储空间”被运用到了建筑中。后世,这种风格由一位叫西泽泰彦的日本学者赋予了“中华巴洛克”的名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华巴洛克
- 风格命名人西泽泰彦
- 最完整建筑群处于哈尔滨道外区。
- 代表作品老鼎丰 亨得利
建筑风格
二十世纪初,随着民族工商业的繁荣与外来文化的渗透,出现了一批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新建筑——“中华巴洛克”建筑,这种“前店后宅”的四合院式的民居商市建筑,平面布局和功能是民族传统的,立面造型则是“巴洛克”式的,而立面上的装饰又以蝙蝠、石榴、盘长、金蟾、牡丹等具有吉祥意义图案为特色,这里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巴洛克”建筑流派的风格融汇在民族传统之中,创造了极具价值、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中华巴洛克”。
中华巴洛克建筑在哈尔滨、武汉、北京等许多城市有遗存,目前最大、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在哈尔滨道外区。
“中华巴洛克”这一名称最初是由一位叫西泽泰彦的日本学者提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松茯介绍说。巴洛克建筑艺术是17世纪在义大利兴起的艺术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色彩强烈、装饰富丽与雕刻细緻,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而“中华巴洛克”简单说来就是在中国的“巴洛克”,即在中国形成的有巴洛克风格的中国特色建筑。
在道外区靖宇街一侧的南头道街113号,一栋现为纯化医院的建筑便是中华巴洛克式风格的典型代表。这栋建筑建于1920年,为砖混结构,通体布满了抹灰做成的浮雕装饰。建筑採用L型平面,主入口设在靖宇街与南头道街交叉口处,两侧是两根西式爱奥尼柱头与中式鼓座式柱础相结合的双倚柱。蝙蝠和祥云图案在入口正上方的额坊中栩栩如生。再往上,两根装饰着中国结图案的单倚柱一直延伸至与拱券会合。在单倚柱和拱券包围的区域内,精雕细琢的菊花浮雕将纯化医院的牌匾团团包围。
刘松茯介绍说,中华巴洛克式建筑在装饰上大致有三方面特徵。一是中国建筑的斗拱、台阶和栏桿与西方建筑的柱式、山花等构件交织在一起。如纯化医院西洋的柱式加上中国的斗拱,并把西方古典柱子做变形处理。柱式是西洋的,但装饰是中国的,这在西洋建筑上都是没有的。其二,浮雕装饰採用植物花卉,表达吉祥富贵,多子多孙的文化内涵。如葡萄、石榴象徵多子(籽)多孙,牡丹、梅花、荷花和海棠等象徵富贵吉祥,装有多种植物的大花篮象徵五穀丰登。一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甚至在墙体浮雕中採用一个树根长出两枝树枝,一边结石榴,一边结桃,这充分反映当时老百姓希望家里多子多孙、人丁兴旺和延年益寿的朴实愿望。第三,使用象徵福禄寿喜的动物图案,如蝙蝠、鹿和仙鹤等。目光所及之处,我们看到一处女儿墙墙垛上的浮雕图案便是一只梅花鹿站在一棵松树下,这象徵着富禄延年。,有些装饰甚至直接用铜钱,表达出建筑主人期盼财源滚滚的心愿。
另一方面,在结构上,这些中华巴洛克式建筑在西洋建筑立面背后,几乎全部採用中式院落。往往几座建筑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院落有门洞,或一进,或二进,穿越门洞,便进入豁然开朗的大院。大院中,外廊式栏桿、雕刻精美的楣子,这些中国传统装饰给人别有洞天的感觉。多组院落常在一起构成一个街坊。
如今,走在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街,仿佛进入一个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集中展示橱窗。兴大兴超市、靖宇典当行、亨得利眼镜店、小月亮、新一代眼镜店、银金老照相馆、老鼎丰、大罗新古旧市场、玛克威商厦……经过岁月的沖刷,许多建筑虽已“老去”,但透过它们残损的外表,依旧不难想像它们当年的高贵与华丽。
历史起源
在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式建筑集中在道外区。对于这类建筑何以在道外鳞次栉比?黑龙江省社科院犹太研究中心研究员、《哈尔滨历史编年》作者李述笑认为,这与哈尔滨特殊的历史经历密切相关。
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使得哈尔滨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哈尔滨开埠吸引大批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涌入。重要的地理位置,加之特殊的历史环境,哈尔滨迅速由若干个村庄发展成为远东大都市。当时,哈尔滨的南岗区和中东铁路西侧的道里区为沙俄附属地,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流入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开始在这里兴起——新艺术运动、巴洛克、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折衷主义等西洋建筑纷纷落户道里区和南岗区。
在中东铁路东侧,与外侨集中的道里区相对的道外区由于未被划入沙俄势力範围,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兴起的摇篮。外资流入后,山东、河北两省的移民纷纷“闯关东”,来到旧名“傅家甸”的道外区,投亲靠友,合伙投资,兴办商业店铺。这些人不但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思想也比较开放,这为他们后来接受西方艺术奠定了意识形态上的基础。
据《道外区志》记载,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哈尔滨成为俄军主要的后方根据地,军用物资和粮食的运输不断增加,一批与战争供给配套的各行业小工厂和作坊应运而生。这些工厂大部分为俄国人建立,战争停止后,生产出现过剩,一些俄国人建起的工厂倒闭,被中国人收购,中国民族资本家办厂範围逐渐扩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后,帝国主义列强忙于应付战争,道外的民族工商业者则藉此获得长足发展。19世纪20年代左右,民族资本已经发展壮大,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要求获得更高质量和品位的商住区。此时,面对铁路另一侧道里区内或恢弘、或精緻的西式建筑,不少民族资本家怦然心动,受到启发。
黑龙江省报业协会副主席刘德基说,当时道外区是哈尔滨繁华的民族商业区,巴洛克式建筑的热烈与繁华正好迎合了它作为商业区的特点。不过,民族资本家心中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仇恨,又使得他们不可能原封不动地照搬最能体现欧式建筑特色的尖塔、穹顶和大立柱等造型,而是採用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做改进。于是,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诞生。刘德基认为,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老道外工商业者坚守民族传统的民族自尊,也反映出他们学习西方文化的积极心态。“,这其中也含有一定的‘炫富’成分”,刘德基说。
代表作品
靖宇街上,老鼎丰前,顾客川流不息。在老哈尔滨人心中,这旧称“正阳大街”的靖宇街就如同北京的王府井,鬆软、酥脆的老鼎丰糕点则留存着几代人温暖的儿时记忆。
老鼎丰,是哈尔滨有着百年历史的糕点老字号,坐落在靖宇街392号一栋始建于1915年的Ⅲ类中华巴洛克保护建筑内。自1911年在哈尔滨开业以来,老鼎丰的店址一直没有变迁。
提及老鼎丰,有一段老哈尔滨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二下江南的时候,在古城绍兴寻访,品尝一家果匠铺的点心时,觉得风味独特,便欣然提笔,钦赐“老鼎丰”三个大字。意思是说,锅里总是有许多好吃的。此后,老鼎丰点心成为贡品,老鼎丰商铺也开始在中华大地散布开来。
1911年,老鼎丰在道外开业,名为老鼎丰南味货栈,出售南味乾鲜食品以及自製南味点心。据《百年道外》记载,当时,老鼎丰前店后厂,一切全靠手工製作。烧木炭,用烤炉烤,点心数量虽少,但製作精细。加工的蛋糕、长白糕、蒸糕鬆软,用手掰开呈细蜂窝状,饼乾薄如纸,入口即化。尤为特别的是,老鼎丰做“三糕”用的鸡蛋,不是搅动,而是用扫帚抽打均匀,进店的学徒往往就从打鸡蛋学起。地处繁华路段,商品优质可口,老鼎丰在哈尔滨深得“民心”。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进入19世纪30年代,东北沦陷,民族危亡,加之伪满当局对民族工商业的剥削限制,老鼎丰不得不关闭店门,空留老屋矗立在那条奢华建筑林立的商业街里。直至解放后,老鼎丰才最终得以重回旧址,经过公私合营,规模扩大,1978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华老字号”。现任老鼎丰厂长的徐玉铎,便是哈尔滨老鼎丰的第三代传人。
与老鼎丰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靖宇街334号的亨得利眼镜店。在始建于1925年的一栋Ⅲ类保护建筑内,亨得利眼镜店也正在续写自己的历史。
如今,老店亨得利的主入口开设在靖宇街与南大六道街交叉口,上方装饰着印有“亨得利”和“1923”字样的方形錶盘。老店容身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为两层砖木结构,天蓝色与乳黄色相间,欧式窗户周围装饰着各样浮雕。儘管横跨6扇窗的女儿墙已色泽斑驳,植物、花卉浮雕已被风雨侵蚀,但建筑当年的风采依旧不难想见。
据《道外百年》记载,清朝末期,国门洞开,英商在沪杭等地经营亨达利钟錶眼镜店,一时生意兴隆。国人应启霖、王光祖、庄鸿皋三人决定合资经营中国人自己的钟表眼镜店,与外商竞争,字号“亨得利”。由于经营得法,声名大振,招致英商不满。英商后以亨得利效法亨达利字号,影响亨达利声誉为名,诉诸法院。由于当地法院屈从英商势力,判决亨得利败诉。不过,亨得利没有妥协,抗诉到高等法院,获得胜诉。打赢官司后,亨得利决定选派职工分赴各地经营分店,1923年,浙江宁波人周彭年来到哈尔滨,开设了哈尔滨分店。
当时,正值钟錶行业大发展之际,建店伊始,亨得利就坚持经营高、中档名牌钟錶眼镜,以质取胜。为让顾客放心,他们与生产厂家订有契约,在商品商标下刻上“亨得利”字样。保修期间,见字即修。兴盛时期,亨得利有职工20多人,经营商品近千款。人们多以购得“亨得利”钟錶眼镜为耀。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亨得利也难逃压迫和盘剥。为保存力量,亨得利把部分职工转移至上海,哈尔滨老店则濒临倒闭边缘。直到建国后,周彭年的次子周东汇重返哈尔滨,在政府帮助下重新恢复亨得利字号,老店才“住”进老屋,开门迎客。
保护工程
如今,在历经近百年的沧桑后,哈尔滨老城区道外旧时的富商宅邸多已成为数十户百姓共同居住的杂院或是挪作他用。中华巴洛克式建筑虽然基本保持原样,但由于年久失修,砖木结构的外墙墙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损,有的墙体已经出现断裂和局部塌陷。
面对这群坐落在城市一隅的历史看客,哈尔滨市政府决定儘可能地保护修整,试图还原它们过去的面貌。2007年,哈尔滨市将“中华巴洛克街区”保护更新列为重点工程项目,开始对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地区进行修复。在建筑区域腾迁工作结束后,工程将以“修旧如初”为目标,修缮建筑,并对街区环境进行改造。
常怀生说,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很严谨,除了必须要有的图纸外,更将几何学完美地运用其中,而“中华巴洛克建筑是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由工匠自己进行的一种临摹性创造。这种风格的建筑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更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与智慧,应当永久保护。”
刘松茯坦言,在近代中国,存在着中外建筑交融共生的大环境。哈尔滨虽然远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但仍未脱离其巨大影响。正是由于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和顽强的表现欲望,中国工匠不自觉地完成了将外来新体系建筑“本土化”的尝试。而在同期的中国其他城市,这种尝试是由专业建筑师来完成的。
“建筑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保护它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刘德基说,“不过,我们在保护这些建筑的时候,不能动不动就轻易拆除,否则容易给后代造成极大的遗憾。”
研究哈尔滨地方史多年的李述笑认为,“中华巴洛克”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它已经深深融入哈尔滨的血脉,成为这个城市的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与一种记忆。保护中华巴洛克建筑也已经不单单是一项工程,更是哈尔滨人肩头的责任和义务。